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歷史同人]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作者:元月月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恰好而立之年,長子剛滿周歲。
掌櫃的搖頭:「不可能,不可能。小皇子乖巧,哪是那個潑猴——」忽然停下來,跑堂小子好奇:「主人怎麽了?」
掌櫃的掃一眼客人:「那孩子喝湯的時候是不是很乖?窩在父親懷裏一動不動,像極了無知小兒?」
幾位客人連連點頭。
有人想起什麽:「經你一說,那個結帳的人下巴幹幹淨淨,豈不是——不,孩子的父親好像也沒有鬍鬚?」
「這就對了。」一直不曾開口的客人放下酒杯,「宮中許多人天天出來採買,今早聽人說,因為太子殿下喜歡抓陛下的鬍鬚,陛下捨不得訓太子,一氣之下就把鬍鬚剃了。」
跑堂小子張口結舌:「那那那,那是陛下他老人家?騙子竟然蒙對了?」
有客人白眼一翻:「陛下身著華服,腰配美飾,兒子養的極好,我不懂五行八卦也能看出他非升鬥小民。」
「陛下一開始怎麽還信了他的鬼話?」
掌櫃的收起沒喝完的酒:「咱們的陛下對內有對內的法子,對外有對外的魄力。唯有兩個缺點,貪玩和修道。得虧被小太子的尿呲醒了。否則又是一個李少君。
「李少君諸位聽說過嗎?自稱七十,有著童顏,號稱能讓人返老還童。陛下還真信。後來人病死了,陛下當他羽化升仙。聽人說太後看不下去,令人徹查此人,事實證據擺在陛下眼前,陛下才幡然醒悟。如今看來,醒悟那是太後給他留臉了。」
不怪掌櫃的說話難聽。劉徹二十歲左右幹了不少荒唐事。出去狩獵踩壞農田,被彪悍的鄉民圍住不讓走,他怕丟臉,自稱平陽侯。
鄉民當時信了。
消息傳至長安,無一人相信,蓋因平陽侯體弱多病,那幾年上馬都費勁。如今早已不在人世。
劉徹不止一次出去亂跑,以至於鄉野百姓很難把他當成天下最尊貴的人敬仰。鄉野小民想起來就忍不住罵幾句。
跑堂小子很意外:「這麽看陛下也不像紈絝啊。」
掌櫃:「陛下真是個紈絝,皇帝早換人了。」
聽多了皇帝的荒唐事,有的客人對他沒有半點興趣。客人隻希望沒有內戰:「看小太子的樣子皇室後繼有人啊。」
掌櫃的點頭:「跟先帝有一比。」
劉陵在宮裏吃了那麽大虧不敢報復迴來,迴到家越想越憋屈,於是挑幾個能言善辯的奴僕,給他們許多錢,叫他們去東西市買東西,順便多跟人聊皇帝的兒子小小年紀陰險毒辣。
多數百姓不希望打仗,所以當他們聽到小皇子很是乖巧的時候,比劉徹還愁,擔心重現「七國之亂」。乍一聽到小皇子脾氣暴躁,像極了其祖父,長安百姓別提多興奮。劉陵的人一走,他們就奔走相告。
告到劉徹待過的酒肆,掌櫃和跑堂印證這一說法,百姓越發高興,逢人就說皇室後繼有人。
不日消息傳到王侯將相之家,傳到公孫敬聲耳朵裏。
自那日從宮裏迴來,衛孺每每想數落兒子,公孫敬聲都會說「jsg養不教,父母之過。」隨後提醒她,關內侯舅舅說的,皇帝姨丈贊同。
