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歪在榻上,嘆了口氣:「難為你還想著我們。」
一麵吩咐看座奉茶,馬道婆道了謝,坐下喝了一氣兒茶,又笑道:「按說其實也不消府上吩咐,我也該盡盡心才是,隻是如今年關,正是供佛的時候,各府裏都發了願,也有做法事的,也有點長明燈的,倒把我忙個不了,等得了閑,已是這個工夫,索性先送了符過來,拜會拜會,也討老太太的示下,究竟怎麽個弄法兒。」
賈母嘆了口氣:「我們如今也不比往年,這法事且免了吧,你替我在佛前供上一盞長明燈,表表心意就是了。」
又看向甄寶玉:「甄哥兒怕是不認得她,她是我們府上你寶兄弟的寄名幹娘,姓馬,也是個出家人,平日裏與人消災祈福,最是靈驗的。」
王夫人輕咳一聲,接口道:「如今甄老大人的官司懸而未決,甄哥兒若是有心,倒可以在廟裏做點法事。」
「再者,轉過年來就是春闈,甄哥兒也可以給自個兒祈個福,求佛祖庇佑,將來金榜題名。」
馬道婆看了甄寶玉一眼,倒是唬了一跳:「可真奇了,太太不說,我還當這位甄哥兒是咱們寶玉呢。」
一邊說,一邊扭頭四下裏找,見寶玉站在賈珍旁邊,不由得拍了拍頭:「雖是我老眼昏花,然而兩位哥兒的模樣也真是稀罕,若非寶玉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一定以為太太把寶玉的親兄弟喊出來了。」
王夫人微微一笑:「這是江南甄大人的公子,和咱們寶玉倒是極有緣分,隻是年紀小一歲。」
甄寶玉看了馬道婆一眼,忽然笑道:「不知做法事,要些什麽東西?」
馬道婆笑道:「也沒個定例,我們都是作慣了的,您隻說個數兒就是了,廟裏自然照您的吩咐預備。」
甄寶玉便在身上摸了摸,掏出一百兩一張的銀票來,遞給馬道婆:「那就請師父替我父親做場法事,保佑他長命百歲,無病無災。」
——唯有這樣,才能讓甄應嘉眼睜睜看著甄家敗落,而又無能為力!
馬道婆見了銀子,一時間眼都直了,又覺得太過失態,連忙念了幾聲佛,滿臉堆笑:「這位哥兒真是有孝心的,老大人有福了!」
王夫人神色微沉,從甄寶玉的出手來看,甄家在京城的銀錢用度絕不會低。
雖然早知道甄家哭窮的話不過是託詞,但真看到甄寶玉豪擲百金的舉動,王夫人還是心內不樂。
自家連幾件紅色的新衣裳都找不出來,甄寶玉居然能拿一百兩銀子做法事!
不說王夫人,連賈母的神色都有些沉了。
王夫人深吸一口氣,笑著看向馬道婆:「你且慢一步走,我也有個法事要你做,隻是我的願心多,這會兒說不完,等下你來我那裏一趟,我細細說與你聽。」
馬道婆又轉過身應了。
甄寶玉默然看了王夫人一眼,又垂下眸子來。
……
馬道婆跟著王夫人進房,王夫人招手示意她坐下,如今除了老太太身邊和大太太那邊服侍的人還多一些,她身邊隻剩下了一個彩雲,便打發彩雲去門口守著,又看向馬道婆,試探道:「你平日裏與人做法事,想來都是往積德行善裏做的吧?」
馬道婆欠著身子坐下,不著痕跡地掃了一圈王夫人房間,見除了簡單的家具之外,一應裝飾用具全都不見,連牆上都斑駁了許多,在心裏暗暗計較。
看來外人所言不差,這寧榮二府的確是沒落了。
自己原想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平日裏不來倒罷了,大年節下總還是要過來看看。
畢竟年關將近,各府裏都收了租子來,手裏總還是寬裕一些。
不過今日前來,看著賈家這幅模樣,想是也沒什麽撈頭了,一盞長明燈值個什麽?
