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侯一脈,從來沒有胤夏純血的女孩出生過,從皇朝建立開始,就沒有,而出現庶女,也是十幾代之前了。聽說上古的時候,有秘法,能在懷胎五個月的時候確定男女,洛明霄覺得,文昌侯一脈是有這種技術的,正是因為診斷出了孩子是女的,這兩兄妹才能生下來。
那麽問題就來了,蕭清暖到底有什麽特殊性,能夠這麽重要而獨特?
也正是因為如此,洛明霄想將蕭清暖掌握在手裏,不知道內情、和自己親近、耳根子軟且身體不好的洛復瞻顯然是比較好的選擇——在自己納蕭清暖會破壞名聲的情況下。事實上,因為洛復瞻遲遲沒有好的原因,洛明霄已經在猶豫是不是讓清暖入宮了。
這個時候,這個最關鍵的時候,蕭清暖居然性命垂危!
洛明霄知道,蕭清暖對於文昌侯家很重要,是他們等了八萬年的嫡女,這一點從他們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所以他不敢想像,如果蕭清暖則真的死在皇宮中,文昌侯會怎麽發瘋,但事實上,他也不想知道。
紛紛擾擾終有盡 第五十三章 思量對策
清暖並不知道她昏迷後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道她對於文昌侯一脈的重要性,她的計劃隻是自己中毒,然後根據她家的地位,皇宮一定會進行大搜查,這麽大的動靜很容易得罪人,為了表示對純臣的關心,皇帝說不定還會日日過問她的病情,而之前皇帝拖著不肯給她指婚已經引起大家的猜測,洛復瞻又沒有好,清暖自己防守的滴水不漏,加上榮妃那邊的努力以及蕭秀玫的原因,大概大家都會覺得既然得不到那就幹脆誰都不要娶她,隻要不讓她進宮就好。
不得不說,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舉動,清暖完全是在賭一個概率,畢竟進宮之後很多事情都脫離了她的想像,也讓她收斂了自己的驕傲,為了家族的未來,她隻能一搏。
這個時候她怎麽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場笑話。
不過,倒是歪打正著。
皇上每天都去關心蕭清暖的診治狀況,這件事情雖然做的隱蔽,但那些妃子也不是傻子,什麽時候見皇上對誰這麽關心過?而清暖那容貌身世性情,如果入了宮,絕對是一個勁敵啊,何況看皇上那態度,說不定是真的動心了,那她不僅是妃子的勁敵,也是皇子們的眼中釘了。
現在大家就隻有一個憑仗,那就是皇帝要名聲,說不定不會做這種亂輩分的事情,但大家都清楚,文昌致遠兩脈遠到十萬八千裏去了,如果皇上施展雷霆手段,是沒有人敢拿這件事情做文章,蕭清暖也是可以入宮的。
而且,隨著皇帝天天報導坤鳳宮,還有太後一直被軟禁,傻子都知道不對勁了,他們必須推選出一個對象,要身份高貴配得上文昌侯家的嫡小姐,而且不怕皇帝的報復,於是,很多人都盯上了洛祈涵。
他身份夠高貴——嫡皇子,隻要成了年就是親王;他名正言順——至今身邊還沒有一個女人;他不怕被報復——反正本來就不得寵……總之,大家要顧慮的隻有文昌侯的反應,但他們想,你文昌侯再牛,也不過就是靠著皇帝得寵,所以讓你孫女守活寡算什麽?反正七皇子那個樣子,大不了改嫁嘛,大家都知道你孫女是清白的。其實,很多人樂意看多年來一直有「第一豪門」感覺的文昌侯府的淒涼狀況,這就是人類的病態心理。
不得不說,無知者無畏,如果他們知道文昌侯可以像捏死螞蟻一樣捏死他們,他們是絕對不敢出這主意的,可惜他們不知道,這也讓清暖那本來無論她怎麽運作都不可能成功的念頭生生的完成了。
永壽宮。
隨著清暖病情的好轉,皇上也對永壽宮放寬了限製,畢竟還要指望著太後最後來觀察一下秀女不是?也體現一下他並沒有軟禁自己的母親,穩定軍心,但對太後的監視,卻是一分都沒有少過。
可惜,他小看了世家動起決心來的力量。
**也是一門政治,而洛明霄的平衡之術玩的太好了,玩的正好每個朝堂勢力對應一位皇子,無論是寵妃還是皇子,**和朝堂都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才會讓這次的選秀如此矚目。他們希望自己這方勢力能夠得到文昌侯的支持,但不希望有一位受盡寵愛的,甚至會動搖皇後位置的貴妃出現,更不希望哪天皇上不高興把皇後廢了多一位有文昌侯家血脈的皇子讓那些清流唧唧歪歪。雖然他們可能也會得利,但畢竟自己直接支持得到的蛋糕多,所以,借著挑選秀女的機會,幾位妃子都到了永壽宮。
太後在宮中這麽多年,手段也是有的,收攏一兩個心腹,恩威並施,完全不成問題,所以不懼怕皇上知道。
這次聚會,除了要照顧清暖的皇後沒有到以外,淑妃、莊妃、惠妃、榮妃、文妃這五人可是全到了,而這個時候,皇帝正好在坤鳳宮看清暖,這是她們拿到的確切消息,因此整個永壽宮中醋味瀰漫。
榮妃因為清暖在自己宮中出的意外,又知道清暖中的是什麽毒,她反正沒有兒子,所以看誰都不順眼,陰陽怪氣地說:「當初我就說了吧?蕭清暖長得好,家世好,如果進了宮那可是大威脅,可你們怎麽說,她是我的侄女輩,也是皇上的侄女,皇上是不會做這件事情的。但你們忘了,雖然都姓蕭,但我們兩家可隻有先祖是兄弟,這一脈脈傳下來還沒有通過婚,早差了十萬八千裏!」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麽問題就來了,蕭清暖到底有什麽特殊性,能夠這麽重要而獨特?
