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了平兒轉述的老太太的話,馮寶釵神色平靜,隻是點了點頭:「跟你家奶奶說,今日之事是我們對不住府上,等房子找好了,我們即刻就搬。」
平兒來時原本還懸著一顆心,生怕寶釵不肯讓步,乃至撒潑打滾尋死覓活,如今見了寶釵的反應,倒是鬆了口氣:「寶姑娘真是明理之人,那奴婢先迴去復命了。」
馮寶釵柔聲道:「你去吧。」
送走了平兒之後,馮寶釵轉身去了馮姨媽的屋子,馮姨媽還昏在床上,寶釵在床頭的妝奩底下翻了翻,掏出一遝子銀票來,麵額最小的,也是十萬兩銀子一張。
能以商賈之身與公侯人家相提並論,當年的紫薇舍人,本事財力都可見一斑。
雖然已經分了房,可單單嫡係這一支手裏的家資,便有數百萬之巨,這些銀子裏,有一半是鋪麵田產折算的,另一半則是存在銀莊裏,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馮姨媽手裏的銀票足有二十張,算起來將近三百萬兩白銀。
馮寶釵從裏麵拿了一張十萬兩的,又從屋子裏找出一個拜匣裝了,神色依舊平靜。
賈家的反應,其實在她意料之中。
畢竟,打死人的是自家哥哥,賈家幫忙周旋卻被兄長連累,以致全族受辱,又怎會不惱羞成怒。
但話雖如此,寶釵卻仍得替自己與母親爭一爭。
族中的分紅,向來是嫡係拿大頭,旁支拿小頭,如今馮家因兄長的關係丟了皇商職位不說,還連累了全族之人,族中的那些叔伯們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萬幸,馮家現在成了普通商賈。
這雖然是件壞事,但也未必就完全沒有好處。
商賈為民,賈家王家卻是官,這個世道,民如何與官鬥?
馮寶釵屏退了下人,孤身一個人捧著拜匣,去了賈母的院子。
經此一事,賈家上下都沒有閑談玩鬧的心思,往日熱熱鬧鬧的院子,今日卻冷清至極。
擺飯的時候,賈母勉強喝了半碗粥,就叫人撤下去了,自己一個人歪在榻上,閉著眼睛胡思亂想。
鴛鴦掀了簾子進來,低聲稟告:「老太太,馮家姑娘來了。」
賈母聞言,驀的睜開眼睛,冷笑一聲:「她還有臉來!」
鴛鴦試探著開口:「那,奴婢把人擋迴去?」
賈母沉著臉,冷冷道:「不必,我倒要看看她有什麽話說!」
第19章 第19章 周旋
◎為人處世,這麽不粘鍋可不行。◎
寶釵低著頭,捧著拜匣進了屋子,低眉順眼地給賈母請安:「見過老太太。」
「起來吧。」
賈母原本心裏就有怨氣,如今見了馮寶釵,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話裏話外都要戳寶釵的痛處:「馮丫頭,你也別怨我心狠,是你家哥兒太沒王法,若非皇上仁慈,隻怕他現在已經人頭落地了!我們家一貫是安分守己的人家,似你哥哥這樣手上沾著人命的主兒,我們並不敢兜攬!」
馮寶釵隻是低頭聽著,麵上並無異色,心裏暗暗冷笑。
不敢兜攬?
怎麽,當初送往賈家的信,都叫狗瞧了不成?
事情沒發的時候,一口一個姨太太叫得親熱;如今東窗事發,就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來說教,好像自己多麽無辜似的!
薛家改姓,賈家跪訓,反正大家的臉都丟光了,還有什麽好互相嫌棄的!
馮寶釵忍過了賈母的連番奚落,始終沒有迴應,等賈母心裏的悶氣出得差不多,終於願意停下問問她的來意的時候,適時地將手裏的拜匣送上,言辭溫婉:「千錯萬錯,都是兄長的錯,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便是後悔也沒法子了,不僅帶累了自家,還連累了親戚,兄長實在是萬死難辭其咎!」
馮寶釵說到此處,不由得拿帕子拭了拭眼淚:「隻是皇上偏又仁慈,不叫他償了命,既留著命在,也總得好好兒活著才是。」
她說到此處,便將手裏的拜匣遞給鴛鴦,示意她拿給賈母:「按說出了這樣的事,我們哪裏還有臉留下,就算老太太不提,我們家也該盡早搬出去的。」
「隻是老太太也知道,我家兄長前些日子剛遭雷劫,如今還躺在床上難以行動,家母剛才接了聖旨,也昏死過去,至今不省人事,我雖還有幾分要強,可是一個姑娘家,連大門都不好出的,一時間又要賃房子,又要服侍兄長和媽媽,又要籌劃著名搬家,家裏頭兵荒馬亂的,我也實在分身乏術。」
「如今也隻好求老太太寬限數日,這些銀子算是賠禮,好歹等媽媽醒了,兄長也能下地,家裏頭有了個主事的男子,然後再搬出去。」
賈母垂了眼,心下兀自沉吟,她對此時的馮家並無半分好感,當然不希望他們再在賈府居住,可馮寶釵話裏的意思也很明白,如今馮蟠與馮姨媽一個傷一個病,家裏能主事的隻有馮寶釵一個女子,賈府如果真把人往外趕,無處容身的馮家人就要露宿街頭了。
再怎麽膈應,有一件事是改不了的,那就是馮姨媽是王子騰和王夫人的妹妹,把馮家人趕出去固然解氣,可是之後呢?絕了馮家和王家兩門親嗎?
當然,能與馮家斷了關係,賈母求之不得,可真要是就這麽斷了親,賈母又覺得太虧些,馮家把賈家害成這個樣子,還一點兒血都不想出?
