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是吃食的問題嗎?」
周太醫搖頭:「迴陛下,入昭儀娘娘之口的東西沒有任何問題。娘娘是第一胎,身體又不大好,因此會有許多不適。」
紀蒙塵這才放下心來:「邵昭儀的用藥,務必要再三斟酌。」
他又交代幾句,轉頭在烏泱泱的人群裏看到了身高有些顯眼的紀雲宴。
他問:「你身上的血……」
紀雲宴這才意識到方才亂中扶隻顧著扶邵昭儀,未曾注意自己的衣衫也染了她的血。
他有些窘迫道:「是兒臣方才不小心,禦前失儀,還望陛下贖罪。」
「多虧有你,」陛下並未怪罪他,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猛然發現相比上次見到,他的身形又高了些,「長高了。」
紀雲宴又驚又喜,這樣的氛圍之下又不知改如何表露,隻得低了頭看微微露出衣衫的那隻鞋頭。
等再抬頭,陛下已經帶著人走了。
邵昭儀的肚子沒問題,周太醫的迴話卻有些怪異。
他拉過秦燭到無人的偏僻處,直截了當問:「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第44章 歸京
邵昭儀是將門之女,即便未習武學,可年輕氣盛,怎會身體虛弱。若是因父母宗族憂思過度,說出來便是,又何以想出此等理由?
秦燭目光躲閃:「這件事,你不知曉比知曉要好。」
「可是有人蓄意謀害邵昭儀?」
他隻是搖頭,話語意味深長:「與邵昭儀無關。」
紀雲宴沒明白他的意思,剛想繼續發問,可對麵的手掌已然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秦燭繼續說:「你的太子之位,很穩固。」
這個後宮之中,不會再出現孩子了。
邵昭儀腹中的女兒,將是陛下最小的孩子。
紀雲宴說:「月牙城來的那位商人,已經見過胡家了。她上貢的瓷器,頗得陛下喜愛。」
「你可見過她了?」紀雲宴會錯了意,秦燭也就順著他的話說下去,「蓬萊郡主挑的人,應當不會有大問題。」
他點頭:「她持有雙娥的信物與信件,我很放心。」
陳初霽遞出那根木簪的時候,他著實懵了一下。
柳雙娥思慮周全,陳初霽在許多場合上都能應付,是個見過大世麵的。
他手中有這個一號人也很好。
紀雲宴這麽想著,卻不自覺地隔著衣料,握住了藏在袖口中的木簪。
等與她重逢,他要親手插在她的髮髻之中。
秦燭見他失神,笑道:「你被蓬萊郡主勾了魂了。過幾年,或許我也能討一杯你們的喜酒喝。」
「你還說我呢,」紀雲宴迴過頭來,調笑道,「你都及冠好幾年了,也未有家室。」
「這事急不得,」秦燭粗略整理一下微皺的衣衫,「今日許多嬪妃受驚,我還要再去請一次平安脈,便先行一步。若有要事聯繫我爹,盡管找我便是。」
秦燭與他道別,身上挎著的醫箱沉甸甸的,可越往珠鏡殿走,身心卻更覺輕盈。
殿中有人等著他。
淑妃屏退了宮人,坐在窗邊,看秦燭不疾不徐地打開醫箱。
她問:「邵昭儀沒有大礙吧?」
「好在她年輕,公主暫時沒有事,隻是生出來後免不得體弱多病。」
淑妃將手伸出,帔帛蓋下,神色懊悔:「是我的錯。」
「娘娘若真心悔改,便在公主出生以後多加照拂罷。邵昭儀已然失勢,公主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我知道。」
「知道便好,」秦燭一想起她所做作為,便氣不打一處來,言語都刁鑽許多,「娘娘真是不怕死。這樣的事哪一日被外人知道,誰來保您都無用。」
「看來周太醫私下裏罵過不少次我,」淑妃隻是沒心沒肺地笑,「也是,我給他丟個這麽大的爛攤子,難怪。」
別看這宮中看起來一片平靜,暗中早已波濤洶湧。
祉朝才幾年,宮中多的是前朝舊人。
她是,周太醫也是。
當年周太醫一家能夠保全,也有她一份功勞。這損害龍體的大逆不道之事,還要麻煩周太醫來做。
「眾叛親離,」淑妃嘆了口氣,臉上又掛著盈盈笑意,「且等著罷。」
-
甘露殿內。
眼前的桌案堆滿了朝臣遞上來的摺子,紀蒙塵略帶煩躁地拂過,並無打開之意。
李執會了他的意,顫顫巍巍地靠過來:「奴才在。」
邵昭儀今日動了胎氣,陛下到底著急忙慌跑去,雖無大礙,見他緊縮的眉頭,似乎也不是毫不關心的模樣。
然而他隻是說:「瓷瓶拿來。」
李執聞言懵了一下,下一瞬反應過來是前些日子胡家送進來的。最初拿到瓷瓶時,陛下心情不錯,聽聞是胡家所貢後,卻將瓷瓶擱了迴去。
輾轉多方,知曉是受蓬萊郡主所點,因此上貢後,陛下才應允。
瓷瓶一直置於錦匣中,他從書架取來,輕輕打開匣子捧在了陛下跟前。
入手冰涼,猶如玉器。
瓷瓶的樣式算不上新奇,細碎的紋路是民窯中最常見的式樣,在宮中甚至不大被人看得上。然而通體透亮,最細碎的紋路在光下都如同水波。
「傳蓬萊郡主。」
李執躬身迴道:「蓬萊郡主遠在月牙,陛下貿然傳召或許會驚動臣子。不如擬一份詔書,選一位信得過的信使快馬加鞭到郡主身邊。」
周太醫搖頭:「迴陛下,入昭儀娘娘之口的東西沒有任何問題。娘娘是第一胎,身體又不大好,因此會有許多不適。」
紀蒙塵這才放下心來:「邵昭儀的用藥,務必要再三斟酌。」
他又交代幾句,轉頭在烏泱泱的人群裏看到了身高有些顯眼的紀雲宴。
他問:「你身上的血……」
紀雲宴這才意識到方才亂中扶隻顧著扶邵昭儀,未曾注意自己的衣衫也染了她的血。
他有些窘迫道:「是兒臣方才不小心,禦前失儀,還望陛下贖罪。」
「多虧有你,」陛下並未怪罪他,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猛然發現相比上次見到,他的身形又高了些,「長高了。」
紀雲宴又驚又喜,這樣的氛圍之下又不知改如何表露,隻得低了頭看微微露出衣衫的那隻鞋頭。
等再抬頭,陛下已經帶著人走了。
邵昭儀的肚子沒問題,周太醫的迴話卻有些怪異。
他拉過秦燭到無人的偏僻處,直截了當問:「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第44章 歸京
邵昭儀是將門之女,即便未習武學,可年輕氣盛,怎會身體虛弱。若是因父母宗族憂思過度,說出來便是,又何以想出此等理由?
