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博望苑小吏進宮向小太子稟報,工具準備好了。小太子令韓子仁隨他去博望苑教農奴做胡麻油。這法子是西北人告訴韓子仁的,隻有他最清楚。
頭天沒做成,韓子仁做主,加上溫水餵牲畜。
第二日也沒消息。
休沐日,小太子到博望苑農奴已經開始做了。約莫過了一炷香,秦嶺的農奴把胡麻送過來。
小太子給公孫敬聲和昭平君的胡麻原本隻能種八畝地。剔苗的時候剔出的苗沒扔,農奴種在空地裏,長得不是很好依然有收穫,所以總得得到近二十石胡麻。
小太子沒想到能得這麽多,因為以前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小麥畝產才兩石。
財大氣粗,小太子給兩人四石胡麻。隨即他令吳琢往太子宮送五石,又令上林苑小吏留兩石備用,餘下的做成胡麻油。
昭平君和公孫敬聲知道今日農奴來送胡麻,所以很早就在城門邊等著——城門一開他倆就來了。
二人到時正好聽到小太子吩咐小吏,「這些做油。」
順著小太子的手看去,昭平君驚唿:「這得做多少油?」
小太子:「做好後父皇、母後和祖母一人十斤,舅舅八斤,給你倆各五斤。」
二人異口同聲:「做!」
小太子笑了:「昭表兄,你過幾日就成親了,怎麽還有空來我這兒?」
「大事有母親,小事有奴僕。我在家也是礙事。」昭平君想起一件事,「你說我都成家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去太學?」
小太子希望他在太學待到及冠之年,蓋因他周身還能看到淡淡的霧,像青煙。小太子不指望他周身白霧籠罩,也不希望他身上還有灰煙:「倘若一斤胡麻出半斤,不,三四兩油,我和父皇母後用胡麻油做菜也吃不完。」
「賣?」二人再次異口同聲。
小太子看一下小吏:「我聽他說早兩天做糊了也比豬油香,還沒有豬油的腥臭味。我認為可以定做一些好看的瓶瓶罐罐,一瓶裝一斤,一罐裝兩斤,一斤一二兩黃金——」
二人倒抽一口氣。
哪怕他們不會做菜也聽說過,最好的食用一斤才百文錢。
「物以稀為貴。一天隻賣五到十斤價錢翻一倍也有人買。長安有錢人多。我們的油香。」
公孫敬聲不解:「這跟他去不去太學有何關係?」
「太學有錢人多嗎?」小太子問。
二人恍然大悟。
小太子又問:「以後紙多了你們打算怎麽賣啊?令夥計在門口吆喝?」
公孫敬聲:「我們帶去太學寫字,同窗看了自然會問那是何物。」
小太子問昭平君:「今年給你們一成利。明年你們就可以做了賣了。即便價錢下來也比豬油貴。這學還去嗎?」
昭平君脫口道:「去!必須去!五經博士不攆我我可以學到老!」
第139章 7w2營養液加更
小太子聽到急促的腳步聲, 不由得循聲看去,年歲不大的小奴跳起腳揮手。
此人是個啞巴。
有一年很多人湧入上林苑自願為奴,小奴一家就是其中一戶。他還有個妹妹, 跟母親學針線織布。
小奴原本隨父親養牲畜。小太子得知他聽得見不會說,就吩咐博望苑管事,以後做紙、做油這類暫時不可外傳的活都帶上他。
先前小太子答應給他父皇兩名做紙的匠人, 博望苑小吏送二人去上林苑的時候趁機找管事要兩個不憨不傻的啞巴。
上林苑最不缺天聾地啞缺胳膊少腿之人——這類人在外生活艱難,自願入上林苑為奴, 上林苑管事不敢把人往外攆, 蓋因他們也是陛下的子民。
管事巴不得上林苑少一些這樣的人, 當即把所有不會說話的人全找出來任憑小吏挑選。小吏考慮到做油做紙需要人手就全要了。
如今做胡麻油的人皆不能言。
韓子仁教他們做胡麻油那日十分震撼。傍晚迴到太子宮依然感到不可思議, 逢人就說也不知道小吏怎麽了, 竟然弄來一群啞巴。
昭平君不知內情:「比劃什麽呢?啞了?」
小太子點頭。
昭平君愣了愣, 不敢信:「真是個啞巴?」
「過去看看。他這樣興奮想必出油了。」小太子沖啞巴小奴擺擺手,小奴停下揮舞手臂, 原地等他過去。
公孫敬聲對他有印象,殺牛的時候見過此人。他一直認為此人膽小靦腆不敢言語。聽聞此話他也大受震撼:「你這裏竟然有啞巴。」
博望苑小吏:「公孫公子有所不知, 他們不識字不會書寫才能守住做油的法子。」
公孫敬聲:「可是西北人會啊。」
韓子仁:「西北人也不是誰都教。他們之所以對奴婢知無不言是託了大將軍的福。」
昭平君心動:「這人在哪兒找的?」
「我的奴僕皆來自上林苑。」小太子道
昭平君轉向陪他們過來的小吏, 博望苑小吏解釋上林苑還有一些聾子。昭平君搖頭:「那我不要。」
小太子:「十個聾子九個啞。」
昭平君問小吏:「是這樣?」
小吏點頭。
昭平君皺眉:「又聾又啞怎麽用?」
韓子仁:「又聾又啞有時比我們學得快。他們心無旁騖。」
