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小說也就圖一樂啊,真想學知識還得看書。


    ps:罵歸罵,別上升到家人,謝謝。


    ————


    【出道即巔峰。】


    【天子座下少年郎,八百騎,過長安,西北望。


    踏破皋蘭意輕狂,千裏馳,守邊關,射天狼。】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有些人仿佛來到世間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


    【他就是霍去病。】


    【西漢建元元年,平陽侯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通生下了一名孩子。


    霍仲孺當差期滿,迴到平陽縣,與在長安平陽公主府的衛少兒失去聯係。】


    【至於失去聯係是被動失去聯係還是主動失去聯係……懂得都懂,要求渣男負責任實在是有些癡心妄想、強人所難了。】


    【按常理來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在家庭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這種孩子童年一般都比較苦。】


    【但好色的劉徹來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年後,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得幸漢武帝劉徹。又是一年多後,衛子夫全家貴幸。】


    【元朔元年,隨著衛子夫被立為皇後。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時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員,過上了上流社會的生活。】


    ————


    大漢,長安。


    “咳咳”略微尷尬的劉徹抱著懷中的霍去病一親。


    霍去病嫌棄的用著袖子擦拭臉上的口水,又用著嫌棄的眼神瞪著劉徹。


    哼,你居然敢瞪朕!!!


    不過,沒事。隻要你能幫朕打贏匈奴,你想在朕脖子上騎大馬都可以。


    衛青默默的挪動身子遠離,生怕劉徹也親自己一下。


    畢竟陛下喜歡不拘男女,男女通吃,左右為男……


    為了自己的名聲,也為了不讓姐姐擔心……好吧……是憎恨我。


    我還是離陛下稍微遠些。


    ————


    大唐,長安。


    朕也想要衛青、霍去病啊,誰會嫌棄自己手下人才多呢?


    “觀音婢,你家有沒有什麽天賦異稟的親戚,遠房親戚也行……”


    “萬一也有個這樣的大才呢?”


    長孫皇後無言以對,長孫無忌唉聲歎氣。“汝聽,人言否?”


    ————


    大秦,鹹陽。


    “好色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嗎?”


    “朕是不是應該去後宮逛一下?”


    嬴政嘟囔起來,又掰了掰指頭算了一下自己有多少日子沒去後宮了。


    “可六國那群人裏真的有這樣的大才嗎?”


    管它呢,實在不行就當解決生理需要了。


    朕好像記著後輩說呂雉家的兄弟還不錯啊?


    “義子,派人傳令,讓呂雉帶著族人一起來鹹陽。”


    “扶蘇,到時候你去接一下。”


    劉季連忙應答,又恭賀起來。


    “臣弟恭賀皇兄抱得美人歸。”


    扶蘇不想去接,也不想娶呂雉……劉季現在是孤的師傅兼皇弟,呂雉本應該是他的妻子……我娶呂雉,怎麽感覺理不清這個輩分啊?


    這莫非就是後輩說的:夫前目犯?


    這樣不太好吧,可孤的內心怎麽蠢蠢欲動呢?


    ————


    【而霍去病本來是沒有名字的,按照漢朝的規矩,沒有父親取名,私生子霍去病大概一生都隻能被叫做:姓霍的。】


    【有一種說法是:劉徹惹了風寒,臥病在床。


    我們都知道如果感冒了,捂一身汗有大概率會好的快一些。


    恰好霍去病母親帶著他來拜見衛子夫,霍去病突然嚎了一嗓子,把劉徹的冷汗嚇出來,結果病情有所好轉,所以劉徹為其賜名:去病。】


    【但該種說法未見於《史記》以及《漢書》。】


    【第二種說法則是:霍去病自小體弱多病,所以為其取名:去病。】


    【但也未見於史料記載。】


    【且當做後人的美好願景吧。】


    ————


    大漢,長安。


    ”……第二種尚且可以商榷,但第一種是怎麽想的?”


    “朕臥病在床他還能見到朕?”


    “還敢嚎一嗓子?”


    “除非當場朕的病就好了,否則隻能按大不敬罪處理……還為他賜名,做夢呢?”


