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小王爺每天都在裝風流 作者:天將微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滄淵會與子茂大帥談及和鎮北軍將領假意談判之事,拖延時間。」左扶光早已安排過了,「就是不知道皇上到底怎麽想的,他打不打,北境收是不收?」
「他想收,但不想打。」左方遒疊起桌上的宣紙,「你的密信送去以後,是三皇子和內閣大臣施壓,皇上才強硬了一次,派出大中軍來駐雨城。」
「但子茂大帥說,臨行前皇上拉著他的手,囑咐他一定不能衝動,也不要主動出擊擔上好戰罵名。」
左扶光的眉頭都快皺到一起了:「我想的是現在不能打,但當元人撤出烏藏時就一定要打。到時候鎮北王既要防著北,又要對著南,分身乏術,才會難受。」
「除了商議這些,你要留在雨城嗎?」左方遒有點急迫地說,「若無事,我們父子路上談,反正迴爐城和去長城這段順路。」
「爹想把府醫給將軍帶去?」左扶光問道。
左方遒站起身道:「是的。我想過去指揮著,他便能安心養傷。若是烏王守不住,元人來攻長城,還得有惡戰。」
他憂心忡忡地說:「也不知道將明這幾年是怎麽了,每每受傷都要發燒昏迷,有一次還長病不起。不像過去收服烏藏時一樣,肩頭插著箭矢都還在指揮布陣。」
左扶光也起身了,幽幽地說:「哪有人永遠年輕,爹不是一樣精力大不如前嗎?」
左方遒嘆了一口氣,他已近花甲之年,兒子卻還沒及冠。
若是扶桑還在,早已三十而立獨當一麵,成家立業,哪兒需要如此操心?
左扶光長得很像左扶桑,認真起來更像。
他同樣早熟、聰慧過人,甚至更加穩妥,但還是太年輕了,不敢對他交付重任。
「我去馬車上了,你到營地找一下滄淵。」左方遒朝外走去,「他也要迴吧,書院最近都有點散,得讓他去穩一下三位先生。」
兩人才到雨城不過一個時辰,滄淵和大帥說完了左扶光交代的話,幾個人在城門互通有無,就拜別了。
迴程路上,王爺把滄淵叫到了一起,三個人坐在寬敞的金馬車內,中間放有一張小桌,上麵還擺著糕點。
左方遒給滄淵拿了一個:「吃些,你二人奔波兩天,都沒坐下來好好吃過飯吧?」
「謝王爺。」
滄淵把糕點拿到手裏,咬了一口,發現是左扶光最喜歡的茯苓夾餅,小時候常分給他。
他總是吃不慣那股茯苓的中藥味道,但左扶光覺得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全天下最好的,一股腦塞給滄淵。
他們兩個悶在被窩裏吃過好多這種餅,但京城少有人做。
現在一吃到嘴裏,就想起左扶光小時候肉肉的臉蛋,壓在他背上讓他翻小畫冊,自己手裏舉著小燭燈,結果把被窩給點了……
此時的左扶光和他坐在一側,刻意避嫌,離他半丈遠。
固寧王抬頭看了看,先沒談正事,忽然問道:「你們倆怎麽了?」
「啊?」左扶光做賊心虛地再移遠了點,「沒怎麽啊……」
「你們從北境一路西繞逃迴雅州,該是天天在一起的,又吵架了嗎?」左方遒問道。
滄淵趕緊說:「迴王爺,沒有的。」
左方遒猜測道:「或是你們有什麽意見不合,又疏遠彼此了?」
實際上兩人昨晚還靠在一起睡的,左扶光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我們很久沒吵架了。」
左方遒斜睨著他:「那你還不快坐過來!是想出去當車夫嗎?!」
欲蓋彌彰!
左扶光咽下一口餅,屁股一挪坐到了滄淵旁邊,為了打破父親對於他們之間關係的關注,便率先說道:
「我聽子茂大帥的意思是,迴京送信、請命、趕製盔甲至少得要半個月。他們準備假意安撫鎮北軍,與之和談,另一邊讓我們盡力抵抗元人。」
滄淵也認真起來:「玫朵部和崗拉部一樣一馬平川,沒有城池。夢珂大汗出師順利,肯定士氣高漲。固寧軍一撤,烏王怕是更難抵擋……」
現在的韃靼諸部大汗名叫巴彥夢珂,被元人稱為「小王子」。
他如同一頭初生猛虎。十五歲起在先可汗遺孀的輔佐下,僅用三年就收復了內戰的韃靼諸部,成為五部大汗。
他今年剛娶了先可汗遺孀為妻,對方長他整整十三歲。立誌要統一所有遊牧民族各部,藍圖擴展至漠北、烏藏、瓦剌、滿州,完成先可汗遺願。
「玫朵部可能堅持不到半個月,烏王就會朝烏藏本部迴撤。」左方遒問道,「你們說到時候,可汗會乘勝追擊先收烏藏,還是放過藏地,來攻雅州?」
「我覺得他絕無可能來攻雅州,長城堅固難破,鵬城還有城牆。不能一舉攻下,等烏王休憩好了,就與我們對他形成了兩麵夾擊。」滄淵分析道,「屆時元人就如茯苓夾心,進退兩難,稍有軍事謀略的人都不會如此選擇。」
左扶光反駁道:「你就那麽肯定烏王還是與我們一心嗎?並非所有烏藏人都是你。」
「如若大汗威逼利誘,與烏王講和,讓他倒戈元人。後果不堪設想……」
左方遒揉了揉眉心:「你二人說的都有道理,其實我此次去長城,是想組織一次出城反攻,得讓固寧軍打出士氣。」
左扶光忙又阻止道:「有牆可守、有城可守。出去打是下策,更何況敵強我弱!」
「他想收,但不想打。」左方遒疊起桌上的宣紙,「你的密信送去以後,是三皇子和內閣大臣施壓,皇上才強硬了一次,派出大中軍來駐雨城。」
「但子茂大帥說,臨行前皇上拉著他的手,囑咐他一定不能衝動,也不要主動出擊擔上好戰罵名。」
左扶光的眉頭都快皺到一起了:「我想的是現在不能打,但當元人撤出烏藏時就一定要打。到時候鎮北王既要防著北,又要對著南,分身乏術,才會難受。」
「除了商議這些,你要留在雨城嗎?」左方遒有點急迫地說,「若無事,我們父子路上談,反正迴爐城和去長城這段順路。」
「爹想把府醫給將軍帶去?」左扶光問道。
左方遒站起身道:「是的。我想過去指揮著,他便能安心養傷。若是烏王守不住,元人來攻長城,還得有惡戰。」
他憂心忡忡地說:「也不知道將明這幾年是怎麽了,每每受傷都要發燒昏迷,有一次還長病不起。不像過去收服烏藏時一樣,肩頭插著箭矢都還在指揮布陣。」
左扶光也起身了,幽幽地說:「哪有人永遠年輕,爹不是一樣精力大不如前嗎?」
左方遒嘆了一口氣,他已近花甲之年,兒子卻還沒及冠。
若是扶桑還在,早已三十而立獨當一麵,成家立業,哪兒需要如此操心?