也正是因為如此,洛明霄想將蕭清暖掌握在手裏,不知道內情、和自己親近、耳根子軟且身體不好的洛復瞻顯然是比較好的選擇——在自己納蕭清暖會破壞名聲的情況下。事實上,因為洛復瞻遲遲沒有好的原因,洛明霄已經在猶豫是不是讓清暖入宮了。
這個時候,這個最關鍵的時候,蕭清暖居然性命垂危!
洛明霄知道,蕭清暖對於文昌侯家很重要,是他們等了八萬年的嫡女,這一點從他們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所以他不敢想像,如果蕭清暖則真的死在皇宮中,文昌侯會怎麽發瘋,但事實上,他也不想知道。
紛紛擾擾終有盡 第五十三章 思量對策
清暖並不知道她昏迷後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道她對於文昌侯一脈的重要性,她的計劃隻是自己中毒,然後根據她家的地位,皇宮一定會進行大搜查,這麽大的動靜很容易得罪人,為了表示對純臣的關心,皇帝說不定還會日日過問她的病情,而之前皇帝拖著不肯給她指婚已經引起大家的猜測,洛復瞻又沒有好,清暖自己防守的滴水不漏,加上榮妃那邊的努力以及蕭秀玫的原因,大概大家都會覺得既然得不到那就幹脆誰都不要娶她,隻要不讓她進宮就好。
不得不說,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舉動,清暖完全是在賭一個概率,畢竟進宮之後很多事情都脫離了她的想像,也讓她收斂了自己的驕傲,為了家族的未來,她隻能一搏。
這個時候她怎麽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場笑話。
不過,倒是歪打正著。
皇上每天都去關心蕭清暖的診治狀況,這件事情雖然做的隱蔽,但那些妃子也不是傻子,什麽時候見皇上對誰這麽關心過?而清暖那容貌身世性情,如果入了宮,絕對是一個勁敵啊,何況看皇上那態度,說不定是真的動心了,那她不僅是妃子的勁敵,也是皇子們的眼中釘了。
現在大家就隻有一個憑仗,那就是皇帝要名聲,說不定不會做這種亂輩分的事情,但大家都清楚,文昌致遠兩脈遠到十萬八千裏去了,如果皇上施展雷霆手段,是沒有人敢拿這件事情做文章,蕭清暖也是可以入宮的。
而且,隨著皇帝天天報導坤鳳宮,還有太後一直被軟禁,傻子都知道不對勁了,他們必須推選出一個對象,要身份高貴配得上文昌侯家的嫡小姐,而且不怕皇帝的報復,於是,很多人都盯上了洛祈涵。
他身份夠高貴——嫡皇子,隻要成了年就是親王;他名正言順——至今身邊還沒有一個女人;他不怕被報復——反正本來就不得寵……總之,大家要顧慮的隻有文昌侯的反應,但他們想,你文昌侯再牛,也不過就是靠著皇帝得寵,所以讓你孫女守活寡算什麽?反正七皇子那個樣子,大不了改嫁嘛,大家都知道你孫女是清白的。其實,很多人樂意看多年來一直有「第一豪門」感覺的文昌侯府的淒涼狀況,這就是人類的病態心理。
不得不說,無知者無畏,如果他們知道文昌侯可以像捏死螞蟻一樣捏死他們,他們是絕對不敢出這主意的,可惜他們不知道,這也讓清暖那本來無論她怎麽運作都不可能成功的念頭生生的完成了。
永壽宮。
隨著清暖病情的好轉,皇上也對永壽宮放寬了限製,畢竟還要指望著太後最後來觀察一下秀女不是?也體現一下他並沒有軟禁自己的母親,穩定軍心,但對太後的監視,卻是一分都沒有少過。
可惜,他小看了世家動起決心來的力量。
**也是一門政治,而洛明霄的平衡之術玩的太好了,玩的正好每個朝堂勢力對應一位皇子,無論是寵妃還是皇子,**和朝堂都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才會讓這次的選秀如此矚目。他們希望自己這方勢力能夠得到文昌侯的支持,但不希望有一位受盡寵愛的,甚至會動搖皇後位置的貴妃出現,更不希望哪天皇上不高興把皇後廢了多一位有文昌侯家血脈的皇子讓那些清流唧唧歪歪。雖然他們可能也會得利,但畢竟自己直接支持得到的蛋糕多,所以,借著挑選秀女的機會,幾位妃子都到了永壽宮。
太後在宮中這麽多年,手段也是有的,收攏一兩個心腹,恩威並施,完全不成問題,所以不懼怕皇上知道。
這次聚會,除了要照顧清暖的皇後沒有到以外,淑妃、莊妃、惠妃、榮妃、文妃這五人可是全到了,而這個時候,皇帝正好在坤鳳宮看清暖,這是她們拿到的確切消息,因此整個永壽宮中醋味瀰漫。
榮妃因為清暖在自己宮中出的意外,又知道清暖中的是什麽毒,她反正沒有兒子,所以看誰都不順眼,陰陽怪氣地說:「當初我就說了吧?蕭清暖長得好,家世好,如果進了宮那可是大威脅,可你們怎麽說,她是我的侄女輩,也是皇上的侄女,皇上是不會做這件事情的。但你們忘了,雖然都姓蕭,但我們兩家可隻有先祖是兄弟,這一脈脈傳下來還沒有通過婚,早差了十萬八千裏!」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