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據點頭。
吳琢不明白:「為何去樹林?」
韓子仁瞪他,吳琢福至心靈:「奴婢不該問,奴婢這就去。」
殿下能解釋清楚,何必隻說樹林二字。再說了,殿下也沒有必要同他個小人解釋。
韓子仁給劉據穿鞋:「殿下息怒,他一貫不長腦子。」
吳琢用得順手,劉據不希望他越來越不長腦子,所以沒有任何表示。韓子仁認為小孩有點不高興,岔開話題:「殿下餓不餓?」
自打劉據不食母乳,他宮裏就有個小庖廚,庖廚裏有個小火爐,一天到晚溫著吃的,有時候是簡單的糕點,有時候是羹湯。
劉據點點頭,枇杷給他洗好臉和手,櫻桃就端來一小碗蛋羹。
劉據吃好去外麵坐著。
韓子仁找一卷《論語》念給他聽。
《論語》是皇後令人送來的,不需要兒子能懂,當故事給他解悶用的。
韓子仁不止一次腹誹,那為何不送《孫子兵法》,那個解悶多有趣。
牢騷歸牢騷,教劉據的時候韓子仁很認真,他最是清楚劉據過目不忘。一個字讀錯,日後不巧從小殿下口中傳到陛下耳朵裏,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也得虧韓子仁自幼識字。
韓子仁輕聲細語念完一卷就合上:「殿下年幼,無需懂其意。也不好過度用腦。殿下,想玩什麽,奴婢叫人陪你玩兒?」
劉據喊貓貓狗狗雞鴨鵝。
正當午,八下隻睏乏,不想動,很不給小主人麵子,瞥他一眼躲進籠子裏睡。
韓子仁氣笑了:「這群牲畜。殿下,它們不跟你玩奴婢跟你玩兒。」勾頭朝殿內喊jsg,「把公孫公子送殿下的蹴鞠拿來。」
櫻桃跑出來:「玩這個殿下又得出一身汗。」
「出點汗身體好。又不會中暑。」韓子仁坐著,小孩站著,乍一看兩人一樣高。韓子仁用手輕輕一撥,小孩用腳踢過來。
劉據倍感無趣,可也比坐著發呆好。
玩出一身汗,劉據洗了澡,歇息片刻,又可以睡覺了。
劉據進入夢鄉,霍去病和衛青一夜好眠,翌日神清氣爽,仿佛一覺把連日來的疲憊全補迴來了。
如此過了十幾日,三麵露台上擺一圈木箱。木箱最初放在屋簷底下,移來的花草活了才放到太陽下。
其中六成木箱被枇杷等人種上黃豆、紅豆等瓜果蔬菜。
天太熱,枇杷等人沒敢請劉據熬藥泡種子。其實她們也不信小孩胡亂抓的藥煮的水有用。
七月初麥秸快被曬焦,張順子找來鐮刀挑早上露重的時候把小麥割掉。等到午時,張順子把麥穗掰掉,放在早已準備好的木板上,移到屋簷下請小孩上去踩。
韓子仁擔心麥芒紮著他,叫張順子自己收拾。
張順子拍馬屁結果拍到馬蹄子上,不敢瞎折騰,等到太陽落山,他和粗使婆子把木板抬到寬廣的路上,倒在地上捶麥穗。
麥粒捶出來,粗使婆子找來畚箕顛走麥殼。
雖說種了四箱,其實沒有多少。
半個時辰,幾人就收拾好了。
忙著收拾的時候不覺著,每一粒小麥都撿起來放入布口袋,幾人看一下勞動成果,麵麵相覷。
張順子家中土地甚多,每年收割時節院裏曬滿糧食,他對麥粒無比熟悉。他確定在鄉間生活的前十八年從未見過粒大飽滿的小麥。
韓子仁站在高台上由上往下喊:「看什麽呢?好了沒有?小殿下等急了。「
粗使婆子叫張順子先去,她們留下收拾麥秸,打掃地麵。
