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姐妹齊齊無語,好傢夥,馮寶釵這算盤打得比王夫人還美!
這會兒林琢玉戲也看夠了,猴戲固然好笑,可要是讓猴子跑自個兒頭上撒野,那自己反而成了人家的笑話了:「賈王氏,我實話告訴你,這明黃緞子乃是太後所賜的懿旨,我姐妹二人如今都是太後的幹孫女,位同二品異姓郡主,懿旨上寫得清清楚楚,你區區五品宜人,敢同我們這麽說話,我看你是反了天了!」
王夫人嚇了一跳,卻不是被林琢玉的話,而是被她突然提高的聲調,待迴過神來,不由得冷笑:「我說你們兩個丫頭怎麽如此不知利害,原來竟是嚇得瘋魔了!你們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造化,就敢自稱是太後的幹孫女?」
「連貴妃娘娘那樣才貌雙全的人兒,也是在宮裏苦熬了這麽多年,才得了貴妃的位置,憑你們兩個……」
王夫人正數落著林家姐妹,外頭忽然有個婆子飛奔而來,喘得不得了:「二太太,了不得了!外頭周太監來了,說是皇上下旨冊封兩位林姑娘為如帝姬,讓兩位如帝姬進宮謝恩呢!」
「如帝姬?!」
王夫人渾身過電般地一哆嗦,心裏慌亂如擂鼓,手一抖,那塊明黃緞子登時落在了地上。
範嬤嬤眼神一利,立刻上前兩步拾起:「賈王氏!太後懿旨也是能扔在地上的嗎?你眼裏有沒有太後!」
「對如帝姬不敬在先,對太後懿旨不恭在後,賈王氏,我看你是不想要這條命了!」
馮寶釵的臉色早已青了,看林家姐妹的眼神如看厲鬼———為何她們總是如此命好!
生於官宦人家,天生就比商賈高貴也就罷了,這兩姐妹一個喪母,一個幹脆就是孤兒,卻偏偏能夠入了太後的青眼!
如此造化,為何偏偏不在她馮寶釵的身上!
林琢玉瞥了眼呆若木雞的王夫人,和如遭雷擊的馮寶釵,也隻是冷笑而已。
她和黛玉何曾主動挑釁過這兩人?可她們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欺上門來!
似這等無德蠢貨,人若不除,天必誅之!
聖旨當前,林琢玉沒工夫搭理這兩個蠢貨,領著黛玉走到流風院門口,又轉過身吩咐:「範嬤嬤,看好了我們的東西,一針一線都不許那些牲口賤畜隨意觸碰;惜雪,你立刻迴家讓大爺帶著車馬隨從來搬東西,今兒我們就迴家,免得再住在府上,礙了二太太的眼!」
黛玉瞥了王夫人一眼,笑意微冷:「姐姐說得極是,二太太連太後懿旨都不放在眼裏,咱們姐妹又算得了什麽?再不逃命去,隻怕下次抄檢起來,就是要咱們的命了!」
……
皇宮中。
趁著林家姐妹還沒來,太後喜氣洋洋地吩咐宮女們準備茶果點心,又和徐嬤嬤、雲嬤嬤一併商量著該給林家姐妹什麽樣的賞賜,雖然皇上和上皇已經商議定了一部分,但太後始終覺得簡薄,嚷嚷著要再添一點:「本宮記得今年西域那邊進貢了幾個金香囊,給孩子添進去,戴在身上或是掛在帳子裏頭都好。」
「去年江寧那邊送的妝花緞,皇後給本宮送了幾十匹,裏頭有些素色的和月白、象牙的,本宮一時半會兒且穿不到這些顏色,做裏子又可惜了,給了這兩個孩子吧。」
「對了,銀子還該再添些,京城居大不易,兩個孩子在京城又沒有祖產,自立門戶多難哪?也不必動國庫的銀子,省得朝上又嘮嘮叨叨,從內帑給兩個孩子各撥十萬兩好了。」
……
上皇在一旁聽得頭都疼了,忍不住屈起指節敲了敲桌子:「差不多行了!兩個外姓女孩兒,又不是真的宗室公主,麵子上大差不差就得了,你能有多少東西,這麽不要命地賠!」
「我跟美人兒的事你少管!」
太後瞪了上皇一眼,把上皇氣得肝疼,偏偏拿太後沒辦法。
一來,太後出身的蘭陵蕭氏自有些產業,別的後妃是逢年過節給家裏賞銀子,蕭家是按節令給太後送銀子,一年十二個月,月月不間斷,一次至少也得是萬兩銀子,攢到現在,太後手裏的銀子著實不少,要是拿著宮裏的銀子做人情,上皇還有立場抱怨兩句,可這是太後自己家的錢,人家自掏腰包放賞,他能說什麽?
