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太子不住地點頭。
劉徹拉著兒子到船上叫春望把他準備的河燈放下去。
小太子詫異:「父皇也準備了?」
「你的花燈呢?」
小太子指向觀景亭。劉徹看過去,枇杷和櫻桃各提兩盞燈,分別送給太後、皇後和兩位公主。劉徹手癢,捏住兒子的臉:「難怪她們都喜歡你。春望,挑四個好看的河燈給她們送去,就說是朕親手做的。」
春望隻能上岸送河燈。
太後歇過乏,也有空嫌棄兒子:「不知道又是誰做的,拿來哄哀家。」
「陛下也算有心了。往年您可曾收到過他做的河燈?」
太後接過河燈,很是輕巧:「紙做的?」
「今年的河燈都是紙做的。」衛子夫解釋,「母後,陛下令人放河燈了,我們過去看看?」
太後撐著她的手起來,到滄池邊把她的河燈放下,宮女宦官放到河裏的燈被北風吹過來,點點燈火布滿整條河,宛如天上銀河。
太後移步觀景亭,離得遠了河燈變小,燈火變淡,這條橫穿半個未央宮的河越發像九天之上的銀河。
小宮女們嬉鬧的聲音隱隱傳入耳中,王太後想起四十年前她剛入宮的時候,那時的她如花燈一樣艷麗,可惜那時宮裏沒有紙做河燈。宮燈耗時耗力耗巨資,先帝初登基很是節儉,不捨得把未央宮掛滿花燈,掛幾盞燈應應景就當上元節過了。而今目之所舉皆星光熠熠,耳邊時不時傳來喜悅的笑聲。
太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兒子,滿懷欣慰。
—
雖已立春,長安的夜依然很冷。太後在觀景亭站一會就受不了。衛子夫見她不自覺攏攏身上的鬥篷:「母後,我們去河邊看一眼就叫據兒迴去,水上寒氣重。」
太後撐著她的手臂到滄池邊:「河邊就不去了。我們過去他們哪還敢玩。」
王太後口中「他們」自然是宮女和宦官們。
「據兒,到祖母這裏來。」王太後沖小船招招手。
小太子跪在船邊撥水攆河燈。劉徹不許他玩他裝聽不見,聽到太後的聲音,劉徹仿佛得了尚方寶劍,抓著衣裳把兒子扯起來:「迴去!」
宦官把船往岸邊劃,劉徹給兒子擦擦手。等船靠岸,他拽著兒子下去。小太子不如他腿長走得快,被他拽的踉踉蹌蹌。
老太後很是心疼,朝兒子手上拍:「你這是做什麽?」
劉徹把兒子的手塞給她,太後被冰涼的觸感激的打個寒顫,「怎麽這麽涼?」
「玩水玩的。」劉徹阻止母親脫下鬥篷給他兒子加衣。
太後給孫兒捂捂手:「水何時不能玩?等到夏天叫你玩個夠。」
「孫兒不冷。您說過啊,小孩火氣重。」
「那也不能玩水啊。」王太後握著他的手,「皇後,咱們迴去吧。」轉向兩個孫女,「你倆要不要再玩一會兒?」
兩位公主希望親手放河燈,有一盞屬於自己的燈。現在河燈放了,還收到弟弟親手做的燈,兩位公主很滿足。
衛子夫見兩個女兒點頭,就給她的心腹宮女使眼色。其往北疾走幾步招招手,馬車噠噠噠跑過來。
太後驚訝:「哀家沒見你吩咐人備車啊?」
衛子夫有一顆玲瓏心,確定太後走過去很難走迴來,哪怕她態度很堅決,依然令馬車和步輦遠遠跟在後頭。
「兒媳怕據兒犯困,咱們都抱不動他。」
小太子點點頭:「祖母,我想睡覺。」
劉徹瞥一眼兒子,又裝!
可惜太後看他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以至於劉徹輕易不敢開口。
劉徹不想再被老母親嘲諷,把兒子送上車就隨衛子夫迴椒房殿。
翌日,劉徹早早起來去太子宮陪兒子練劍。
午時左右,小太子在太子宮外看到老父親出來透透氣,他甩開韓子仁等人自己跑過去。
劉徹居高臨下等著他:「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進來說。」小太子板著臉步入宣室殿。
劉徹楞了一下,轉向近身伺候的黃門:「朕給他臉了?」
黃門心想,哪有人這樣說親生兒子。
天家父子間的事黃門也不敢摻和:「殿下興許真有事。」
「朕倒要看看他有何事。」劉徹大步進去,發現兒子趴在禦案上,撅著屁股翻奏章,過去揪住他的耳朵,「是你能看的嗎?」
小太子扔迴去:「誰稀罕看。」
「有事說事,沒事退下。你我雖為父子,也不必一日見三迴。」
小太子撥開一點空,坐在上麵。劉徹朝他身上拍一下:「下來!」
「小心眼!」小太子到他身邊坐下,托著腮問:「聽說你準備令張騫出使西域?」
劉徹挑眉,眼角餘光掃一眼殿內諸人,「宣室殿的風這麽快就刮到太子宮?」
「父皇,不要成天疑神疑鬼。不丈夫!」小太子對他很是無奈,「孩兒親眼看到張騫跟大農令選購日常用品。顏異親自過去盯人是不是擔心張騫花錢如流水?」
劉徹詫異:「合著被你碰個正著。」點一下頭,「是有這事。二月出發,到西域也該暖和了。倘若一路順利今年還能趕迴來過冬至。」
「你給張騫準備很多財物?」
劉徹:「張騫屬大漏勺的嗎?」
「還用他說?」小太子胡扯,「顏異可能沒有發現,孩兒看得一清二楚,他看張騫就像看敗家兒子。」
