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宮廷混久了的人,從來不會以單純的想法揣度別人,何況他們還不知道蕭雲霈的反應有點慢。在他們看來,蕭雲霈養氣功夫絕佳,心思深沉難測,又並非一味忍氣吞聲。雖說他年紀尚幼,若長成了,又被他迴了東嶽,奪得帝位,實在是北齊的心腹之患。但想想他們給蕭雲霈一應衣物、薰香和食物中加得料,這些人又釋然了。
再怎麽聰明,手段通天,你也得有命可活不是?
處理完族人之事,離開黃泉府後,葉歆瑤第一時間去見了蕭雲霈,打算將自己弄到的「海月珠」送給這位看著長大,對她來說,意義也頗為特殊的孩子,供他驅除體內慢性毒素,卻在見到蕭雲霈的第一刻,略帶吃驚地盯著他的頭頂,略加思考,方問:「長生,你這半年……和誰走得近?」
也莫怪葉歆瑤奇怪,實在是因為蕭雲霈的氣運有些不同尋常。
身為廢後之子,又是逆天改命所生,還不被生父所期待,蕭雲霈身上的王氣十分淡薄,連小拇指的一成粗細都沒有,比許多公主的氣運還少許多。這也正是葉歆瑤雖然想過努力扶蕭雲霈登上東嶽皇位,卻實在沒什麽底氣,打得也是他當一天皇帝,顧明憲就能在陰間過十年普通生活的主意,還真沒指望過蕭雲霈有什麽大作為的原因。
葉歆瑤對蕭雲霈的要求僅限於保命,如今一見,卻發現蕭雲霈頭頂王氣快接近小拇指的粗細,竟比以前翻了七八倍,不由心中驚駭。
一般來說,人的氣運會發生改變,基本上都是遇到了貴人或者歹人,前者提攜,後者剝削。但涉及到帝王將相的話,氣運一般早早就定死了,若無修道之人施法,斷無可能貿然改變,何況還是翻這麽多倍?
蕭雲霈想了想,認真地算了起來:「走得近的……南楚國的質子羅宇衡,乃是我的至交好友。但若說見麵次數比較低,對我十分不友好的人的話,有北齊皇帝的一個孫子,兩個外甥。」
葉歆瑤聞言,還真有點拿不定,蕭雲霈到底是什麽情況。
蕭雲霈口中的羅宇衡不是別人,恰是葉歆瑤曾經想收之為徒,卻發現對方雖擁有本我觀,但氣運鼎盛,不出意外是開國帝王之命的男孩。與他接觸得多,的確很可能被影響,畢竟對方氣運實在太濃厚,隨便分一點給蕭雲霈,都足夠他一輩子吃穿不愁。
再說了,開國帝王,總要提攜一幫子人為他打天下。倘若蕭雲霈真與羅宇衡的關係那麽好,將來追隨於他,指不定能封個諸侯王噹噹?按道理說,王氣濃鬱,應當是異姓王的命格,對吧?
