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她省事以來,也不是沒見過親眷,遠至京城榮府,近到揚州林家,都曾有親戚來過,卻不見父親對哪一家的姊妹如此推重,這位琢姐姐不知有何過人,倒能讓父親另眼相待?
林如海又著人安排了兩兄妹的住處,林彥玉住了一間廂房,卻把林琢玉和林黛玉安排在一處:「你們姊妹日後總要相互照拂,如今啟程之日在即,索性就先互相熟悉一下吧。」
林琢玉對此倒是沒什麽意見,甚至覺得還很方便,畢竟她的診療係統是通過掃描或傳導的方式來治療病人的,和黛玉住的越近,越方便她給黛玉調理身體。
不過,見到黛玉之後,林琢玉卻發現了一點不同尋常的端倪。
說話間,黛玉已經悄悄命丫鬟取來兩塊玉佩,親手捧給林彥玉和林琢玉:「初次拜見兄長與姐姐,無以為敬,這對竹葉玉佩乃是寺裏開過光的,權作表禮,還請兄長和姐姐不要嫌棄。」
林彥玉連忙接了過來:「玉妹妹言重了,如此重禮,豈有嫌棄的道理。」
一麵說,一麵看向林琢玉,她身上放著一對平安如意雲紋鏨玉金鐲,是兩兄妹預備給黛玉的表禮。
但林琢玉卻不拿出,隻是笑道:「玉妹妹如此盛情,我兄妹自然也該投桃報李,不過這禮,我卻要先賣個關子,不叫妹妹知道。」
屋子裏的人都怔了,誰也不知道林琢玉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尤其是林彥玉,簡直是如墮五裏霧中,說好的鐲子呢?
林琢玉斂了笑意,看向林如海,正色道:「給玉妹妹的表禮,我想先說與叔父聽,至於是否應該告訴妹妹,就請叔父裁奪。」
林如海不明就裏,但見林琢玉神色凝重,不似玩笑,便點點頭:「既如此,彥玉先將帶來的人安置在廂房,玉兒你先去看著丫鬟們收拾床褥吧。」
便有下人上前,各自帶著林彥玉和林黛玉去了,林如海這才看向林琢玉:「有什麽話,你就說吧。」
林琢玉嘆了口氣:「我父親這一脈,雖然不曾與榮府有過交集,但也記得嬸娘在家行三,又聽說過賈府二房的二爺銜玉而生的故事,既然賈家連二房都有二爺了,可知這子嗣究竟也不在少數,可嬸娘與叔父成親多年,就隻一子一女,那男孩兒還福薄無緣,叔父就真的沒有起過疑心?」
林如海不由大驚,聽林琢玉話裏的意思,此事竟是有人操弄:「此話可不能亂說,琢兒如此篤定,莫非有什麽證據不成?」
林琢玉抬眸,眼神堅定:「從前還隻是懷疑,並無真憑實據,今日到了叔父這裏,又見了黛玉妹妹,這十分把握便有九分了。」
她將趙嬤嬤的事低聲與林如海說了,又道:「賈府這些奴才,若論忠心倒是有的,隻是粗鄙少教,為了主子什麽下作手段都用得出,還自以為是對主子好,如此看來,難保她們不會自作主張,擅自用了什麽藥,或是榮府那邊有什麽人動了心思,借著奴才們的手,暗中搗鬼。」
「叔父若不信,可以想一想,嬸娘房裏平日用的薰香,是否均是京裏送來的?」
林如海不由得陷入迴憶,他雖不怎麽留意這些東西,但也確實能意識到,賈敏房裏的香氣,與他在任何地方聞到的都不同,偶爾也會聽賈敏提起,送來的香料用完了,要寫了家書投遞入京,叫榮府裏再送些過來,問他可有沒有什麽說的,一併也遞過去。
