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杜曉曉顯然沒料到她會如此,不過正好,得罪了楚淺淺,以後她的日子可別想安寧了。


    杜曉曉眼神無辜地看向楚淺淺,果真,她眼底浮上幾分寒意,隻是不等她發作,門口處傳來一聲滄桑的聲音,“都站在這裏幹嘛呢?”


    迴頭看去,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一頭白發,麵容蒼老,但身子還算挺拔。


    “齊先生!”眾人齊聲行禮問候道。


    齊先生點點頭,擺手示意諸位迴到自己的位置坐好,隻有薑嶼還站在原地,她學著方才她們行禮的模樣朝他行禮,“齊先生!”


    齊先生在羅漢榻上坐下,聽到聲音,這才注意到還有人站在這裏,他的眼睛有些花了,故此看向薑嶼時眯起了眼睛,“你是?”


    “薑梓舒!”她答。


    齊先生微微蹙眉,片刻後,眉頭舒展道:“你是東陽城平郡王之女?”


    “是。”她道。


    “之前讀過書沒?”


    “讀過一些。”


    齊先生拿起戒尺敲了敲桌麵,吩咐道:“過來寫幾個字我看看。”


    薑嶼也不推搡,走上前,擼了擼袖子,捏住毛筆,墨是早就研好的,她捏筆蘸取墨汁,小時候好歹也在興趣班裏學過一段時間書法,雖寫的一般,但握筆姿勢他還是記得。


    ‘按、壓、鉤、頂、抵’,手法青澀地在素箋上寫了一個‘薑’字,然後又寫了三個簡單的字,‘人、之、初’。


    齊先生一看她這手勢,還是點了點頭,雖字跡不太雅觀,但心中對她還是有幾分讚賞,懸腕枕臂,背挺腰直,目光專注。


    “都讀過什麽書?”齊先生又問。


    “四書五經都讀過。”


    “知道四書五經都是什麽嗎,就敢在這裏吹。”下方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薑嶼扭頭直對楚淺淺的目光,聲音鏗鏘有力,“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


    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於秦末戰火,隻剩下五經。


    六藝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


    還有一種說法將六藝解釋為六經,即《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樂經》《春秋》。


    還要不要我跟你詳細講解一下何為禮樂射禦書數?”


    “這都是人盡皆知的內容,有什麽可得瑟的!”楚淺淺滿眼嫌棄道。


    “楚三小姐,前日咱們學的什麽,你來帶大家迴顧一遍。”齊先生道。


    楚淺淺站起身抬起高傲的頭顱,朗朗道:“”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誌,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話落,齊先生緩緩睜開眼睛看向薑嶼,她立馬站起身,聲音鏗鏘,“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語畢,薑嶼明目張膽地衝楚淺淺挑了挑眉,麵對校園霸淩,她從來不懼。


    “不錯,千萬不可懈怠,還有你的字需要勤加練習。”


    “是,謹遵先生教誨。”


    “找個位置坐下吧!”


    薑嶼尋了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掃了一眼在場的小姐們,自古以來,越是高門大戶越是重視子女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女子無才便是德’肯定是出自那些無良父母不願供養女兒讀書騙人的話。


    想到這,薑嶼又想到了自己的計劃,她捏起筆在紙上盤算著,從她穿過來至今,平日裏積攢的銀兩加上坑蒙拐騙的,她現在差不多有九萬兩了,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杜曉曉曾說過這麓山書院是齊先生一手創辦的,那肯定有辦學經驗,可以向他好好請教一番。


    薑嶼的思緒早已飛遠,自然沒有注意到幾雙眼睛已經盯上了她。


    “先生,薑梓舒趁著您講課時在畫畫。”坐在一旁的上官琪揚聲道。


    齊先生向來是反感此事,可以不來,但既然來了就不可以不學,尤其對他這種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知道時間的珍貴,對於他們來說,虛費光陰等於犯罪。


    聞言,他的臉色立刻耷拉下來,聲音也冷了幾分,“可有此事?”


    薑梓舒站起身,臉不紅心不跳,一臉淡定,“迴先生,梓舒的確走神了,但卻並不是上官小姐說的那樣,梓舒不想耽誤諸位小姐的學習時間,還請先生準許梓舒下課後跟您解釋。”


    “那你敢把你桌上的紙展示給大家看嗎?”上官琪不依不饒道。


    卻不成想薑嶼嚴詞拒絕,“不可以。”


    “先生,你看她撒謊。”


    薑嶼將桌案的紙對折後拿在手中,抬腳來到齊先生桌前,恭敬地將折疊起來的遞到先生麵前,“先生,下課後,梓舒會親自跟您解釋,還請不要因我而浪費其他人的時間。”


    說完,放下紙轉身迴了座位。


    齊先生看了一眼紙上卻實並非畫,而是一行一行數字,雖看不懂但卻非上官琪所說,便暫時不再追究此事。


    “我剛才講到哪了……”


    看到齊先生不追究,薑嶼對上官琪那張憤怒的麵容露出了一絲冷笑。


    下課後,不等齊先生開口,薑嶼便起身上前,十分有眼力地幫著先生拿著書,隨他一同走出明堂。


    來到齊先生的書房,隻見一牆麵的書櫃上擺著滿滿當當的書籍。


    齊先生坐在自己的太師椅上啜飲一口茶水後,才道:“說說吧!”


    那意思似乎在說,來吧,我倒想聽聽你這想了一堂課的理由。


    薑嶼確實想了一堂課,她腰杆筆直,神情傲然卻不傲慢,自信卻不自負。


    “聽聞麓山書院是先生一手創辦,但先生教的是江陵豪門顯貴的子女,梓舒便有一個想法。”


    “什麽想法?”


    薑嶼指著紙上的數字道:“我想辦一個隻收窮人家孩子的書院,這上麵便是我現在能籌到的錢。”


    聽她這麽一說,齊先生又仔細地看了眼那紙上的數字,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沉思片刻道:“這的確不是一筆小數字,但你可知創辦學院並非你想的那麽容易。”


    “我自然想過,而且此事也並非想了一日,今日見了先生後才讓我定下決心非要做成此事。”這件事,她想了兩世,她不想在隻想下去,尤其在這樣的封建保守的朝代,“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窮人孩子的重要出路。


    對於許多家庭條件不富裕的孩子來說,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雖然讀書並不能保證一定能讓人擺脫貧困,但它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實現夢想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機會。


    讀書能夠為孩子們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機會。通過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能夠獲得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情牽浮華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蠟筆沒有芯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蠟筆沒有芯芯並收藏異世情牽浮華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