雖說這解釋合情合理,但葉歆瑤天性比較謹慎,所以她拍了拍蕭雲霈的肩膀,鼓勵道:「做得很好。」心中卻打算,假稱自己離開,暗中觀察蕭雲霈一陣。
若不弄清楚,蕭雲霈的王氣到底為什麽發生變化,將來的命運又會走向何方,葉歆瑤覺得,自己會沒辦法睡好覺。
盯梢這種事情對葉歆瑤來說實在是太簡單,她壓根不需要全程跟隨,隻需要分出一抹神識在動物上,投以關注就好。
優哉遊哉在北齊呆了二十幾天後,葉歆瑤如願地發現,蕭雲霈又和北齊皇帝的孫子廣德郡王打了起來。
世間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很多,廣德郡王就是其中一個。
作為皇帝幾十個孫子裏的一員,他貌不驚人,材質平庸,不被父親喜歡,更不被祖父注意。
對於自己的待遇,他心中是很不服氣的,無奈與親兄弟,堂兄弟起爭端,最後倒黴得都是他自己。本來吧,這境遇已經夠慘的了,偏偏讓他看不順眼的「別人家的孩子」裏,還包括了幾個外人。
在廣德郡王看來,伴讀是臣子的兒子,那便是他們皇孫貴胄的奴隸,至於質子……落敗之國的皇子,充什麽傲氣?這位郡王最討厭蕭雲霈波瀾不驚的嘴臉,總喜歡以惡毒的語言咒罵對方,並在發現顧明憲是蕭雲霈的逆鱗之後,天天用汙言穢語攻擊顧明憲,也難怪以蕭雲霈的修養,都要隔三差五地與他打上一場。
葉歆瑤站在宮牆之上,「枯榮觀」早已開啟,清晰地看到,伴隨著蕭雲霈的每一拳,每一腳,廣德郡王頭頂的金色王氣,都慢慢被抽離,匯聚到蕭雲霈的頭頂上。
原來,讀書和練武資質都不好的蕭雲霈,竟有這麽逆天的一項能力。
如此看來,若是運作得好,縱將之推上帝王之位,使之福壽綿延,讓顧明憲在地府幸福地生活個成百上千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葉歆瑤心中打定了主意,便暗中推波助瀾。
她身為修士,沒辦法直接插手人間帝王更迭,否則會極大地折損自身的氣運,但她知道,怎麽引起一個人的欲望和野心。
自身的卑微,命運交由旁人主宰,自己甚至沒辦法說上一句話的無力,永遠能激起一個人壓抑的鬥誌。
蕭雲霈沒有敵人,好,那她就給他培養幾個敵人出來。
不,甚至不用培養,她隻需要輕輕一撥棋盤,讓廣德郡王之父得皇帝的歡心多一點,就有無數趨炎附勢的人會為討好廣德郡王,對蕭雲霈明裏暗裏地落井下石。
無論如何,蕭雲霈都是東嶽來的質子,不是土生土長的北齊人。而質子的命運,無非是三種——迴國、身死,還有,客死異鄉。正因為如此,對北齊人,尤其是北齊一些沒見識,又膽大包天的僕人來說,得罪蕭雲霈完全沒關係,總比得罪廣德郡王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再怎麽聰明,手段通天,你也得有命可活不是?
處理完族人之事,離開黃泉府後,葉歆瑤第一時間去見了蕭雲霈,打算將自己弄到的「海月珠」送給這位看著長大,對她來說,意義也頗為特殊的孩子,供他驅除體內慢性毒素,卻在見到蕭雲霈的第一刻,略帶吃驚地盯著他的頭頂,略加思考,方問:「長生,你這半年……和誰走得近?」
也莫怪葉歆瑤奇怪,實在是因為蕭雲霈的氣運有些不同尋常。
身為廢後之子,又是逆天改命所生,還不被生父所期待,蕭雲霈身上的王氣十分淡薄,連小拇指的一成粗細都沒有,比許多公主的氣運還少許多。這也正是葉歆瑤雖然想過努力扶蕭雲霈登上東嶽皇位,卻實在沒什麽底氣,打得也是他當一天皇帝,顧明憲就能在陰間過十年普通生活的主意,還真沒指望過蕭雲霈有什麽大作為的原因。
葉歆瑤對蕭雲霈的要求僅限於保命,如今一見,卻發現蕭雲霈頭頂王氣快接近小拇指的粗細,竟比以前翻了七八倍,不由心中驚駭。
一般來說,人的氣運會發生改變,基本上都是遇到了貴人或者歹人,前者提攜,後者剝削。但涉及到帝王將相的話,氣運一般早早就定死了,若無修道之人施法,斷無可能貿然改變,何況還是翻這麽多倍?
