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艘船上的美人兒,想必便是南楚人精挑細選,加以培養的又一份「厚禮」吧?
想到這裏,葉歆瑤不由輕嘆。
倘若男子們有些擔當,說不定習慣了男強女弱的姑娘們,真能安安心心收斂一身才氣,願意為他做個賢妻良母。偏偏在許多男尊女卑的世界裏,男子貪生怕死,軟弱無用,明明是自己造成的過失,卻不願肩負起責任,而要將苟延殘喘的希望壓在女子柔弱的雙肩上,希望靠她們的犧牲與奉獻,延續自己的榮華富貴,何其可笑?難怪有些被壓抑狠了的女子,一旦擁有強大到超出常人的力量,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船上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兒,基本上對自己的遭遇都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此去前途飄渺,無依無靠,縱僥倖不死,估計也一輩子迴不了故鄉,本打算最後看故鄉的方向一眼。偏偏窗欞又厚又重,想要打開窗門,遙望故鄉明月,定會發出極大的聲音。外間的嬤嬤們聽見動靜,立刻推門而入,一番嗬斥和恐嚇,唯恐她們打算尋死,沒地晦氣。
連看家鄉最後一眼都不能夠,這些女子抱著被子,小聲啜泣,垂淚直至天明。卻又手忙腳亂地擦拭紅痕,唯恐被嬤嬤看見,又是好一通責罵。
葉歆瑤見狀,微微蹙眉,對這種壓迫弱者的行為不悅極了,偏偏此事亙古便有,至今難絕。她縱插手,頂多也是將一批人的命運改變,換了另一批人上,說不定還要帶累旁人。
她和容與分別後,自然而然地從南楚開始了自己的旅行,她本打算從南海一路走到淮武關,去看看這一改變多少人命運的雄關是如何風貌。如今遇上這事,便生生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程,跟著船隊往北齊走去。
東嶽和南楚的風貌,她已經見識得差不多了,北齊這個新興的,充滿著野心和欲望,生機勃勃的國家,葉歆瑤卻還未曾見過。她本打算再過幾年,長生真被送到北齊為質子的時候,她再去北齊看看情況。如今一想,自己先去研究研究,將大概情況告訴顧明憲,那個聰明的女人為兒子考慮,肯定會將很多事情提前考慮到,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再說了,這世間風情萬種,若是獨留一地,豈不無趣?
第一百一十章 路遇殭屍定魂魄
北齊是一個立國不足五十年的國家,皇帝才傳到第三代,達官顯貴之中,也有幾位開國元勛建在。
雖說在北齊,仗勢欺人的傢夥也有不少,和寒門的差別仍舊很大,百姓照樣活在社會的底層,被生活壓彎了脊樑,但這個國家卻給人一種蓬勃向上,銳意進取的感覺。不似東嶽、南楚等立國數百年的國家一般,在日漸繁重的禮儀和盤根錯節的關係中腐朽,透著死氣沉沉的味道。
在這種國家待著,葉歆瑤有點不自在。
神道和正道,本就是理念嚴重相悖,雙方互相看不順眼,基本上不能共存的存在。就好像一些汙染嚴重的世俗界,哪怕一直唿籲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但人存活於世,隻要你還沒脫離凡人的窠臼,達到餐風飲露的境界,你就少不得朝自然索取,區別隻在於破壞得多少,迴饋幾何的問題。而這一點,恰恰是神道修士與正道修士的最大分歧。
神道修士走得是吸納眾生香火,集人道氣運,成就一身法力的路子。對神道修士來說,人越多,城市越興盛,國家越繁榮,他們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大,提升的實力也越多,正道修士卻完全相反。
正道修士基本上都十分厭惡世俗的濁氣,見不得物慾橫流,人心蒙垢,恨不得長年累月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裏,與風霜雨雪為伴。
倒不是正道修士矯情,而是他們的每一次修為提升,都是抽離身體和內心的汙垢,將自身淨化升華的一個過程。他們的修為越高,對自然的親和力就越高,對外界的反應也越發地敏感。試想一下,當你在一朗風霽月之地,心曠神怡地賞著美景,突然飛來一群蒼蠅……雖說這個比喻不怎麽恰當,卻能很好地反應出正道修士的心境。
倘若在新興的國家和老舊的國家中,一定要二選一,正道修士一定會選擇老舊陳腐的國家,為何?同樣的山川景致,靈氣濃度,但國家腐朽,冤死的人就多,各種妖魔鬼怪也多。降妖除魔,聚斂功德,甚至拿妖丹鬼魄煉製法器,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也正是葉歆瑤在東嶽和南楚勉強能待習慣,到了北齊卻有點不自在的原因。
人道太昌的感覺,實在是……話說起來,北齊雖是百廢俱興,魚龍混雜,不過,還有點意思。
葉歆瑤坐在茶樓的二層,笑吟吟地望著與自己拚桌的男子,麵前擺著一壺好茶,幾碟花生瓜子,卻動都沒動一下。
這名男子身材高大,五官深刻且硬朗,縱穿著一身陳舊的粗麻衣,束髮的布巾也被洗的發白,整個人看上去身無長物,顯得十分落魄,亦無法掩飾他強烈的存在感。
北齊尚武之風極烈,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地主富翁,都喜歡蓄孔武有力之人為護衛。正因為如此,對於個子高,身板大,看上去就很能打的男人,一般人都不怎麽敢得罪。哪怕對方橫行霸道,隻要行為不是太過分,絕大部分人往往都會選擇忍耐……誰知道對方會不會蒙貴人賞識,有飛黃騰達的一日呢?