聽了平兒轉述的老太太的話,馮寶釵神色平靜,隻是點了點頭:「跟你家奶奶說,今日之事是我們對不住府上,等房子找好了,我們即刻就搬。」
平兒來時原本還懸著一顆心,生怕寶釵不肯讓步,乃至撒潑打滾尋死覓活,如今見了寶釵的反應,倒是鬆了口氣:「寶姑娘真是明理之人,那奴婢先迴去復命了。」
馮寶釵柔聲道:「你去吧。」
送走了平兒之後,馮寶釵轉身去了馮姨媽的屋子,馮姨媽還昏在床上,寶釵在床頭的妝奩底下翻了翻,掏出一遝子銀票來,麵額最小的,也是十萬兩銀子一張。
能以商賈之身與公侯人家相提並論,當年的紫薇舍人,本事財力都可見一斑。
雖然已經分了房,可單單嫡係這一支手裏的家資,便有數百萬之巨,這些銀子裏,有一半是鋪麵田產折算的,另一半則是存在銀莊裏,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馮姨媽手裏的銀票足有二十張,算起來將近三百萬兩白銀。
馮寶釵從裏麵拿了一張十萬兩的,又從屋子裏找出一個拜匣裝了,神色依舊平靜。
賈家的反應,其實在她意料之中。
畢竟,打死人的是自家哥哥,賈家幫忙周旋卻被兄長連累,以致全族受辱,又怎會不惱羞成怒。
但話雖如此,寶釵卻仍得替自己與母親爭一爭。
族中的分紅,向來是嫡係拿大頭,旁支拿小頭,如今馮家因兄長的關係丟了皇商職位不說,還連累了全族之人,族中的那些叔伯們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萬幸,馮家現在成了普通商賈。
這雖然是件壞事,但也未必就完全沒有好處。
商賈為民,賈家王家卻是官,這個世道,民如何與官鬥?
馮寶釵屏退了下人,孤身一個人捧著拜匣,去了賈母的院子。
經此一事,賈家上下都沒有閑談玩鬧的心思,往日熱熱鬧鬧的院子,今日卻冷清至極。
擺飯的時候,賈母勉強喝了半碗粥,就叫人撤下去了,自己一個人歪在榻上,閉著眼睛胡思亂想。
鴛鴦掀了簾子進來,低聲稟告:「老太太,馮家姑娘來了。」
賈母聞言,驀的睜開眼睛,冷笑一聲:「她還有臉來!」
鴛鴦試探著開口:「那,奴婢把人擋迴去?」
賈母沉著臉,冷冷道:「不必,我倒要看看她有什麽話說!」
第19章 第19章 周旋
◎為人處世,這麽不粘鍋可不行。◎
寶釵低著頭,捧著拜匣進了屋子,低眉順眼地給賈母請安:「見過老太太。」
「起來吧。」
賈母原本心裏就有怨氣,如今見了馮寶釵,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話裏話外都要戳寶釵的痛處:「馮丫頭,你也別怨我心狠,是你家哥兒太沒王法,若非皇上仁慈,隻怕他現在已經人頭落地了!我們家一貫是安分守己的人家,似你哥哥這樣手上沾著人命的主兒,我們並不敢兜攬!」
馮寶釵隻是低頭聽著,麵上並無異色,心裏暗暗冷笑。
不敢兜攬?
怎麽,當初送往賈家的信,都叫狗瞧了不成?
事情沒發的時候,一口一個姨太太叫得親熱;如今東窗事發,就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來說教,好像自己多麽無辜似的!
薛家改姓,賈家跪訓,反正大家的臉都丟光了,還有什麽好互相嫌棄的!
馮寶釵忍過了賈母的連番奚落,始終沒有迴應,等賈母心裏的悶氣出得差不多,終於願意停下問問她的來意的時候,適時地將手裏的拜匣送上,言辭溫婉:「千錯萬錯,都是兄長的錯,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便是後悔也沒法子了,不僅帶累了自家,還連累了親戚,兄長實在是萬死難辭其咎!」
馮寶釵說到此處,不由得拿帕子拭了拭眼淚:「隻是皇上偏又仁慈,不叫他償了命,既留著命在,也總得好好兒活著才是。」
她說到此處,便將手裏的拜匣遞給鴛鴦,示意她拿給賈母:「按說出了這樣的事,我們哪裏還有臉留下,就算老太太不提,我們家也該盡早搬出去的。」
「隻是老太太也知道,我家兄長前些日子剛遭雷劫,如今還躺在床上難以行動,家母剛才接了聖旨,也昏死過去,至今不省人事,我雖還有幾分要強,可是一個姑娘家,連大門都不好出的,一時間又要賃房子,又要服侍兄長和媽媽,又要籌劃著名搬家,家裏頭兵荒馬亂的,我也實在分身乏術。」
「如今也隻好求老太太寬限數日,這些銀子算是賠禮,好歹等媽媽醒了,兄長也能下地,家裏頭有了個主事的男子,然後再搬出去。」
賈母垂了眼,心下兀自沉吟,她對此時的馮家並無半分好感,當然不希望他們再在賈府居住,可馮寶釵話裏的意思也很明白,如今馮蟠與馮姨媽一個傷一個病,家裏能主事的隻有馮寶釵一個女子,賈府如果真把人往外趕,無處容身的馮家人就要露宿街頭了。
再怎麽膈應,有一件事是改不了的,那就是馮姨媽是王子騰和王夫人的妹妹,把馮家人趕出去固然解氣,可是之後呢?絕了馮家和王家兩門親嗎?
當然,能與馮家斷了關係,賈母求之不得,可真要是就這麽斷了親,賈母又覺得太虧些,馮家把賈家害成這個樣子,還一點兒血都不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