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腳下真太平。這位宗室女聽城裏商人說過。皇城旁邊有書樓,誰都可以進,想看多久看多久。宗正又告訴她,老國王快死了。她路上走慢點,等到烏孫國正好可以嫁給老國王孫子。
烏孫求著跟大漢和親,她雖是平妻右夫人,左夫人也不敢為難她。她能掀起烏孫內亂,正好大漢令冠軍侯前去解救她。
這位宗室女也知道母家有人撐腰,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在婆家橫著走。雖然此生可能再也見不到親人,還得埋骨烏孫,可守著親人吃糠咽菜她一樣很難受。
這位宗室女不識字,她答應下來宗正就帶她們全家迴長安,令女官和匈奴人教她規矩禮儀以及匈奴語。
人在暨陽,無法想像長安的繁華。到了長安,暨陽公主慶幸她答應宗正。沒幾個月她就幫妹妹找到婆家。秋季開學把弟弟送去太學,給母親買幾個奴隸,把家中安置妥當。
暨陽公主進宮這一日天氣極好,在殿外片刻就曬的人身上暖暖的。
椒房殿冬暖夏涼,雖然寬大,但跟在太陽下一樣溫暖。衛子夫笑著請她坐下,就像一位溫和的慈母,這也讓頭次進宮的暨陽公主卸下緊張。
妙齡宮女送上茶點,小黃門進來稟報:「太子殿下來了。」
「請太子進來。」
暨陽公主慌忙起身見禮。太子笑著讓她坐下:「沒有外人,不必緊張。論輩分你還得喊孤一聲兄長。」
這位宗室女雖然性格強硬,但並非不識好歹之人。聞言,她笑著喊一聲「兄長」。
皇後:「你怎麽來了?」
「妹妹第一次進宮,我總要過來看看。」太子殿下言笑晏晏,又長相俊美,風度翩翩,一句話令暨陽公主忘記她這一輩同太子已出五服,仿佛她是太子的嫡親妹妹。
皇後笑著打趣:「就你會說。」轉向暨陽公主,「他這張嘴騙死人不償命。順耳的你就聽著,不想聽不必理會。太子,要同你這位妹妹說什麽?」
太子坐下,認真說:「烏孫雖然離長安幾千裏,暨陽公主永遠是漢家女兒,不存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孤或父皇不在了,妹妹遇到困難一樣可以向母家求救。你以孤的妹妹身份出嫁,就是太孫的姑姑,孤的孫兒的姑祖母。」
這是儲君的承諾,也是未來天子的承諾。這一刻暨陽公主站得筆直筆直,然後緩緩拜下去,叩謝太子。
皇後給女官使個眼色,椒房殿女官扶她起來。
太子從椒房殿出來,令人給暨陽公主買百位奴隸,送去上林苑教jsg規矩養身體。
三月,烏孫使者抵達京師,同烏孫使者一起來的還有兩千匹大宛寶馬以及三千匹烏孫良駒。前者是替皇家買的,後者是聘禮。
太子當眾令吳琢從三千匹良駒中挑五百給暨陽公主添妝。
劉徹沒指望烏孫弄到大宛馬,所以得知烏孫使者快入關了,他就叫太子前去迎接。太子令典客陪烏孫使者前去歇息,又令隨從把馬送去上林苑,他進宮稟報。劉徹乍一聽到兩千大宛寶馬,驚得差點跳起來:「你確定?據兒,你你再說一遍!」
「父皇去上林苑一看便知。」
劉徹等不及宮人準備禦輦,乘坐太子的車去上林苑。
上林苑養牲畜的地方離皇宮將近二十裏,劉徹頭一次嫌路遠,頻頻撩起車簾問,「怎麽還沒到?」
太子勸他不必著急,劉徹噴他:「你見過了你當然不著急!」
太子閉嘴,到上林苑就下車。劉徹以為他生氣了,吼他:「朕還說不得你?」
太子無奈嘆氣:「父皇,一頭馬百匹布,兩千頭馬多少匹布?長安城中家家戶戶的布加一起也不夠。孩兒不得叫人買布?」
「你你——」劉徹錯怪他很是尷尬,「你你,叫他們等著!」
太子上車,令馭手繼續前行。
大宛馬剛剛到上林苑,身上的汗還沒幹。劉徹觀其汗漬,不禁感慨:「汗血寶馬!」接著又迫不及待地問,「有沒有母馬?」
「有母馬。」太子也沒指望弄到母馬。他懷疑烏孫太饞大漢匠人,為了討好漢廷千方百計弄來的。至於怎麽弄來的,太子不關心,他日打起來死傷的也是兩國百姓。西域諸國不安定,大漢無憂。否則離大漢很近的樓蘭小國也敢侵擾邊關。太子也不擔心烏孫獨大,有幾匹馬就敢圈一塊地當土皇帝的地方,除非冒頓重生,否則很難一統草原。
劉徹不敢信:「有母馬?」
太子點頭:「孩兒去年叫西北送來一些草原上的種子,今年在荒地上樹林裏種幾片,足夠這些馬吃的。上林苑還有青稞,這些馬不會因為來到大漢就變成漢血寶馬。」
劉徹樂得攬住兒子的肩:「不愧是吾兒!」
黃門小黃門等人相顧無言,陛下誇太子呢,還是誇他自己呢。
太子此時又提出給烏孫國籌集布料。劉徹眼中隻有馬,無意識點點頭。等他意識到兒子什麽意思,太子已出上林苑,快到皇宮了。
太子令昭平君出宮找他好友,太子給三人個底價,能低於底價拿下來,中間差價都歸他們。
