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喜歡躺平的鹹魚”“愛吃番茄的小魚”“愛吃白菜炒雞蛋的青祖”“楓葉卡西尼”“鴻蒙メ天諭祖帝”“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養老帝君”“至尊元神”“銀明君”“愛離11”“貧道: 缺德道人”“熊山道的冷厲 ”“愛吃梅子醋的炎星辰”“陌如憶”的打賞。


    祝各位大佬: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ps:接受大家的建議,幽冥寫在最後麵了,不喜歡書友的看到“幽冥之地”四個大字就可以退出等明天更新。


    ————


    【朱棣死後與徐皇後合葬,愛情最美好的模樣,生則同眠死則同穴。】


    【還有一個很孝順的兒子,朱高熾為父親上尊諡稱“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


    大漢 長安


    劉徹不自信的揉了揉眼睛,又摳了摳耳朵,朕沒有看錯吧?也沒有聽錯吧?


    他的諡號為什麽這麽長?


    大漢無非在諡號前加一個孝字而已,怎麽後世變成了這樣?


    誰做的!!!!


    ————


    武周年間


    “阿嚏。”年邁的武則天緊緊了衣服,怎麽感覺有個小哥哥對我心心念念的在想我?


    奇哉怪哉。


    ————


    【但後來,朱棣後代中出了一個做事風格很像朱元璋的皇帝。


    要麽不做,要麽做絕!】


    ————


    大明 應天府


    看著朱標愁眉苦臉的樣子,朱元璋難得主動逗樂一下。


    “標兒,你看,用後輩的話說咱這叫風評被害啊。”


    “咱啥時候是這樣做事的?”


    望向跪著的文官問道:“你們說對吧?”


    仿佛酒吧放著嗨歌,文官瘋狂點頭,不知道還以為瘋狂星期四的活動提前出現在大明了。


    朱標看著文官的樣子啞然失笑,爹,你這算是烽火戲諸侯?


    ——


    【現在站在你麵前的是:“三天金闋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聖尊開真仁化大帝”與“三天金闋無上玉堂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聖母天後掌仙妙化元君”的兒子。


    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


    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上大羅天仙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雷軒、天池釣叟——嘉靖帝是也。】


    【我可不是為了我自己的正統地位,我隻是認為“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祖宗永樂帝明明有功,怎麽能叫太宗呢?


    應該叫成祖啊!】


    【而他不止改了永樂大帝的廟號,還把永樂大帝的諡號也改了,原本的''體天''變''啟天'',''廣運''變''肇運''。


    意思也從繼承變成了開創,把永樂大帝撂在謀朝篡位的牌子上不提,還往上狠狠釘了兩顆釘子,可謂為了自己的正統,不惜祖宗的謀逆。】


    ————


    嘉靖帝之前各位大明皇帝傻眼了,與之相比改廟號、諡號都還是小問題。


    他給自己搞這麽多封號幹嘛?


    還學宋徽宗給父母上封號?


    合著當皇帝是副業?修仙才是主業?


    曆朝曆代的教訓就在眼前,先秦時期便不說了,從秦皇漢武至今,有多少皇帝是因為求仙求長生毀了國家基業,又有多少皇帝是因為服食丹藥而亡?


    你難道不知道嗎?


    嘉靖無感,你們不懂,為什麽大驚小怪呢?


    他們修仙不成功是因為心不靈,他們是想長生不老一直當皇帝,朕不一樣,朕隻想飛升上界當仙人。


    他們吃丹藥吃死是因為吃的是方士煉的,那群人若真能煉的出來早就自己吃了,還會給皇帝?全是一群學藝不精的廢物。


    而朕不一樣,朕不僅通讀儒家經典,擅長權謀之術,對道家典籍朕更是倒背如流。


    人一定要靠自己,朕這丹藥可能差了點火候,長生無望但延年益壽沒問題,你們難道沒聽見後輩說我活了多少歲嗎?


    成祖之後到我,曆任皇帝中我是活的最長的,這說明什麽?


    說明我的丹藥隻是差一點火候而已,隻要稍加更改,修仙長生近在眼前。


    ————


    【而嘉靖帝還有一件事更為著名,把大胖扔出太廟。】


    ————


    大明 北京


    太廟內扛著朱高熾小跑起來的朱高煦哈哈大笑。


    “大哥,還是弟弟好吧?”