張順子背著布口袋上去叫韓子仁自個看。
韓子仁沒看出什麽名堂。
藥櫃旁還有幾斤少府送來的麥種,劉據拿來餵雞鴨鵝。張順子打開那個布口袋,跟剛收下來的小麥放一起。
剛打下來的麥粒沒有比原先的長,但比原先的胖。如果說以前的麥粒瘦長,現在麥粒足以稱得上圓潤。比作人的話,以前的麥粒像討了三年飯。
韓子仁大為震撼,張了張口:「……肥多肥少差這麽多?」
張順子家中也有一塊肥田,他小聲說:「不止肥多。我見過一年追兩次肥的地種的小麥。」
韓子仁轉向身後靠牆坐著招貓逗狗的小孩:「藥?」連連搖頭,「不可能。小殿下熬藥的時候我在,那些藥都是他點兵點將隨便選的。」
張順子:「那就是小殿下生來不凡。閉著眼也能選出滋補麥粒的藥方。」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陛下本就不凡,據說太後有陛下的時候曾夢到太陽撲入腹中。如今一切也證明陛下不凡。青出於藍,小殿下應該不尋常。」
張順子點頭:「咱們跟匈奴和親多少年?陛下主政,不光不用和親,匈奴還被長平侯打的抱頭鼠竄。還有那些藩王,當年先帝試著動一下,一個個就清君側。如今推恩令下去這麽久,也沒見他們不滿。」
韓子仁想解釋削弱封地跟推恩令不一樣,雖然目的一樣。
「此事當稟報陛下。」韓子仁道。
張順子點頭:「你去。你比我讀書多見識廣能言善道。」
韓子仁也有此意:「容我想想怎麽說。小殿下太小,外麵那麽多人希望小殿下有個好歹,若叫他們知道陛下有子如此,我們以後怕是得睜著眼睡覺。」
張順子不懂:「這是我等該操心的事嗎?」
吳琢不明白:「為何去樹林?」
韓子仁瞪他,吳琢福至心靈:「奴婢不該問,奴婢這就去。」
殿下能解釋清楚,何必隻說樹林二字。再說了,殿下也沒有必要同他個小人解釋。
韓子仁給劉據穿鞋:「殿下息怒,他一貫不長腦子。」
吳琢用得順手,劉據不希望他越來越不長腦子,所以沒有任何表示。韓子仁認為小孩有點不高興,岔開話題:「殿下餓不餓?」
自打劉據不食母乳,他宮裏就有個小庖廚,庖廚裏有個小火爐,一天到晚溫著吃的,有時候是簡單的糕點,有時候是羹湯。
劉據點點頭,枇杷給他洗好臉和手,櫻桃就端來一小碗蛋羹。
劉據吃好去外麵坐著。
韓子仁找一卷《論語》念給他聽。
《論語》是皇後令人送來的,不需要兒子能懂,當故事給他解悶用的。
韓子仁不止一次腹誹,那為何不送《孫子兵法》,那個解悶多有趣。
牢騷歸牢騷,教劉據的時候韓子仁很認真,他最是清楚劉據過目不忘。一個字讀錯,日後不巧從小殿下口中傳到陛下耳朵裏,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也得虧韓子仁自幼識字。
韓子仁輕聲細語念完一卷就合上:「殿下年幼,無需懂其意。也不好過度用腦。殿下,想玩什麽,奴婢叫人陪你玩兒?」
劉據喊貓貓狗狗雞鴨鵝。
正當午,八下隻睏乏,不想動,很不給小主人麵子,瞥他一眼躲進籠子裏睡。
韓子仁氣笑了:「這群牲畜。殿下,它們不跟你玩奴婢跟你玩兒。」勾頭朝殿內喊jsg,「把公孫公子送殿下的蹴鞠拿來。」
櫻桃跑出來:「玩這個殿下又得出一身汗。」
