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子仁:「殿下所言極是。女子不識字即便長得極美也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太子點點頭,繼續抄書。
由於兩人聊好一會,太子才寫三張紙小宮女就進來稟報,早飯好了。
飯畢,太子跟往常一樣去宣室殿。
劉徹不開口,太子就托著下巴發呆。劉徹見兒子神遊天外氣笑了,他可真是屬木頭的,戳一下動一下。劉徹隨便抓幾份奏表扔過去,太子嚇一跳。
劉徹好氣又好笑:「看!」
太子點頭:「父皇,孩兒覺著——」
「直接說你又想作甚。」劉徹一聽到他覺著,直覺兒子想給他下套。
太子:「前幾日陳家表兄差點跟李廣的孫子打起來。」
「李陵?他倆有過節?」
太子眉頭微蹙:「李陵?李廣幾個孫子?」
劉徹也不甚清楚,轉向春望。春望無奈地搖頭,他快五十歲了,過幾年就可以出宮安度晚年了,哪有心思關心不知名的世家子弟。
劉徹又轉向另一邊,跪坐在禦案一旁伺候筆墨的小黃門點頭:「奴婢知道一點。但不甚清楚。據說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跟公孫公子以及小霍公子年齡相仿。殿下既然不認識李陵,那能跟昭平君打起來的想必是跟殿下年齡相仿的李禹。他乃李敢之子。好像比殿下大一兩歲,如今十七八歲的樣子。」
太子點頭:「他確實說他叫李禹,李敢之子。父皇認識李陵?」
「李陵擅騎射,如今好像是建章監。」劉徹身邊人多事多,他也記不清了,「聽說很有乃祖之風。」
太子不敢信:「您隻是聽說就令其為建章監?」
「以前隨朕打過獵。擅騎射還不夠?」劉徹打量一番兒子,「你還指望他是個文武全才?太子殿下,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學棋一日入門,十日就敢同朕對弈。」
太子敷衍地點點頭:「知道了。孩兒隻說一句,您看您,多少句話等著孩兒。」
「那你說李禹。」劉徹想知道到底怎麽迴事,有沒有傷到他,也懶得同他掰扯。
太子先說李禹一行過去的時候他正在釣魚。
這點劉徹清楚,他不止一次聽到身邊宦官稟報,太子殿下又去禍害他的蓮池了。
劉徹專心批閱奏章的時候也不喜被人打擾,聽到兒子不想理李禹一行並不意外。兒子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沒幹過什麽值得兒子另眼相待的事。
「然後呢?」
太子:「他向孩兒請教劍術,還說他的寶劍是祖父的佩劍,口氣聽起來沒有一絲炫耀,但從他介紹自己乃李廣之孫就能看出他確實想炫耀。孩兒的劍術您了解,我跟他打不是欺負人嗎。
「昭表兄不慣著他,他就要跟昭表兄切磋。昭表兄的劍術您也了解,比他小十來歲的不疑都能贏他。他耍無賴,叫兩個隨從替他,然後又說了幾句,兩人差點打起來。後來還是孩兒同他們幾人切磋一番,把他們打服了此事才算善了。」
劉徹嗤笑一聲:「李廣的佩劍?李廣真捨得讓出佩劍也是給李陵。」
「孩兒當時又不知道他還有個孫子。應當是李廣以前用的劍。比如『七國之亂』的時候用的劍。也許是他駐守邊關,斬殺來襲的匈奴人用的劍。」
劉徹:「有可能。你想說什麽?」
「孩兒覺著這些世家子弟好像知道不需要努力早晚能入朝當差。」太子看著老父親問,「不是嗎?」
劉徹不答反問:「你究竟想說什麽?」
第209章 修考場
朝中隻有那麽多官職, 寒門子弟上來,世家子弟自然隻能在家混吃等死。
太子往兩側看看,沒有郎官也沒有侍中, 隻有黃門和小黃門。
劉徹無語:「知道你一貫口無遮攔,朕令他們不必伺候。想說什麽直說便是。」
「父皇煉鐵冶金需要能工巧匠,改進造紙技術也需要能工巧匠, 打造兵器也需要是不是?」太子問。
劉徹拿起硃筆繼續批閱奏章。
太子按住他的手臂:「說說說,我說!孩兒記得父皇以前曾下旨徵召過天下賢良方正以及有才能的人。那次多是儒生, 擅辭賦。父皇這次可以加上匠人以及擅騎射之人。」
「上林苑用不了那麽多人。」
太子:「您不必騙我, 我知道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煉鐵的高爐。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您完全可以根據匠人籍貫就近安置。」朝外麵看去, 「宮中侍衛也該換了。您沒見過泰山的巍峨, 沒有登上華山之巔, 時間久了便會認為名山大川都跟秦嶺一樣。你認為李陵善騎射,有沒有可能隻是您身邊善騎射的人少了?」
劉徹拿起奏章朝他腦袋上一下:「教訓起老子來了?」
「你就說是不是?」
劉徹瞪他:「朕還沒老糊塗!」
「我知道朝廷每年都會在隴西、天水等地選良家子, 民間稱其為『六郡騎士』。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父皇自己算算這些年廢除了多少封國?大漢之大何指六郡?長江以南人矮,黃河兩岸人高大, 可河北也不是人人高大, 南越也不是人人矮小。南方多山,他們不擅長騎馬, 可大漢邊患也不止匈奴。您之前不是令人在什麽地方練水兵?南方多雨水, 靠海靠河而生, 水兵多用南方人何須辛苦訓練?」
