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賈寶玉究竟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的,又是怎麽與甄家扯上了關係?
京城賈家的賈寶玉,林琢玉是見過的,為人實在不堪大用,更重要的是,林黛玉對他並無半點感覺,他對林黛玉也沒有該有的感覺,若非如此,林琢玉還不會懷疑賈寶玉的身份。
如今看來,這賈寶玉果然有古怪,聯想到那日一僧一道對她說的什麽「寶已不寶,玉也不玉」,林琢玉忽然有了個大膽的猜想———賈寶玉怕是重生到了甄家某個人的身上。
不過,他重生之後的表現,還真是讓林琢玉大開眼界,他居然敢偷甄家的東西了,還是這麽重要的東西,也虧得他能偷偷把東西送出來。
林黛玉這會兒還糊塗著,見林琢玉神色變幻莫測,心裏倒有幾分忐忑:「姐姐這般心思沉重,莫非是想到了什麽?」
林琢玉迴過神來,笑著搖搖頭:「沒什麽。」
說完,又看向林如海:「那這虎皮,就讓玉兒收著了?」
林如海搖搖頭:「不,還是琢兒你帶著吧,甄家知道我特地讓玉兒迴來,恐怕會格外留心玉兒的一舉一動,東西放在玉兒這裏,露餡的機率太大,還是你收著為好,再者你畢竟是我的侄女兒,甄家隻怕未必肯相信,我會把這麽重要的東西放在你這裏。」
還有一句話,林如海沒說,他總覺得以林琢玉的性格,不會放任甄家人真的對她出手,甄家倘若真有人敢動她的東西,林琢玉說不定還真有法子收拾了他們。
林琢玉也沒辯解,畢竟林如海的想法也不能算錯,這東西放在她身上的確是再合適不過,畢竟她有係統和,甄家就是把她所有的東西翻個底朝天,隻要她不願意,他們照樣找不到虎皮。
……
皇宮。
林家兄妹離開京城之後,上皇好像突然失去了目標一樣,每天無所事事起來。
他這幾個月一直在教導林彥玉讀書習武,突然一下子讓他停下來,上皇還真有些習慣不了,雖然他身邊也不是沒有跟林彥玉年紀相仿的孫子,可是皇上的兒子用不著他教,而且他更不能隨便亂教,萬一教出朝臣眼中的「好皇孫」來就麻煩了。
親王的兒子裏麵,秦災跟他是一百個不對付,甚至連跟太後的關係都比他這個親爺爺顯得親近,秦宋更不用說了,忠順王就是照著富貴閑人的方向培養的,那是鐵了心不願意再出人頭地,上皇就算要教,忠順王也得給攪和黃了。
如此一來,上皇一時間還真的就無事可做了。
無事可做的上皇,也隻能每天去禦書房看看,能不能幫皇上幹點什麽,一時間把皇上也弄得不勝其擾。
倒不是說皇上對上皇有什麽意見,十多年了,再多的恩怨也淡去了,更何況皇上是既得利益者,隻是上皇人老了,難免嘮叨幾句,皇上從小是半放養狀態,如今突然一下子體會到如此「洶湧」的父愛,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然而,上皇可不管你那個,畢竟他不講理不是?
