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頁
讓你代管藝人怎麽全成巨星了 作者:一剪清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很多書迷覺得梅長蘇與胡歌的經歷如出一轍,如果是他出演一定遊刃有餘,麵對粉絲們的瘋狂邀請,他認真讀了一遍小說,發現自己和梅長蘇的經歷竟然如此相似,於是找到導演組決定用演技打消他們的顧慮,在看過他的話劇《如夢之夢》後,導演組被他紮實的表演功底所折服,雙方一拍即合。
2014年2月21日,在《琅琊榜》開拍一周後,胡歌發過這樣一條微博:「我既然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就是這句話,讓林殊從小說裏走了出來,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那顆赤子之心也漸漸與胡歌重疊。
胡景天的經歷與胡歌的經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終究是兩個世界裏不同的人,胡景天想要複製胡歌的成功,要的不僅僅是一部《琅琊榜》,還要有帥氣的外形、精湛到位的演技和拚命三郎的敬業精神,那做到了嗎?
在解小芳這個專業劇評人看來,胡景天確實做到了。
今天晚上播出的第一、第二集,劇情的話較為俗套,交代了梅長蘇的個人信息和故事主線,原為赤焰少帥林殊,是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少年將軍,但是因為一樁赤焰冤案,曾經的少年將軍身中劇毒,容顏大變,內息全摧,再無半點武力,從此多病多傷,時時復發寒疾,而他之所以會來到金陵,並不是為了輔佐誰登上王位,而是復仇。
胡景天演的非常好,台詞、表情、動作都很到位,表現出了梅長蘇去金陵和金陵以前複雜的感情。
另外的話,這兩集還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麵,最為直觀的幾個點是,比如見麵拜禮、立姿、坐姿等動作,都極其講究,又比如戲服從布料到刺繡暗紋、玉冠到配飾,都很有質感,再比如台詞大多採用白話文夾雜文言文的結構,有古風古韻之感。
而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就讓原本俗套的故劇情,變得不俗套了,所有的一切又看起來很自然,讓人耳目一新。
「咚咚咚……」
忽然響起了敲門聲,解小芳轉動電腦椅,道:「進來。」
「你看了哪部劇?」來人是與她一起合租的閨蜜許珊。
「我看的是《琅琊榜》,怎麽了?」解小芳問。
「嘻嘻,跟我一樣。」許珊笑著說。
「那,你覺得好看嗎?」解小芳又問。
「怎麽說呢……」許珊坐到床邊,沉吟道:「我覺得吧,這兩集出場的角色太多了一點,像是靖王、譽王、太子、靜嬪、梁帝、霓凰、穆王、小王爺穆青、謝玉、蒙摯等等,雖然每一個都性格分明,但會讓人搞不清楚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
解小芳聽了,問道:「也就是看著有些吃力?」
許珊點點頭,道:「差不多。」
解小芳把腿放到座位上,兩手環抱住膝蓋,喃喃道:「比起薑戈的其它劇,節奏確實是慢了點。」
最近,她在自己發布的劇評的評論區裏,發現有許許多多相同意思的迴覆——看劇不快進不舒服。
不知從何時起,快進播放已經成了太多年輕人看劇的標準。
一方麵是電子網際網路引來的時間碎片化,讓大家的時間越來越零碎,想要好好花時間來看一部劇都覺得奢望;另外一方麵,今年即使電視劇接連不斷,但好劇確實不多,因為拍攝成本巨大,不得不延長劇集賺迴成本,所以就出現了各種注水的節奏,把一個2、30集就能拍完的故事拍到了5、60集。
解小芳想到這,十分好奇的問道:「珊珊,如果可以快進,你會選擇跳著看這部《琅琊榜》嗎?」
許珊搖搖頭,道:「這個肯定不會呀,正常看都隻是勉強看明白了,要是快進看的話,那豈不是一頭霧水?」
解小芳笑道:「是啊,畢竟這是一部歷史權謀劇,錯過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導致劇情接不上。」
許珊話題一轉,道:「以前沒發現,胡景天這麽帥的,古裝造型比現在的一些小鮮肉看著舒服多了。」
解小芳嘆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如果他沒有發生車禍,沒有被公司雪藏,成就應該遠不止於此。」
許珊笑笑,道:「跟薑戈,以後的成就不會差的。」
解小芳贊同道:「這倒是。」
許珊從床上起來,伸一個懶腰,道:「好了,不打擾你了,我去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
她出去後,解小芳開始迴憶《琅琊榜》第一、第二集的細節,然後在桌麵講了一個文檔,準備寫劇評。
與此同時,觀眾的評價在各個平台上出現,跟薑戈事先預料的一樣,兩極分化嚴重。
「《琅琊榜》無論是質感、色調,還是演員演技,都相當到位!」
「是超有質感的一部劇,非常有電影大片感!」
「看服化道就知道了,走的是高質感路線。」
……
粉絲們由於帶有濾鏡,給的好評居多。
「看懵了,出場十幾個角色,關係捋不清了都。」
「劇情真心一般,僥倖存活改頭換麵、為了復仇死不相認,幾十年前的老套路了。」
「勉強看完兩集,這部劇就靠畫麵和一眾演員的演技在撐著。」
……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即便是薑戈自編自導的,也一樣不買帳。
見到這個結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那邊鬆了一口氣。
2014年2月21日,在《琅琊榜》開拍一周後,胡歌發過這樣一條微博:「我既然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就是這句話,讓林殊從小說裏走了出來,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那顆赤子之心也漸漸與胡歌重疊。
胡景天的經歷與胡歌的經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終究是兩個世界裏不同的人,胡景天想要複製胡歌的成功,要的不僅僅是一部《琅琊榜》,還要有帥氣的外形、精湛到位的演技和拚命三郎的敬業精神,那做到了嗎?