見男子一上樓,目光巡視一圈,竟尋了最不起眼的一個中年旅者拚桌,許多想藉機結交的人都不住扼腕,知道壯士此舉昭示著他不想與人結交,免不得心中失望,卻不知此人有苦難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想到這裏,葉歆瑤不由輕嘆。
倘若男子們有些擔當,說不定習慣了男強女弱的姑娘們,真能安安心心收斂一身才氣,願意為他做個賢妻良母。偏偏在許多男尊女卑的世界裏,男子貪生怕死,軟弱無用,明明是自己造成的過失,卻不願肩負起責任,而要將苟延殘喘的希望壓在女子柔弱的雙肩上,希望靠她們的犧牲與奉獻,延續自己的榮華富貴,何其可笑?難怪有些被壓抑狠了的女子,一旦擁有強大到超出常人的力量,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船上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兒,基本上對自己的遭遇都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此去前途飄渺,無依無靠,縱僥倖不死,估計也一輩子迴不了故鄉,本打算最後看故鄉的方向一眼。偏偏窗欞又厚又重,想要打開窗門,遙望故鄉明月,定會發出極大的聲音。外間的嬤嬤們聽見動靜,立刻推門而入,一番嗬斥和恐嚇,唯恐她們打算尋死,沒地晦氣。
連看家鄉最後一眼都不能夠,這些女子抱著被子,小聲啜泣,垂淚直至天明。卻又手忙腳亂地擦拭紅痕,唯恐被嬤嬤看見,又是好一通責罵。
葉歆瑤見狀,微微蹙眉,對這種壓迫弱者的行為不悅極了,偏偏此事亙古便有,至今難絕。她縱插手,頂多也是將一批人的命運改變,換了另一批人上,說不定還要帶累旁人。
她和容與分別後,自然而然地從南楚開始了自己的旅行,她本打算從南海一路走到淮武關,去看看這一改變多少人命運的雄關是如何風貌。如今遇上這事,便生生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程,跟著船隊往北齊走去。
東嶽和南楚的風貌,她已經見識得差不多了,北齊這個新興的,充滿著野心和欲望,生機勃勃的國家,葉歆瑤卻還未曾見過。她本打算再過幾年,長生真被送到北齊為質子的時候,她再去北齊看看情況。如今一想,自己先去研究研究,將大概情況告訴顧明憲,那個聰明的女人為兒子考慮,肯定會將很多事情提前考慮到,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再說了,這世間風情萬種,若是獨留一地,豈不無趣?
第一百一十章 路遇殭屍定魂魄
北齊是一個立國不足五十年的國家,皇帝才傳到第三代,達官顯貴之中,也有幾位開國元勛建在。
雖說在北齊,仗勢欺人的傢夥也有不少,和寒門的差別仍舊很大,百姓照樣活在社會的底層,被生活壓彎了脊樑,但這個國家卻給人一種蓬勃向上,銳意進取的感覺。不似東嶽、南楚等立國數百年的國家一般,在日漸繁重的禮儀和盤根錯節的關係中腐朽,透著死氣沉沉的味道。
在這種國家待著,葉歆瑤有點不自在。
神道和正道,本就是理念嚴重相悖,雙方互相看不順眼,基本上不能共存的存在。就好像一些汙染嚴重的世俗界,哪怕一直唿籲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但人存活於世,隻要你還沒脫離凡人的窠臼,達到餐風飲露的境界,你就少不得朝自然索取,區別隻在於破壞得多少,迴饋幾何的問題。而這一點,恰恰是神道修士與正道修士的最大分歧。
神道修士走得是吸納眾生香火,集人道氣運,成就一身法力的路子。對神道修士來說,人越多,城市越興盛,國家越繁榮,他們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大,提升的實力也越多,正道修士卻完全相反。
正道修士基本上都十分厭惡世俗的濁氣,見不得物慾橫流,人心蒙垢,恨不得長年累月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裏,與風霜雨雪為伴。
倒不是正道修士矯情,而是他們的每一次修為提升,都是抽離身體和內心的汙垢,將自身淨化升華的一個過程。他們的修為越高,對自然的親和力就越高,對外界的反應也越發地敏感。試想一下,當你在一朗風霽月之地,心曠神怡地賞著美景,突然飛來一群蒼蠅……雖說這個比喻不怎麽恰當,卻能很好地反應出正道修士的心境。
倘若在新興的國家和老舊的國家中,一定要二選一,正道修士一定會選擇老舊陳腐的國家,為何?同樣的山川景致,靈氣濃度,但國家腐朽,冤死的人就多,各種妖魔鬼怪也多。降妖除魔,聚斂功德,甚至拿妖丹鬼魄煉製法器,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也正是葉歆瑤在東嶽和南楚勉強能待習慣,到了北齊卻有點不自在的原因。
人道太昌的感覺,實在是……話說起來,北齊雖是百廢俱興,魚龍混雜,不過,還有點意思。
葉歆瑤坐在茶樓的二層,笑吟吟地望著與自己拚桌的男子,麵前擺著一壺好茶,幾碟花生瓜子,卻動都沒動一下。
這名男子身材高大,五官深刻且硬朗,縱穿著一身陳舊的粗麻衣,束髮的布巾也被洗的發白,整個人看上去身無長物,顯得十分落魄,亦無法掩飾他強烈的存在感。
北齊尚武之風極烈,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地主富翁,都喜歡蓄孔武有力之人為護衛。正因為如此,對於個子高,身板大,看上去就很能打的男人,一般人都不怎麽敢得罪。哪怕對方橫行霸道,隻要行為不是太過分,絕大部分人往往都會選擇忍耐……誰知道對方會不會蒙貴人賞識,有飛黃騰達的一日呢?
見男子一上樓,目光巡視一圈,竟尋了最不起眼的一個中年旅者拚桌,許多想藉機結交的人都不住扼腕,知道壯士此舉昭示著他不想與人結交,免不得心中失望,卻不知此人有苦難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