羅中眉頭皺了皺,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大道三千,不可一一數之。我們之所在,或許不過是神佛的一念之間。真實和虛假,以自己的感受為主,又何必較真。”
“我思故我在?”七郎呐呐地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羅中詫異地看著七郎,他隻知道七郎聰明,沒想到竟還如此有悟性,將來就是做不了宰相,也能成為一代高僧啊!
如果是修佛,七郎拜一個高僧做師父更合適。
羅中素來講究因材施教,突然發現了小徒弟在佛學上的天賦,從書箱裏翻了好一會兒,找出一本佛經。
他對佛學並不推崇,有這本書純屬讀書人收集書的脾性。
“這是後秦高僧鳩摩羅什譯寫的《大品般若經》,為師前些年在長安時所得,現借給你,能讀懂多少就看你的悟性。”羅中語重深長地說,“有不懂的別問我,我也不懂。”
七郎驚訝得哭都忘了,震驚地說:“……先生都看不懂,我怎麽可能看得懂。”
“學佛看悟性,有頓悟的。為師對你寄以厚望。”羅中將佛教放在七郎麵前。
七郎縮了縮身子,連連搖頭:“我不要做禿子!”
羅中瞟了眼七郎的頭發,是比尋常鄉下孩子要烏黑濃密,家裏養得不錯……但,學佛對寒門子弟來說,的確是一條出路。
“你家在為徭役煩惱吧?成丁每年均需納丁稅和服徭役。但有一些人是‘免課戶’,不用交稅和服役,比如宗室、勳貴、官員……”羅中緩緩說著,“此外,就是僧尼道士!”
看七郎聽得認真,羅中說:“你若能做個僧官,也能庇護家族……將你們家所有田產納為廟產,就能不交稅了。若能成為高僧,相當於高官。這對寒門子弟而言,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有這些好處在,禿了算什麽呢?
“我不要!”七郎鼓著臉說,“做和尚不能吃肉。”
羅中笑道:“以前和尚是可以吃肉的,直到梁武帝蕭衍頒布《斷酒肉文》,素食之風才開始興起,到現在沒有很久。因此,現在還有高僧對食葷不太介意。”
七郎撓了撓頭,好像是這麽迴事。
“可做和尚不能娶媳婦!”他提出最後一條理由。
羅中失笑:“你小小年紀就知道娶媳婦了?你家有七兄弟,你不娶妻生子也無妨。”
七郎一本正經地說:“娶妻是因為情,可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
羅中:……你懂得有點多。
七郎為了避免先生繼續勸他做和尚,更為了避免自己可恥的心動了……一時忘了傷心,和羅中匆匆告別,一溜煙跑了。
羅中看著留在原地的佛經,遺憾的搖了搖頭。
玄武門之變,他曾效力的主公死亡,他便黯然離開長安城。
若能教出一個高僧弟子風光迴京,也是揚眉吐氣了。
可惜七郎明明有天賦,卻不願意學。
七郎跑到小橋邊,被河邊涼涼的風一吹,心中的煩躁似乎消散了。
在先生這裏哭了一場,又經先生勸解,他猛地發現,即使不知道貞觀十一年發生什麽事,對他的生活也沒什麽影響。
“我思故我在?”七郎呐呐地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羅中詫異地看著七郎,他隻知道七郎聰明,沒想到竟還如此有悟性,將來就是做不了宰相,也能成為一代高僧啊!
如果是修佛,七郎拜一個高僧做師父更合適。
羅中素來講究因材施教,突然發現了小徒弟在佛學上的天賦,從書箱裏翻了好一會兒,找出一本佛經。
他對佛學並不推崇,有這本書純屬讀書人收集書的脾性。
“這是後秦高僧鳩摩羅什譯寫的《大品般若經》,為師前些年在長安時所得,現借給你,能讀懂多少就看你的悟性。”羅中語重深長地說,“有不懂的別問我,我也不懂。”
七郎驚訝得哭都忘了,震驚地說:“……先生都看不懂,我怎麽可能看得懂。”
“學佛看悟性,有頓悟的。為師對你寄以厚望。”羅中將佛教放在七郎麵前。
七郎縮了縮身子,連連搖頭:“我不要做禿子!”
羅中瞟了眼七郎的頭發,是比尋常鄉下孩子要烏黑濃密,家裏養得不錯……但,學佛對寒門子弟來說,的確是一條出路。
“你家在為徭役煩惱吧?成丁每年均需納丁稅和服徭役。但有一些人是‘免課戶’,不用交稅和服役,比如宗室、勳貴、官員……”羅中緩緩說著,“此外,就是僧尼道士!”
看七郎聽得認真,羅中說:“你若能做個僧官,也能庇護家族……將你們家所有田產納為廟產,就能不交稅了。若能成為高僧,相當於高官。這對寒門子弟而言,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有這些好處在,禿了算什麽呢?
“我不要!”七郎鼓著臉說,“做和尚不能吃肉。”
羅中笑道:“以前和尚是可以吃肉的,直到梁武帝蕭衍頒布《斷酒肉文》,素食之風才開始興起,到現在沒有很久。因此,現在還有高僧對食葷不太介意。”
七郎撓了撓頭,好像是這麽迴事。
“可做和尚不能娶媳婦!”他提出最後一條理由。
羅中失笑:“你小小年紀就知道娶媳婦了?你家有七兄弟,你不娶妻生子也無妨。”
七郎一本正經地說:“娶妻是因為情,可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
羅中:……你懂得有點多。
七郎為了避免先生繼續勸他做和尚,更為了避免自己可恥的心動了……一時忘了傷心,和羅中匆匆告別,一溜煙跑了。
羅中看著留在原地的佛經,遺憾的搖了搖頭。
玄武門之變,他曾效力的主公死亡,他便黯然離開長安城。
若能教出一個高僧弟子風光迴京,也是揚眉吐氣了。
可惜七郎明明有天賦,卻不願意學。
七郎跑到小橋邊,被河邊涼涼的風一吹,心中的煩躁似乎消散了。
在先生這裏哭了一場,又經先生勸解,他猛地發現,即使不知道貞觀十一年發生什麽事,對他的生活也沒什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