秦燭目光躲閃:「這件事,你不知曉比知曉要好。」
「可是有人蓄意謀害邵昭儀?」
他隻是搖頭,話語意味深長:「與邵昭儀無關。」
紀雲宴沒明白他的意思,剛想繼續發問,可對麵的手掌已然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秦燭繼續說:「你的太子之位,很穩固。」
這個後宮之中,不會再出現孩子了。
邵昭儀腹中的女兒,將是陛下最小的孩子。
紀雲宴說:「月牙城來的那位商人,已經見過胡家了。她上貢的瓷器,頗得陛下喜愛。」
「你可見過她了?」紀雲宴會錯了意,秦燭也就順著他的話說下去,「蓬萊郡主挑的人,應當不會有大問題。」
他點頭:「她持有雙娥的信物與信件,我很放心。」
陳初霽遞出那根木簪的時候,他著實懵了一下。
柳雙娥思慮周全,陳初霽在許多場合上都能應付,是個見過大世麵的。
他手中有這個一號人也很好。
紀雲宴這麽想著,卻不自覺地隔著衣料,握住了藏在袖口中的木簪。
等與她重逢,他要親手插在她的髮髻之中。
秦燭見他失神,笑道:「你被蓬萊郡主勾了魂了。過幾年,或許我也能討一杯你們的喜酒喝。」
「你還說我呢,」紀雲宴迴過頭來,調笑道,「你都及冠好幾年了,也未有家室。」
「這事急不得,」秦燭粗略整理一下微皺的衣衫,「今日許多嬪妃受驚,我還要再去請一次平安脈,便先行一步。若有要事聯繫我爹,盡管找我便是。」
秦燭與他道別,身上挎著的醫箱沉甸甸的,可越往珠鏡殿走,身心卻更覺輕盈。
殿中有人等著他。
淑妃屏退了宮人,坐在窗邊,看秦燭不疾不徐地打開醫箱。
她問:「邵昭儀沒有大礙吧?」
「好在她年輕,公主暫時沒有事,隻是生出來後免不得體弱多病。」
淑妃將手伸出,帔帛蓋下,神色懊悔:「是我的錯。」
「娘娘若真心悔改,便在公主出生以後多加照拂罷。邵昭儀已然失勢,公主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我知道。」
「知道便好,」秦燭一想起她所做作為,便氣不打一處來,言語都刁鑽許多,「娘娘真是不怕死。這樣的事哪一日被外人知道,誰來保您都無用。」
「看來周太醫私下裏罵過不少次我,」淑妃隻是沒心沒肺地笑,「也是,我給他丟個這麽大的爛攤子,難怪。」
別看這宮中看起來一片平靜,暗中早已波濤洶湧。
祉朝才幾年,宮中多的是前朝舊人。
她是,周太醫也是。
當年周太醫一家能夠保全,也有她一份功勞。這損害龍體的大逆不道之事,還要麻煩周太醫來做。
「眾叛親離,」淑妃嘆了口氣,臉上又掛著盈盈笑意,「且等著罷。」
-
甘露殿內。
眼前的桌案堆滿了朝臣遞上來的摺子,紀蒙塵略帶煩躁地拂過,並無打開之意。
李執會了他的意,顫顫巍巍地靠過來:「奴才在。」
邵昭儀今日動了胎氣,陛下到底著急忙慌跑去,雖無大礙,見他緊縮的眉頭,似乎也不是毫不關心的模樣。
然而他隻是說:「瓷瓶拿來。」
李執聞言懵了一下,下一瞬反應過來是前些日子胡家送進來的。最初拿到瓷瓶時,陛下心情不錯,聽聞是胡家所貢後,卻將瓷瓶擱了迴去。
輾轉多方,知曉是受蓬萊郡主所點,因此上貢後,陛下才應允。
瓷瓶一直置於錦匣中,他從書架取來,輕輕打開匣子捧在了陛下跟前。
入手冰涼,猶如玉器。
瓷瓶的樣式算不上新奇,細碎的紋路是民窯中最常見的式樣,在宮中甚至不大被人看得上。然而通體透亮,最細碎的紋路在光下都如同水波。
「傳蓬萊郡主。」
李執躬身迴道:「蓬萊郡主遠在月牙,陛下貿然傳召或許會驚動臣子。不如擬一份詔書,選一位信得過的信使快馬加鞭到郡主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