衛孺不好隨意數落他,公孫敬聲耳邊清淨了。公孫敬聲覺著他該好好謝謝小皇子。
休沐日,公孫敬聲帶著奴僕前往東市,買一堆幼童玩具直奔皇宮,也不管衛孺找不到他多著急。
衛子夫見小外甥自己帶著奴僕來的:「你母親忙什麽呢?」
「沒忙什麽啊。」
衛子夫:「她怎麽沒來?」
公孫敬聲這才想起來好像忘記支會母親。
衛子夫見他眼睛亂轉,一臉心虛,無奈地叫奴僕迴家。
「我怎麽辦?」公孫敬聲急得大聲喊。
衛子夫:「我叫人送你。」
「多謝姨母。姨母,小據兒呢?」公孫敬聲往四周看。
「在偏殿門外招貓逗狗呢。」
調皮搗蛋的公孫敬聲頓時覺著他來對了,提起衣擺朝偏殿跑:「姨母,據兒一個人玩寂寞,我去陪他。」
韓蓮子輕笑:「小公孫公子真是,一開口都是別人想怎麽怎麽,他是被迫的。」
衛子夫:「你去看著他倆別打起來。」
韓蓮子想說,一個兩歲一個八歲怎麽打。忽然前幾日春望說的話,「小主子不愧是先帝的孫子。小小年紀竟然敢往術士臉上尿。我二十歲也不敢這麽幹。」
當日韓蓮子迴:「二十歲知羞恥,不憨不傻的人都不敢這麽幹。」
劉據這麽損也是仗著他小,無論誰都隻能說他年幼無知,甚至一笑而過。
「據兒,還記得我嗎?」
劉據看過去,輕輕「咦」一聲,公孫敬聲身上的霧霾淡了,跟劉陵的差不多。他記得公孫賀這幾日都在太僕府,公孫家敢管皇後外甥的唯有衛孺,衛孺做了什麽。
「不記得了?」公孫敬聲捏捏他的小臉,「真軟。」
劉據朝他手上一巴掌:「小——壞!」
公孫敬聲笑了:「還記得我啊。據兒小機靈,幹什麽呢?」
孺子可教說明本性不壞。
劉據對他多了一點點好感,指著宮人千辛萬苦尋來、收拾幹淨的小黑貓,又指一下小花狗:「我的!」
「這麽小?」公孫敬聲看過去,「滿月了嗎?」
櫻桃:「滿月了。」
掌櫃的搖頭:「不可能,不可能。小皇子乖巧,哪是那個潑猴——」忽然停下來,跑堂小子好奇:「主人怎麽了?」
掌櫃的掃一眼客人:「那孩子喝湯的時候是不是很乖?窩在父親懷裏一動不動,像極了無知小兒?」
幾位客人連連點頭。
有人想起什麽:「經你一說,那個結帳的人下巴幹幹淨淨,豈不是——不,孩子的父親好像也沒有鬍鬚?」
「這就對了。」一直不曾開口的客人放下酒杯,「宮中許多人天天出來採買,今早聽人說,因為太子殿下喜歡抓陛下的鬍鬚,陛下捨不得訓太子,一氣之下就把鬍鬚剃了。」
跑堂小子張口結舌:「那那那,那是陛下他老人家?騙子竟然蒙對了?」
有客人白眼一翻:「陛下身著華服,腰配美飾,兒子養的極好,我不懂五行八卦也能看出他非升鬥小民。」
「陛下一開始怎麽還信了他的鬼話?」
掌櫃的收起沒喝完的酒:「咱們的陛下對內有對內的法子,對外有對外的魄力。唯有兩個缺點,貪玩和修道。得虧被小太子的尿呲醒了。否則又是一個李少君。
「李少君諸位聽說過嗎?自稱七十,有著童顏,號稱能讓人返老還童。陛下還真信。後來人病死了,陛下當他羽化升仙。聽人說太後看不下去,令人徹查此人,事實證據擺在陛下眼前,陛下才幡然醒悟。如今看來,醒悟那是太後給他留臉了。」
不怪掌櫃的說話難聽。劉徹二十歲左右幹了不少荒唐事。出去狩獵踩壞農田,被彪悍的鄉民圍住不讓走,他怕丟臉,自稱平陽侯。
