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這麽僵持也不好,柳雙娥上前來附過紀蒙塵的耳畔,輕聲勸道:「寅時即將過半,陛下不如先更衣,誤了早朝的時辰可就不好了。」
她話語裏的意圖其實很明顯,但他幾乎沒有思索地就答應下來。
「朕聽你的,這就更衣。你再睡會兒,朕散朝後去你宮裏用膳。」
她的嗓音似乎對平復紀蒙塵的心情有大用,服侍他更衣時都平和不少,甚至離去時,還在柳雙娥的臉頰親吻了一口。
他走時隻丟下一句話:「朕已知曉,你迴寢宮等待傳召。」
李執隨他一同去朝上,甘露殿裏竟隻剩紀雲宴與柳雙娥二人。
她未正眼看一邊的紀雲宴,下床想將案上的燭火熄滅。天色還早還早,估摸著能再睡半個時辰。
就在手要將火苗扇滅的前一瞬,自己的手卻被人緊緊握住。
「你不記得我了嗎?」
紀雲宴的力氣很大,將手臂勒出淡淡的痕跡。然而她也隻是輕輕用力,便從他的手掌中掙脫。
「您是陛下唯一的兒子,身份無比尊貴,本宮怎會忘記?」
柳雙娥轉過頭來,不想再看他。
挨著燭火更近,她偏頭的姿勢,反倒更讓紀雲宴看清了她脖頸上一道又一道吻痕,像針刺一般讓他頭暈。
她有些煩了,不知該以怎樣的話語來應對意料之外的重逢,隻好退避三舍:「本宮要歇下了,還請太子殿下早早離去吧,注意各自的身份。」
她還是滅了火焰,拉上嚴實的帷幔。枕頭裏的藥物配方最是安神,用於緩解紀蒙塵的頭疼。可她枕在上頭,意亂情迷後的氣味傳入鼻腔,慘烈地告訴她與紀雲宴身份的懸殊,神智清醒無比,睡意全無。
紀雲宴看不清她的臉,隻能握住那層柔軟又輕薄的紗帳,心中騰起一陣悲涼。
「父皇他……待你好嗎?」
「他對我很溫柔。」
「如果是我,我會對你更好。」
「殿下僭越了。」
柳雙娥坐起來,卻並不是打開帷幔與他說溫言軟語的情話。
「太子殿下久未歸京,趁著夜色估摸著認不清迴寢宮的路了,」她出聲唿喚殿外的侍女,「問茹,送太子殿下迴去。」
她出聲送人,紀雲宴也隻好依依不捨地離開。
問茹握著燈在他身前帶路,一言不發。
他問:「雙娥她在宮裏過得可還習慣?她有沒有思念親人,有沒有念叨誰?」
「娘娘寵冠六宮,陛下寬慰娘娘思鄉之情,時常請長公主入宮陪伴。作為殿下的母妃,能得到殿下的關心,也是娘娘的幸事。」
「我明白了,」他緩慢又深沉地點頭,隻差最後一件事未交代,「還請姑姑替我帶句話,遠在矜城的鬆雪姑娘,一直記掛著柳家。」
第72章 失守(後有兩更)
矜城失陷的消息真正傳來,已是五日後。
譚美人與她在蓬萊殿後院摘桂花,用來釀酒送給後宮諸位或是世家女眷,雖不貴重,但心意很好。
外患在前,她們沒有插手朝政的權利,隻能盡己所能,安撫在京世家門第人心。
二人特地換了窄袖,置了爬梯靠在樹下,一麵摘花一麵聊天。
「陛下在金鑾殿與臣子議事,這幾日總忙得焦頭爛額。」
公主在一側的花園中跟張昭容盪鞦韆,笑聲傳至這一側,柳雙娥欣慰地看了一眼,迴答說:「聽李執說,飯食熱了一道又一道,總找不出空閑來。最後想了個留議事大臣一同用膳的法子,才讓陛下將飯吃下去。」
紀蒙塵有沒有吃飯她不在意。哥哥死後,他似乎認為柳家短時間內對大祉沒有威脅,又重新重用。這種商議國本的大事,柳安閑一定會在。
爹爹年邁,身體狀況也不能說好。幾年之內連喪兩位至親,她這種年輕人都無法承受,更何況是年過半百的父親。
譚美人問:「嬪妃不得幹政,咱們私下聊的不算,你覺得,這事有什麽可解之法?」
「無法。」
要說的話以他人之口說出,柳雙娥愣了一下,下意識側身去看來人,險些從爬梯摔下。
長公主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當心些。」
「嫂嫂來了,」她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嫂嫂再等等,我馬上就把這桂花摘完,你先進殿內坐坐。」
長公主此次進宮並未捎上女兒,她望了望零落的桂花樹,說:「快十月了,這花都要落盡了,你們摘得可真不是時候。」
「無趣罷了。」
她騰的從爬梯一躍而下,驚起的塵土把長公主嚇得不輕。她輕拍柳雙娥身上的塵土,接過一籃子香味並不濃重的碎花,與譚美人一道進殿敘話。
「各州府皆有守兵,若是調一調,趁著戰火還沒蔓延到整個南方,或許可以鎮壓。」柳雙娥說。
譚美人接話:「北境剛沒了十萬大軍,各州府先是抽調兵馬抵禦朝鄔,再是有十萬留在北境戍邊。大戰甫結束,此時並非作戰的好時機。」
「再從各州府抽調也並非不可行,隻怕人心變化,南方許多小門第被邵家說動,他們亦可說動府兵。」長公主取了果盤中的蜜柚,招手讓公主進來吃,視線卻被橘白擋得一幹二淨。