「出點汗身體好。又不會中暑。」韓子仁坐著,小孩站著,乍一看兩人一樣高。韓子仁用手輕輕一撥,小孩用腳踢過來。
劉據倍感無趣,可也比坐著發呆好。
玩出一身汗,劉據洗了澡,歇息片刻,又可以睡覺了。
劉據進入夢鄉,霍去病和衛青一夜好眠,翌日神清氣爽,仿佛一覺把連日來的疲憊全補迴來了。
如此過了十幾日,三麵露台上擺一圈木箱。木箱最初放在屋簷底下,移來的花草活了才放到太陽下。
其中六成木箱被枇杷等人種上黃豆、紅豆等瓜果蔬菜。
天太熱,枇杷等人沒敢請劉據熬藥泡種子。其實她們也不信小孩胡亂抓的藥煮的水有用。
七月初麥秸快被曬焦,張順子找來鐮刀挑早上露重的時候把小麥割掉。等到午時,張順子把麥穗掰掉,放在早已準備好的木板上,移到屋簷下請小孩上去踩。
韓子仁擔心麥芒紮著他,叫張順子自己收拾。
張順子拍馬屁結果拍到馬蹄子上,不敢瞎折騰,等到太陽落山,他和粗使婆子把木板抬到寬廣的路上,倒在地上捶麥穗。
麥粒捶出來,粗使婆子找來畚箕顛走麥殼。
雖說種了四箱,其實沒有多少。
半個時辰,幾人就收拾好了。
忙著收拾的時候不覺著,每一粒小麥都撿起來放入布口袋,幾人看一下勞動成果,麵麵相覷。
張順子家中土地甚多,每年收割時節院裏曬滿糧食,他對麥粒無比熟悉。他確定在鄉間生活的前十八年從未見過粒大飽滿的小麥。
韓子仁站在高台上由上往下喊:「看什麽呢?好了沒有?小殿下等急了。「
粗使婆子叫張順子先去,她們留下收拾麥秸,打掃地麵。
張順子背著布口袋上去叫韓子仁自個看。
韓子仁沒看出什麽名堂。
藥櫃旁還有幾斤少府送來的麥種,劉據拿來餵雞鴨鵝。張順子打開那個布口袋,跟剛收下來的小麥放一起。
剛打下來的麥粒沒有比原先的長,但比原先的胖。如果說以前的麥粒瘦長,現在麥粒足以稱得上圓潤。比作人的話,以前的麥粒像討了三年飯。
韓子仁大為震撼,張了張口:「……肥多肥少差這麽多?」
張順子家中也有一塊肥田,他小聲說:「不止肥多。我見過一年追兩次肥的地種的小麥。」
韓子仁轉向身後靠牆坐著招貓逗狗的小孩:「藥?」連連搖頭,「不可能。小殿下熬藥的時候我在,那些藥都是他點兵點將隨便選的。」
張順子:「那就是小殿下生來不凡。閉著眼也能選出滋補麥粒的藥方。」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陛下本就不凡,據說太後有陛下的時候曾夢到太陽撲入腹中。如今一切也證明陛下不凡。青出於藍,小殿下應該不尋常。」
張順子點頭:「咱們跟匈奴和親多少年?陛下主政,不光不用和親,匈奴還被長平侯打的抱頭鼠竄。還有那些藩王,當年先帝試著動一下,一個個就清君側。如今推恩令下去這麽久,也沒見他們不滿。」
韓子仁想解釋削弱封地跟推恩令不一樣,雖然目的一樣。
「此事當稟報陛下。」韓子仁道。
張順子點頭:「你去。你比我讀書多見識廣能言善道。」
韓子仁也有此意:「容我想想怎麽說。小殿下太小,外麵那麽多人希望小殿下有個好歹,若叫他們知道陛下有子如此,我們以後怕是得睜著眼睡覺。」
張順子不懂:「這是我等該操心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