    “你後代把你扔出去,弟弟可是扛著你走的。”


    “抱緊我,我要加速啦。”


    嗖,嗖,嗖。朱高煦快如閃電,如猛虎下山一般,快步向宮內跑去。


    ————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


    殷商時稱為“重屋”。


    周稱為“明堂”。


    秦漢之後稱為“太廟”。


    最早太廟隻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有的王朝是七廟,有的王朝是九廟。】


    【明朝是九廟,最開始的模樣也不是如今一般,而是一人一座廟。


    但是如果了解古代祭祀典禮的應該知道,實在是過於繁瑣、折磨人、並且浪費時間。】


    【朱元璋秉持著“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大手一揮,七廟合一。


    把祖宗牌位請進同一個廟宇,祭祀就統一祭祀,隻需要祭祀一次即可。】


    【如果祖宗太多,九個位置不夠怎麽辦?


    那就需要用到祧廟。


    祧廟一般來說和太廟相對,明朝祧廟能夠供奉的人數也是九人。


    把祖先從太廟請出來然後送到統一的地方保存供奉,這種被稱為祧廟。】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即嘉靖帝把大胖扔出去是為了自己父親騰位置。


    過程、結果都沒錯!


    原因錯了。】


    【洪武年間,朱元璋修建的宗廟仍然按照古製,一人一間,供奉了四位先祖。】


    【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被朱元璋追贈德祖,諡號玄皇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被朱元璋追贈懿祖,諡號恆皇帝。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朱元璋追贈熙祖,諡號裕皇帝。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被朱元璋追贈仁祖,諡號淳皇帝。


    但堂堂大明開國皇帝的父親,名字實在是太不雅了,朱元璋也算是有史可查為父親取名第一人,為父親取名——朱世珍。】


    ————


    大漢 長安


    劉邦瞪著張良、蕭何,朕剛才說要幫父親取個好聽的名字,你們說不行,肯定不會有人這樣做!


    那現在呢?


    張良、蕭何也是麵麵相覷,還真有人給父親取名啊……這世界變化那麽大的嗎?


    不僅諡號變得又臭又長,還可以給父親取名?


    ————


    武周 洛陽


    “阿嚏,阿嚏。”宮人拿來大衣為武皇披上。


    到底有多少小哥哥在想朕?


    ————


    【洪武八年,朱元璋覺得一座廟一座廟的祭祀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


    人人都是一百平的大房子,四個人就是四百平,太浪費資源。


    如果我把一百平的房子隔成九個單間,讓他們住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說幹就幹。


    太廟合一。】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為朱標追封皇帝,把朱元璋和朱標一起請進太廟。】


    【靖難之役過後,朱棣又把朱標扔出來了,如今太廟隻有五人。】


    【此刻開始,明朝的太廟進入正軌。】


    【天子死一個,太廟進一個。】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


    【到此太廟剛好九位,但成化帝朱見深死了,朱佑樘登基麵臨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太廟滿了,必須要進行祧廟,那請誰出去呢?】


    【一群人吵了大半天吵不出來一個結果,被稱為大禮議事件,比嘉靖的大禮議還早幾十年。】


    【最前麵的被朱元璋追贈的四位祖宗沒人認識,祧誰出去都可以,但是德祖是老朱家能夠找到的最遠的祖宗了,肯定不行。】


    【點兵點將,把懿祖朱四九的靈牌請了出來,把朱見深靈牌送進去。】


    【後來朱佑樘和他兒子朱厚照死了,又把另外兩位仁祖、熙祖的靈牌請了出來,將父子二人的靈牌放進去。】


    【嘉靖來北京登基的時候,太廟裏除了德祖的靈牌,其他靈牌就是按照登基順序剛好到朱厚照,剛好九位。】


    【按照禮法,嘉靖帝是小宗入大宗,應該認皇帝為父親,他和朱厚照是堂兄弟,那隻能認朱佑樘為父親。】


    【但嘉靖帝不幹,我爹就是我爹。】


    ————


    大明 北京


    朱棣感覺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勁,向老和尚詢問。


    “陛下,小宗入大宗。”


    “按理皇帝早逝,應該選他的弟弟們,但是小宗入大宗,又是堂兄弟。”


    “隻能說明朱佑樘其他兒子早逝,或者他隻有朱厚照一個兒子。”


    朱棣一拍手。對,朕總感覺哪裏不對勁,原來是這裏的問題。


    我爹二十幾個兒子,按後輩所言我是因為和皇後二人身體問題才隻有三個兒子。


    朱佑樘兒子們不應該都早逝吧?再早逝也不至於死來隻剩一個兒子吧?


