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門又不是收破爛的,什麽腥的臭的都往裏麵扒拉。」多少年沒俯視別人的慕無漣心中不爽,小聲嘀咕道,「睚眥必報的人,在魔門多半也活不長啊!」
葉歆瑤聞言,深深地看了慕無漣兩眼,嘆道:「我第一次看見有人竟能將謊話說得如此光明正大,一點不臉紅……感情魔門之中,不是萬毒齊聚,髒臭俱全?還是說,你覺得自己的心眼比針尖大那麽一些,不怎麽記仇?」
慕無漣對名門正派帶有一種階級敵人般的仇恨,方才又被葉歆瑤一副「生是正道的人,死是正道的鬼」的樣子給刺激到,聽見藍袍道人的理論,下意識吐槽了兩句,被葉歆瑤這樣一噎,一時半會竟想不到應該怎麽反駁。很顯然,他對魔門既沒歸屬感,也沒自豪感,更不認為自己的心胸有多寬大。但他到底是心思機敏之輩,一瞬的怔忪之後,立馬道:「我說得怎能算謊話?睚眥必報的人,在魔門的確多半活不長。」
對他的詭辯,葉歆瑤不置可否。
睚眥必報的人,在魔門多半活不長,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句話算是真的。因為魔門的每個人幾乎都是心狠手辣,睚眥必報之輩。如果發現自己得罪了你,他們壓根不會給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機會,隻會早早想辦法將你解決了。加上魔門本就奉行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策略,骨肉至親都多半是魔道修士的退路,一萬人入魔門,能有一個活下來都算幸運,這句「多半活不長」,豈不是板上釘釘的真理?
慕無漣自覺反駁得極為精妙,誰料葉歆瑤壓根沒把慕無漣當迴事,諷刺完他就繼續去觀察被單獨拎出來的那些人,見他們之中,有些人能克製住表情,有些人的臉色當場就變了,不由搖搖頭,評價道:「趕人就趕人吧,為什麽要推薦他們入魔門呢?我敢打賭,這六十餘人中,少說有五十個記恨上了雲笈宗。憑他們的心性,幾乎不會被正道大宗門錄用,想有所成,除了入魔門大派,就是賭那飄渺虛無的奇遇。即是如此,與其讓心懷怨懟的他們投奔魔道,還不如放任不管,散修著散修著就成旁門左道了呢!旁門與邪修成就元神的機率,比魔道可少多了,廢柴翻身的可能……」說到這裏,她掃了一眼慕無漣,才說完未盡之語,「也小多了。」
慕無漣幹脆不說話了。
他已經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與葉歆瑤,甚至與所謂的「正道」,都差了十萬八千裏。觀念不同,葉歆瑤又針紮不進水潑不進,自己刺她傷口她沒反應,說不定她還有點期待他多說兩句,再往傷口上撒點鹽。而她呢,往他的弱點招唿上卻毫不含糊,知他修行到了瓶頸,越是心亂越容易被反噬,便逮著機會就要諷刺他兩句,以動搖他的心誌,亂他的修行。在這種雙方都不能暴露身份的時刻,與她逞嘴皮子功夫,簡直是自討苦吃。
果然,與他那位堂兄沾上關係的傢夥,無一例外,都很討厭。
不過想到這裏,慕無漣又幸災樂禍起來。
慕無昀愛而不得,滯留步虛多年,葉瓊被逐出宗門後不久,他卻一舉晉為元神。雖然自己與申簫心存偏見,都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度慕無昀,認為從一開始這傢夥收葉瓊為徒就是為了起個移情作用,甩了葉瓊就好晉元神。但想也知道,縱憑這般行事晉元神,於自身修行也並無好處。哪怕慕無昀想這樣做,玄華宗也不會讓啊!有地仙鎮壓,傳承千萬載的宗門,無論眼界見識還是心胸氣度,都非小門小派能夠比擬。
普通門派多個元神,地位蹭蹭蹭拔高,立馬變得不一樣,就好似清吟門,本來都快倒了,多阮靜雅一個金丹,立刻鹹魚翻身抖擻起來。但玄華宗不一樣啊,對他們來說,元神不過錦上添花,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隻要地仙老祖宗還在,就無人敢輕慢他們,哪怕門派裏一個元神都沒有,頂多也就受敵人嘲笑兩句,豈會鼠目寸光到這等地步?