倒是這位二太太,話裏有幾分意思。
馬道婆咧開嘴,笑了:「瞧太太這話說的,誰做法事不是往好了做呢?要是想損自個兒的福氣,索性一條繩子吊死,也不用來找我們了。」
王夫人微微一笑:「那若是要你做個損福壽的法事,你會是不會呢?」
馬道婆一聽便來了精神,先念了一聲佛,又笑道:「太太問這話,可是把我給看扁了,說句造孽的話,能耐自然是有的,隻是平日裏不做罷了。」
王夫人掐著手裏的佛珠,笑問:「這可奇了,難道來找你做法事的人,心裏都沒個暗恨的人,竟是個個兒都是菩薩佛爺?」
馬道婆輕咳一聲,笑道:「有沒有的,我哪裏有功夫計較那麽多,不過是人家怎麽吩咐,我就怎麽辦罷了!橫豎是人家的事兒,我是不敢打聽的,隻怕是說多錯多!」
王夫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也笑道:「這才是有道行的人說得出的話!」
她便轉身下了炕,從地下的櫃子最底部掏出一個小布包來。
王夫人持家多年,若說是一點積蓄也沒有,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雖然絕大部分的積蓄都被忠順王府抄走了,但有一間藥鋪,是她和王子騰的夫人合力開的,名義上寄在了王子騰的名下,地契房契在王家那邊,沒有被忠順王府抄去。
年關將近,鋪子也送了利銀分紅來,足有二百兩多銀子。
王夫人沒聲張,預備自己留著用,應付個不時之需,例如眼下這件事。
她將布包打開,從裏麵掏了四封銀子放在桌子上,道:「這是二百兩銀子,比那甄家哥兒給你的足多了一倍,你且拿了去,迴頭替他做法事時,卻不要做個祈福消災的,與他做個添禍添災的,連他帶他老子一併都做進去,最好是把他給一下治死,你可敢嗎?」
一麵吩咐看座奉茶,馬道婆道了謝,坐下喝了一氣兒茶,又笑道:「按說其實也不消府上吩咐,我也該盡盡心才是,隻是如今年關,正是供佛的時候,各府裏都發了願,也有做法事的,也有點長明燈的,倒把我忙個不了,等得了閑,已是這個工夫,索性先送了符過來,拜會拜會,也討老太太的示下,究竟怎麽個弄法兒。」
賈母嘆了口氣:「我們如今也不比往年,這法事且免了吧,你替我在佛前供上一盞長明燈,表表心意就是了。」
又看向甄寶玉:「甄哥兒怕是不認得她,她是我們府上你寶兄弟的寄名幹娘,姓馬,也是個出家人,平日裏與人消災祈福,最是靈驗的。」
王夫人輕咳一聲,接口道:「如今甄老大人的官司懸而未決,甄哥兒若是有心,倒可以在廟裏做點法事。」
「再者,轉過年來就是春闈,甄哥兒也可以給自個兒祈個福,求佛祖庇佑,將來金榜題名。」
馬道婆看了甄寶玉一眼,倒是唬了一跳:「可真奇了,太太不說,我還當這位甄哥兒是咱們寶玉呢。」
一邊說,一邊扭頭四下裏找,見寶玉站在賈珍旁邊,不由得拍了拍頭:「雖是我老眼昏花,然而兩位哥兒的模樣也真是稀罕,若非寶玉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一定以為太太把寶玉的親兄弟喊出來了。」
王夫人微微一笑:「這是江南甄大人的公子,和咱們寶玉倒是極有緣分,隻是年紀小一歲。」
甄寶玉看了馬道婆一眼,忽然笑道:「不知做法事,要些什麽東西?」
馬道婆笑道:「也沒個定例,我們都是作慣了的,您隻說個數兒就是了,廟裏自然照您的吩咐預備。」
甄寶玉便在身上摸了摸,掏出一百兩一張的銀票來,遞給馬道婆:「那就請師父替我父親做場法事,保佑他長命百歲,無病無災。」
——唯有這樣,才能讓甄應嘉眼睜睜看著甄家敗落,而又無能為力!