二來,上皇就算是不滿,也隻能停留在抱怨這個階段了,他和太後老夫老妻,真不至於為了多花幾十萬兩銀子就跟太後翻臉的,尤其花的還是人家自己的錢,幾十年的夫妻為了這種事翻臉,叫人笑話。
三來,即便是他昏了頭想跟太後過不去,皇上也得答應啊!他身邊固然是不止一個女人,皇上卻隻有一個親媽!
太後這邊,總算是和徐嬤嬤、雲嬤嬤一起敲定了賞賜單子,心滿意足地停了下來,又有些疑惑:「寧榮街離宮裏也不算太遠,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還不見兩個丫頭進宮謝恩呢?」
皇上想了想:「許是因為要先沐浴更衣,所以才費時候吧。」
「那也沒有折騰這麽久的,周三彩越發沒個算計了,也不知道催著點。」
上皇哼了一聲,想起林琢玉來,不由得在心裏抱怨,平日看著雖然傻了點,辦事還是利索的,誰知道如今成了如帝姬,也學起京中閨秀那種磨磨唧唧的性子來!
就在上皇抱怨的時候,周太監自外頭前來復命:「啟稟三位聖人,兩位如帝姬並範嬤嬤都到了,正在殿外候旨呢!」
這會兒林琢玉戲也看夠了,猴戲固然好笑,可要是讓猴子跑自個兒頭上撒野,那自己反而成了人家的笑話了:「賈王氏,我實話告訴你,這明黃緞子乃是太後所賜的懿旨,我姐妹二人如今都是太後的幹孫女,位同二品異姓郡主,懿旨上寫得清清楚楚,你區區五品宜人,敢同我們這麽說話,我看你是反了天了!」
王夫人嚇了一跳,卻不是被林琢玉的話,而是被她突然提高的聲調,待迴過神來,不由得冷笑:「我說你們兩個丫頭怎麽如此不知利害,原來竟是嚇得瘋魔了!你們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造化,就敢自稱是太後的幹孫女?」
「連貴妃娘娘那樣才貌雙全的人兒,也是在宮裏苦熬了這麽多年,才得了貴妃的位置,憑你們兩個……」
王夫人正數落著林家姐妹,外頭忽然有個婆子飛奔而來,喘得不得了:「二太太,了不得了!外頭周太監來了,說是皇上下旨冊封兩位林姑娘為如帝姬,讓兩位如帝姬進宮謝恩呢!」
「如帝姬?!」
王夫人渾身過電般地一哆嗦,心裏慌亂如擂鼓,手一抖,那塊明黃緞子登時落在了地上。
範嬤嬤眼神一利,立刻上前兩步拾起:「賈王氏!太後懿旨也是能扔在地上的嗎?你眼裏有沒有太後!」
「對如帝姬不敬在先,對太後懿旨不恭在後,賈王氏,我看你是不想要這條命了!」
馮寶釵的臉色早已青了,看林家姐妹的眼神如看厲鬼———為何她們總是如此命好!
生於官宦人家,天生就比商賈高貴也就罷了,這兩姐妹一個喪母,一個幹脆就是孤兒,卻偏偏能夠入了太後的青眼!
如此造化,為何偏偏不在她馮寶釵的身上!
