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知道自己不行了,改元“弘道”,並且下令大赦天下為自己祈求福祉。本來大赦令應該是由皇帝站在城樓門上,召集百姓們在城樓下聽。可是,當皇帝李哲剛抬抬頭,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這力氣了,隻好把百姓們召集在外殿由史航誦讀。
大赦令一發,百姓們齊聲歡唿,裏麵的皇帝問左右:“百姓們高興嗎?”左右答:“百姓歡唿雀躍,他們很高興。”
李哲躺在病榻上,歎道:“他們高興,我的命終究是保不住了。我多希望上天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好讓我迴到長安再死啊!”
這句話就是李哲這一生最後一句話,當天夜裏,他就死在了貞觀殿內,享年五十六歲。
皇後栗氏,六十歲。李賢28歲,李沐20歲。
李哲死後,就被洗漱妝奩幹淨後放進了棺內。而與此同時,栗皇後拿出來一份文件,李哲的政治遺囑,名曰“大帝遺詔”。
“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紀輕重,宜依前製,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園陵製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
這一份遺詔一出來,栗皇後的權利馬上就穩固了。這份遺詔主要有三個內容。
第一,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以日易月。這是說,太子可以不用等過了皇帝的忌辰之後再登基,本來按照規矩製度新皇帝應該為老皇帝守孝27個月,可畢竟軍國大事不容耽誤,就用一天來代替一個月,隻用服喪27天即可。第二,園陵製度務從節儉。是說,後事不用太過奢侈華麗,皇帝生前就愛好節儉,所以此說並不為奇。
而真正重要的,是這第三層“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軍國大事有什麽不能裁決的,可以問天後的意思。
而遺詔中,皇太子一職,也不知說的是誰。所以朝中便有兩種唿聲。——廢太子李賢,皇子李沐。
本來李賢已經是廢太子,不宜再繼承皇位,然而這個人優秀到不能讓人忘記,所以在朝中的唿聲甚至高過了按順序應該繼承皇位的皇子李沐。
於是,李沐直接上書自己不如六皇兄李賢而直接放棄了接手的權利,廢太子李賢又被重新啟用,並且決定按照遺詔中所說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
而此時的栗太後,對新帝——她最優秀的兒子說:“皇帝,哀家知道你剛即帝位心中急切,不過哀家也知道皇帝你因為先帝之死而悲痛萬分,是決不能在此時管理國事的,既然
如此,哀家便替你掌管,如何?”,新帝李賢不可能說“我爸死了我不傷心”不給權呀,於是李賢心不甘情不願的讓栗太後接管權利,然後道:“母後既然願意為了兒子操勞國事自然是辛苦母後了,不過兒子仍希望二十天之後,母後可以歸還權利於兒子。”
栗太後笑道:“皇帝放心,哀家必定不拖延半分。”
皇帝自去不提。栗皇後便拿起先帝遺詔,一雙淩厲的眼睛就盯著那個“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這幾個字表麵上似乎是限製了新帝的權利,然而實際上卻實實打擊了栗太後所能觸碰到的朝政的範圍。隻有軍國大事是栗太後可以碰的,平常小事不許。而且是隻有皇帝裁決不了的才會去找天後,“兼取天後進止”,隻是和你商量商量,絕不決定還是在皇帝手裏的。
而這20天內,新帝把權利交給栗太後,可是全權!所以,她必定會好好把握。隻是她如今又喜又懼,喜得是雖然在後期她與先帝諸多不合,可先帝仍然在臨死前是信任她的,懼的是她不能在這20天裏好好利用手中權力,那麽她以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顧命大臣裴炎是個聰明人。在李哲死後,權利便被分成三部分,天後栗氏,新帝李賢,他顧命大臣裴炎。這三方勢力中當然是天後勢力最大,最小的是裴炎。裴炎決定投靠天後,因為天後最大,手中權力最實。所以,他才會和野心勃勃的天後攪到一起成為同一陣營的人。
栗太後在青雲宮內,桌前案幾上放著三張紙片,一書“宗室”二字,一書“揚並荊易”四字,一書裴炎二字。
“宗室”,指的是具有李家血統的皇室中人,栗太後心想,隻要堵住了他們的嘴,她要再做什麽就不會有人出來多舌。“揚並荊易”則是揚州、並州、荊州、易州,這四個州分布在這片錦繡河山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揚州、易州繁華,有“揚一易二”之稱,更有民間俗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說法,荊州易州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裴炎,栗皇後必須著重考慮。她可以提拔宗室子弟,譬如給他們加封“三師”等等,那揚、並、荊、易四州她可以派過去心腹大將去鎮守,但裴炎比較特殊。裴炎已經是宰相,又是顧命大臣,已經是位極人臣,無法再晉封。
所以,栗太後把裴炎從原來的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提拔為中書省長官中書侍郎,又送給他一件大禮:栗太後把宰相集體議事的政事堂從門下省給挪到了中書省!