昭平君容易受外因影響。比如他難得想看一會書,一聽到熱鬧立刻沒心思看了。
頭天沒做成,韓子仁做主,加上溫水餵牲畜。
第二日也沒消息。
休沐日,小太子到博望苑農奴已經開始做了。約莫過了一炷香,秦嶺的農奴把胡麻送過來。
小太子給公孫敬聲和昭平君的胡麻原本隻能種八畝地。剔苗的時候剔出的苗沒扔,農奴種在空地裏,長得不是很好依然有收穫,所以總得得到近二十石胡麻。
小太子沒想到能得這麽多,因為以前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小麥畝產才兩石。
財大氣粗,小太子給兩人四石胡麻。隨即他令吳琢往太子宮送五石,又令上林苑小吏留兩石備用,餘下的做成胡麻油。
昭平君和公孫敬聲知道今日農奴來送胡麻,所以很早就在城門邊等著——城門一開他倆就來了。
二人到時正好聽到小太子吩咐小吏,「這些做油。」
順著小太子的手看去,昭平君驚唿:「這得做多少油?」
小太子:「做好後父皇、母後和祖母一人十斤,舅舅八斤,給你倆各五斤。」
二人異口同聲:「做!」
小太子笑了:「昭表兄,你過幾日就成親了,怎麽還有空來我這兒?」
「大事有母親,小事有奴僕。我在家也是礙事。」昭平君想起一件事,「你說我都成家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去太學?」
小太子希望他在太學待到及冠之年,蓋因他周身還能看到淡淡的霧,像青煙。小太子不指望他周身白霧籠罩,也不希望他身上還有灰煙:「倘若一斤胡麻出半斤,不,三四兩油,我和父皇母後用胡麻油做菜也吃不完。」
「賣?」二人再次異口同聲。
小太子看一下小吏:「我聽他說早兩天做糊了也比豬油香,還沒有豬油的腥臭味。我認為可以定做一些好看的瓶瓶罐罐,一瓶裝一斤,一罐裝兩斤,一斤一二兩黃金——」
二人倒抽一口氣。
哪怕他們不會做菜也聽說過,最好的食用一斤才百文錢。
「物以稀為貴。一天隻賣五到十斤價錢翻一倍也有人買。長安有錢人多。我們的油香。」
公孫敬聲不解:「這跟他去不去太學有何關係?」
「太學有錢人多嗎?」小太子問。
二人恍然大悟。
小太子又問:「以後紙多了你們打算怎麽賣啊?令夥計在門口吆喝?」
公孫敬聲:「我們帶去太學寫字,同窗看了自然會問那是何物。」
小太子問昭平君:「今年給你們一成利。明年你們就可以做了賣了。即便價錢下來也比豬油貴。這學還去嗎?」
昭平君脫口道:「去!必須去!五經博士不攆我我可以學到老!」
第139章 7w2營養液加更
小太子聽到急促的腳步聲, 不由得循聲看去,年歲不大的小奴跳起腳揮手。
此人是個啞巴。
有一年很多人湧入上林苑自願為奴,小奴一家就是其中一戶。他還有個妹妹, 跟母親學針線織布。
小奴原本隨父親養牲畜。小太子得知他聽得見不會說,就吩咐博望苑管事,以後做紙、做油這類暫時不可外傳的活都帶上他。
先前小太子答應給他父皇兩名做紙的匠人, 博望苑小吏送二人去上林苑的時候趁機找管事要兩個不憨不傻的啞巴。
上林苑最不缺天聾地啞缺胳膊少腿之人——這類人在外生活艱難,自願入上林苑為奴, 上林苑管事不敢把人往外攆, 蓋因他們也是陛下的子民。
管事巴不得上林苑少一些這樣的人, 當即把所有不會說話的人全找出來任憑小吏挑選。小吏考慮到做油做紙需要人手就全要了。
如今做胡麻油的人皆不能言。
韓子仁教他們做胡麻油那日十分震撼。傍晚迴到太子宮依然感到不可思議, 逢人就說也不知道小吏怎麽了, 竟然弄來一群啞巴。
昭平君不知內情:「比劃什麽呢?啞了?」
小太子點頭。
昭平君愣了愣, 不敢信:「真是個啞巴?」
「過去看看。他這樣興奮想必出油了。」小太子沖啞巴小奴擺擺手,小奴停下揮舞手臂, 原地等他過去。
公孫敬聲對他有印象,殺牛的時候見過此人。他一直認為此人膽小靦腆不敢言語。聽聞此話他也大受震撼:「你這裏竟然有啞巴。」
博望苑小吏:「公孫公子有所不知, 他們不識字不會書寫才能守住做油的法子。」
公孫敬聲:「可是西北人會啊。」
韓子仁:「西北人也不是誰都教。他們之所以對奴婢知無不言是託了大將軍的福。」
昭平君心動:「這人在哪兒找的?」
「我的奴僕皆來自上林苑。」小太子道
昭平君轉向陪他們過來的小吏, 博望苑小吏解釋上林苑還有一些聾子。昭平君搖頭:「那我不要。」
小太子:「十個聾子九個啞。」
昭平君問小吏:「是這樣?」
小吏點頭。
昭平君皺眉:「又聾又啞怎麽用?」
韓子仁:「又聾又啞有時比我們學得快。他們心無旁騖。」
昭平君容易受外因影響。比如他難得想看一會書,一聽到熱鬧立刻沒心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