蕭雲霈想了想,認真地算了起來:「走得近的……南楚國的質子羅宇衡,乃是我的至交好友。但若說見麵次數比較低,對我十分不友好的人的話,有北齊皇帝的一個孫子,兩個外甥。」
葉歆瑤聞言,還真有點拿不定,蕭雲霈到底是什麽情況。
蕭雲霈口中的羅宇衡不是別人,恰是葉歆瑤曾經想收之為徒,卻發現對方雖擁有本我觀,但氣運鼎盛,不出意外是開國帝王之命的男孩。與他接觸得多,的確很可能被影響,畢竟對方氣運實在太濃厚,隨便分一點給蕭雲霈,都足夠他一輩子吃穿不愁。
再說了,開國帝王,總要提攜一幫子人為他打天下。倘若蕭雲霈真與羅宇衡的關係那麽好,將來追隨於他,指不定能封個諸侯王噹噹?按道理說,王氣濃鬱,應當是異姓王的命格,對吧?
雖說這解釋合情合理,但葉歆瑤天性比較謹慎,所以她拍了拍蕭雲霈的肩膀,鼓勵道:「做得很好。」心中卻打算,假稱自己離開,暗中觀察蕭雲霈一陣。
若不弄清楚,蕭雲霈的王氣到底為什麽發生變化,將來的命運又會走向何方,葉歆瑤覺得,自己會沒辦法睡好覺。
盯梢這種事情對葉歆瑤來說實在是太簡單,她壓根不需要全程跟隨,隻需要分出一抹神識在動物上,投以關注就好。
優哉遊哉在北齊呆了二十幾天後,葉歆瑤如願地發現,蕭雲霈又和北齊皇帝的孫子廣德郡王打了起來。
世間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很多,廣德郡王就是其中一個。
作為皇帝幾十個孫子裏的一員,他貌不驚人,材質平庸,不被父親喜歡,更不被祖父注意。
對於自己的待遇,他心中是很不服氣的,無奈與親兄弟,堂兄弟起爭端,最後倒黴得都是他自己。本來吧,這境遇已經夠慘的了,偏偏讓他看不順眼的「別人家的孩子」裏,還包括了幾個外人。
在廣德郡王看來,伴讀是臣子的兒子,那便是他們皇孫貴胄的奴隸,至於質子……落敗之國的皇子,充什麽傲氣?這位郡王最討厭蕭雲霈波瀾不驚的嘴臉,總喜歡以惡毒的語言咒罵對方,並在發現顧明憲是蕭雲霈的逆鱗之後,天天用汙言穢語攻擊顧明憲,也難怪以蕭雲霈的修養,都要隔三差五地與他打上一場。
葉歆瑤站在宮牆之上,「枯榮觀」早已開啟,清晰地看到,伴隨著蕭雲霈的每一拳,每一腳,廣德郡王頭頂的金色王氣,都慢慢被抽離,匯聚到蕭雲霈的頭頂上。
原來,讀書和練武資質都不好的蕭雲霈,竟有這麽逆天的一項能力。
如此看來,若是運作得好,縱將之推上帝王之位,使之福壽綿延,讓顧明憲在地府幸福地生活個成百上千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葉歆瑤心中打定了主意,便暗中推波助瀾。
她身為修士,沒辦法直接插手人間帝王更迭,否則會極大地折損自身的氣運,但她知道,怎麽引起一個人的欲望和野心。
自身的卑微,命運交由旁人主宰,自己甚至沒辦法說上一句話的無力,永遠能激起一個人壓抑的鬥誌。
蕭雲霈沒有敵人,好,那她就給他培養幾個敵人出來。
不,甚至不用培養,她隻需要輕輕一撥棋盤,讓廣德郡王之父得皇帝的歡心多一點,就有無數趨炎附勢的人會為討好廣德郡王,對蕭雲霈明裏暗裏地落井下石。
無論如何,蕭雲霈都是東嶽來的質子,不是土生土長的北齊人。而質子的命運,無非是三種——迴國、身死,還有,客死異鄉。正因為如此,對北齊人,尤其是北齊一些沒見識,又膽大包天的僕人來說,得罪蕭雲霈完全沒關係,總比得罪廣德郡王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