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頷首。
「張湯次子張安世。」
「他?」
衛子夫點頭:「長姊數落敬聲的時候不止一次提過他不如張湯次子。他和敬聲是同窗。」
「未及弱冠?」
衛子夫:「去病出征前才十七您就想給他定親。」
他哪能跟去病比。劉徹在心裏嘀咕一番:「張湯同朕提過他這個兒子。改日叫他當個郎官朕先看看。朕此前一直希望他到據兒身邊出任太子洗馬。還有霍光、敬聲和昭兒。他們性格各異各有長處正好互補。」
「據兒才九歲,不急。再說了,他那個機靈勁要什麽侍從官?」衛子夫算給他聽,「禦史大夫最看重的兒子,冠軍侯之弟,還有兩位是他親表兄。您叫他們到據兒身邊,長安所有世家子弟得唯他馬首是瞻。他們聚到一起敢把天捅個窟窿。」
劉徹:「所以朕隻是想想。朕還想多活幾年。」
「那此事過幾年再說。」衛子夫再次提醒他二女兒十六了。
劉徹又稍坐片刻吃了茶就迴宣室殿。
劉徹所知皆是天下事,他身邊的宦官宮女對長安人和事知之甚詳,蓋因他們閑著無事愛打聽。劉徹問宣室諸人哪位公卿的兒子機智過人,年歲幾何,可有婚配。宦官宮女稍稍一想就明白這是準備替二公主擇夫。縱然他們有自己的偏好也不敢誇誇其談,蓋因小太子時常出宮,城中大小事都逃不過他的耳朵。倘若陛下按照他們提供的消息給二公主擇夫,小太子不滿意來到宣室大發雷霆,他們輕則被逐出禁宮,重則性命不保。
宣室諸人有一說一,劉徹心裏有底反倒不急。妝奩可以先備,明年秋定親,後年成婚也不遲。民間女子也多是十七歲左右出嫁。
此時太子宮內枇杷發現她收拾好的胡麻還在:「殿下,您把這個忘了。」拎著胡麻去找屋簷下逗鳥的小太子,「婢子叫韓子仁給陛下送去?」
「沒忘。」小太子話音落下,南越送來的能言鳥跟著說一句「沒忘」。
枇杷疑惑不解:「那這是……?」
「先放著。過幾日太陽出來曬曬。孤哪天心情好了再送給父皇。」
枇杷看著嘴角含笑的小太子心下奇怪:「殿下今日心情不好?」
「不是很好。」小太子伸出手臂,兩隻能言鳥從籠中飛出來,小太子叫上花花,朝宣室殿後方小花園走去。
花園裏有幾株寒梅,花朵很小,遠不如怒放的牡丹艷麗,而兩隻鳥以及花花看了一冬荒涼,難得見到異樣很是興奮,兩隻鳥飛到樹上,花花試圖爬上樹摘花。
小太子跳起來勾一支寒梅扔給花花,花花扒拉著爪子低頭聞聞張嘴咬一口。小太子嫌棄:「吃貨!」
花花吃肉長大的,哪吃得慣花,伸長舌頭吐出來。
小太子把蹴鞠扔到空地上,花花追上去叼迴來給他,眼巴巴示意他繼續。
一人一狗兩隻鳥在花園待一炷香就不得不迴宮——晝短夜長,暮色四合,各宮準備下鑰。
枇杷等宮女見著小太子就迴住所休息。韓子仁等宦官伺候小太子用晚飯。小太子看到炊餅不由自主地想起烤餅。他令韓子仁明日出宮一趟找賣餅人要一副烤爐圖。
小太子的廚房寬大,等韓子仁拿到圖紙廚子就去溪邊挖泥在庖廚內修烤爐。烤爐得晾幹才可以用。上元節這日東方既白,太子宮廚子起來和麵。早飯後,放在溫水裏的麵發了,廚子把麵分成許多份,有的裏頭抹豬油,有的放蘿蔔絲,有的裏頭放羊肉。不過最先上烤爐、廚子用來練手的麵餅裏什麽也沒有,甚至是鹽。