既與宗門無關,便是慕無昀自己的問題了,慕無漣可不相信自己那位堂兄能晉元神,與「移情」二字一點關係都沒有。葉瓊傲到連酷刑都不能讓她屈服,就因她長得像一個人,就直接改了她的人生,心裏會沒一點疙瘩?縱然沒有……慕無漣可沒忘記,前世的葉瓊是怎麽死的——為了斷因果,她讓慕無昀將她殺死的。這樣一來,葉瓊是不欠慕無昀什麽了,可慕無昀呢?我親愛的堂哥,你最好祈禱你從頭到尾,都沒動過「移情」的意思,否則……這還不算完呢!
正當他想著這些有的沒的之時,廣場的一半突兀凹陷下去,白雲飄過,霧氣漸生。俯身看去,但見峭壁如削,懸崖更是望不到底;正視前方,卻被雲霧所阻,視線朦朦朧朧,唯獨能看見一根小兒手臂粗細的鎖鏈懸於半空之中。
「第三關的考驗很簡單,便是踩著這鎖鏈,從懸崖這端走到那段。」藍袍道人一句話介紹完規則,掃視眾人,問,「誰來?」
第三十八章 虛實難辨心叵測
憑虛禦風,乃是修士出竅期就會擁有的本事,莫要說踩著鎖鏈穿過懸崖,就是縮地成寸,瞬息之內越這道天塹,對在場的絕大多數修士來說,也是與吃飯喝水一般簡單的事情。
能留到這一關的沒一個傻子,自不會認為雲笈宗會這般輕鬆地讓他們通過,都存了觀望一陣,摸索門道,徐徐圖之的想法。是以藍袍道人問出那句話後,偌大廣場,剩下的數百考核者中,竟無一人上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葉歆瑤聞言,深深地看了慕無漣兩眼,嘆道:「我第一次看見有人竟能將謊話說得如此光明正大,一點不臉紅……感情魔門之中,不是萬毒齊聚,髒臭俱全?還是說,你覺得自己的心眼比針尖大那麽一些,不怎麽記仇?」
慕無漣對名門正派帶有一種階級敵人般的仇恨,方才又被葉歆瑤一副「生是正道的人,死是正道的鬼」的樣子給刺激到,聽見藍袍道人的理論,下意識吐槽了兩句,被葉歆瑤這樣一噎,一時半會竟想不到應該怎麽反駁。很顯然,他對魔門既沒歸屬感,也沒自豪感,更不認為自己的心胸有多寬大。但他到底是心思機敏之輩,一瞬的怔忪之後,立馬道:「我說得怎能算謊話?睚眥必報的人,在魔門的確多半活不長。」
對他的詭辯,葉歆瑤不置可否。
睚眥必報的人,在魔門多半活不長,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句話算是真的。因為魔門的每個人幾乎都是心狠手辣,睚眥必報之輩。如果發現自己得罪了你,他們壓根不會給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機會,隻會早早想辦法將你解決了。加上魔門本就奉行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策略,骨肉至親都多半是魔道修士的退路,一萬人入魔門,能有一個活下來都算幸運,這句「多半活不長」,豈不是板上釘釘的真理?