    莫非他真的隻有一個兒子?


    莫非和隋文帝一般?


    不對,獨孤皇後強勢是因為家族強勢,大明按祖訓立後,應該找不到如隋朝年間強勢的皇後家族啊。


    莫非我朱家出聖人了?出了個大情種?


    一生一世一雙人???


    啊????


    他可是皇帝啊,怎麽能隻有一個兒子啊!!!!


    ————


    【經過數年的大禮議事件,來迴拉扯,嘉靖帝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父親是自己的父親。


    並將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佑杬,追封為興獻帝,追諡為: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睿宗。】


    【順帶插一句,或許是大禮議的成功勝利,讓嘉靖帝徹底沉迷在權謀之術中無法自拔。】


    【要將自己父親送進太廟,就要請個人走,該請誰呢?


    朱元璋不能請,這可是開國皇帝,瘋子都不敢幹這事。而且朱元璋廟號是太祖,按常理來說,廟號帶祖的都是萬世不祧的。


    朱棣也不能請,這是他們一脈的法理。


    而且嘉靖太愛朱棣了。


    祖宗在上啊,您聽我講,太宗雖然隻有很小的可能性被請出太廟。


    但小不代表沒有,您應該是成祖啊,萬世不祧。


    嘉靖帝在將自己父親送進太廟的同月,將朱棣的廟號從太宗變為成祖。】


    【剩下基本都可以請,反正德祖也沒人認識,那就勞煩您出來吧。】


    【自此,明朝太廟正中才是朱元璋的位置。


    大胖的靈牌此時仍然還在太廟中。】


    【但為什麽又被請出來了呢?】


    【嘉靖帝是一個煉丹藥都是自己動手的人,堅信:人一定得靠自己。】


    【萬一自己修仙不成,駕崩了。


    後人不聽話把自己父親又丟出來了怎麽辦?


    萬一兒子不爭氣,沒把自己送進太廟怎麽辦?


    男人三大喜事:升官發財死老婆。


    這個時候嘉靖的老婆,方皇後死了。


    雖然他也許麵帶悲痛,但心裏肯定樂壞了。


    隨即告訴群臣:皇後將來肯定是要和我一起供在太廟的,但她先我而去,那就先將她靈牌送入太廟。】


    【好家夥,明朝版本的黃牛占座!】


    【皇後靈牌就先供在我的位置上,將來我死了,你們也免得折騰半天,還要討論到底該把誰請出太廟。


    皇後幫我把位置占了,你們將來直接把我放上去就行。


    朕對你們好吧,免得你們傷腦筋掉頭發。】


    【也真是為難嘉靖帝了,活著就開始搶太廟的位置了。】


    【但是吧,這事就不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哪有皇帝活著去搶太廟位置的?


    嚴嵩、徐階等一眾朝臣都反對,但反對無效,你要反對朕進太廟,朕有的是辦法收拾你們,來啊,鬥啊!


    得,您是爺,您說了算。】


    【仁宗陛下,委屈您出去吧。】


    【後來繼位的皇帝並沒有亂搞,按照順序依次從朱瞻基開始,請出來一個,進去一個。】


    【到了崇禎時期,太廟、祧廟全都滿員,按禮製又要請祧廟的人出去或者擴建太廟、祧廟,但挺巧的,大明亡了。】


    【嘉靖帝的願望成真了,直到大明滅亡,他父親的靈牌都在太廟中供奉著。】


    【為什麽說大明在崇禎帝時候就亡了,而非南明滅亡的時候。】


    【南明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但並不代表南明也很好,拾柒挑兩個人物簡短介紹一下。】


    【第一位:鄭成功,賜姓朱,世人稱為:國姓爺。


    海商世家,當然你要說和海盜沾邊也行,畢竟資本的第一桶金總是血腥的。


    他父親都投降了,但他為大明流盡最後一滴血。


    我們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


    【第二位:李定國,相比於李自成,我更喜歡李定國。


    貧困農民家庭出生,因為活不下去跟隨張獻忠造大明的反。


    大明亡,張獻忠死,滿清入關。


    為了漢家天下,打起大明大旗,反清複明。


    他兩蹶名王,寧死不降。


    章炳麟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而拾柒覺得可以改一下:願吾漢家兒郎,毋忘李定國。】


    ————


    清朝 順治年間


    北京,紫禁城,多爾袞等人感受到了後輩深深的惡意。


    大清和之前曆朝曆代有什麽區別嗎?