常言道,一通百通。
廚子烤壞三爐麵餅就摸到技巧。而烤壞的麵餅很硬花花都不吃,小太子令小黃門送去馬廄泡軟餵馬。
小太子不挑食也不浪費糧食,山珍海味吃得,青菜蘿蔔也吃得,在他的潛移默化下太子宮的廚子不敢浪費食材。他們確定掌握了火候也是先烤蘿蔔絲餅。蘿蔔絲餅表麵沒撒胡麻,小太子覺著蘿蔔絲跟胡麻味不般配。廚子就隻在放了豬油的餅上撒上胡麻。
蘿蔔絲餅出爐,外焦裏軟,麵味遠比蒸出來的濃鬱。小宮女舉著托盤令太子先嚐。小太子很是滿意:「是這個味。」隨即令所有人都嚐嚐。
眾人讚不絕口,廚子像得到重賞,立刻做豬油餅。
胡麻看著小,但香味濃鬱。餅烤熟的那一刻麵香、豬油香以及胡麻香散發出來,太子宮內瞬間被這些香味籠罩。不過遠不如烤肉香濃鬱,所以今日有風也沒能飄進宣室。
風颳不到宣室,小太子可以到宣室。小太子令枇杷把剛出爐的餅放食盒裏,他在前麵小跑,韓子仁拎著食盒大步跟上。到宣室殿門口,韓子仁迴去,小太子拎著食盒進去。
上元節百官休沐,朝中無事,劉徹正要去永巷。一看到兒子,劉徹給春望使個眼色,春望悄悄出去,等禦輦過來就令馭手迴去——今日陛下哪都不去。
「又來氣朕?」劉徹板著臉問。
小太子打開食盒:「父皇快嚐嚐。」
劉徹才用過早飯不餓,可兒子難得孝順一次,索性給他個麵子掰一小塊。
劉徹不是沒吃過帶餡的炊餅,他每年秋外出狩獵也在野地裏吃過放在火堆上烤的炊餅,然而皆不如小太子帶來的餅味豐富。
劉徹細看一番,除了餅上的香料便是鹽和豬油。這麽簡單嗎?劉徹指著麵餅上的顆粒問兒子:「這是何物?」
「張湯次子張安世。」
「他?」
衛子夫點頭:「長姊數落敬聲的時候不止一次提過他不如張湯次子。他和敬聲是同窗。」
「未及弱冠?」
衛子夫:「去病出征前才十七您就想給他定親。」
他哪能跟去病比。劉徹在心裏嘀咕一番:「張湯同朕提過他這個兒子。改日叫他當個郎官朕先看看。朕此前一直希望他到據兒身邊出任太子洗馬。還有霍光、敬聲和昭兒。他們性格各異各有長處正好互補。」
「據兒才九歲,不急。再說了,他那個機靈勁要什麽侍從官?」衛子夫算給他聽,「禦史大夫最看重的兒子,冠軍侯之弟,還有兩位是他親表兄。您叫他們到據兒身邊,長安所有世家子弟得唯他馬首是瞻。他們聚到一起敢把天捅個窟窿。」
劉徹:「所以朕隻是想想。朕還想多活幾年。」
「那此事過幾年再說。」衛子夫再次提醒他二女兒十六了。
劉徹又稍坐片刻吃了茶就迴宣室殿。
劉徹所知皆是天下事,他身邊的宦官宮女對長安人和事知之甚詳,蓋因他們閑著無事愛打聽。劉徹問宣室諸人哪位公卿的兒子機智過人,年歲幾何,可有婚配。宦官宮女稍稍一想就明白這是準備替二公主擇夫。縱然他們有自己的偏好也不敢誇誇其談,蓋因小太子時常出宮,城中大小事都逃不過他的耳朵。倘若陛下按照他們提供的消息給二公主擇夫,小太子不滿意來到宣室大發雷霆,他們輕則被逐出禁宮,重則性命不保。
宣室諸人有一說一,劉徹心裏有底反倒不急。妝奩可以先備,明年秋定親,後年成婚也不遲。民間女子也多是十七歲左右出嫁。
此時太子宮內枇杷發現她收拾好的胡麻還在:「殿下,您把這個忘了。」拎著胡麻去找屋簷下逗鳥的小太子,「婢子叫韓子仁給陛下送去?」