    劉徹不由得吐槽起來。霍去病哭了,用著圓圓的雙眼帶著淚珠看著劉徹。


    “嗷嗚……嗚嗚嗚,姨夫要殺了我,還要殺我全家。”


    群臣望著劉徹,您剛才不是吐槽說嚎叫要按大不敬處理嗎?


    快啊,處理啊!


    “去病乖,姨夫怎麽會舍得殺你呢?”


    “姨夫愛你還來不及,來,我們騎大馬。”


    “不哭,不哭。”


    ————


    【劉徹當然不僅僅是因為愛屋及烏,因為喜愛衛子夫連帶著喜歡上了霍去病。】


    【首先他就不是這樣的人,指望一個渣男對一個女的全心全意,不如指望世界上有不好色的男人現實一點。】


    【劉徹用過的人有貪婪成性的,有爭權奪利的,有心狠手辣的,但無一例外他們身上都是有些才能的。】


    【所以霍去病或許有衛子夫的原因得以進入劉徹的視線,但想讓劉徹重用你,那請拿些本事出來。】


    【很多人總以為霍去病不讀兵書,這完全是對史記的斷章取義。】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嚐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如果這樣你都還不懂,請迴到小學去重新學習文言文。】


    【又有人以為霍去病從小過的日子就是溜貓逗狗調戲良家婦女,打架鬥毆。


    但現在的小孩玩個槍戰還知道用上三三製,你該不會以為霍去病打架和我們學校裏打架一樣,你一腳過去,他一拳飛來吧?


    也是要講些兵法的。】


    【元朔六年,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為剽姚校尉(“剽姚”意為勇猛勁疾),命其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


    【朝臣都認為霍去病,一個靠著家人上位的人,無非背景強大而已,我呸。】


    【霍去病表示:背景?我有啥背景?皇帝是我姨夫,皇後是我親姨媽,大將軍是我親娘舅,長公主是我舅媽。然後你們就以為我這驃騎將軍是白來的?】


    【當然不是白來的,劉徹從精銳中挑選精銳,給了他八百勇士。】


    【八百?這個數字怎麽這麽熟悉。】


    ————


    東漢末年。


    兩家歡喜一家憂。


    劉備顧及孫夫人的顏麵沒有大笑出來,關羽埋頭繼續看著春秋。


    黑臉鬼王可不管這麽多。


    “大哥,我求你,給我八百人,我去試一試大舅哥的斤兩。”


    “打不過,我就撤迴來。”


    “砰”,孫夫人桌子一拍,拔出寶劍。誓要消滅鬼王。


    豁,果然是將門虎女,不僅旗鼓相當,竟然還有些占了上風。


    當然如果沒有劉備和關羽握緊手中武器瞪著張飛的話,勝負猶未可知。


    ————


    【劉徹顯然是對霍去病破格提拔有一層含義。】


    【製衡衛青,是的,你沒聽錯,製衡衛青。】


    【雖然漢武帝無比信任衛青,但作為一名合格的皇帝,權力必須能夠相互製衡,這不僅僅是一句信任就能夠解決的。】


    【李世民夠自信,也足夠信任他手下臣子吧?


    可你仔細去看官職安排去看,還是在製衡。】


    【製衡是為了保護君臣之間這份情意,否則不受製衡的人……即便皇帝再如何信任,臣子再如何忠心,結局大概不是臣子被冤殺,就是皇帝被自殺。】


    【臣子權利過大,封無可封的時候如果不製衡,對君對臣都是雙輸。】


    【霍去病與衛青情同父子,朕用霍去病來製衡你,即是製衡你也是信任你。】


    【如果衛青懂了,那君臣相得,永遠是霍去病來製衡衛青。】


    【而如果衛青囂張跋扈,就不是霍去病來製衡的。】


    【衛青也許是懂了武帝的含義,也許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從他的一生來看,衛青這個人敬小慎微,功勞無比的大,權利無比的大。


    但是:


    一不結黨。


    二不養門客。


    三不和朝臣有除去公務之外的過多私交。】


    【所以衛青是漢朝開國以來,第一位軍方第一人不僅手握權利被帝王信任安享晚年,死後還有無比殊榮的存在。】


    【畢竟從韓信到周亞夫。】


    【大漢的軍方第一人就是一個比慘大會。


    你韓信死的慘?