在解小芳這個專業劇評人看來,胡景天確實做到了。
今天晚上播出的第一、第二集,劇情的話較為俗套,交代了梅長蘇的個人信息和故事主線,原為赤焰少帥林殊,是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少年將軍,但是因為一樁赤焰冤案,曾經的少年將軍身中劇毒,容顏大變,內息全摧,再無半點武力,從此多病多傷,時時復發寒疾,而他之所以會來到金陵,並不是為了輔佐誰登上王位,而是復仇。
胡景天演的非常好,台詞、表情、動作都很到位,表現出了梅長蘇去金陵和金陵以前複雜的感情。
另外的話,這兩集還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麵,最為直觀的幾個點是,比如見麵拜禮、立姿、坐姿等動作,都極其講究,又比如戲服從布料到刺繡暗紋、玉冠到配飾,都很有質感,再比如台詞大多採用白話文夾雜文言文的結構,有古風古韻之感。
而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就讓原本俗套的故劇情,變得不俗套了,所有的一切又看起來很自然,讓人耳目一新。
「咚咚咚……」
忽然響起了敲門聲,解小芳轉動電腦椅,道:「進來。」
「你看了哪部劇?」來人是與她一起合租的閨蜜許珊。
「我看的是《琅琊榜》,怎麽了?」解小芳問。
「嘻嘻,跟我一樣。」許珊笑著說。
「那,你覺得好看嗎?」解小芳又問。
「怎麽說呢……」許珊坐到床邊,沉吟道:「我覺得吧,這兩集出場的角色太多了一點,像是靖王、譽王、太子、靜嬪、梁帝、霓凰、穆王、小王爺穆青、謝玉、蒙摯等等,雖然每一個都性格分明,但會讓人搞不清楚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
解小芳聽了,問道:「也就是看著有些吃力?」
許珊點點頭,道:「差不多。」
解小芳把腿放到座位上,兩手環抱住膝蓋,喃喃道:「比起薑戈的其它劇,節奏確實是慢了點。」
最近,她在自己發布的劇評的評論區裏,發現有許許多多相同意思的迴覆——看劇不快進不舒服。
不知從何時起,快進播放已經成了太多年輕人看劇的標準。
一方麵是電子網際網路引來的時間碎片化,讓大家的時間越來越零碎,想要好好花時間來看一部劇都覺得奢望;另外一方麵,今年即使電視劇接連不斷,但好劇確實不多,因為拍攝成本巨大,不得不延長劇集賺迴成本,所以就出現了各種注水的節奏,把一個2、30集就能拍完的故事拍到了5、60集。
解小芳想到這,十分好奇的問道:「珊珊,如果可以快進,你會選擇跳著看這部《琅琊榜》嗎?」
許珊搖搖頭,道:「這個肯定不會呀,正常看都隻是勉強看明白了,要是快進看的話,那豈不是一頭霧水?」
解小芳笑道:「是啊,畢竟這是一部歷史權謀劇,錯過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導致劇情接不上。」
許珊話題一轉,道:「以前沒發現,胡景天這麽帥的,古裝造型比現在的一些小鮮肉看著舒服多了。」
解小芳嘆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如果他沒有發生車禍,沒有被公司雪藏,成就應該遠不止於此。」
許珊笑笑,道:「跟薑戈,以後的成就不會差的。」
解小芳贊同道:「這倒是。」
許珊從床上起來,伸一個懶腰,道:「好了,不打擾你了,我去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
她出去後,解小芳開始迴憶《琅琊榜》第一、第二集的細節,然後在桌麵講了一個文檔,準備寫劇評。
與此同時,觀眾的評價在各個平台上出現,跟薑戈事先預料的一樣,兩極分化嚴重。
「《琅琊榜》無論是質感、色調,還是演員演技,都相當到位!」
「是超有質感的一部劇,非常有電影大片感!」
「看服化道就知道了,走的是高質感路線。」
……
粉絲們由於帶有濾鏡,給的好評居多。
「看懵了,出場十幾個角色,關係捋不清了都。」
「劇情真心一般,僥倖存活改頭換麵、為了復仇死不相認,幾十年前的老套路了。」
「勉強看完兩集,這部劇就靠畫麵和一眾演員的演技在撐著。」
……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即便是薑戈自編自導的,也一樣不買帳。
見到這個結果,《三生三世錦繡未央》那邊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