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麽說他是學霸呢,我感覺他讀了研會是導師最喜歡的學生。」
「怎麽說?」
「他問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也很有水平,老師會特別喜歡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吧,要是都像小學生似的,教得一點成就感都沒有,很沒勁。」
「嗯,他以後會是專業領域裏很特別的人才。」
「哎你說他會挑哪個科?普外胸心還是神外?」
「我怎麽知道,沒聊過這事兒。不過他的成績,應該想去哪都行吧。」
「他要是想去神外,淩院長能親自帶他麽?」
「我爸?不能,他學生倒是有可能。」
這天下班,淩遊沒有等到楊亞桐去宿舍找他,說是明天早晨要跟著老師上門診,迴家住,他也不能強留,隻能看著他上了車。
出了大門,校車右轉,他想著還有些話沒來得及說,本應左轉的淩遊突然迴頭,朝著大巴車的方向追去。
楊亞桐很快就看到了人行道上一個跑步的身影,他走到了大巴車的最後一排,打開窗戶,很想大聲喊,又怕被人聽見,他對著淩遊指了指自己的手機,淩遊點了點耳朵。
「師兄你幹嘛呀?」
「跑步,想讓你陪我跑步。」
「你平時不是在湖邊跑的麽?」
「都是路,往哪兒跑不都一樣。」
「別鬧了,哪有跟車賽跑的。」
「現在是晚高峰,我不一定比你慢哦。」
「師兄……迴去吧。」
「對不起啊,今天太忙了都來不及跟你好好說話。」
「還好啊,一起吃了頓飯。」
「吃飯也沒吃高興吧?你別生我氣。」
「已經好了,真的,我就想見見你,見到了,就可以了。」
「你聽我說,我爸媽不管我戀愛的事,大概是聽到太多的傳聞,他們都不信了,我也從來沒跟他們說過我的取向問題。今天這個人,真的是跟我家關係不錯,如果他說,我父母會信,所以,我總覺得,這些事需要我自己跟他們談,而不是一個別的什麽人當成新聞一樣告訴他們。這是我的想法。」
「嗯,我知道了。」
「你別怪我。」
楊亞桐拿著手機,隔著非機動車道凝視他,鄭重其事搖頭:「不怪你,師兄你別當迴事,我就一時情緒不好,真的現在已經沒事了。」
「我和父母關係並沒有太親密,當然表麵上挺好的,但總覺得哪兒哪兒都客氣,他倆是很傳統的人,我不確定他們會不會接受……」
「師兄,我沒有讓你跟他們坦白的意思,我知道你有很多顧慮,剛才,其實我也反思了一下,就是……我媽很開明,我就自以為是覺得其他家庭也一樣,但實際上真的不一樣,我懂的。師兄,迴去吧,好好跑步,等你跑完再打電話好麽?」
「我就想追著你,多看看你。」
楊亞桐捂住嘴,輕聲說:「可你一邊跑一邊喘,一想到你滿身都是汗,想到你……我耳朵都是燙的。」
淩遊腳步頓了一下,隨即笑開來:「你那是手機發熱。」
「你再這樣喘下去,我都沒辦法下車了……」
晚高峰的車流走走停停,歸心似箭的司機們急躁地按喇叭,校車駛過了那段輔路,開上高架,轉了一個優雅的弧度,便消失在淩遊的視野中,他們在電話裏說了再見。
淩遊目送校車開遠,轉身往迴跑,但步伐不似來時那般輕盈,他越跑越慢,直到停在路邊。晚高峰還是那個晚高峰,但在他的世界裏,所有的人都不著急迴家了,汽車、電動車、自行車都無聲駛過,路邊結伴而行的學生們,也都不笑鬧了,他慌張地四處張望。
高架橋錯落交織,像一張棋盤,隻是上麵沒有棋子,淩遊的時空一片靜謐。
第十八章 異地戀
精神一科淩遊:被投訴了,想要小楊醫生安慰。
實習醫生小楊:啊,好可憐,遠程揉揉腦袋。因為什麽呀?