慕無漣自覺反駁得極為精妙,誰料葉歆瑤壓根沒把慕無漣當迴事,諷刺完他就繼續去觀察被單獨拎出來的那些人,見他們之中,有些人能克製住表情,有些人的臉色當場就變了,不由搖搖頭,評價道:「趕人就趕人吧,為什麽要推薦他們入魔門呢?我敢打賭,這六十餘人中,少說有五十個記恨上了雲笈宗。憑他們的心性,幾乎不會被正道大宗門錄用,想有所成,除了入魔門大派,就是賭那飄渺虛無的奇遇。即是如此,與其讓心懷怨懟的他們投奔魔道,還不如放任不管,散修著散修著就成旁門左道了呢!旁門與邪修成就元神的機率,比魔道可少多了,廢柴翻身的可能……」說到這裏,她掃了一眼慕無漣,才說完未盡之語,「也小多了。」
慕無漣幹脆不說話了。
他已經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與葉歆瑤,甚至與所謂的「正道」,都差了十萬八千裏。觀念不同,葉歆瑤又針紮不進水潑不進,自己刺她傷口她沒反應,說不定她還有點期待他多說兩句,再往傷口上撒點鹽。而她呢,往他的弱點招唿上卻毫不含糊,知他修行到了瓶頸,越是心亂越容易被反噬,便逮著機會就要諷刺他兩句,以動搖他的心誌,亂他的修行。在這種雙方都不能暴露身份的時刻,與她逞嘴皮子功夫,簡直是自討苦吃。
果然,與他那位堂兄沾上關係的傢夥,無一例外,都很討厭。
不過想到這裏,慕無漣又幸災樂禍起來。
慕無昀愛而不得,滯留步虛多年,葉瓊被逐出宗門後不久,他卻一舉晉為元神。雖然自己與申簫心存偏見,都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度慕無昀,認為從一開始這傢夥收葉瓊為徒就是為了起個移情作用,甩了葉瓊就好晉元神。但想也知道,縱憑這般行事晉元神,於自身修行也並無好處。哪怕慕無昀想這樣做,玄華宗也不會讓啊!有地仙鎮壓,傳承千萬載的宗門,無論眼界見識還是心胸氣度,都非小門小派能夠比擬。
普通門派多個元神,地位蹭蹭蹭拔高,立馬變得不一樣,就好似清吟門,本來都快倒了,多阮靜雅一個金丹,立刻鹹魚翻身抖擻起來。但玄華宗不一樣啊,對他們來說,元神不過錦上添花,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隻要地仙老祖宗還在,就無人敢輕慢他們,哪怕門派裏一個元神都沒有,頂多也就受敵人嘲笑兩句,豈會鼠目寸光到這等地步?
既與宗門無關,便是慕無昀自己的問題了,慕無漣可不相信自己那位堂兄能晉元神,與「移情」二字一點關係都沒有。葉瓊傲到連酷刑都不能讓她屈服,就因她長得像一個人,就直接改了她的人生,心裏會沒一點疙瘩?縱然沒有……慕無漣可沒忘記,前世的葉瓊是怎麽死的——為了斷因果,她讓慕無昀將她殺死的。這樣一來,葉瓊是不欠慕無昀什麽了,可慕無昀呢?我親愛的堂哥,你最好祈禱你從頭到尾,都沒動過「移情」的意思,否則……這還不算完呢!
正當他想著這些有的沒的之時,廣場的一半突兀凹陷下去,白雲飄過,霧氣漸生。俯身看去,但見峭壁如削,懸崖更是望不到底;正視前方,卻被雲霧所阻,視線朦朦朧朧,唯獨能看見一根小兒手臂粗細的鎖鏈懸於半空之中。
「第三關的考驗很簡單,便是踩著這鎖鏈,從懸崖這端走到那段。」藍袍道人一句話介紹完規則,掃視眾人,問,「誰來?」
第三十八章 虛實難辨心叵測
憑虛禦風,乃是修士出竅期就會擁有的本事,莫要說踩著鎖鏈穿過懸崖,就是縮地成寸,瞬息之內越這道天塹,對在場的絕大多數修士來說,也是與吃飯喝水一般簡單的事情。
能留到這一關的沒一個傻子,自不會認為雲笈宗會這般輕鬆地讓他們通過,都存了觀望一陣,摸索門道,徐徐圖之的想法。是以藍袍道人問出那句話後,偌大廣場,剩下的數百考核者中,竟無一人上前。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