被上皇「關心」得十分鬧心的皇上,不得不給上皇找點兒正事幹了:「父皇,平安州那邊的消息又來了,您橫豎也是閑著,替兒臣瞧瞧吧。」
第72章 第72章
◎璉鳳◎
上皇心裏還挺高興, 臭小子到底是有用到老子的時候了,可等他真的看了平安州的情報之後,這一張老臉頓時抻得老長。
原因無他, 隻是這份情報是賈璉送來的而已。
倒不是說賈璉的情報有多麽不堪入目,他雖然沒有考舉人, 也不是讀書的料子, 但是字還是會寫的,真正要命的是王熙鳳,賈璉送來的情報裏,有一半是王熙鳳搜羅的, 大概是出身王家,又當了許久事實上的管家太太,王熙鳳對人情世故很有一套, 也能和賈璉配合得很好,但最糟心的地方在於,她沒讀過書。
沒讀過書的王熙鳳,傳遞消息隻能是自己口述, 再由賈璉書寫成文,這中間無論是思維跨度, 還是因果關係, 都是上皇沒法理解的, 前一句還在說她在平安州放印子錢, 後一句忽然提到了平安州私自開採冶煉銅礦, 讓上皇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麽形容才好。
偏偏上皇還要麵子, 不願意跟皇上商議, 隻能一個人在這裏苦讀「天書」。
如果皇上知道了上皇的疑惑, 大概也會一笑置之, 他倒是知道怎麽迴事,不過並不想跟上皇分享就是了。
賈璉的情報固然跳脫,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來說就是,從前交代過的事,自然就不必在每一次的信上重複交代了。
具體說來,就是賈璉和王熙鳳在平安州放起印子錢來了。
放印子錢這種事,在歷朝歷代都是重罪,但賈璉和王熙鳳則有恃無恐———他們這印子錢,是過了兩道明路的。
所謂的兩道明路,是指賈璉將放印子錢的事既知會了平安州節度使,又知會了皇上。
當然,皇上知道平安州節度使知道賈璉放印子錢,而平安州節度使則不知道皇上知道賈璉放印子錢。
但總而言之,賈璉放印子錢這件事,兩大巨頭都不打算管。
一方麵,平安州本就是化外之地,平安州節度使自己就是當地一個賭坊的幕後老闆,賈璉在平安州放印子錢,相當於是給他幫忙,節度使又怎麽會為難賈璉?
另一方麵,皇上還要靠賈璉探聽平安州的消息,自然不會與賈璉算帳,甚至這種自曝其短的法子,還讓皇上頗為欣賞,主動給上麵遞上小辮子的同時,還拉進了與頂頭上司之間的距離,順便也給自家掙了些銀子,這等一石三鳥的計策,也虧賈璉想得出來。
京城賈家的賈寶玉,林琢玉是見過的,為人實在不堪大用,更重要的是,林黛玉對他並無半點感覺,他對林黛玉也沒有該有的感覺,若非如此,林琢玉還不會懷疑賈寶玉的身份。
如今看來,這賈寶玉果然有古怪,聯想到那日一僧一道對她說的什麽「寶已不寶,玉也不玉」,林琢玉忽然有了個大膽的猜想———賈寶玉怕是重生到了甄家某個人的身上。
不過,他重生之後的表現,還真是讓林琢玉大開眼界,他居然敢偷甄家的東西了,還是這麽重要的東西,也虧得他能偷偷把東西送出來。
林黛玉這會兒還糊塗著,見林琢玉神色變幻莫測,心裏倒有幾分忐忑:「姐姐這般心思沉重,莫非是想到了什麽?」
林琢玉迴過神來,笑著搖搖頭:「沒什麽。」
說完,又看向林如海:「那這虎皮,就讓玉兒收著了?」
林如海搖搖頭:「不,還是琢兒你帶著吧,甄家知道我特地讓玉兒迴來,恐怕會格外留心玉兒的一舉一動,東西放在玉兒這裏,露餡的機率太大,還是你收著為好,再者你畢竟是我的侄女兒,甄家隻怕未必肯相信,我會把這麽重要的東西放在你這裏。」
還有一句話,林如海沒說,他總覺得以林琢玉的性格,不會放任甄家人真的對她出手,甄家倘若真有人敢動她的東西,林琢玉說不定還真有法子收拾了他們。
林琢玉也沒辯解,畢竟林如海的想法也不能算錯,這東西放在她身上的確是再合適不過,畢竟她有係統和,甄家就是把她所有的東西翻個底朝天,隻要她不願意,他們照樣找不到虎皮。