二十萬匹布,一匹布賺一個銅板也有兩百貫錢。這些錢三人平分也足夠家中老老小小用半年。
三人領命出宮就找城中各大布商。這次無需太子提醒他們也知道貨比三家。
烏孫求著跟大漢和親,她雖是平妻右夫人,左夫人也不敢為難她。她能掀起烏孫內亂,正好大漢令冠軍侯前去解救她。
這位宗室女也知道母家有人撐腰,嫁出去的女兒可以在婆家橫著走。雖然此生可能再也見不到親人,還得埋骨烏孫,可守著親人吃糠咽菜她一樣很難受。
這位宗室女不識字,她答應下來宗正就帶她們全家迴長安,令女官和匈奴人教她規矩禮儀以及匈奴語。
人在暨陽,無法想像長安的繁華。到了長安,暨陽公主慶幸她答應宗正。沒幾個月她就幫妹妹找到婆家。秋季開學把弟弟送去太學,給母親買幾個奴隸,把家中安置妥當。
暨陽公主進宮這一日天氣極好,在殿外片刻就曬的人身上暖暖的。
椒房殿冬暖夏涼,雖然寬大,但跟在太陽下一樣溫暖。衛子夫笑著請她坐下,就像一位溫和的慈母,這也讓頭次進宮的暨陽公主卸下緊張。
妙齡宮女送上茶點,小黃門進來稟報:「太子殿下來了。」
「請太子進來。」
暨陽公主慌忙起身見禮。太子笑著讓她坐下:「沒有外人,不必緊張。論輩分你還得喊孤一聲兄長。」
這位宗室女雖然性格強硬,但並非不識好歹之人。聞言,她笑著喊一聲「兄長」。
皇後:「你怎麽來了?」
「妹妹第一次進宮,我總要過來看看。」太子殿下言笑晏晏,又長相俊美,風度翩翩,一句話令暨陽公主忘記她這一輩同太子已出五服,仿佛她是太子的嫡親妹妹。
皇後笑著打趣:「就你會說。」轉向暨陽公主,「他這張嘴騙死人不償命。順耳的你就聽著,不想聽不必理會。太子,要同你這位妹妹說什麽?」
太子坐下,認真說:「烏孫雖然離長安幾千裏,暨陽公主永遠是漢家女兒,不存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孤或父皇不在了,妹妹遇到困難一樣可以向母家求救。你以孤的妹妹身份出嫁,就是太孫的姑姑,孤的孫兒的姑祖母。」
這是儲君的承諾,也是未來天子的承諾。這一刻暨陽公主站得筆直筆直,然後緩緩拜下去,叩謝太子。
皇後給女官使個眼色,椒房殿女官扶她起來。
太子從椒房殿出來,令人給暨陽公主買百位奴隸,送去上林苑教jsg規矩養身體。
三月,烏孫使者抵達京師,同烏孫使者一起來的還有兩千匹大宛寶馬以及三千匹烏孫良駒。前者是替皇家買的,後者是聘禮。
太子當眾令吳琢從三千匹良駒中挑五百給暨陽公主添妝。
劉徹沒指望烏孫弄到大宛馬,所以得知烏孫使者快入關了,他就叫太子前去迎接。太子令典客陪烏孫使者前去歇息,又令隨從把馬送去上林苑,他進宮稟報。劉徹乍一聽到兩千大宛寶馬,驚得差點跳起來:「你確定?據兒,你你再說一遍!」
「父皇去上林苑一看便知。」
劉徹等不及宮人準備禦輦,乘坐太子的車去上林苑。
上林苑養牲畜的地方離皇宮將近二十裏,劉徹頭一次嫌路遠,頻頻撩起車簾問,「怎麽還沒到?」
太子勸他不必著急,劉徹噴他:「你見過了你當然不著急!」
太子閉嘴,到上林苑就下車。劉徹以為他生氣了,吼他:「朕還說不得你?」
太子無奈嘆氣:「父皇,一頭馬百匹布,兩千頭馬多少匹布?長安城中家家戶戶的布加一起也不夠。孩兒不得叫人買布?」
「你你——」劉徹錯怪他很是尷尬,「你你,叫他們等著!」
太子上車,令馭手繼續前行。
大宛馬剛剛到上林苑,身上的汗還沒幹。劉徹觀其汗漬,不禁感慨:「汗血寶馬!」接著又迫不及待地問,「有沒有母馬?」
「有母馬。」太子也沒指望弄到母馬。他懷疑烏孫太饞大漢匠人,為了討好漢廷千方百計弄來的。至於怎麽弄來的,太子不關心,他日打起來死傷的也是兩國百姓。西域諸國不安定,大漢無憂。否則離大漢很近的樓蘭小國也敢侵擾邊關。太子也不擔心烏孫獨大,有幾匹馬就敢圈一塊地當土皇帝的地方,除非冒頓重生,否則很難一統草原。
劉徹不敢信:「有母馬?」
太子點頭:「孩兒去年叫西北送來一些草原上的種子,今年在荒地上樹林裏種幾片,足夠這些馬吃的。上林苑還有青稞,這些馬不會因為來到大漢就變成漢血寶馬。」
劉徹樂得攬住兒子的肩:「不愧是吾兒!」
黃門小黃門等人相顧無言,陛下誇太子呢,還是誇他自己呢。
太子此時又提出給烏孫國籌集布料。劉徹眼中隻有馬,無意識點點頭。等他意識到兒子什麽意思,太子已出上林苑,快到皇宮了。
太子令昭平君出宮找他好友,太子給三人個底價,能低於底價拿下來,中間差價都歸他們。
二十萬匹布,一匹布賺一個銅板也有兩百貫錢。這些錢三人平分也足夠家中老老小小用半年。
三人領命出宮就找城中各大布商。這次無需太子提醒他們也知道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