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樣一說,初七和段水衣自然是不肯的,蕭雲霈早想到他們會有如此反應,立刻問:七叔你平日能保護我,到沙場上能保護我麽?段水衣半輩子受人輕賤,好容易有了一身武藝,還願意繼續做商賈買賣這種誰都能做的事情,不去沙場上拚殺一番?你們兩個是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兵權不交到你們手上的話,我還能信任誰?我寧願不要人保護,斷了自己的財路,也希望你們能光明正大地出現在所有人麵前,享受著大家敬仰的目光,因為你們是猛將,是良將,更是名將!對了,七叔,你說你沒名沒姓,暗衛按編號從初一到三十還有各種節氣,死了就補上,那我給你起個名字好不好?我視你為叔伯,你就跟我姓蕭,名一個「啟」字,如何?
這一席話乃是他最最真實的想法,因著這兩人深得他信任,他方實言相告,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蕭啟和段水衣聽了,當真是熱淚盈眶,也不想什麽沙場危險,刀兵無眼,二話不說就上了戰場,一路拚殺下來,還真是名震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梁國公麾下有兩名武功高深,一騎當千不在話下的猛將。
按眼下的情況,一場戰事居然要讓蕭雲霈和蕭啟一道出馬……「你的心,亂了。」
顧明憲聞言,不住苦笑:「千辛萬苦走到這一步,生父居然拆台,我……何其難過。」
葉歆瑤聞弦歌而知雅意,三張符咒已拈在手:「佩戴在身上,保你們安全無虞。」
見她這樣說,顧明憲登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小聲解釋道:「我,我……」
「沒事的,我能理解。」葉歆瑤微微一笑,淡淡道。
顧明憲身為母親,少不得為兒子考慮,葉歆瑤神出鬼沒,動輒幾年十幾年不見人影。身為修士,葉歆瑤自然等得起,也耗得起,可顧明憲和蕭雲霈這種普通人呢?若非情急,加上對葉歆瑤行蹤的不確定,覺得她到關鍵時刻未必會在,顧明憲也不會順著葉歆瑤的話題說下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著眼前的不利局麵,希望葉歆瑤心軟。
倘若換做從前,對顧明憲這般做法,葉歆瑤自然心有芥蒂。不過,顧明憲趕上了個好時候,為著凰柳竟然要殺自己之事,葉歆瑤心中感慨萬分,亦十分寒冷,是以她見著任何一個一心為兒女的慈母,都免不得多幾分寬容,不吝自己的善意。
顧明憲的確存著幾分利用葉歆瑤更好解決困局的意思,但見她這樣爽快,又實在不好意思,便問:「您……您要不要見見長生?」
「他戰事吃緊,我就不貿然前去,再以師長的身份做些可笑的指點,動搖他的心緒了。」葉歆瑤幹脆利落地迴了一句,怕顧明憲多心,她又解釋道,「我身負要事,為正事前來這個世界,不能停留多久。待辦完這件事後,我就得離開此處,做一件極為要緊之事。」那就是碎丹,結嬰,成就元神。
聽得葉歆瑤的解釋,顧明憲釋然之後,又有些惆悵:「您……還迴來麽?」
葉歆瑤輕輕地笑了起來:「這個……誰知道呢?」
她的神情七分溫柔,剩下三分卻有種化不開的憂傷,這個畫麵一直烙印在顧明憲的心底,始終未曾散去。
那是顧明憲最後一次見到這個從天而降,將她帶離無邊苦海,給予她嶄新人生的女子。
三年後,梁國公蕭雲霈一統北齊,定國號為梁,年號長安。
長安二年,北梁出兵西秦。
長安七年,西秦滅亡。
長安八年,梁兵入蜀。
長安十年,南楚稱臣。
蕭雲霈允南楚進貢絹帛金銀,卻不許他們進貢美人,讓對方骨肉分離。他還提出條件,要求南楚恢復北梁太傅羅宇衡父母的位分,加諡號,入帝陵,南楚君主無不應允。
羅宇衡因戰事和刺殺,加上少時飲食不調,保養不當,又有北齊人做下的手腳,這些年身體一直算不得好,每到陰雨天就不住咳嗽,關節劇痛,待入了秋更是湯藥不離,全憑一股毅力在支撐。見父母終於再度得南楚皇室承認,羅宇衡心願已了,一場大病之後,雖好容易撿迴了一條命,卻再也禁不得勞累。但他卻不甘心休息,仍舊殫精竭慮,為蕭雲霈出謀劃策,無論這位好兄弟怎麽勸阻都沒用。
長安十一年,北梁攻打東嶽。長陸關守將顧明安中段水衣誘敵之計,被之生擒,堅貞不屈,不肯投降身為外甥的北梁君王,忠烈之名傳遍天下。縱被送至北梁帝都,親見太後顧明憲,顧明安亦「不改初衷」,「坦然赴死」。顧明憲和蕭雲霈「感念此人大義」,答應照顧好他的家眷,全他忠孝之名。隻不過,父親這般忠烈,兒女子孫自然不會例外,富貴榮華肯定是有的,到底是血脈連著的親人,至於權勢地位就不必了。顧明安一心向著東嶽,寧死都不肯投降北齊,你們身為他的後代,怎能玷辱先祖英烈之名?