    本質上並沒有,大清不比南宋強?


    南宋都沒覺得你有如此深的惡意?


    為何獨獨對我大清如此?


    留發不留頭先停一下吧,至少把北邊半壁江山穩住再說。


    照後輩這樣說下去,民間反清複明的浪潮怕是一波接一波,洶湧而來。


    現在的局麵已經是血賺了,比東北苦寒之地好太多了,若是能南下更好,不能南下也能在北邊安享百年太平生活,大不了退到關外去。


    ————


    大明 崇禎十年


    這一年,改為張姓的定國兄十七歲。


    前日,有從陝西、北京逃難而來的官員士紳投奔張獻忠,見麵就跪下,口稱王師。


    李定國差點都以為大明才是造反的,自己等人乃是平叛而來。


    這群人話裏話外就要擁立義父馬上登基,北伐中原,收複北京。


    義父拒絕了,但是我從可旺(孫可望原名)眼中看到了熊熊烈火以及他那顆不安躁動的心。


    我派人給這群人送了些吃食,打探到原來崇禎在北京將文官幾乎一掃而空,訓練新軍準備出關作戰。


    又將福王在陝西的地都分給了百姓,順便將陝西境內作威作福、欺負百姓的官員、地主全砍了,抄家的金銀、糧食全部分給百姓。


    也將這群人的土地都分給了百姓,允諾百姓免稅、免徭役十年。


    崇禎好像變了,不是當初我聽到的那副模樣了。


    真想去看看現在的崇禎帝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


    幽冥之地


    高聳的山峰上,孔子三人拿著千裏鏡正看得起勁,君子六藝這群人是一點沒學啊,打仗還不如女子打架。軟綿綿的、毫無力量。


    叔孫通在旁邊聽著唿唿的風聲,好像有什麽不對勁。


    “孔聖,你們聽見什麽聲音了嗎?”


    幾人擺了擺手,示意叔孫通不要影響他們看明清文人打仗。


    哪有什麽聲音,他們的喊殺聲還不如豬叫的聲音大。


    咦,不對,好像有,從我們後麵傳來的。


    幾人迴頭一看,有東西在天上飛。


    靠,哪個混蛋從我們後麵往戰場打炮!


    萬一質量不過關,打到山上炸到我們怎麽辦?


    沒有公德心嗎?


    不知道尊老愛幼,不知道愛護花花草草嗎?


    風緊扯唿,幾人拉著叔孫通就往山下跑……讓我知道是哪個混蛋開的炮,我們先秦區和你沒完。


    山下鄭成功和李定國正在和一短發男子交談。


    “二位,可還滿意?”


    “我說過,口徑就是正義,如果別人認為你不正義,那隻能說明你的口徑還是太小了。”


    “我們為您二位定做的大炮可還滿意?”


    二人摸著巨粗的炮管,繩索一下接一下的拉,炮彈一發接一發往戰場射去,爽,太爽了。


    “滿意,必須滿意,老規矩,等會派人把尾款給你送來。”


    短發行了個明朝禮節:“好的呦,親。”


    “如果還需要更大口徑的,請聯係我們。”


    “萊陽鋼鐵廠,二十四小時為您服務。”


    短發男子迴身走去,不打擾正在興頭上,不停開炮的兩人。


    “鴻遠兄,你別亂調高度啊,萬一打到太祖怎麽辦?”鄭成功有些急切的說道。


    李定國無所謂的擺了擺手:“明儼兄,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交戰的全是文人,太祖他們起碼在幾千米外,打不到的。”


    “再說了,打到了又怕啥?反正都不會死,就是痛而已。”


    “痛一哈就痛一哈嘛。”


    “太祖又不缺錢,買點高檔止痛藥就好了。”


    鄭成功不置可否,你讓太祖死,他不一定會給你翻臉。


    你讓他花錢?嗬,他能追殺你到羅刹國去。


    不過,開炮,好爽啊。


    管他轟沒轟到太祖。


    “喂,把你偷偷買的止痛藥給我點。”


    “仲裁處的雷擊馬上就來了。”


    李定國瞪大雙眼:“你居然監視我!!!”


    鄭成功怒目而視:“說好一起硬扛雷擊,你背著我偷偷去買止痛藥,你還敢大聲對我說話!”


    “不是誰先說話,誰說的大聲誰就有理!”


    “給不給!”