    那我周亞夫一定要超越你,死的比你更慘!】


    【他們但凡能有衛青一半,也不至於死的那麽慘。】


    【而另一層含義則是做人才儲備,為了將來做謀劃。】


    【衛青年紀大,霍去病年輕,將來衛青打不動仗的時候,霍去病也可以自然而然的接過這份權利,不鬧出什麽亂子。】


    ————


    大漢,長安。


    “哼!”韓信低沉的鼻音響起。


    “哼!哼哼!”劉邦也怒氣衝衝起來。


    “你死了能怪朕?”


    “怪你活該,你看人家衛青怎麽活的好好的?”


    “不會怪,怪別人。”


    “會怪,怪自己。”


    “你就沒有從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韓信拱手行禮:“臣知錯!”


    劉邦覺得不對勁,這個混蛋居然會認錯?


    殊不知韓信準備天幕結束之後就迴家燉湯。


    鳥湯,還是公鳥湯,要送給劉邦表達自己對他的謝意。


    ——————


    【而八百精銳隨行也有兩層含義,試一下霍去病的斤兩。


    第一:你要證明朕沒看錯人,你帶著八百人大功勞立不下,小功勞總該有些吧?


    第二:朕確實看錯了人,你能力不行,但八百勇士應該能護你周全,你就踏踏實實迴來當個享福的外戚罷了。】


    【劉徹確實看走了眼,小功勞?


    你知不知道我霍去病是誰?


    是匈奴一生的噩夢。】


    【此戰是霍去病第一次統兵,卻一舉“斬捕首虜過當”,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匈奴單於伊稚斜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俘虜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


    戰後,武帝割南陽郡穰縣的廬陽鄉、宛縣的臨駣聚為冠軍侯國,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ps·關於霍去病受封冠軍侯時獲賜的食邑數目,《史記》與《漢書》相差較大,一說一千六百戶,一說二千五百戶。


    【而匈奴被打怕了,準備示敵以弱,退到草原深處。】


    【按常理有用,劉徹應該暫緩進攻,但一個人的出現改變這一切。】


    【18年前,武帝剛剛繼位的一年,向天下發布政令招聘人才前往大月氏。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準備聯合大月氏幹匈奴。


    張騫接過了這個使命,穿越河西走廊前往傳說中的大月氏建交,訂立盟約。】


    【張騫不會知道他這一路有多苦,漢武帝也不會知道他這一拍腦門做下的天馬行空的決定會為整個漢民族帶來多大的影響。】


    【也許是老天庇佑,此刻它開始眷顧華夏了。】


    【萬物有得必有失,老天眷顧華夏的同時開始折磨張騫了。】


    【在準備穿越河西走廊的時候,使團被匈奴人抓住,送到了匈奴王庭。】


    【為了勸降張騫,匈奴人對他威逼利誘,美人計都用上了。】


    【為他娶了一個匈奴媳婦。】


    【但糖衣炮彈,糖吃下,炮彈通通給我打迴去。】


    【吾乃漢使張騫,誓死不降。】


    【整整十年,不管匈奴如何折磨、利誘,張騫一直在尋找機會逃脫。】


    【元光六年,終於找到機會,張騫帶著隨從跑了。】


    【而他逃出去,不是為了迴到漢家故地。】


    【吾乃漢使張騫,受命前往大月氏,使命未完成,無顏歸家!】


    【而在他被關押的這些年,大月氏又被打跑了,遷徙到了更遙遠的地方。】


    【這是一次極為艱苦的行軍。大戈壁灘上,飛沙走石,熱浪滾滾;蔥嶺高如屋脊,冰雪皚皚,寒風刺骨。沿途人煙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資準備又不足。張騫一行,風餐露宿,備嚐艱辛。幹糧吃盡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殺禽獸聊以充饑。不少隨從或因饑渴倒斃途中,或葬身黃沙、冰窟,獻出了生命。】


    【張騫等人由車師折向西南,進入焉耆,再溯塔裏木河西行,過庫車、疏勒等地,翻越蔥嶺,直達大宛。


    又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到達康居,康居王又幫助他們,終於張騫一行人成功的到達大月氏。】