林琢玉瞥了眼呆若木雞的王夫人,和如遭雷擊的馮寶釵,也隻是冷笑而已。
她和黛玉何曾主動挑釁過這兩人?可她們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欺上門來!
似這等無德蠢貨,人若不除,天必誅之!
聖旨當前,林琢玉沒工夫搭理這兩個蠢貨,領著黛玉走到流風院門口,又轉過身吩咐:「範嬤嬤,看好了我們的東西,一針一線都不許那些牲口賤畜隨意觸碰;惜雪,你立刻迴家讓大爺帶著車馬隨從來搬東西,今兒我們就迴家,免得再住在府上,礙了二太太的眼!」
黛玉瞥了王夫人一眼,笑意微冷:「姐姐說得極是,二太太連太後懿旨都不放在眼裏,咱們姐妹又算得了什麽?再不逃命去,隻怕下次抄檢起來,就是要咱們的命了!」
……
皇宮中。
趁著林家姐妹還沒來,太後喜氣洋洋地吩咐宮女們準備茶果點心,又和徐嬤嬤、雲嬤嬤一併商量著該給林家姐妹什麽樣的賞賜,雖然皇上和上皇已經商議定了一部分,但太後始終覺得簡薄,嚷嚷著要再添一點:「本宮記得今年西域那邊進貢了幾個金香囊,給孩子添進去,戴在身上或是掛在帳子裏頭都好。」
「去年江寧那邊送的妝花緞,皇後給本宮送了幾十匹,裏頭有些素色的和月白、象牙的,本宮一時半會兒且穿不到這些顏色,做裏子又可惜了,給了這兩個孩子吧。」
「對了,銀子還該再添些,京城居大不易,兩個孩子在京城又沒有祖產,自立門戶多難哪?也不必動國庫的銀子,省得朝上又嘮嘮叨叨,從內帑給兩個孩子各撥十萬兩好了。」
……
上皇在一旁聽得頭都疼了,忍不住屈起指節敲了敲桌子:「差不多行了!兩個外姓女孩兒,又不是真的宗室公主,麵子上大差不差就得了,你能有多少東西,這麽不要命地賠!」
「我跟美人兒的事你少管!」
太後瞪了上皇一眼,把上皇氣得肝疼,偏偏拿太後沒辦法。
一來,太後出身的蘭陵蕭氏自有些產業,別的後妃是逢年過節給家裏賞銀子,蕭家是按節令給太後送銀子,一年十二個月,月月不間斷,一次至少也得是萬兩銀子,攢到現在,太後手裏的銀子著實不少,要是拿著宮裏的銀子做人情,上皇還有立場抱怨兩句,可這是太後自己家的錢,人家自掏腰包放賞,他能說什麽?
二來,上皇就算是不滿,也隻能停留在抱怨這個階段了,他和太後老夫老妻,真不至於為了多花幾十萬兩銀子就跟太後翻臉的,尤其花的還是人家自己的錢,幾十年的夫妻為了這種事翻臉,叫人笑話。
三來,即便是他昏了頭想跟太後過不去,皇上也得答應啊!他身邊固然是不止一個女人,皇上卻隻有一個親媽!
太後這邊,總算是和徐嬤嬤、雲嬤嬤一起敲定了賞賜單子,心滿意足地停了下來,又有些疑惑:「寧榮街離宮裏也不算太遠,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還不見兩個丫頭進宮謝恩呢?」
皇上想了想:「許是因為要先沐浴更衣,所以才費時候吧。」
「那也沒有折騰這麽久的,周三彩越發沒個算計了,也不知道催著點。」
上皇哼了一聲,想起林琢玉來,不由得在心裏抱怨,平日看著雖然傻了點,辦事還是利索的,誰知道如今成了如帝姬,也學起京中閨秀那種磨磨唧唧的性子來!
就在上皇抱怨的時候,周太監自外頭前來復命:「啟稟三位聖人,兩位如帝姬並範嬤嬤都到了,正在殿外候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