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夫人臉色一僵,低頭不語了。
林琢玉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看向老太太:「昨日話趕話說得重了些,倒把二太太氣倒了,我這心裏也過意不去,老太太若不嫌棄,我可以給二太太開個方子,調理一下身子。」
賈母一怔:「怎麽,林丫頭會醫術麽?」
林琢玉點點頭,嘆氣道:「也算會些,當初母親在世時,我也曾侍疾床前,多少學了些藥理,見那些大夫不是隔簾望診,就是懸絲診脈,那開出的方子不說是離題千裏,也稱得上是南轅北轍,到底耽誤了許多事情,母親故去之時,我私心裏想著,倘若我是個神醫,母親的病或許不至於此,因此這些日子一直潛心醫術,我自己覺得是小有所成了。」
賈母嘴角一抽,連忙謝絕:「王氏禦下不嚴,是自己給自己找氣受,哪裏能怨得到你頭上,你能有這份心就很好,隻是一事不煩二主,已經請了宮裏的太醫,就不必折騰林丫頭你了。」
——榮國府再怎麽不濟,也不至於請個林琢玉這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大夫來看病吧!
林琢玉乖巧地點了點頭:「是。」
她反正是表過態了,賈母信不過她的醫術,可怪不到她頭上。
又坐了一會兒,跟賈母一同用了飯之後,姑娘們便一起告辭了。
出門的時候,探春猶豫再三,還是悄悄上前兩步,追上了林家姐妹:「兩位姐姐請留步。」
林琢玉和林黛玉都住了步子,琢玉率先開口:「怎麽?」
探春眉心若蹙,鬱鬱不樂:「隻是想問問兩位姐姐,這揚州城裏,可有與我們姊妹三個有關的風言風語麽?」
雖然事關三姐妹終身大事,但迎春原是個老實的,惜春又還小,既想不到要去問,問了也不知該怎麽辦,探春卻是個有主意的,昨夜想了一宿,到底想出些門道來。
一則冷子興本身就是賈家僕人的親戚,在揚州平日裏往來的雖不知是什麽人,但多少也應該與林家有關,譬如這賈雨村,就是林黛玉的教書先生,如果冷子興酒後隻在林家上下胡說的話,也能解釋得了林琢玉為什麽知道冷子興和賈雨村的話了;
二則揚州城裏賈家也不是沒有親戚,林姑父不就是麽?二品鹽政,也不算低了,在揚州城裏想也是說得上話的,倘若托林姑父代為斡旋,看在親戚情分上,事情也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隻是這件事上,王夫人與林家姐妹的梁子結大了,不可能托她們辦事;邢夫人事不關己,更不可能為她們這幾個人求到林家姐妹頭上;賈母即便有心,畢竟礙著長輩的麵子,再說林黛玉前腳進京,賈母後腳就送信讓林如海辦事,怎麽看怎麽像是要挾;鳳姐兒麵上還要跟王夫人穿一條褲子,更不會為與己無關的事求林家姐妹,間接打王夫人的臉;李紈自不必說,槁木死灰一樣的人物,又是王夫人的親兒媳,斷不會操這種心。
探春雖也得在王夫人手底下生活,但她已是唯一能為姐妹們出頭的人了,也隻能自己頂上。
林黛玉聞言,便扭過頭去看林琢玉,琢玉朝她使個眼色:「林家上下是多少都有些耳聞了,至於外頭,我聽哥哥說是有些言語的。」
黛玉會意,接過話頭:「我似是聽父親提過一兩次,有些埋怨貴府下人口風不牢什麽的。」
林琢玉也嘆了口氣:「再者,若無處考證,那冷子興的閑話說了也就說了,偏偏貴府銜玉而生的寶二爺太過出名,知道老太太把他養在內闈的不在少數,這兩下裏加起來,就沒話也能編出些閑話來了。」
探春聞言,不由得紅了眼圈,平心而論,她們姐妹平日在家裏也是規規矩矩,哪裏有過什麽不像話的舉止,誰知道憑空變出這一樁禍事來,砸到她們姐妹的頭上!
