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妻來說,雖然從小就接受不能嫉妒要賢惠的教導,但對於分享自己丈夫的女人明顯會非常膈應,而對側室妾室的態度那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正妻頭一等厭惡的就是那些大戶人家出來的庶女,都是一個標準模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喜愛吟詩作對,纖弱美麗感情細膩喜歡悲春傷秋,而且是「善良」「大度」的才女,這等女人是最討男人喜歡的,不僅僅有「才華」什麽都能接上來,而且柔弱需要保護,又對自己全心全意地崇拜,極容易滿足男人的大男子主義,所以正妻們縱然知道一個半夏血統的女子根本翻不起什麽波浪來,卻也是最最厭惡這種類型的人物,否則為什麽梅花烙這麽受歡迎呢?因為這寫出了正妻們的心聲啊,況且男人也喜歡看兩齣,這一看就發現,啊,實在了不得,原來那些柔弱美女個個都是蛇蠍心腸,但轉念一想,是啊,若是什麽都要我保護,我又不怎麽知會後院的事情,她們怎麽可能一點事情都沒有?


    這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哥都是從後院鬥爭的腥風血雨中過來的,也大概明白這種事情,他們討厭有人蒙蔽利用自己因為這樣顯得自己是個傻子,所以這齣戲出來之後倒是讓柔弱美女失去了市場,正妻們感激清暖都來不及,聽見洛祈淵這麽不著調的事情,都齊齊打了個寒戰,沒想到這位淳郡王已經不著調到了這種程度,雖說有些人家裏寵半夏女子是超過了正妻,但絕對不會外露了,更不會做這等事情。


    然後大家又繼續打聽八卦,期待知道後續。


    淳郡王做下這等不著調的事情,若他找麻煩的對象是洛祈涵,皇帝絕對一句話都不會說就當沒聽到,但他確實在洛祈涵去檢查大壩蕭清暖一個人在府裏的時候衝過去的,文昌侯那邊就必須安撫好,所以皇帝不免申飭淳郡王而且據說罵得很重,不但停掉了他的俸祿而且還罰他在家裏好好反思,導致英郡王沒了這個掣肘簡直要在家裏開宴會了。


    當大家更關心的是清暖的動向,據說,寧親王妃自從那天淳郡王闖了她的王府之後,便立刻派人去打聽沈晚馨的消息,而且還大張旗鼓,毫不掩飾,甚至公然傳了話出來,意思就是既然淳郡王覺得自己的妾室很像劇中的白吟霜,那正好不知道怎麽寫下去的她要向沈晚馨取經,說不定寫了沈晚馨的經歷這部戲會更精彩呢沈晚馨的事情又不是什麽機密,隻要略一打聽就出來了,聽說這幾天王妃就在奮筆疾書呢聽見清暖這樣的舉動,很多人都會心一笑,覺得清暖畢竟還是個年輕的女子,沒有經歷那麽多大風大浪,心地還是善良而且存了一份稚氣,否則不會採用這麽和善的法子來反擊,這樣倒顯得有點可愛了。


    所有人都覺得清暖這一舉動簡直是太輕微的懲罰了,隻有洛祈淵氣得要命,但他卻已經想明白,雖然自己那七弟不討父皇喜歡,但架不住文昌侯家的重要性和這麽多年積累下的好名聲,還有八萬年傳下的嫡庶之分,所以自己此舉實在是魯莽了,他更知道,從嘉臨皇朝建立開始,就在沒有出現過胤夏人對白音人低頭的情況,所以自己註定要失望了。


    這隻是過年前的一段小插曲,頂多為過年的時候大家走親戚的時候多了一樁談資,倒是清暖下了帖子給嫣然、玉萱還有貞音請她們來玩,貞音因為身體不適就沒來,談起前些日子的事情,嫣然不由一陣唏噓。她原以為李筱歌能夠做到皇子的第一側妃算是相當不錯了,卻沒想到是這樣不著調的,未免對自己的婚事產生了恐慌。


    洛復瞻身體漸漸好轉,所以她過了年就要嫁過去,且不說成親王府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單單就說成親王和今上的兄弟情以及洛復瞻那受寵的程度,將來襲爵皇帝少不得找個理由繼續讓洛復瞻承了親王爵,一個親王妃豈是她一個小小的子爵孫女而且還不是未來能夠繼承爵位的那一房能夠坐穩的?若是日後皇帝憂心這位侄子,給他添了側妃庶妃,雖然地位明著不會高過自己,但暗地裏卻說不準,而且成親王府的水太深了,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不知道礙了多少人的眼,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清暖和玉萱是知道皇家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也覺得自己無論怎麽說都顯得太過蒼白無力,一切還是要靠嫣然自己去爭才是,好在嫣然雖然爽朗卻不是那種傻大姐,雖然在成親王府要壓抑自己的性子,但嫣然心思非常縝密,若是謹慎一些,怕也不會出什麽問題。


    嫣然何嚐不知道這些事情都要靠自己去爭,她也不過就是對好友發發牢騷而已,所以三人便討論清暖寫的梅花烙開始嘰嘰喳喳,倒沒有了先前那哀傷的氣氛。


    正德殿。


    內務府總管,胤夏貴族頭號紅人楊路正恭敬地站著,他在向洛明霄匯報半個月後的新年的各項準備,雖說什麽位置先後座位主次都是內務府安排,但皇帝還是要象徵性地過問一下的。


    楊路將主要的事情一一稟報完畢,然後頗為小心地問:「皇上,還有一樁事。」


    「何事?」洛明霄覺得楊路的態度非常奇怪。


    「寧親王檢查堤壩在外未歸,不知寧親王妃是否要……」楊路欲言又止。


    事實上,因為洛明霄的態度,導致內務府都知道無論什麽重要事情都沒洛祈涵參加的份,所以壓根就沒有考慮過他的位置,但現在又不一樣,蕭清暖不僅僅是古貴族象徵、清流領袖、世代純臣文昌侯家的嫡小姐,也是傳言中皇帝喜歡的人,若是這次的宴會自己沒有向皇帝請示就貿然地按照以往的慣例辦,那相當於不給蕭清暖麵子,不給洛祈涵麵子,更不給文昌侯府麵子,想到文昌侯府那隱晦的提示,楊路就覺得心驚肉跳,所以這次硬著頭皮也要來問個明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姻差緣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雲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雲疏影並收藏姻差緣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