左扶光長得很像左扶桑,認真起來更像。
他同樣早熟、聰慧過人,甚至更加穩妥,但還是太年輕了,不敢對他交付重任。
「我去馬車上了,你到營地找一下滄淵。」左方遒朝外走去,「他也要迴吧,書院最近都有點散,得讓他去穩一下三位先生。」
兩人才到雨城不過一個時辰,滄淵和大帥說完了左扶光交代的話,幾個人在城門互通有無,就拜別了。
迴程路上,王爺把滄淵叫到了一起,三個人坐在寬敞的金馬車內,中間放有一張小桌,上麵還擺著糕點。
左方遒給滄淵拿了一個:「吃些,你二人奔波兩天,都沒坐下來好好吃過飯吧?」
「謝王爺。」
滄淵把糕點拿到手裏,咬了一口,發現是左扶光最喜歡的茯苓夾餅,小時候常分給他。
他總是吃不慣那股茯苓的中藥味道,但左扶光覺得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全天下最好的,一股腦塞給滄淵。
他們兩個悶在被窩裏吃過好多這種餅,但京城少有人做。
現在一吃到嘴裏,就想起左扶光小時候肉肉的臉蛋,壓在他背上讓他翻小畫冊,自己手裏舉著小燭燈,結果把被窩給點了……
此時的左扶光和他坐在一側,刻意避嫌,離他半丈遠。
固寧王抬頭看了看,先沒談正事,忽然問道:「你們倆怎麽了?」
「啊?」左扶光做賊心虛地再移遠了點,「沒怎麽啊……」
「你們從北境一路西繞逃迴雅州,該是天天在一起的,又吵架了嗎?」左方遒問道。
滄淵趕緊說:「迴王爺,沒有的。」
左方遒猜測道:「或是你們有什麽意見不合,又疏遠彼此了?」
實際上兩人昨晚還靠在一起睡的,左扶光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我們很久沒吵架了。」
左方遒斜睨著他:「那你還不快坐過來!是想出去當車夫嗎?!」
欲蓋彌彰!
左扶光咽下一口餅,屁股一挪坐到了滄淵旁邊,為了打破父親對於他們之間關係的關注,便率先說道:
「我聽子茂大帥的意思是,迴京送信、請命、趕製盔甲至少得要半個月。他們準備假意安撫鎮北軍,與之和談,另一邊讓我們盡力抵抗元人。」
滄淵也認真起來:「玫朵部和崗拉部一樣一馬平川,沒有城池。夢珂大汗出師順利,肯定士氣高漲。固寧軍一撤,烏王怕是更難抵擋……」
現在的韃靼諸部大汗名叫巴彥夢珂,被元人稱為「小王子」。
他如同一頭初生猛虎。十五歲起在先可汗遺孀的輔佐下,僅用三年就收復了內戰的韃靼諸部,成為五部大汗。
他今年剛娶了先可汗遺孀為妻,對方長他整整十三歲。立誌要統一所有遊牧民族各部,藍圖擴展至漠北、烏藏、瓦剌、滿州,完成先可汗遺願。
「玫朵部可能堅持不到半個月,烏王就會朝烏藏本部迴撤。」左方遒問道,「你們說到時候,可汗會乘勝追擊先收烏藏,還是放過藏地,來攻雅州?」
「我覺得他絕無可能來攻雅州,長城堅固難破,鵬城還有城牆。不能一舉攻下,等烏王休憩好了,就與我們對他形成了兩麵夾擊。」滄淵分析道,「屆時元人就如茯苓夾心,進退兩難,稍有軍事謀略的人都不會如此選擇。」
左扶光反駁道:「你就那麽肯定烏王還是與我們一心嗎?並非所有烏藏人都是你。」
「如若大汗威逼利誘,與烏王講和,讓他倒戈元人。後果不堪設想……」
左方遒揉了揉眉心:「你二人說的都有道理,其實我此次去長城,是想組織一次出城反攻,得讓固寧軍打出士氣。」
左扶光忙又阻止道:「有牆可守、有城可守。出去打是下策,更何況敵強我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