精神一科淩遊:前天出院的一個病人,家屬覺得門診存在誤診。一時說不清,你忙完再打電話吧。
實習醫生小楊:好,一個小時之後給你打。
投訴的是許老師的愛人,許老師在精神一科住了一個多月,經歷了幾輪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和言語康復訓練,再配合藥物,症狀已經顯著緩解,但家屬說,前兩次來門診看病,都診斷為心境障礙,隻給了藥,情緒問題好了一些,但是記憶力持續衰退,語言方麵的障礙開始出現,沒辦法工作。
楊亞桐聽後不解,問道:「那第二次門診還是心境障礙?」
淩遊說:「我看了一下,門診記錄上寫的是情緒問題為主,記憶和語言症狀比較輕,而且當時家屬強調了她工作壓力很大,就診時也很緊張,所以講話有點不太清晰。」
「所以他投訴的重點是在門診沒有做阿爾茨海默相關的檢查?」
「其實仔細想想,這好像是個邏輯悖論,因為患者還沒到50歲,初期的ad隱匿性很強,如果不是因為心境障礙用藥效果不好,也不會發現這方麵的問題。」
「可是她出院之後明顯好很多了啊,這也要投訴麽?他難道不知道阿爾茨海默隻能緩解不能根治?」
「我看完了他描述的內容之後,突然覺得,他可能不是為了這個病有沒有在初診時發現而投訴。」
「怎麽說?」
「他問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也很有水平,老師會特別喜歡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吧,要是都像小學生似的,教得一點成就感都沒有,很沒勁。」
「嗯,他以後會是專業領域裏很特別的人才。」
「哎你說他會挑哪個科?普外胸心還是神外?」
「我怎麽知道,沒聊過這事兒。不過他的成績,應該想去哪都行吧。」
「他要是想去神外,淩院長能親自帶他麽?」
「我爸?不能,他學生倒是有可能。」
這天下班,淩遊沒有等到楊亞桐去宿舍找他,說是明天早晨要跟著老師上門診,迴家住,他也不能強留,隻能看著他上了車。
出了大門,校車右轉,他想著還有些話沒來得及說,本應左轉的淩遊突然迴頭,朝著大巴車的方向追去。
楊亞桐很快就看到了人行道上一個跑步的身影,他走到了大巴車的最後一排,打開窗戶,很想大聲喊,又怕被人聽見,他對著淩遊指了指自己的手機,淩遊點了點耳朵。
「師兄你幹嘛呀?」
「跑步,想讓你陪我跑步。」
「你平時不是在湖邊跑的麽?」
「都是路,往哪兒跑不都一樣。」
「別鬧了,哪有跟車賽跑的。」
「現在是晚高峰,我不一定比你慢哦。」
「師兄……迴去吧。」
「對不起啊,今天太忙了都來不及跟你好好說話。」
「還好啊,一起吃了頓飯。」
「吃飯也沒吃高興吧?你別生我氣。」
「已經好了,真的,我就想見見你,見到了,就可以了。」
「你聽我說,我爸媽不管我戀愛的事,大概是聽到太多的傳聞,他們都不信了,我也從來沒跟他們說過我的取向問題。今天這個人,真的是跟我家關係不錯,如果他說,我父母會信,所以,我總覺得,這些事需要我自己跟他們談,而不是一個別的什麽人當成新聞一樣告訴他們。這是我的想法。」
「嗯,我知道了。」
「你別怪我。」
楊亞桐拿著手機,隔著非機動車道凝視他,鄭重其事搖頭:「不怪你,師兄你別當迴事,我就一時情緒不好,真的現在已經沒事了。」
「我和父母關係並沒有太親密,當然表麵上挺好的,但總覺得哪兒哪兒都客氣,他倆是很傳統的人,我不確定他們會不會接受……」
「師兄,我沒有讓你跟他們坦白的意思,我知道你有很多顧慮,剛才,其實我也反思了一下,就是……我媽很開明,我就自以為是覺得其他家庭也一樣,但實際上真的不一樣,我懂的。師兄,迴去吧,好好跑步,等你跑完再打電話好麽?」
「我就想追著你,多看看你。」
楊亞桐捂住嘴,輕聲說:「可你一邊跑一邊喘,一想到你滿身都是汗,想到你……我耳朵都是燙的。」
淩遊腳步頓了一下,隨即笑開來:「你那是手機發熱。」
「你再這樣喘下去,我都沒辦法下車了……」
晚高峰的車流走走停停,歸心似箭的司機們急躁地按喇叭,校車駛過了那段輔路,開上高架,轉了一個優雅的弧度,便消失在淩遊的視野中,他們在電話裏說了再見。
淩遊目送校車開遠,轉身往迴跑,但步伐不似來時那般輕盈,他越跑越慢,直到停在路邊。晚高峰還是那個晚高峰,但在他的世界裏,所有的人都不著急迴家了,汽車、電動車、自行車都無聲駛過,路邊結伴而行的學生們,也都不笑鬧了,他慌張地四處張望。
高架橋錯落交織,像一張棋盤,隻是上麵沒有棋子,淩遊的時空一片靜謐。
第十八章 異地戀
精神一科淩遊:被投訴了,想要小楊醫生安慰。
實習醫生小楊:啊,好可憐,遠程揉揉腦袋。因為什麽呀?
精神一科淩遊:前天出院的一個病人,家屬覺得門診存在誤診。一時說不清,你忙完再打電話吧。
實習醫生小楊:好,一個小時之後給你打。
投訴的是許老師的愛人,許老師在精神一科住了一個多月,經歷了幾輪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和言語康復訓練,再配合藥物,症狀已經顯著緩解,但家屬說,前兩次來門診看病,都診斷為心境障礙,隻給了藥,情緒問題好了一些,但是記憶力持續衰退,語言方麵的障礙開始出現,沒辦法工作。
楊亞桐聽後不解,問道:「那第二次門診還是心境障礙?」
淩遊說:「我看了一下,門診記錄上寫的是情緒問題為主,記憶和語言症狀比較輕,而且當時家屬強調了她工作壓力很大,就診時也很緊張,所以講話有點不太清晰。」
「所以他投訴的重點是在門診沒有做阿爾茨海默相關的檢查?」
「其實仔細想想,這好像是個邏輯悖論,因為患者還沒到50歲,初期的ad隱匿性很強,如果不是因為心境障礙用藥效果不好,也不會發現這方麵的問題。」
「可是她出院之後明顯好很多了啊,這也要投訴麽?他難道不知道阿爾茨海默隻能緩解不能根治?」
「我看完了他描述的內容之後,突然覺得,他可能不是為了這個病有沒有在初診時發現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