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遊,我有很多問題想問你。比如這種半封閉的精神科治療,是對病人的懲戒還是饋贈?你們作為醫務工作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扮演一個好人,能從這個過程中獲得樂趣麽?這些量表是統計學賦予的權力麽?還是醫學的權力?我們這些在同一個空間裏的病人,彼此之間有沒有相互影響的作用?我每天觀察他們,對我有益嗎?還是說,真正的病人,他們的內心世界隻專注於自己,所以我,到底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病人?」
這些問題,淩遊從來沒思考過,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他的工作本就如此,上班下班,查房坐診,收病人開醫囑,身為醫生,他可能會規勸病人,但作為朋友,他甚至想要幫她找到答案。
聞箏似乎沒期待什麽答案,接著說:「我在學校開了一堂選修課,心智哲學,這堂課在教務係統上沒人搶,來的學生基本都是選不到其他課的,也就是混個學分,我當然也不會像講專業課那樣講。但曾經有個醫學院的學生,聽到我講『機器中的幽靈』這一段時,突然問我,是不是人的意識和身體其實是分隔開來的。」她側過頭直視淩遊,「我覺得是。」
那天,淩遊陪她聊了很久,據說他走後,聞教授每天讀書,散步,一日三餐,配合治療,真的像休息一樣。淩遊想,她到底有沒有精神方麵的問題,還是說,她隻是想要完成一件世俗意義上被否定的事。
淩遊的情緒不佳狀態持續了一陣子,幾乎沒出過門,楊亞桐見他這天又睡了一上午,直接發了條指令。
大師兄楊亞桐:給你個任務,下午帶胖大海去逛公園,一個小時起步,我今天會按時下班,到醫院門口接我。
他在監控裏看見淩遊握著手機呆呆地坐在床邊,打了不少字,但自己隻收到了「好的」。
好在他乖乖起了床,穿好衣服抄起胖大海出了門。
公寓樓的後麵,有個很多年前堪稱高端的小區,再往後走,便是他們常去的公園,公園裏麵藏了一座很小但香火鼎盛的寺廟,周圍都是高樓,也掩蓋不了它名聲在外,即使是工作日,這裏也有不少人。
胖大海走累了,蹲在池塘邊看烏龜。起初這應該是被放生的一兩隻龜,時間久了,一代一代繁衍,逐漸占據了整個池塘,在這個陽光很好的下午,都搶著爬上岩石曬太陽,小一些的會被大的擠掉,再想爬,也已經沒有空位了,於是隻能轉身遊走,去尋找另一塊石頭。
胖大海就這樣饒有興致地觀察它們,淩遊有時候覺得她不像隻狗,她專注起來像一動不動的水豚。
六附院門口那條路,擁堵是常態,他步行過去,在咖啡店戶外的椅子上坐下。他從小在醫院長大,見過無數個病人和家屬,他們行色匆匆而來,如釋重負而去,疾病就在這一來一去中消弭。
淩遊感覺到一陣涼意,幾個小時前還是陽光燦爛,轉眼間就起了風,還沒來及掉落的葉子被風卷著四下翻飛,雨緊隨其後落下來。
店員跑出來問:「先生,下雨了,我們要收椅子了,您要不要進去坐?」
「我不太能喝咖啡。」
「我們還有果汁和酸奶。」
「好的,那我喝杯果汁。」
他上次坐在咖啡館,是和聞老師,這些天,淩遊仔仔細細迴顧他們之間的談話,隱約察覺到,聞老師的問題在於,她和正常人,或者說和普通人之間有一段隱形的距離,這距離其實他感覺得到,卻始終覺得這是性格特點,直到她這次入院。
看看時間,距離楊亞桐下班還有十幾分鍾,透過窗子,淩遊見到一個人。
他走在雨裏,沒撐傘,閑庭信步,和此刻的天氣格格不入,那個人,長著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臉,穿著自己的衣服,但髮型不對,似乎是以前的自己。
視線裏有霧氣,淩遊伸手擦了擦玻璃,那個人還在,就站在路邊,站在光怪陸離的燈下,站在穿梭如織的車流旁,紅綠燈交替閃爍,地上的倒影扭曲著,車流和行人匆匆而過,如果從半空中俯視,應該是疾速流水線的視覺衝擊。
看著他向前走,即將消失在人群裏,淩遊衝出了門。
潮濕、嘈雜,身在其中感受城市中心的密度,以及它帶來的壓迫感,淩遊的內心慌亂無比,恍惚中聽到楊亞桐叫他的聲音,轉身去尋,卻被身邊疾馳而來的外賣小哥的電動車濺了一身水。
沒看到那個自己,也沒找到楊亞桐,淩遊腿一軟,癱倒在地,因骨子裏的自尊,拚命掙紮著起身,卻又跌在路邊。
遠遠看見一個被撞的行人像淩遊,楊亞桐衝過去,果然是他。
外賣小哥攙扶著他,說:「我真不是故意的,真沒撞到他,路邊有水還開那麽快是我的錯,可我手上這兩單都快超時了,還咣咣往我這兒派,真是……」
淩遊的頭髮一綹一縷地貼在臉上,身上都是泥,抓著楊亞桐的袖子,聲音都是戰慄著的:「我沒事,沒有撞,對不起,我滑倒了,不是他。」
外賣小哥重新穿好雨衣,準備趕赴下一個目的地:「大哥你碰瓷也找個豪車啊,電動車有啥可碰的。」
楊亞桐說:「對不起啊,他身體不太好,耽誤您時間了。」