思及此處,林如海不由得如墮寒淵,顫聲道:「這,一家子骨肉,他們竟然……」
但轉念一想,又不由得自我安慰:「不,這裏麵一定有什麽誤會,敏兒絕嗣,毀的是他們賈家的名聲,這與他們有什麽好處?」
林琢玉聞言,不由得冷笑一聲:「利字當頭,名聲算得了什麽?叔父倒不如想一想,倘若您真就一直沒有子嗣,待到您百年之後,榮府裏會不會出於親戚情分,派人過來替您料理後事?」
「至於林家的家產……後事都替您料理了,家產也替您照顧,不過分吧?」
林如海麵色隱隱發白,在地上轉了幾圈,又搖搖頭:「不、不會是這樣的,敏兒在家裏時,是何等的金尊玉貴,怎麽她出閣之後,就會被人算計到如此地步?」
林琢玉嘆了口氣:「出閣之前,金尊玉貴,自然不好下手;出閣之後天高皇帝遠,自然更方便有些人渾水摸魚了!」
林如海腳步一停,迴眸:「你的意思是,事情是有人瞞著老太太做的?」
「這個自然,老太太待女兒的真心,從陪嫁的僕婢就可見一斑,趙嬤嬤雖然荒唐,心卻是忠的。」
「隻是,老太太的心統共隻有一顆,偏女兒的心多些,勻給旁人的便要少些,落在旁的人眼裏,難免便要生事。」
林琢玉說到此處,不免又冷笑了一聲:「而且,老太太連外孫女都顧得到,沒道理自毀親孫女的名聲,可若是這下手之人沒有親生的女兒,或是親女兒不必憂心,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犧牲幾個不親近的姑娘,就能換來林家萬貫家私,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誰不想撈一杯羹呢?就算被發現了,隻要往下人身上一推,隔著這麽遠的路程,難道嬸娘還能上京找人算帳去不成!」
林如海的心已經被說動了七分,再想到女兒上京一事,這麽看來竟是危險重重,但若將女兒留在身邊,照樣是誤人之舉,除非自己續娶,才能親自照顧女兒,可如此一來,京裏的老太君又不知要想到哪裏去。
林如海又著人安排了兩兄妹的住處,林彥玉住了一間廂房,卻把林琢玉和林黛玉安排在一處:「你們姊妹日後總要相互照拂,如今啟程之日在即,索性就先互相熟悉一下吧。」
林琢玉對此倒是沒什麽意見,甚至覺得還很方便,畢竟她的診療係統是通過掃描或傳導的方式來治療病人的,和黛玉住的越近,越方便她給黛玉調理身體。
不過,見到黛玉之後,林琢玉卻發現了一點不同尋常的端倪。
說話間,黛玉已經悄悄命丫鬟取來兩塊玉佩,親手捧給林彥玉和林琢玉:「初次拜見兄長與姐姐,無以為敬,這對竹葉玉佩乃是寺裏開過光的,權作表禮,還請兄長和姐姐不要嫌棄。」
林彥玉連忙接了過來:「玉妹妹言重了,如此重禮,豈有嫌棄的道理。」
一麵說,一麵看向林琢玉,她身上放著一對平安如意雲紋鏨玉金鐲,是兩兄妹預備給黛玉的表禮。
但林琢玉卻不拿出,隻是笑道:「玉妹妹如此盛情,我兄妹自然也該投桃報李,不過這禮,我卻要先賣個關子,不叫妹妹知道。」
屋子裏的人都怔了,誰也不知道林琢玉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尤其是林彥玉,簡直是如墮五裏霧中,說好的鐲子呢?