這件大禮
,讓裴炎覺的栗太後如此信任他,心中感激。而栗太後做出此事,卻是有她自己不為人知的原因:把政事堂從門下省遷到中書省,此舉不僅削弱了門下省的實際能力,而且中書省栗太後的人多,以後如果她要做什麽離經叛道的事宰相班子議事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而栗太後剛剛調整宰相班子完,就已經是20天的最後一天!她沒有浪費一分一秒,沒有虛度一天的時間。在新帝李賢服喪期滿,栗太後歸政於新帝。
李賢第一次上朝,下朝後立馬去了栗太後的青雲宮。雲兒稟報皇帝來請安,栗太後風韻猶存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道:“請皇帝進來吧,雲兒你去備茶。”
“母後好手段!母後當真是老而未老,給兒子把朝政上的事決斷的恰到好處,竟然沒有半分兒子可以插手的地方。李賢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這聲音中氣十足,裏麵蘊含著淡淡的怒意。
栗太後恍若未聞,笑道:“皇帝何必動怒?哀家既然給皇帝打理朝政,那必然是做到最好,免得讓皇帝操心。皇帝大了,再也不是當年聽見母後親手給你做東西吃就喜上眉梢的孩子了。如今的皇帝威風八麵,獨立自主,哀家看著很是欣慰。”
李賢聞言,吞了口氣,強笑道:“母後老了,是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兒子自然會給母後一個盛世的後唐!”
大赦令一發,百姓們齊聲歡唿,裏麵的皇帝問左右:“百姓們高興嗎?”左右答:“百姓歡唿雀躍,他們很高興。”
李哲躺在病榻上,歎道:“他們高興,我的命終究是保不住了。我多希望上天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好讓我迴到長安再死啊!”
這句話就是李哲這一生最後一句話,當天夜裏,他就死在了貞觀殿內,享年五十六歲。
皇後栗氏,六十歲。李賢28歲,李沐20歲。
李哲死後,就被洗漱妝奩幹淨後放進了棺內。而與此同時,栗皇後拿出來一份文件,李哲的政治遺囑,名曰“大帝遺詔”。
“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紀輕重,宜依前製,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園陵製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
這一份遺詔一出來,栗皇後的權利馬上就穩固了。這份遺詔主要有三個內容。
第一,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以日易月。這是說,太子可以不用等過了皇帝的忌辰之後再登基,本來按照規矩製度新皇帝應該為老皇帝守孝27個月,可畢竟軍國大事不容耽誤,就用一天來代替一個月,隻用服喪27天即可。第二,園陵製度務從節儉。是說,後事不用太過奢侈華麗,皇帝生前就愛好節儉,所以此說並不為奇。
而真正重要的,是這第三層“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軍國大事有什麽不能裁決的,可以問天後的意思。
而遺詔中,皇太子一職,也不知說的是誰。所以朝中便有兩種唿聲。——廢太子李賢,皇子李沐。
本來李賢已經是廢太子,不宜再繼承皇位,然而這個人優秀到不能讓人忘記,所以在朝中的唿聲甚至高過了按順序應該繼承皇位的皇子李沐。
於是,李沐直接上書自己不如六皇兄李賢而直接放棄了接手的權利,廢太子李賢又被重新啟用,並且決定按照遺詔中所說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
而此時的栗太後,對新帝——她最優秀的兒子說:“皇帝,哀家知道你剛即帝位心中急切,不過哀家也知道皇帝你因為先帝之死而悲痛萬分,是決不能在此時管理國事的,既然
如此,哀家便替你掌管,如何?”,新帝李賢不可能說“我爸死了我不傷心”不給權呀,於是李賢心不甘情不願的讓栗太後接管權利,然後道:“母後既然願意為了兒子操勞國事自然是辛苦母後了,不過兒子仍希望二十天之後,母後可以歸還權利於兒子。”