鄉民當時信了。
消息傳至長安,無一人相信,蓋因平陽侯體弱多病,那幾年上馬都費勁。如今早已不在人世。
劉徹不止一次出去亂跑,以至於鄉野百姓很難把他當成天下最尊貴的人敬仰。鄉野小民想起來就忍不住罵幾句。
跑堂小子很意外:「這麽看陛下也不像紈絝啊。」
掌櫃:「陛下真是個紈絝,皇帝早換人了。」
聽多了皇帝的荒唐事,有的客人對他沒有半點興趣。客人隻希望沒有內戰:「看小太子的樣子皇室後繼有人啊。」
掌櫃的點頭:「跟先帝有一比。」
劉陵在宮裏吃了那麽大虧不敢報復迴來,迴到家越想越憋屈,於是挑幾個能言善辯的奴僕,給他們許多錢,叫他們去東西市買東西,順便多跟人聊皇帝的兒子小小年紀陰險毒辣。
多數百姓不希望打仗,所以當他們聽到小皇子很是乖巧的時候,比劉徹還愁,擔心重現「七國之亂」。乍一聽到小皇子脾氣暴躁,像極了其祖父,長安百姓別提多興奮。劉陵的人一走,他們就奔走相告。
告到劉徹待過的酒肆,掌櫃和跑堂印證這一說法,百姓越發高興,逢人就說皇室後繼有人。
不日消息傳到王侯將相之家,傳到公孫敬聲耳朵裏。
自那日從宮裏迴來,衛孺每每想數落兒子,公孫敬聲都會說「jsg養不教,父母之過。」隨後提醒她,關內侯舅舅說的,皇帝姨丈贊同。
衛孺不好隨意數落他,公孫敬聲耳邊清淨了。公孫敬聲覺著他該好好謝謝小皇子。
休沐日,公孫敬聲帶著奴僕前往東市,買一堆幼童玩具直奔皇宮,也不管衛孺找不到他多著急。
衛子夫見小外甥自己帶著奴僕來的:「你母親忙什麽呢?」
「沒忙什麽啊。」
衛子夫:「她怎麽沒來?」
公孫敬聲這才想起來好像忘記支會母親。
衛子夫見他眼睛亂轉,一臉心虛,無奈地叫奴僕迴家。
「我怎麽辦?」公孫敬聲急得大聲喊。
衛子夫:「我叫人送你。」
「多謝姨母。姨母,小據兒呢?」公孫敬聲往四周看。
「在偏殿門外招貓逗狗呢。」
調皮搗蛋的公孫敬聲頓時覺著他來對了,提起衣擺朝偏殿跑:「姨母,據兒一個人玩寂寞,我去陪他。」
韓蓮子輕笑:「小公孫公子真是,一開口都是別人想怎麽怎麽,他是被迫的。」
衛子夫:「你去看著他倆別打起來。」
韓蓮子想說,一個兩歲一個八歲怎麽打。忽然前幾日春望說的話,「小主子不愧是先帝的孫子。小小年紀竟然敢往術士臉上尿。我二十歲也不敢這麽幹。」
當日韓蓮子迴:「二十歲知羞恥,不憨不傻的人都不敢這麽幹。」
劉據這麽損也是仗著他小,無論誰都隻能說他年幼無知,甚至一笑而過。
「據兒,還記得我嗎?」
劉據看過去,輕輕「咦」一聲,公孫敬聲身上的霧霾淡了,跟劉陵的差不多。他記得公孫賀這幾日都在太僕府,公孫家敢管皇後外甥的唯有衛孺,衛孺做了什麽。
「不記得了?」公孫敬聲捏捏他的小臉,「真軟。」
劉據朝他手上一巴掌:「小——壞!」
公孫敬聲笑了:「還記得我啊。據兒小機靈,幹什麽呢?」
孺子可教說明本性不壞。
劉據對他多了一點點好感,指著宮人千辛萬苦尋來、收拾幹淨的小黑貓,又指一下小花狗:「我的!」
「這麽小?」公孫敬聲看過去,「滿月了嗎?」
櫻桃:「滿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