林琢玉斂了笑意,看向林如海,正色道:「給玉妹妹的表禮,我想先說與叔父聽,至於是否應該告訴妹妹,就請叔父裁奪。」
林如海不明就裏,但見林琢玉神色凝重,不似玩笑,便點點頭:「既如此,彥玉先將帶來的人安置在廂房,玉兒你先去看著丫鬟們收拾床褥吧。」
便有下人上前,各自帶著林彥玉和林黛玉去了,林如海這才看向林琢玉:「有什麽話,你就說吧。」
林琢玉嘆了口氣:「我父親這一脈,雖然不曾與榮府有過交集,但也記得嬸娘在家行三,又聽說過賈府二房的二爺銜玉而生的故事,既然賈家連二房都有二爺了,可知這子嗣究竟也不在少數,可嬸娘與叔父成親多年,就隻一子一女,那男孩兒還福薄無緣,叔父就真的沒有起過疑心?」
林如海不由大驚,聽林琢玉話裏的意思,此事竟是有人操弄:「此話可不能亂說,琢兒如此篤定,莫非有什麽證據不成?」
林琢玉抬眸,眼神堅定:「從前還隻是懷疑,並無真憑實據,今日到了叔父這裏,又見了黛玉妹妹,這十分把握便有九分了。」
她將趙嬤嬤的事低聲與林如海說了,又道:「賈府這些奴才,若論忠心倒是有的,隻是粗鄙少教,為了主子什麽下作手段都用得出,還自以為是對主子好,如此看來,難保她們不會自作主張,擅自用了什麽藥,或是榮府那邊有什麽人動了心思,借著奴才們的手,暗中搗鬼。」
「叔父若不信,可以想一想,嬸娘房裏平日用的薰香,是否均是京裏送來的?」
林如海不由得陷入迴憶,他雖不怎麽留意這些東西,但也確實能意識到,賈敏房裏的香氣,與他在任何地方聞到的都不同,偶爾也會聽賈敏提起,送來的香料用完了,要寫了家書投遞入京,叫榮府裏再送些過來,問他可有沒有什麽說的,一併也遞過去。
思及此處,林如海不由得如墮寒淵,顫聲道:「這,一家子骨肉,他們竟然……」
但轉念一想,又不由得自我安慰:「不,這裏麵一定有什麽誤會,敏兒絕嗣,毀的是他們賈家的名聲,這與他們有什麽好處?」
林琢玉聞言,不由得冷笑一聲:「利字當頭,名聲算得了什麽?叔父倒不如想一想,倘若您真就一直沒有子嗣,待到您百年之後,榮府裏會不會出於親戚情分,派人過來替您料理後事?」
「至於林家的家產……後事都替您料理了,家產也替您照顧,不過分吧?」
林如海麵色隱隱發白,在地上轉了幾圈,又搖搖頭:「不、不會是這樣的,敏兒在家裏時,是何等的金尊玉貴,怎麽她出閣之後,就會被人算計到如此地步?」
林琢玉嘆了口氣:「出閣之前,金尊玉貴,自然不好下手;出閣之後天高皇帝遠,自然更方便有些人渾水摸魚了!」
林如海腳步一停,迴眸:「你的意思是,事情是有人瞞著老太太做的?」
「這個自然,老太太待女兒的真心,從陪嫁的僕婢就可見一斑,趙嬤嬤雖然荒唐,心卻是忠的。」
「隻是,老太太的心統共隻有一顆,偏女兒的心多些,勻給旁人的便要少些,落在旁的人眼裏,難免便要生事。」
林琢玉說到此處,不免又冷笑了一聲:「而且,老太太連外孫女都顧得到,沒道理自毀親孫女的名聲,可若是這下手之人沒有親生的女兒,或是親女兒不必憂心,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犧牲幾個不親近的姑娘,就能換來林家萬貫家私,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誰不想撈一杯羹呢?就算被發現了,隻要往下人身上一推,隔著這麽遠的路程,難道嬸娘還能上京找人算帳去不成!」
林如海的心已經被說動了七分,再想到女兒上京一事,這麽看來竟是危險重重,但若將女兒留在身邊,照樣是誤人之舉,除非自己續娶,才能親自照顧女兒,可如此一來,京裏的老太君又不知要想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