栗太後笑道:“皇帝放心,哀家必定不拖延半分。”
皇帝自去不提。栗皇後便拿起先帝遺詔,一雙淩厲的眼睛就盯著那個“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這幾個字表麵上似乎是限製了新帝的權利,然而實際上卻實實打擊了栗太後所能觸碰到的朝政的範圍。隻有軍國大事是栗太後可以碰的,平常小事不許。而且是隻有皇帝裁決不了的才會去找天後,“兼取天後進止”,隻是和你商量商量,絕不決定還是在皇帝手裏的。
而這20天內,新帝把權利交給栗太後,可是全權!所以,她必定會好好把握。隻是她如今又喜又懼,喜得是雖然在後期她與先帝諸多不合,可先帝仍然在臨死前是信任她的,懼的是她不能在這20天裏好好利用手中權力,那麽她以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顧命大臣裴炎是個聰明人。在李哲死後,權利便被分成三部分,天後栗氏,新帝李賢,他顧命大臣裴炎。這三方勢力中當然是天後勢力最大,最小的是裴炎。裴炎決定投靠天後,因為天後最大,手中權力最實。所以,他才會和野心勃勃的天後攪到一起成為同一陣營的人。
栗太後在青雲宮內,桌前案幾上放著三張紙片,一書“宗室”二字,一書“揚並荊易”四字,一書裴炎二字。
“宗室”,指的是具有李家血統的皇室中人,栗太後心想,隻要堵住了他們的嘴,她要再做什麽就不會有人出來多舌。“揚並荊易”則是揚州、並州、荊州、易州,這四個州分布在這片錦繡河山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揚州、易州繁華,有“揚一易二”之稱,更有民間俗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說法,荊州易州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裴炎,栗皇後必須著重考慮。她可以提拔宗室子弟,譬如給他們加封“三師”等等,那揚、並、荊、易四州她可以派過去心腹大將去鎮守,但裴炎比較特殊。裴炎已經是宰相,又是顧命大臣,已經是位極人臣,無法再晉封。
所以,栗太後把裴炎從原來的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提拔為中書省長官中書侍郎,又送給他一件大禮:栗太後把宰相集體議事的政事堂從門下省給挪到了中書省!
這件大禮
,讓裴炎覺的栗太後如此信任他,心中感激。而栗太後做出此事,卻是有她自己不為人知的原因:把政事堂從門下省遷到中書省,此舉不僅削弱了門下省的實際能力,而且中書省栗太後的人多,以後如果她要做什麽離經叛道的事宰相班子議事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而栗太後剛剛調整宰相班子完,就已經是20天的最後一天!她沒有浪費一分一秒,沒有虛度一天的時間。在新帝李賢服喪期滿,栗太後歸政於新帝。
李賢第一次上朝,下朝後立馬去了栗太後的青雲宮。雲兒稟報皇帝來請安,栗太後風韻猶存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道:“請皇帝進來吧,雲兒你去備茶。”
“母後好手段!母後當真是老而未老,給兒子把朝政上的事決斷的恰到好處,竟然沒有半分兒子可以插手的地方。李賢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這聲音中氣十足,裏麵蘊含著淡淡的怒意。
栗太後恍若未聞,笑道:“皇帝何必動怒?哀家既然給皇帝打理朝政,那必然是做到最好,免得讓皇帝操心。皇帝大了,再也不是當年聽見母後親手給你做東西吃就喜上眉梢的孩子了。如今的皇帝威風八麵,獨立自主,哀家看著很是欣慰。”
李賢聞言,吞了口氣,強笑道:“母後老了,是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兒子自然會給母後一個盛世的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