她在宮裏待久了,比從前更要穩重些,隻是柳雙娥對她太過熟悉,脖頸僵硬便可瞧出內心慌亂。
她話語裏的意圖其實很明顯,但他幾乎沒有思索地就答應下來。
「朕聽你的,這就更衣。你再睡會兒,朕散朝後去你宮裏用膳。」
她的嗓音似乎對平復紀蒙塵的心情有大用,服侍他更衣時都平和不少,甚至離去時,還在柳雙娥的臉頰親吻了一口。
他走時隻丟下一句話:「朕已知曉,你迴寢宮等待傳召。」
李執隨他一同去朝上,甘露殿裏竟隻剩紀雲宴與柳雙娥二人。
她未正眼看一邊的紀雲宴,下床想將案上的燭火熄滅。天色還早還早,估摸著能再睡半個時辰。
就在手要將火苗扇滅的前一瞬,自己的手卻被人緊緊握住。
「你不記得我了嗎?」
紀雲宴的力氣很大,將手臂勒出淡淡的痕跡。然而她也隻是輕輕用力,便從他的手掌中掙脫。
「您是陛下唯一的兒子,身份無比尊貴,本宮怎會忘記?」
柳雙娥轉過頭來,不想再看他。
挨著燭火更近,她偏頭的姿勢,反倒更讓紀雲宴看清了她脖頸上一道又一道吻痕,像針刺一般讓他頭暈。
她有些煩了,不知該以怎樣的話語來應對意料之外的重逢,隻好退避三舍:「本宮要歇下了,還請太子殿下早早離去吧,注意各自的身份。」
她還是滅了火焰,拉上嚴實的帷幔。枕頭裏的藥物配方最是安神,用於緩解紀蒙塵的頭疼。可她枕在上頭,意亂情迷後的氣味傳入鼻腔,慘烈地告訴她與紀雲宴身份的懸殊,神智清醒無比,睡意全無。
紀雲宴看不清她的臉,隻能握住那層柔軟又輕薄的紗帳,心中騰起一陣悲涼。
「父皇他……待你好嗎?」
「他對我很溫柔。」
「如果是我,我會對你更好。」
「殿下僭越了。」
柳雙娥坐起來,卻並不是打開帷幔與他說溫言軟語的情話。
「太子殿下久未歸京,趁著夜色估摸著認不清迴寢宮的路了,」她出聲唿喚殿外的侍女,「問茹,送太子殿下迴去。」
她出聲送人,紀雲宴也隻好依依不捨地離開。
問茹握著燈在他身前帶路,一言不發。
他問:「雙娥她在宮裏過得可還習慣?她有沒有思念親人,有沒有念叨誰?」
「娘娘寵冠六宮,陛下寬慰娘娘思鄉之情,時常請長公主入宮陪伴。作為殿下的母妃,能得到殿下的關心,也是娘娘的幸事。」
「我明白了,」他緩慢又深沉地點頭,隻差最後一件事未交代,「還請姑姑替我帶句話,遠在矜城的鬆雪姑娘,一直記掛著柳家。」
第72章 失守(後有兩更)
矜城失陷的消息真正傳來,已是五日後。
譚美人與她在蓬萊殿後院摘桂花,用來釀酒送給後宮諸位或是世家女眷,雖不貴重,但心意很好。
外患在前,她們沒有插手朝政的權利,隻能盡己所能,安撫在京世家門第人心。
二人特地換了窄袖,置了爬梯靠在樹下,一麵摘花一麵聊天。
「陛下在金鑾殿與臣子議事,這幾日總忙得焦頭爛額。」
公主在一側的花園中跟張昭容盪鞦韆,笑聲傳至這一側,柳雙娥欣慰地看了一眼,迴答說:「聽李執說,飯食熱了一道又一道,總找不出空閑來。最後想了個留議事大臣一同用膳的法子,才讓陛下將飯吃下去。」
紀蒙塵有沒有吃飯她不在意。哥哥死後,他似乎認為柳家短時間內對大祉沒有威脅,又重新重用。這種商議國本的大事,柳安閑一定會在。
爹爹年邁,身體狀況也不能說好。幾年之內連喪兩位至親,她這種年輕人都無法承受,更何況是年過半百的父親。
譚美人問:「嬪妃不得幹政,咱們私下聊的不算,你覺得,這事有什麽可解之法?」
「無法。」
要說的話以他人之口說出,柳雙娥愣了一下,下意識側身去看來人,險些從爬梯摔下。
長公主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當心些。」
「嫂嫂來了,」她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嫂嫂再等等,我馬上就把這桂花摘完,你先進殿內坐坐。」
長公主此次進宮並未捎上女兒,她望了望零落的桂花樹,說:「快十月了,這花都要落盡了,你們摘得可真不是時候。」
「無趣罷了。」
她騰的從爬梯一躍而下,驚起的塵土把長公主嚇得不輕。她輕拍柳雙娥身上的塵土,接過一籃子香味並不濃重的碎花,與譚美人一道進殿敘話。
「各州府皆有守兵,若是調一調,趁著戰火還沒蔓延到整個南方,或許可以鎮壓。」柳雙娥說。
譚美人接話:「北境剛沒了十萬大軍,各州府先是抽調兵馬抵禦朝鄔,再是有十萬留在北境戍邊。大戰甫結束,此時並非作戰的好時機。」
「再從各州府抽調也並非不可行,隻怕人心變化,南方許多小門第被邵家說動,他們亦可說動府兵。」長公主取了果盤中的蜜柚,招手讓公主進來吃,視線卻被橘白擋得一幹二淨。
她在宮裏待久了,比從前更要穩重些,隻是柳雙娥對她太過熟悉,脖頸僵硬便可瞧出內心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