「沒忘。」小太子話音落下,南越送來的能言鳥跟著說一句「沒忘」。
枇杷疑惑不解:「那這是……?」
「先放著。過幾日太陽出來曬曬。孤哪天心情好了再送給父皇。」
枇杷看著嘴角含笑的小太子心下奇怪:「殿下今日心情不好?」
「不是很好。」小太子伸出手臂,兩隻能言鳥從籠中飛出來,小太子叫上花花,朝宣室殿後方小花園走去。
花園裏有幾株寒梅,花朵很小,遠不如怒放的牡丹艷麗,而兩隻鳥以及花花看了一冬荒涼,難得見到異樣很是興奮,兩隻鳥飛到樹上,花花試圖爬上樹摘花。
小太子跳起來勾一支寒梅扔給花花,花花扒拉著爪子低頭聞聞張嘴咬一口。小太子嫌棄:「吃貨!」
花花吃肉長大的,哪吃得慣花,伸長舌頭吐出來。
小太子把蹴鞠扔到空地上,花花追上去叼迴來給他,眼巴巴示意他繼續。
一人一狗兩隻鳥在花園待一炷香就不得不迴宮——晝短夜長,暮色四合,各宮準備下鑰。
枇杷等宮女見著小太子就迴住所休息。韓子仁等宦官伺候小太子用晚飯。小太子看到炊餅不由自主地想起烤餅。他令韓子仁明日出宮一趟找賣餅人要一副烤爐圖。
小太子的廚房寬大,等韓子仁拿到圖紙廚子就去溪邊挖泥在庖廚內修烤爐。烤爐得晾幹才可以用。上元節這日東方既白,太子宮廚子起來和麵。早飯後,放在溫水裏的麵發了,廚子把麵分成許多份,有的裏頭抹豬油,有的放蘿蔔絲,有的裏頭放羊肉。不過最先上烤爐、廚子用來練手的麵餅裏什麽也沒有,甚至是鹽。
常言道,一通百通。
廚子烤壞三爐麵餅就摸到技巧。而烤壞的麵餅很硬花花都不吃,小太子令小黃門送去馬廄泡軟餵馬。
小太子不挑食也不浪費糧食,山珍海味吃得,青菜蘿蔔也吃得,在他的潛移默化下太子宮的廚子不敢浪費食材。他們確定掌握了火候也是先烤蘿蔔絲餅。蘿蔔絲餅表麵沒撒胡麻,小太子覺著蘿蔔絲跟胡麻味不般配。廚子就隻在放了豬油的餅上撒上胡麻。
蘿蔔絲餅出爐,外焦裏軟,麵味遠比蒸出來的濃鬱。小宮女舉著托盤令太子先嚐。小太子很是滿意:「是這個味。」隨即令所有人都嚐嚐。
眾人讚不絕口,廚子像得到重賞,立刻做豬油餅。
胡麻看著小,但香味濃鬱。餅烤熟的那一刻麵香、豬油香以及胡麻香散發出來,太子宮內瞬間被這些香味籠罩。不過遠不如烤肉香濃鬱,所以今日有風也沒能飄進宣室。
風颳不到宣室,小太子可以到宣室。小太子令枇杷把剛出爐的餅放食盒裏,他在前麵小跑,韓子仁拎著食盒大步跟上。到宣室殿門口,韓子仁迴去,小太子拎著食盒進去。
上元節百官休沐,朝中無事,劉徹正要去永巷。一看到兒子,劉徹給春望使個眼色,春望悄悄出去,等禦輦過來就令馭手迴去——今日陛下哪都不去。
「又來氣朕?」劉徹板著臉問。
小太子打開食盒:「父皇快嚐嚐。」
劉徹才用過早飯不餓,可兒子難得孝順一次,索性給他個麵子掰一小塊。
劉徹不是沒吃過帶餡的炊餅,他每年秋外出狩獵也在野地裏吃過放在火堆上烤的炊餅,然而皆不如小太子帶來的餅味豐富。
劉徹細看一番,除了餅上的香料便是鹽和豬油。這麽簡單嗎?劉徹指著麵餅上的顆粒問兒子:「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