長安十三年春,北梁大軍兵臨東嶽帝都,圍城三月,克。
長安十三年冬,羅宇衡病逝。
這位北梁國主的好兄弟,北梁三公之一的太傅,手握重權,地位尊貴,煊赫無比的前南楚皇族,終究沒有看到他的好兄弟揮師南下,兵臨城下的那一日。或許這對他來說反倒是幸福的,不用在故國親人與相處這麽多年的朋友之間做選擇,看到他們兵戈相向的那一幕。對於唯一摯友的死,蕭雲霈痛心不已,輟朝三日,親寫祭文,加封羅宇衡後裔。至於選風水寶地為陰宅,陪葬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香燭冥紙漫天飛舞這些細節自不必說。這位命運多舛卻雄才大略的帝王因著葉歆瑤的原因,對黃泉府的事物略知一二,生怕摯友在黃泉府過得不好,破天荒沒有奉行「艱苦樸素」的那一套,將葬禮辦得隆重之至。事實上,對於這一點,他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羅宇衡頭七過後,魂魄歸於黃泉府的那一刻,碧落黃泉皆傳來隱隱的震動,黃泉府全部鬼修對著東方,齊齊跪下,萬分恭敬地祝賀道:「恭迎陛下歸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一席話乃是他最最真實的想法,因著這兩人深得他信任,他方實言相告,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蕭啟和段水衣聽了,當真是熱淚盈眶,也不想什麽沙場危險,刀兵無眼,二話不說就上了戰場,一路拚殺下來,還真是名震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梁國公麾下有兩名武功高深,一騎當千不在話下的猛將。
按眼下的情況,一場戰事居然要讓蕭雲霈和蕭啟一道出馬……「你的心,亂了。」
顧明憲聞言,不住苦笑:「千辛萬苦走到這一步,生父居然拆台,我……何其難過。」
葉歆瑤聞弦歌而知雅意,三張符咒已拈在手:「佩戴在身上,保你們安全無虞。」
見她這樣說,顧明憲登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小聲解釋道:「我,我……」
「沒事的,我能理解。」葉歆瑤微微一笑,淡淡道。
顧明憲身為母親,少不得為兒子考慮,葉歆瑤神出鬼沒,動輒幾年十幾年不見人影。身為修士,葉歆瑤自然等得起,也耗得起,可顧明憲和蕭雲霈這種普通人呢?若非情急,加上對葉歆瑤行蹤的不確定,覺得她到關鍵時刻未必會在,顧明憲也不會順著葉歆瑤的話題說下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著眼前的不利局麵,希望葉歆瑤心軟。
倘若換做從前,對顧明憲這般做法,葉歆瑤自然心有芥蒂。不過,顧明憲趕上了個好時候,為著凰柳竟然要殺自己之事,葉歆瑤心中感慨萬分,亦十分寒冷,是以她見著任何一個一心為兒女的慈母,都免不得多幾分寬容,不吝自己的善意。
顧明憲的確存著幾分利用葉歆瑤更好解決困局的意思,但見她這樣爽快,又實在不好意思,便問:「您……您要不要見見長生?」