劉徹拉著兒子到船上叫春望把他準備的河燈放下去。
小太子詫異:「父皇也準備了?」
「你的花燈呢?」
小太子指向觀景亭。劉徹看過去,枇杷和櫻桃各提兩盞燈,分別送給太後、皇後和兩位公主。劉徹手癢,捏住兒子的臉:「難怪她們都喜歡你。春望,挑四個好看的河燈給她們送去,就說是朕親手做的。」
春望隻能上岸送河燈。
太後歇過乏,也有空嫌棄兒子:「不知道又是誰做的,拿來哄哀家。」
「陛下也算有心了。往年您可曾收到過他做的河燈?」
太後接過河燈,很是輕巧:「紙做的?」
「今年的河燈都是紙做的。」衛子夫解釋,「母後,陛下令人放河燈了,我們過去看看?」
太後撐著她的手起來,到滄池邊把她的河燈放下,宮女宦官放到河裏的燈被北風吹過來,點點燈火布滿整條河,宛如天上銀河。
太後移步觀景亭,離得遠了河燈變小,燈火變淡,這條橫穿半個未央宮的河越發像九天之上的銀河。
小宮女們嬉鬧的聲音隱隱傳入耳中,王太後想起四十年前她剛入宮的時候,那時的她如花燈一樣艷麗,可惜那時宮裏沒有紙做河燈。宮燈耗時耗力耗巨資,先帝初登基很是節儉,不捨得把未央宮掛滿花燈,掛幾盞燈應應景就當上元節過了。而今目之所舉皆星光熠熠,耳邊時不時傳來喜悅的笑聲。
太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兒子,滿懷欣慰。
—
雖已立春,長安的夜依然很冷。太後在觀景亭站一會就受不了。衛子夫見她不自覺攏攏身上的鬥篷:「母後,我們去河邊看一眼就叫據兒迴去,水上寒氣重。」
太後撐著她的手臂到滄池邊:「河邊就不去了。我們過去他們哪還敢玩。」
王太後口中「他們」自然是宮女和宦官們。
「據兒,到祖母這裏來。」王太後沖小船招招手。
小太子跪在船邊撥水攆河燈。劉徹不許他玩他裝聽不見,聽到太後的聲音,劉徹仿佛得了尚方寶劍,抓著衣裳把兒子扯起來:「迴去!」
宦官把船往岸邊劃,劉徹給兒子擦擦手。等船靠岸,他拽著兒子下去。小太子不如他腿長走得快,被他拽的踉踉蹌蹌。
老太後很是心疼,朝兒子手上拍:「你這是做什麽?」
劉徹把兒子的手塞給她,太後被冰涼的觸感激的打個寒顫,「怎麽這麽涼?」
「玩水玩的。」劉徹阻止母親脫下鬥篷給他兒子加衣。
太後給孫兒捂捂手:「水何時不能玩?等到夏天叫你玩個夠。」
「孫兒不冷。您說過啊,小孩火氣重。」
「那也不能玩水啊。」王太後握著他的手,「皇後,咱們迴去吧。」轉向兩個孫女,「你倆要不要再玩一會兒?」
兩位公主希望親手放河燈,有一盞屬於自己的燈。現在河燈放了,還收到弟弟親手做的燈,兩位公主很滿足。
衛子夫見兩個女兒點頭,就給她的心腹宮女使眼色。其往北疾走幾步招招手,馬車噠噠噠跑過來。
太後驚訝:「哀家沒見你吩咐人備車啊?」
衛子夫有一顆玲瓏心,確定太後走過去很難走迴來,哪怕她態度很堅決,依然令馬車和步輦遠遠跟在後頭。
「兒媳怕據兒犯困,咱們都抱不動他。」
小太子點點頭:「祖母,我想睡覺。」
劉徹瞥一眼兒子,又裝!
可惜太後看他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以至於劉徹輕易不敢開口。
劉徹不想再被老母親嘲諷,把兒子送上車就隨衛子夫迴椒房殿。
翌日,劉徹早早起來去太子宮陪兒子練劍。
午時左右,小太子在太子宮外看到老父親出來透透氣,他甩開韓子仁等人自己跑過去。
劉徹居高臨下等著他:「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進來說。」小太子板著臉步入宣室殿。
劉徹楞了一下,轉向近身伺候的黃門:「朕給他臉了?」
黃門心想,哪有人這樣說親生兒子。
天家父子間的事黃門也不敢摻和:「殿下興許真有事。」
「朕倒要看看他有何事。」劉徹大步進去,發現兒子趴在禦案上,撅著屁股翻奏章,過去揪住他的耳朵,「是你能看的嗎?」
小太子扔迴去:「誰稀罕看。」
「有事說事,沒事退下。你我雖為父子,也不必一日見三迴。」
小太子撥開一點空,坐在上麵。劉徹朝他身上拍一下:「下來!」
「小心眼!」小太子到他身邊坐下,托著腮問:「聽說你準備令張騫出使西域?」
劉徹挑眉,眼角餘光掃一眼殿內諸人,「宣室殿的風這麽快就刮到太子宮?」
「父皇,不要成天疑神疑鬼。不丈夫!」小太子對他很是無奈,「孩兒親眼看到張騫跟大農令選購日常用品。顏異親自過去盯人是不是擔心張騫花錢如流水?」
劉徹詫異:「合著被你碰個正著。」點一下頭,「是有這事。二月出發,到西域也該暖和了。倘若一路順利今年還能趕迴來過冬至。」
「你給張騫準備很多財物?」
劉徹:「張騫屬大漏勺的嗎?」
「還用他說?」小太子胡扯,「顏異可能沒有發現,孩兒看得一清二楚,他看張騫就像看敗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