黛玉見狀,到底於心不忍,嘆了口氣:「三妹妹也別太難過了,咱們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閑言碎語,理它做什麽?」
探春拿帕子拭了眼淚,勉強笑道:「話是這麽說,可誰愛聽外頭傳自個兒那沒影兒的閑話呢?」
說完,探春抿了抿唇,心下猶豫再三,還是忍恥開口:「論理,這事是二太太治下不牢,可女孩兒名節重要,也沒有讓外人嚼舌的道理,姑父現做著揚州鹽政,我想求黛姐姐幫幫忙,請姑父管管那些閑話,隻當是可憐我們吧……」
說到此處,不免又滾下眼淚來,林黛玉連忙替她擦了,眼角瞥見林琢玉向她擺擺手,再點一點拇指,這是兩人約定好的暗號,讓她先拒絕再同意,便故作遲疑:「不瞞妹妹,若隻是求我一個人辦事,就千難萬險我也要幫忙的,可是事情涉及家父,我不敢貿然應承,倘若家父無能為力,又該怎樣是好?」
探春聽了,頓時滿臉焦急,若不是還在外頭,真恨不得給人跪下,她實在是走投無路了:「黛姐姐,隻求你好歹寫一封信去,不管姑父能不能幫忙,我心裏都承你的情!」
林黛玉仍是沉默,林琢玉在一旁假意勸道:「事情到底是二太太做的,幾位姐妹實在無辜,況且三妹妹有言在先,哪怕叔父幫不上忙,好歹也算咱們盡了心不是?」
林黛玉聞言,便遲疑著點了點頭:「也罷,既然三妹妹如此懇切,我就替你寫封信求求父親,隻是結果如何,我也不敢保證。」
探春聞言,眼底不由得升起希望來,雖然黛玉如此說,但林如海身為揚州鹽政,這官也不能是白當的,多少都會有一些作用,結果再壞也壞不過現在了。
林琢玉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看向老太太:「昨日話趕話說得重了些,倒把二太太氣倒了,我這心裏也過意不去,老太太若不嫌棄,我可以給二太太開個方子,調理一下身子。」
賈母一怔:「怎麽,林丫頭會醫術麽?」
林琢玉點點頭,嘆氣道:「也算會些,當初母親在世時,我也曾侍疾床前,多少學了些藥理,見那些大夫不是隔簾望診,就是懸絲診脈,那開出的方子不說是離題千裏,也稱得上是南轅北轍,到底耽誤了許多事情,母親故去之時,我私心裏想著,倘若我是個神醫,母親的病或許不至於此,因此這些日子一直潛心醫術,我自己覺得是小有所成了。」
賈母嘴角一抽,連忙謝絕:「王氏禦下不嚴,是自己給自己找氣受,哪裏能怨得到你頭上,你能有這份心就很好,隻是一事不煩二主,已經請了宮裏的太醫,就不必折騰林丫頭你了。」
——榮國府再怎麽不濟,也不至於請個林琢玉這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大夫來看病吧!