    李定國嘿嘿一笑:“哎呦喂,明儼兄,我本來是想給你一個驚喜的,剛準備拿給你,你看,我買的都是兩個人的量。”


    呸,你明明是準備自己一個人吃兩倍藥量,假惺惺的,我還不了解你?


    鄭成功從儲物袋伸手一拿:“喏,新玩意兒,止疼針,比止痛藥效果強十倍,分你一個!”


    李定國剛想吐槽,你比我還混蛋……


    仲裁處的雷擊來了!轟隆隆。


    兩人劈的外焦裏嫩。


    ————


    仲裁處全體廣播:


    明清兩朝的戰事是在仲裁處申請開戰通知書,經仲裁處認可的合法戰爭,但被鄭成功、李定國使用非法手段打斷,故請兩朝暫時終結戰爭。


    兩朝若想繼續開戰,請再次向仲裁處申請開戰通知書,否則將視為違法戰爭,按《仲裁處關於開戰事宜的具體規定》之第九章第九條,仲裁處有權將交戰雙方痛感提升十倍。


    另受李氏賭坊李清照女士申請,特為幽冥之地全體人員播報本次戰爭結果:平局。


    ————


    嗚嗚嗚,不活了,怎麽能平局呢?


    哪怕是清朝小宇宙爆發贏了,我都不氣!


    我整整壓了一萬晶幣賭大明勝啊!!你知道我存了多久嗎?


    啊!我要跳黃泉河自殺!


    一群人晃晃悠悠的走到橋上,突然從天而降一塊告示牌:仲裁處特別提醒,跳河視為飲用黃泉水,為防止您餘額不足,請先投入一晶幣,再行跳河。


    眾人罵罵咧咧的走了,你是幽冥之地的仲裁處啊,天地大道化生而來的神異之物,怎麽就掉到錢眼裏麵去了?


    一刻鍾後,李氏賭坊內。


    黑乎乎的鄭成功和李定國,滿臉笑容的朱元璋,畫著美美妝容的老慈。


    幾人正在熱烈交談。


    朱元璋:“局是清照妹子攛的,拿兩成我沒意見,但你憑啥要兩成?”


    李清照都懶得和朱元璋計較,明明我和你祖宗是一個年代,你倒好,學孟子他們,左一句清照妹子,右一句清照妹子,你就不怕我去你老婆那裏打你小報告,說你喊我喊的親熱?


    不過管他呢,看戲最重要。


    老慈反駁:“我憑啥不能要兩成?”


    “我派人出來和你開戰,難道不給士兵發軍餉嗎?”


    “你以為誰都和你一樣,摳門鬼!”


    朱元璋怒目而視:“這叫摳門?這叫節約!你以為給你一樣,雖遠必賠!”


    李清照打起圓場:“哎,先談錢,你們這些過節稍後在理論,行不?”


    朱元璋哼了一聲:“咱給清照妹子麵子,給你一成,就算你要發軍餉,發完你都還能賺不少。”


    老慈強烈反駁:“必須兩成,剩下一成是我給你拋媚眼的損失,人家一個黃花大閨女,以後在幽冥之地的名聲算是毀了,這一成是心理賠償費。”


    呸,惡心,你在幽冥之地的名聲比光頭還差,你還有名聲?


    朱元璋:“一成五,再敢多要,大不了真的打一場。”


    老慈欣然接受,賺大了,賺大了,還不用和別人分,他們都以為我是真的想和朱元璋開戰……哈哈,都是免費來幫忙的,發軍餉?發個屁,最多寫份感謝信。


    鄭成功剛想說話,就被李定國止住,讓你去談價?太祖左一句好兒孫,右一句國姓爺,搞不好你還要往裏搭點,還得我上啊。


    “我說二位,你們光顧自己了?”


    “我們兩兄弟,自己花錢買炮,還挨了雷轟,二個人要五成不過分吧!”


    朱元璋不理李定國,望向鄭成功。


    李定國悄悄用空針管一下紮到鄭成功屁股上,痛的他哎呦一聲。


    “太祖,您看看,明儼兄現在還在痛啊,您忍心如此對待您的好兒孫嗎?”


    …………“四成五!”


    “四成九!”


    “四成六!”


    “四成七!”


    “成交。”


    李定國呆住了,奶奶的,太祖不按套路出牌,我喊錯了啊,我想喊四成八的。


    隨著幾人達成共識,邪惡的分晶大會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光山色與人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光山色與人親並收藏曆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