……
皇宮。
林家兄妹離開京城之後,上皇好像突然失去了目標一樣,每天無所事事起來。
他這幾個月一直在教導林彥玉讀書習武,突然一下子讓他停下來,上皇還真有些習慣不了,雖然他身邊也不是沒有跟林彥玉年紀相仿的孫子,可是皇上的兒子用不著他教,而且他更不能隨便亂教,萬一教出朝臣眼中的「好皇孫」來就麻煩了。
親王的兒子裏麵,秦災跟他是一百個不對付,甚至連跟太後的關係都比他這個親爺爺顯得親近,秦宋更不用說了,忠順王就是照著富貴閑人的方向培養的,那是鐵了心不願意再出人頭地,上皇就算要教,忠順王也得給攪和黃了。
如此一來,上皇一時間還真的就無事可做了。
無事可做的上皇,也隻能每天去禦書房看看,能不能幫皇上幹點什麽,一時間把皇上也弄得不勝其擾。
倒不是說皇上對上皇有什麽意見,十多年了,再多的恩怨也淡去了,更何況皇上是既得利益者,隻是上皇人老了,難免嘮叨幾句,皇上從小是半放養狀態,如今突然一下子體會到如此「洶湧」的父愛,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然而,上皇可不管你那個,畢竟他不講理不是?
被上皇「關心」得十分鬧心的皇上,不得不給上皇找點兒正事幹了:「父皇,平安州那邊的消息又來了,您橫豎也是閑著,替兒臣瞧瞧吧。」
第72章 第72章
◎璉鳳◎
上皇心裏還挺高興, 臭小子到底是有用到老子的時候了,可等他真的看了平安州的情報之後,這一張老臉頓時抻得老長。
原因無他, 隻是這份情報是賈璉送來的而已。
倒不是說賈璉的情報有多麽不堪入目,他雖然沒有考舉人, 也不是讀書的料子, 但是字還是會寫的,真正要命的是王熙鳳,賈璉送來的情報裏,有一半是王熙鳳搜羅的, 大概是出身王家,又當了許久事實上的管家太太,王熙鳳對人情世故很有一套, 也能和賈璉配合得很好,但最糟心的地方在於,她沒讀過書。
沒讀過書的王熙鳳,傳遞消息隻能是自己口述, 再由賈璉書寫成文,這中間無論是思維跨度, 還是因果關係, 都是上皇沒法理解的, 前一句還在說她在平安州放印子錢, 後一句忽然提到了平安州私自開採冶煉銅礦, 讓上皇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麽形容才好。
偏偏上皇還要麵子, 不願意跟皇上商議, 隻能一個人在這裏苦讀「天書」。
如果皇上知道了上皇的疑惑, 大概也會一笑置之, 他倒是知道怎麽迴事,不過並不想跟上皇分享就是了。
賈璉的情報固然跳脫,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來說就是,從前交代過的事,自然就不必在每一次的信上重複交代了。
具體說來,就是賈璉和王熙鳳在平安州放起印子錢來了。
放印子錢這種事,在歷朝歷代都是重罪,但賈璉和王熙鳳則有恃無恐———他們這印子錢,是過了兩道明路的。
所謂的兩道明路,是指賈璉將放印子錢的事既知會了平安州節度使,又知會了皇上。
當然,皇上知道平安州節度使知道賈璉放印子錢,而平安州節度使則不知道皇上知道賈璉放印子錢。
但總而言之,賈璉放印子錢這件事,兩大巨頭都不打算管。
一方麵,平安州本就是化外之地,平安州節度使自己就是當地一個賭坊的幕後老闆,賈璉在平安州放印子錢,相當於是給他幫忙,節度使又怎麽會為難賈璉?
另一方麵,皇上還要靠賈璉探聽平安州的消息,自然不會與賈璉算帳,甚至這種自曝其短的法子,還讓皇上頗為欣賞,主動給上麵遞上小辮子的同時,還拉進了與頂頭上司之間的距離,順便也給自家掙了些銀子,這等一石三鳥的計策,也虧賈璉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