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牛家窪,
默雨言秋短篇小說選集 作者:默雨言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野茫茫,
水來浪三尺,
水退一灘泥,
鎖在蘆葦裏。
在我幼年時期,也就是五六十年代,我們村東五華裏的地方,有一片窪地,叫牛家窪。牛家窪方圓有五十多平方公裏,窪地常年積水,深的地方有一米多,淺的地方水達到腳脖。地裏長滿了水草和蘆葦,往遠處望去,像一片無邊無垠的綠洲。夏季,水碧綠清澈,波浪漣漣,蘆葦葉子發出“颯颯”的嚇人怪聲,魚兒一群群在水底遊蕩。惹得許多水鳥來這裏棲息,繁殖後代。農閑時節,村裏的人就來這裏逮魚,摸蚌。逮魚不需要乘船,隻要把褲管挽到大腿根就夠了,但也有不小心滑到深水處的。一天下來,往往有不少的收獲。
冬天,這裏成了一片冰的世界,初陽一映,晶亮耀眼,孩子們在上麵溜冰,玩耍,大人們忙著在冰麵上撿柴。
聽老人們講:舊社會,這裏是土匪出沒的地方,村民們去窪地逮魚,不小心就會被土匪搶劫。牛家窪的土匪有好幾種類型:有的是專門打家劫舍,這類人通常是劫財不害命;另一類土匪是壞事做絕了,在村裏無法呆下來,就在牛家窪藏身,這類人兇狠歹毒,劫了財也要害命。;再一類是綁票架戶的土匪,他們在村裏綁了票,把人帶到牛家窪蘆葦裏藏匿起來,然後再逼著被綁票的人家送錢送物來贖人。
一九三八年,蔣介石在日寇進攻豫北時,為了便於逃跑,不顧人們的死活,炸開了河南鄭州附近的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了山東,河北,河南一部分地區的水災。牛家窪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舉目茫茫,一片黃湯,蘆葦的梢頭在水麵掙紮,遙遙的向人們招手。日用家具像小船隨波飄蕩,時而看到人們的屍首和死了的家畜互相追逐著,好似戀戀的不舍得分開。牛家窪周圍村莊的大街上就能行船,屋子全泡在黃湯裏。幾個月後,水退了,正是嚴冬,牛家窪的冰上,走動著一些無衣。無食,無家可歸的受難者,他們睡在冰上,有的在村裏幸存的樹杈上搭個吊鋪,。他們身披茅草,吃著從牛家窪爛泥裏挖來的蘆葦根,艱難的度著這漫長的嚴冬。仿佛時光倒退了一萬年,人們又迴到了原始時代的生活。在當年,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看到這悲慘的景象,都會對災民發出無限的同情和感慨。對蔣介石這種慘無人道的暴行而無比憤慨,而對於牛家窪,產生出一種改造它,征服它,,使它變成良田,為民造福的願望。而在那個年代,這一願望無異於妄想。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村民們在牛家窪修建了水利設施,雨季到來,水順著排水溝流向了河道。牛家窪變成了澇能排,旱能灌溉的肥沃良田。六七十年代,村民們在牛家窪種植高粱,年年大豐收。當年流傳著這樣幾句歌謠:
牛家窪,
黑壓壓, 一顆高粱打斤八,
豐收全靠黨指引,
建設新村新國家。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種植高粱了,而是把它化成了一塊一塊的責任田,種植小麥,玉米,瓜果等高級農作物,銷往上海,北京等許多大城市,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嶄新的紅磚房屋,牛家窪也建起了一個新村,在村民的印象裏,牛家窪二字早已成了過去。
有的老人又唱起了歌:
牛家窪,
地不窪,
田裏莊稼開滿花,
年年豐收有餘糧, 幸福生活樂開花。
水來浪三尺,
水退一灘泥,
鎖在蘆葦裏。
在我幼年時期,也就是五六十年代,我們村東五華裏的地方,有一片窪地,叫牛家窪。牛家窪方圓有五十多平方公裏,窪地常年積水,深的地方有一米多,淺的地方水達到腳脖。地裏長滿了水草和蘆葦,往遠處望去,像一片無邊無垠的綠洲。夏季,水碧綠清澈,波浪漣漣,蘆葦葉子發出“颯颯”的嚇人怪聲,魚兒一群群在水底遊蕩。惹得許多水鳥來這裏棲息,繁殖後代。農閑時節,村裏的人就來這裏逮魚,摸蚌。逮魚不需要乘船,隻要把褲管挽到大腿根就夠了,但也有不小心滑到深水處的。一天下來,往往有不少的收獲。
冬天,這裏成了一片冰的世界,初陽一映,晶亮耀眼,孩子們在上麵溜冰,玩耍,大人們忙著在冰麵上撿柴。
聽老人們講:舊社會,這裏是土匪出沒的地方,村民們去窪地逮魚,不小心就會被土匪搶劫。牛家窪的土匪有好幾種類型:有的是專門打家劫舍,這類人通常是劫財不害命;另一類土匪是壞事做絕了,在村裏無法呆下來,就在牛家窪藏身,這類人兇狠歹毒,劫了財也要害命。;再一類是綁票架戶的土匪,他們在村裏綁了票,把人帶到牛家窪蘆葦裏藏匿起來,然後再逼著被綁票的人家送錢送物來贖人。
一九三八年,蔣介石在日寇進攻豫北時,為了便於逃跑,不顧人們的死活,炸開了河南鄭州附近的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了山東,河北,河南一部分地區的水災。牛家窪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舉目茫茫,一片黃湯,蘆葦的梢頭在水麵掙紮,遙遙的向人們招手。日用家具像小船隨波飄蕩,時而看到人們的屍首和死了的家畜互相追逐著,好似戀戀的不舍得分開。牛家窪周圍村莊的大街上就能行船,屋子全泡在黃湯裏。幾個月後,水退了,正是嚴冬,牛家窪的冰上,走動著一些無衣。無食,無家可歸的受難者,他們睡在冰上,有的在村裏幸存的樹杈上搭個吊鋪,。他們身披茅草,吃著從牛家窪爛泥裏挖來的蘆葦根,艱難的度著這漫長的嚴冬。仿佛時光倒退了一萬年,人們又迴到了原始時代的生活。在當年,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看到這悲慘的景象,都會對災民發出無限的同情和感慨。對蔣介石這種慘無人道的暴行而無比憤慨,而對於牛家窪,產生出一種改造它,征服它,,使它變成良田,為民造福的願望。而在那個年代,這一願望無異於妄想。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村民們在牛家窪修建了水利設施,雨季到來,水順著排水溝流向了河道。牛家窪變成了澇能排,旱能灌溉的肥沃良田。六七十年代,村民們在牛家窪種植高粱,年年大豐收。當年流傳著這樣幾句歌謠:
牛家窪,
黑壓壓, 一顆高粱打斤八,
豐收全靠黨指引,
建設新村新國家。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種植高粱了,而是把它化成了一塊一塊的責任田,種植小麥,玉米,瓜果等高級農作物,銷往上海,北京等許多大城市,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嶄新的紅磚房屋,牛家窪也建起了一個新村,在村民的印象裏,牛家窪二字早已成了過去。
有的老人又唱起了歌:
牛家窪,
地不窪,
田裏莊稼開滿花,
年年豐收有餘糧, 幸福生活樂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