醫院門口的路因此又堵了一小會兒,後麵的車繞道的繞道,按喇叭的按喇叭,喧鬧讓淩遊精神恍惚,他想說話又說不出什麽,聲音含在嘴裏,發出像是嗚咽的聲音,楊亞桐緊握住他的手:「沒事了,淩遊。淩遊你看我,你別說話,你聽我說,深吸一口氣,停兩秒鍾,對,唿出來,再吸……」
這些問題,淩遊從來沒思考過,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他的工作本就如此,上班下班,查房坐診,收病人開醫囑,身為醫生,他可能會規勸病人,但作為朋友,他甚至想要幫她找到答案。
聞箏似乎沒期待什麽答案,接著說:「我在學校開了一堂選修課,心智哲學,這堂課在教務係統上沒人搶,來的學生基本都是選不到其他課的,也就是混個學分,我當然也不會像講專業課那樣講。但曾經有個醫學院的學生,聽到我講『機器中的幽靈』這一段時,突然問我,是不是人的意識和身體其實是分隔開來的。」她側過頭直視淩遊,「我覺得是。」
那天,淩遊陪她聊了很久,據說他走後,聞教授每天讀書,散步,一日三餐,配合治療,真的像休息一樣。淩遊想,她到底有沒有精神方麵的問題,還是說,她隻是想要完成一件世俗意義上被否定的事。
淩遊的情緒不佳狀態持續了一陣子,幾乎沒出過門,楊亞桐見他這天又睡了一上午,直接發了條指令。
大師兄楊亞桐:給你個任務,下午帶胖大海去逛公園,一個小時起步,我今天會按時下班,到醫院門口接我。
他在監控裏看見淩遊握著手機呆呆地坐在床邊,打了不少字,但自己隻收到了「好的」。
好在他乖乖起了床,穿好衣服抄起胖大海出了門。
公寓樓的後麵,有個很多年前堪稱高端的小區,再往後走,便是他們常去的公園,公園裏麵藏了一座很小但香火鼎盛的寺廟,周圍都是高樓,也掩蓋不了它名聲在外,即使是工作日,這裏也有不少人。
胖大海走累了,蹲在池塘邊看烏龜。起初這應該是被放生的一兩隻龜,時間久了,一代一代繁衍,逐漸占據了整個池塘,在這個陽光很好的下午,都搶著爬上岩石曬太陽,小一些的會被大的擠掉,再想爬,也已經沒有空位了,於是隻能轉身遊走,去尋找另一塊石頭。
胖大海就這樣饒有興致地觀察它們,淩遊有時候覺得她不像隻狗,她專注起來像一動不動的水豚。
六附院門口那條路,擁堵是常態,他步行過去,在咖啡店戶外的椅子上坐下。他從小在醫院長大,見過無數個病人和家屬,他們行色匆匆而來,如釋重負而去,疾病就在這一來一去中消弭。
淩遊感覺到一陣涼意,幾個小時前還是陽光燦爛,轉眼間就起了風,還沒來及掉落的葉子被風卷著四下翻飛,雨緊隨其後落下來。
店員跑出來問:「先生,下雨了,我們要收椅子了,您要不要進去坐?」
「我不太能喝咖啡。」
「我們還有果汁和酸奶。」
「好的,那我喝杯果汁。」
他上次坐在咖啡館,是和聞老師,這些天,淩遊仔仔細細迴顧他們之間的談話,隱約察覺到,聞老師的問題在於,她和正常人,或者說和普通人之間有一段隱形的距離,這距離其實他感覺得到,卻始終覺得這是性格特點,直到她這次入院。
看看時間,距離楊亞桐下班還有十幾分鍾,透過窗子,淩遊見到一個人。
他走在雨裏,沒撐傘,閑庭信步,和此刻的天氣格格不入,那個人,長著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臉,穿著自己的衣服,但髮型不對,似乎是以前的自己。
視線裏有霧氣,淩遊伸手擦了擦玻璃,那個人還在,就站在路邊,站在光怪陸離的燈下,站在穿梭如織的車流旁,紅綠燈交替閃爍,地上的倒影扭曲著,車流和行人匆匆而過,如果從半空中俯視,應該是疾速流水線的視覺衝擊。
看著他向前走,即將消失在人群裏,淩遊衝出了門。
潮濕、嘈雜,身在其中感受城市中心的密度,以及它帶來的壓迫感,淩遊的內心慌亂無比,恍惚中聽到楊亞桐叫他的聲音,轉身去尋,卻被身邊疾馳而來的外賣小哥的電動車濺了一身水。
沒看到那個自己,也沒找到楊亞桐,淩遊腿一軟,癱倒在地,因骨子裏的自尊,拚命掙紮著起身,卻又跌在路邊。
遠遠看見一個被撞的行人像淩遊,楊亞桐衝過去,果然是他。
外賣小哥攙扶著他,說:「我真不是故意的,真沒撞到他,路邊有水還開那麽快是我的錯,可我手上這兩單都快超時了,還咣咣往我這兒派,真是……」
淩遊的頭髮一綹一縷地貼在臉上,身上都是泥,抓著楊亞桐的袖子,聲音都是戰慄著的:「我沒事,沒有撞,對不起,我滑倒了,不是他。」
外賣小哥重新穿好雨衣,準備趕赴下一個目的地:「大哥你碰瓷也找個豪車啊,電動車有啥可碰的。」
楊亞桐說:「對不起啊,他身體不太好,耽誤您時間了。」
醫院門口的路因此又堵了一小會兒,後麵的車繞道的繞道,按喇叭的按喇叭,喧鬧讓淩遊精神恍惚,他想說話又說不出什麽,聲音含在嘴裏,發出像是嗚咽的聲音,楊亞桐緊握住他的手:「沒事了,淩遊。淩遊你看我,你別說話,你聽我說,深吸一口氣,停兩秒鍾,對,唿出來,再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