「他戰事吃緊,我就不貿然前去,再以師長的身份做些可笑的指點,動搖他的心緒了。」葉歆瑤幹脆利落地迴了一句,怕顧明憲多心,她又解釋道,「我身負要事,為正事前來這個世界,不能停留多久。待辦完這件事後,我就得離開此處,做一件極為要緊之事。」那就是碎丹,結嬰,成就元神。
聽得葉歆瑤的解釋,顧明憲釋然之後,又有些惆悵:「您……還迴來麽?」
葉歆瑤輕輕地笑了起來:「這個……誰知道呢?」
她的神情七分溫柔,剩下三分卻有種化不開的憂傷,這個畫麵一直烙印在顧明憲的心底,始終未曾散去。
那是顧明憲最後一次見到這個從天而降,將她帶離無邊苦海,給予她嶄新人生的女子。
三年後,梁國公蕭雲霈一統北齊,定國號為梁,年號長安。
長安二年,北梁出兵西秦。
長安七年,西秦滅亡。
長安八年,梁兵入蜀。
長安十年,南楚稱臣。
蕭雲霈允南楚進貢絹帛金銀,卻不許他們進貢美人,讓對方骨肉分離。他還提出條件,要求南楚恢復北梁太傅羅宇衡父母的位分,加諡號,入帝陵,南楚君主無不應允。
羅宇衡因戰事和刺殺,加上少時飲食不調,保養不當,又有北齊人做下的手腳,這些年身體一直算不得好,每到陰雨天就不住咳嗽,關節劇痛,待入了秋更是湯藥不離,全憑一股毅力在支撐。見父母終於再度得南楚皇室承認,羅宇衡心願已了,一場大病之後,雖好容易撿迴了一條命,卻再也禁不得勞累。但他卻不甘心休息,仍舊殫精竭慮,為蕭雲霈出謀劃策,無論這位好兄弟怎麽勸阻都沒用。
長安十一年,北梁攻打東嶽。長陸關守將顧明安中段水衣誘敵之計,被之生擒,堅貞不屈,不肯投降身為外甥的北梁君王,忠烈之名傳遍天下。縱被送至北梁帝都,親見太後顧明憲,顧明安亦「不改初衷」,「坦然赴死」。顧明憲和蕭雲霈「感念此人大義」,答應照顧好他的家眷,全他忠孝之名。隻不過,父親這般忠烈,兒女子孫自然不會例外,富貴榮華肯定是有的,到底是血脈連著的親人,至於權勢地位就不必了。顧明安一心向著東嶽,寧死都不肯投降北齊,你們身為他的後代,怎能玷辱先祖英烈之名?
長安十三年春,北梁大軍兵臨東嶽帝都,圍城三月,克。
長安十三年冬,羅宇衡病逝。
這位北梁國主的好兄弟,北梁三公之一的太傅,手握重權,地位尊貴,煊赫無比的前南楚皇族,終究沒有看到他的好兄弟揮師南下,兵臨城下的那一日。或許這對他來說反倒是幸福的,不用在故國親人與相處這麽多年的朋友之間做選擇,看到他們兵戈相向的那一幕。對於唯一摯友的死,蕭雲霈痛心不已,輟朝三日,親寫祭文,加封羅宇衡後裔。至於選風水寶地為陰宅,陪葬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香燭冥紙漫天飛舞這些細節自不必說。這位命運多舛卻雄才大略的帝王因著葉歆瑤的原因,對黃泉府的事物略知一二,生怕摯友在黃泉府過得不好,破天荒沒有奉行「艱苦樸素」的那一套,將葬禮辦得隆重之至。事實上,對於這一點,他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羅宇衡頭七過後,魂魄歸於黃泉府的那一刻,碧落黃泉皆傳來隱隱的震動,黃泉府全部鬼修對著東方,齊齊跪下,萬分恭敬地祝賀道:「恭迎陛下歸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