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被拿來作為穿越者的另一個證據,便是他對蠻夷的態度,除去之前所說的國內改地名鎮壓蠻夷之外,還有直接針對蠻夷的各項政策。】


    【但我就好奇,但凡是個現代穿越者,除去迴到明朝會瘋狂針對女真,以及迴到清朝會造反之外。】


    【不應該是對倭島有最大的敵意嗎?】


    【哪怕島上不長草,也要……嗯哼。】


    【對於其他蠻夷,都是一副俯視的心態,這是漢唐明打出來的自信心。】


    【當然,以上情況,並沒有包括某些時候,比如兩晉,兩宋。】


    【兩宋或許還可以拯救。】


    【兩晉那抱歉,學黃巢吧。】


    【天街踏盡公卿骨,內庫燒為錦繡灰。】


    ————


    北宋,汴梁。


    趙匡胤如釋重負,今天的直播都講了這麽久了,還沒有吐槽宋朝。


    原以為後輩準備來個大驚喜。


    還好,後輩誇我大宋了。


    趙匡胤喜極而泣。


    確實不容易,在拾柒口中調侃的話,在趙匡胤看來都是誇獎了。


    ————


    北京。


    “看不出來這個小娃娃,還是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呦。”


    “看來後世和我們想象的有些許差別呦。”李德勝先生如是說道,半是調侃,半是認真。


    “達瓦裏希,但赤旗一直在飄揚。”


    “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講國外,不知道我們是否登上太空?又是否將赤旗插遍寰宇?”


    大胡子用著翹舌說著不標準的普通話。


    德勝先生哈哈一笑。“後人的事,後人會解決。”


    “他們會遠超我們的。”


    “後輩想島上不長草,我們可不能呦。”


    “我們要去改造他們,幫助他們。”


    眾人接著話頭又繼續商量起駐兵事宜。


    ————


    【西域本來好好的,並沒有什麽大問題,一些小問題仍然還在可以解決的範圍內。】


    【但王莽學周禮入魔了,眾所周知,周朝的王是天子,而秦開始皇帝是天子。】


    【始建國元年,王莽稱帝後,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為由認為這些國家的君主稱王“違於古典,謬於一統”。


    將西域各國的王改封為侯,從而引起了西域諸國的普遍不滿。


    對西域諸國采取高壓政策,將與漢官發生矛盾而逃亡匈奴的車師後王姑句和婼羌王唐兜,當著西域諸國王的麵斬殺。


    其後又不顧車師國民的感情和漢使對於西域小國的巨大壓力,將因為害怕無法滿足漢使物資需要,而想要逃亡匈奴的車師國王須置離斬殺。


    這些高壓的行為,果不其然導致須置離之兄狐蘭支率2000部眾投降匈奴,又因為匈奴與新朝已經交惡,所以匈奴沒有再次交出這些降人,而是在狐蘭支的帶領下成功侵入車師國。


    由於匈奴入侵之勢迅猛,西域戍己校尉麾下陳良等四位將領為保自己的性命而殺害戍己校尉刀護投降匈奴。新朝在西域的統治正式開始土崩瓦解。


    3年後,匈奴新單於繼位,想要和新朝交好便交出了陳良等叛徒,但因為自己派往新朝作為人質的兒子死亡,於是雙方再次交惡。匈奴複入寇,西域都護但欽因而被迅速倒向匈奴的焉耆國擊殺。


    天鳳三年,王莽派五威將王駿等人率兵出征西域,被西域諸國聯合襲殺,幾致全軍覆沒。】


    【至公元23年,中原對西域的統治宣告中斷。】


    【直到公元73年,漢明帝四路大軍北征匈奴才重新打通西域恢複統治。】


    【西域的斷絕,王莽並不是主要因素,但他確實至少要承擔三分之一的責任。】


    【沒辦法,誰讓他篡漢了,而且還是平穩接過政權,漢朝埋的雷,全在他這時候爆了。】


    ————


    【除了對西域,西南夷也不滿意王莽。】


    【王莽將王貶為侯的命令也引起了“西南夷”的不滿。封地在今雲南廣南縣一帶的句町王怒不從命,被王莽處死。


    於是,句町王之弟承便率眾起兵,飽受王莽政權壓迫的西南各族人民趁機起而響應。


    盡管王莽曾派幾十萬大軍一度將句町的反抗活動平息,但西南各地的武裝反抗一直延續到東漢初年。】


    【西南夷自從宣帝之後,也是不怎麽尊重大漢了,雖然還沒到造反的地步,但也快了。】


    【王莽又成功的接鍋。】


    【王莽為準備對匈奴作戰,在征發內地兵員的同時,還向臣服於漢的高句麗征兵。高句麗不幹。始建國四年(12年),王莽派嚴尤出兵,征服了高句麗,將其改名為下句麗。】


    【而匈奴……王莽真的要背很大的責任,雖然他也是背了漢朝的鍋,扛了漢朝埋的雷。】


    【漢宣帝以來,漢與匈奴的關係得到改善。唿韓邪單於窮困來降,漢王朝仍將匈奴視為對等的大國。漢王朝發給匈奴的印信,文字是匈奴單於璽,其下諸王之印信為“漢某某王”,以表示待以客禮而不是作為漢王朝的臣屬。


    王莽掌權後,為表現其“威德至盛異於前”,便改變了這種友好的態度,始建國元年,他命使臣收繳西漢時發給的“匈奴單於璽”,而代之以“新匈奴單於章”,不但在匈奴前加以“新”字,且以“章”代“璽”,表明王莽試圖降低匈奴單於的政治地位,將匈奴從前與漢天子的平等關係降為與王莽新室諸王同樣的地位,從而使匈奴成為新室的附庸。】


    【匈奴肯定不滿意,但王莽偏偏要火上澆油。】


    【下詔令匈奴單於改名為“降奴單於”,接著又下令分匈奴全國為十五單於,這就引起了匈奴單於的公開反對。


    匈奴開始侵擾邊塞,邊境地區吏民被掠殺者不計其數,形成了“千裏無煙,無雞鳴犬吠之聲”的局麵。


    王莽派孫建等十二將軍,征發全國各地精兵三十萬人,帶足三百天的糧草,準備分十路同時並進殲滅匈奴。


    陸續征調的大軍雖已抵達邊境,但糧草的征集卻十分困難。


    十二將軍之一的嚴尤指出,因為匈奴境內無處籌糧,一切均要漢軍自帶,有無斬獲都要按時返迴,否則自己就要困死在沙漠之中,所以,曆來攻打匈奴的戰役沒有超過一百天的。全國各地調集部隊,準備長期作戰,其效果肯定不好。


    因此他建議派遣精兵北入沙漠,對匈奴實施閃擊作戰。


    王莽根本聽不進嚴尤的建議,他動員全國的財力、物力,並下令將“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發往北方,將全國吏民三分之一的財產資助軍費開支,準備同匈奴長期作戰。】


    【如果王莽贏了,雖然百姓受了傷害,但史書是帝王將相的家譜,大概率還是要誇王莽一筆的。】


    【可是他沒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