馬道婆見了銀子,一時間眼都直了,又覺得太過失態,連忙念了幾聲佛,滿臉堆笑:「這位哥兒真是有孝心的,老大人有福了!」
王夫人神色微沉,從甄寶玉的出手來看,甄家在京城的銀錢用度絕不會低。
雖然早知道甄家哭窮的話不過是託詞,但真看到甄寶玉豪擲百金的舉動,王夫人還是心內不樂。
自家連幾件紅色的新衣裳都找不出來,甄寶玉居然能拿一百兩銀子做法事!
不說王夫人,連賈母的神色都有些沉了。
王夫人深吸一口氣,笑著看向馬道婆:「你且慢一步走,我也有個法事要你做,隻是我的願心多,這會兒說不完,等下你來我那裏一趟,我細細說與你聽。」
馬道婆又轉過身應了。
甄寶玉默然看了王夫人一眼,又垂下眸子來。
……
馬道婆跟著王夫人進房,王夫人招手示意她坐下,如今除了老太太身邊和大太太那邊服侍的人還多一些,她身邊隻剩下了一個彩雲,便打發彩雲去門口守著,又看向馬道婆,試探道:「你平日裏與人做法事,想來都是往積德行善裏做的吧?」
馬道婆欠著身子坐下,不著痕跡地掃了一圈王夫人房間,見除了簡單的家具之外,一應裝飾用具全都不見,連牆上都斑駁了許多,在心裏暗暗計較。
看來外人所言不差,這寧榮二府的確是沒落了。
自己原想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平日裏不來倒罷了,大年節下總還是要過來看看。
畢竟年關將近,各府裏都收了租子來,手裏總還是寬裕一些。
不過今日前來,看著賈家這幅模樣,想是也沒什麽撈頭了,一盞長明燈值個什麽?
倒是這位二太太,話裏有幾分意思。
馬道婆咧開嘴,笑了:「瞧太太這話說的,誰做法事不是往好了做呢?要是想損自個兒的福氣,索性一條繩子吊死,也不用來找我們了。」
王夫人微微一笑:「那若是要你做個損福壽的法事,你會是不會呢?」
馬道婆一聽便來了精神,先念了一聲佛,又笑道:「太太問這話,可是把我給看扁了,說句造孽的話,能耐自然是有的,隻是平日裏不做罷了。」
王夫人掐著手裏的佛珠,笑問:「這可奇了,難道來找你做法事的人,心裏都沒個暗恨的人,竟是個個兒都是菩薩佛爺?」
馬道婆輕咳一聲,笑道:「有沒有的,我哪裏有功夫計較那麽多,不過是人家怎麽吩咐,我就怎麽辦罷了!橫豎是人家的事兒,我是不敢打聽的,隻怕是說多錯多!」
王夫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也笑道:「這才是有道行的人說得出的話!」
她便轉身下了炕,從地下的櫃子最底部掏出一個小布包來。
王夫人持家多年,若說是一點積蓄也沒有,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雖然絕大部分的積蓄都被忠順王府抄走了,但有一間藥鋪,是她和王子騰的夫人合力開的,名義上寄在了王子騰的名下,地契房契在王家那邊,沒有被忠順王府抄去。
年關將近,鋪子也送了利銀分紅來,足有二百兩多銀子。
王夫人沒聲張,預備自己留著用,應付個不時之需,例如眼下這件事。
她將布包打開,從裏麵掏了四封銀子放在桌子上,道:「這是二百兩銀子,比那甄家哥兒給你的足多了一倍,你且拿了去,迴頭替他做法事時,卻不要做個祈福消災的,與他做個添禍添災的,連他帶他老子一併都做進去,最好是把他給一下治死,你可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