林琢玉乖巧地點了點頭:「是。」
她反正是表過態了,賈母信不過她的醫術,可怪不到她頭上。
又坐了一會兒,跟賈母一同用了飯之後,姑娘們便一起告辭了。
出門的時候,探春猶豫再三,還是悄悄上前兩步,追上了林家姐妹:「兩位姐姐請留步。」
林琢玉和林黛玉都住了步子,琢玉率先開口:「怎麽?」
探春眉心若蹙,鬱鬱不樂:「隻是想問問兩位姐姐,這揚州城裏,可有與我們姊妹三個有關的風言風語麽?」
雖然事關三姐妹終身大事,但迎春原是個老實的,惜春又還小,既想不到要去問,問了也不知該怎麽辦,探春卻是個有主意的,昨夜想了一宿,到底想出些門道來。
一則冷子興本身就是賈家僕人的親戚,在揚州平日裏往來的雖不知是什麽人,但多少也應該與林家有關,譬如這賈雨村,就是林黛玉的教書先生,如果冷子興酒後隻在林家上下胡說的話,也能解釋得了林琢玉為什麽知道冷子興和賈雨村的話了;
二則揚州城裏賈家也不是沒有親戚,林姑父不就是麽?二品鹽政,也不算低了,在揚州城裏想也是說得上話的,倘若托林姑父代為斡旋,看在親戚情分上,事情也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隻是這件事上,王夫人與林家姐妹的梁子結大了,不可能托她們辦事;邢夫人事不關己,更不可能為她們這幾個人求到林家姐妹頭上;賈母即便有心,畢竟礙著長輩的麵子,再說林黛玉前腳進京,賈母後腳就送信讓林如海辦事,怎麽看怎麽像是要挾;鳳姐兒麵上還要跟王夫人穿一條褲子,更不會為與己無關的事求林家姐妹,間接打王夫人的臉;李紈自不必說,槁木死灰一樣的人物,又是王夫人的親兒媳,斷不會操這種心。
探春雖也得在王夫人手底下生活,但她已是唯一能為姐妹們出頭的人了,也隻能自己頂上。
林黛玉聞言,便扭過頭去看林琢玉,琢玉朝她使個眼色:「林家上下是多少都有些耳聞了,至於外頭,我聽哥哥說是有些言語的。」
黛玉會意,接過話頭:「我似是聽父親提過一兩次,有些埋怨貴府下人口風不牢什麽的。」
林琢玉也嘆了口氣:「再者,若無處考證,那冷子興的閑話說了也就說了,偏偏貴府銜玉而生的寶二爺太過出名,知道老太太把他養在內闈的不在少數,這兩下裏加起來,就沒話也能編出些閑話來了。」
探春聞言,不由得紅了眼圈,平心而論,她們姐妹平日在家裏也是規規矩矩,哪裏有過什麽不像話的舉止,誰知道憑空變出這一樁禍事來,砸到她們姐妹的頭上!
黛玉見狀,到底於心不忍,嘆了口氣:「三妹妹也別太難過了,咱們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閑言碎語,理它做什麽?」
探春拿帕子拭了眼淚,勉強笑道:「話是這麽說,可誰愛聽外頭傳自個兒那沒影兒的閑話呢?」
說完,探春抿了抿唇,心下猶豫再三,還是忍恥開口:「論理,這事是二太太治下不牢,可女孩兒名節重要,也沒有讓外人嚼舌的道理,姑父現做著揚州鹽政,我想求黛姐姐幫幫忙,請姑父管管那些閑話,隻當是可憐我們吧……」
說到此處,不免又滾下眼淚來,林黛玉連忙替她擦了,眼角瞥見林琢玉向她擺擺手,再點一點拇指,這是兩人約定好的暗號,讓她先拒絕再同意,便故作遲疑:「不瞞妹妹,若隻是求我一個人辦事,就千難萬險我也要幫忙的,可是事情涉及家父,我不敢貿然應承,倘若家父無能為力,又該怎樣是好?」
探春聽了,頓時滿臉焦急,若不是還在外頭,真恨不得給人跪下,她實在是走投無路了:「黛姐姐,隻求你好歹寫一封信去,不管姑父能不能幫忙,我心裏都承你的情!」
林黛玉仍是沉默,林琢玉在一旁假意勸道:「事情到底是二太太做的,幾位姐妹實在無辜,況且三妹妹有言在先,哪怕叔父幫不上忙,好歹也算咱們盡了心不是?」
林黛玉聞言,便遲疑著點了點頭:「也罷,既然三妹妹如此懇切,我就替你寫封信求求父親,隻是結果如何,我也不敢保證。」
探春聞言,眼底不由得升起希望來,雖然黛玉如此說,但林如海身為揚州鹽政,這官也不能是白當的,多少都會有一些作用,結果再壞也壞不過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