    【但大月氏在新國度樂不思蜀,不想打了,整整一年,張騫等人始終沒有說服大月氏國王。】


    【張騫還越過媯水南下,抵達大夏的藍氏城,希望能說服大夏。】


    【而藍氏城已經很遙遠了,在今阿富汗的汗瓦齊拉巴德。】


    【元朔元年張騫動身返國。】


    【可命運眷顧華夏的同時,繼續折磨張騫。】


    【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人抓住,決定不走河西走廊。】


    【計劃走塔裏木盆地南部,昆侖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於闐、鄯善,通過青海羌人地區後歸漢。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初,匈奴為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張騫趁機和堂邑父逃迴長安。】


    【從武帝建元二年出發,至元朔三年歸漢,共曆十三年。出發時是一百多人,迴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雖然並未成功完成與大月氏建交邀請其共同討伐匈奴的使命。】


    【但張騫此行卻帶來巨大的曆史意義。】


    【張騫對廣闊的西域進行了實地的調查研究工作,不僅親自訪問了西域各國和中亞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諸國,而且從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烏孫、奄蔡、安息、條支、身毒等國的許多情況。


    迴長安後,張騫將其見聞,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報告,對蔥嶺東西、中亞、西亞,以至安息、印度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說明。


    這個報告的基本內容被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保存下來。


    這是中國和世界上對於這些地區第一次最詳實可靠的記載,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區和國家的古地理和曆史的最珍貴的資料。】


    【說個真實的冷笑話,身毒因為曆史上被征服的次數太多,獨立之後想研究古代曆史,不得不參考漢朝史書以及李世民時期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錄。】


    ————


    大漢,長安。


    “陛下,漢使張騫迴來了。”


    劉徹連忙讓人帶他進來,不對呀,按著時間線應該他這時候不應該正被管著呢嗎?


    朕剛準備派人去救他啊……他怎麽迴來的?


    一身破破爛爛髒兮兮,風塵仆仆的張騫,唯有手上一直握著的節杖讓劉徹依稀能夠辨別出來人的身份。


    天子下階,緊緊握住張騫的手,不讓他跪拜下來。


    “卿辛苦了。”飽含熱淚的兩人對望。


    “臣不辱命,臣迴來了。”


    劉徹連忙吩咐人帶著張騫前去洗漱用膳,休息一會兒再來匯報情況。


    一炷香之後,劉徹知道了張騫是怎麽迴來的,還是因為天幕。


    天幕第一次在華夏出現是在天上,第二次出現才是人人麵前都有一塊。


    而張騫麵前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便直接就是在他麵前……胡人也能看見天幕,但能看見天幕也能看見後輩嘴巴在動,可聲音一點也聽不見。


    匈奴質問是何種邪術,張騫抱著試試的心態,說天幕講的是他們匈奴……然後瞎編了許多惡毒之語……看守們先是毆打張騫,接著又咒罵天幕。


    “轟隆隆。”幾百道天雷從天而降,劈死咒罵天幕的人的同時還引燃草場,處處皆是烈火煙霧,張騫趁亂跑了……


    本來該前往大月氏,但眾人一思索,不如迴來帶些方士、巫師去西域逛一趟,憑著天降神雷嚇一嚇西域各國和大月氏,在神跡麵前讓他們知曉大漢天威,命他們出兵攻擊匈奴。


    “不得不說,愛卿的想法還真是……”劉徹不知該怎麽評價,別具一格?


    “陛下,臣用提問的機會換了一個答案,若想要胡人也能如我們一般觀看天幕,必須要華夏領導人同意。”


    “臣想大概是需要天子下令,他們才能觀看。”


    “到時候臣邀請些西域貴族來到長安,屆時陛下一聲令下……他們便可以觀聽天幕。”


    “這可是實打實的神跡,天子一言,連天幕都要聽指揮,何況西域各國,怕是莫敢不從了吧?”


    嗯!!!人前顯聖,朕很喜歡。


    “哈哈哈,好,愛卿且休息幾日,再次出行。”


    “哼,姨夫,收收你那無恥的嘴臉。”


    呸,混蛋小孩,該打。


    “以後沒有大馬騎了。”


    “嗚嗚嗚……姨夫,我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