劉徹打量他:「誰說太子不關心朝政?這不是挺關心的嗎。」
太子點點頭,繼續抄書。
由於兩人聊好一會,太子才寫三張紙小宮女就進來稟報,早飯好了。
飯畢,太子跟往常一樣去宣室殿。
劉徹不開口,太子就托著下巴發呆。劉徹見兒子神遊天外氣笑了,他可真是屬木頭的,戳一下動一下。劉徹隨便抓幾份奏表扔過去,太子嚇一跳。
劉徹好氣又好笑:「看!」
太子點頭:「父皇,孩兒覺著——」
「直接說你又想作甚。」劉徹一聽到他覺著,直覺兒子想給他下套。
太子:「前幾日陳家表兄差點跟李廣的孫子打起來。」
「李陵?他倆有過節?」
太子眉頭微蹙:「李陵?李廣幾個孫子?」
劉徹也不甚清楚,轉向春望。春望無奈地搖頭,他快五十歲了,過幾年就可以出宮安度晚年了,哪有心思關心不知名的世家子弟。
劉徹又轉向另一邊,跪坐在禦案一旁伺候筆墨的小黃門點頭:「奴婢知道一點。但不甚清楚。據說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跟公孫公子以及小霍公子年齡相仿。殿下既然不認識李陵,那能跟昭平君打起來的想必是跟殿下年齡相仿的李禹。他乃李敢之子。好像比殿下大一兩歲,如今十七八歲的樣子。」
太子點頭:「他確實說他叫李禹,李敢之子。父皇認識李陵?」
「李陵擅騎射,如今好像是建章監。」劉徹身邊人多事多,他也記不清了,「聽說很有乃祖之風。」
太子不敢信:「您隻是聽說就令其為建章監?」
「以前隨朕打過獵。擅騎射還不夠?」劉徹打量一番兒子,「你還指望他是個文武全才?太子殿下,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學棋一日入門,十日就敢同朕對弈。」
太子敷衍地點點頭:「知道了。孩兒隻說一句,您看您,多少句話等著孩兒。」
「那你說李禹。」劉徹想知道到底怎麽迴事,有沒有傷到他,也懶得同他掰扯。
太子先說李禹一行過去的時候他正在釣魚。
這點劉徹清楚,他不止一次聽到身邊宦官稟報,太子殿下又去禍害他的蓮池了。
劉徹專心批閱奏章的時候也不喜被人打擾,聽到兒子不想理李禹一行並不意外。兒子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沒幹過什麽值得兒子另眼相待的事。
「然後呢?」
太子:「他向孩兒請教劍術,還說他的寶劍是祖父的佩劍,口氣聽起來沒有一絲炫耀,但從他介紹自己乃李廣之孫就能看出他確實想炫耀。孩兒的劍術您了解,我跟他打不是欺負人嗎。
「昭表兄不慣著他,他就要跟昭表兄切磋。昭表兄的劍術您也了解,比他小十來歲的不疑都能贏他。他耍無賴,叫兩個隨從替他,然後又說了幾句,兩人差點打起來。後來還是孩兒同他們幾人切磋一番,把他們打服了此事才算善了。」
劉徹嗤笑一聲:「李廣的佩劍?李廣真捨得讓出佩劍也是給李陵。」
「孩兒當時又不知道他還有個孫子。應當是李廣以前用的劍。比如『七國之亂』的時候用的劍。也許是他駐守邊關,斬殺來襲的匈奴人用的劍。」
劉徹:「有可能。你想說什麽?」
「孩兒覺著這些世家子弟好像知道不需要努力早晚能入朝當差。」太子看著老父親問,「不是嗎?」
劉徹不答反問:「你究竟想說什麽?」
第209章 修考場
朝中隻有那麽多官職, 寒門子弟上來,世家子弟自然隻能在家混吃等死。
太子往兩側看看,沒有郎官也沒有侍中, 隻有黃門和小黃門。
劉徹無語:「知道你一貫口無遮攔,朕令他們不必伺候。想說什麽直說便是。」
「父皇煉鐵冶金需要能工巧匠,改進造紙技術也需要能工巧匠, 打造兵器也需要是不是?」太子問。
劉徹拿起硃筆繼續批閱奏章。
太子按住他的手臂:「說說說,我說!孩兒記得父皇以前曾下旨徵召過天下賢良方正以及有才能的人。那次多是儒生, 擅辭賦。父皇這次可以加上匠人以及擅騎射之人。」
「上林苑用不了那麽多人。」
太子:「您不必騙我, 我知道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煉鐵的高爐。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您完全可以根據匠人籍貫就近安置。」朝外麵看去, 「宮中侍衛也該換了。您沒見過泰山的巍峨, 沒有登上華山之巔, 時間久了便會認為名山大川都跟秦嶺一樣。你認為李陵善騎射,有沒有可能隻是您身邊善騎射的人少了?」
劉徹拿起奏章朝他腦袋上一下:「教訓起老子來了?」
「你就說是不是?」
劉徹瞪他:「朕還沒老糊塗!」
「我知道朝廷每年都會在隴西、天水等地選良家子, 民間稱其為『六郡騎士』。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父皇自己算算這些年廢除了多少封國?大漢之大何指六郡?長江以南人矮,黃河兩岸人高大, 可河北也不是人人高大, 南越也不是人人矮小。南方多山,他們不擅長騎馬, 可大漢邊患也不止匈奴。您之前不是令人在什麽地方練水兵?南方多雨水, 靠海靠河而生, 水兵多用南方人何須辛苦訓練?」
劉徹打量他:「誰說太子不關心朝政?這不是挺關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