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安陵容(52)
綜影視:女配她風華絕代 作者:空霧zwz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壽宮的笑話沒看得了多久,因為皇帝醒來第一時間就趕往了永壽宮,甚至顧不上前殿正在議事的幾位大臣。
十四捧著剛整理好預備匯報的折子趕來,未曾來得及開口請示就隻能看得見皇帝明黃色的背影,步履匆匆而不管不顧。
心下詫異之際,也越發篤定了一件事。
老四中邪了,而且程度頗深。
連腦子都沒有了。
又捧著一堆折子原路返迴,對上剛剛一同議事的幾位同僚,對上了他們疑惑的視線。
畢竟這麽多事情堆著,皇帝總不能不管吧?
但皇帝的確沒管。
新仇舊恨加一起十四沒什麽遮掩的心思,半真半假地說著諒解和恭敬的話,比如什麽‘皇上在忙,無暇顧及政務’、又比如什麽‘聽說永壽宮的菀嬪又病了,皇上放心不下’
操了一副好兄弟好臣子的忠心表達了對君主操勞的擔憂,然後歉意地把一眾大臣送出了宮去,滿意地看著這些人臉色各異,各有各的心思。
群龍無首地忙了這麽久,卻連聲辛苦都聽不到,甚至皇帝連理會的心思都沒有,反而是第一時間去後宮看望後妃去了,整一個色令智昏的模樣,再忠心的人都難免泛一些小心思。
能被選來代替皇帝處理緊急事務的大臣哪一個不是德高望重,甚至幾朝老臣,有膽大的連他皇阿瑪都蛐蛐過,如今隻怕背地裏能把老四罵個狗血淋頭。
說不定哪天還能指著老四的鼻子當眾罵出來呢。
想想那一天十四就覺得日子有盼頭,一路到慈寧宮都樂嗬嗬的,引了太後幾分側眼,“想什麽呢,說出來讓額娘也高興高興?”
當然是想老四倒台的時候。
但這話顯然不能當著額娘的麵說,十四接話很快,“皇兄醒了,兒臣也跟著高興呢。”
話是這樣說,但太後並不會相信,隻是被他提起皇帝而轉移了注意力。
皇帝醒了她自然知道,更知道一醒來他一醒來就往後宮跑,準確來說是往永壽宮跑。
整個意氣用事,簡直像是感情糊住了腦子。
要是她的兒子,太後早就忍不得抄起戒尺狠狠教訓了,但那不是她的兒子。
隻是一個鳩占鵲巢、膽大包天的騙子,這般不管不顧不稱職,沒得侮辱了老四在後世的名聲......
一想起兒子下落不明甚至有可能早就死了,太後這時時提起的憂慮就越發焦灼,所以格外關注著永壽宮和假‘皇帝’的一舉一動,企圖找到些蛛絲馬跡。
起碼弄清楚假冒皇帝的這賊人是誰?
也不是沒有收獲。
比如明裏暗裏查出來,那個太醫溫實初和菀嬪青梅竹馬,菀嬪出宮時還時常上淩雲峰給予照顧。
但溫實初她也召來觀察過了,不像是有什麽異常。
那還剩下另一個人...
果郡王也時常去甘露寺,據說是去清涼台看舒太妃。
但安嬪又說在去淩雲峰的山路上撞見過對方...
允禮死在了黃河裏,也就是那段時日皇帝無緣無故重病一場,醒來就變成了這幅不知輕重緩急的模樣,太後甚至還記得當初皇帝醒來時聽到果郡王死訊的異狀...
難道霸占了皇帝身體的人是果郡王允禮?
太後隱隱覺得抓住了關鍵,激動之下摔破了一套茶盞,十四連忙上前,“額娘?”
正忙著說老四的壞話呢,額娘突然摔了東西,十四指揮著宮女把殘骸收撿下去,以為她生了氣,識趣地閉嘴。
但還是忍不住嘀咕,“兒臣可沒說錯,皇兄簡直被人奪了舍似的,眼看著還不如您兒子我了呢...”
皇阿瑪還在的時候多少人說他衝動魯莽,但如今眼看著老四還比不上他腦子清醒呢。
太後隻是轉著手裏的佛珠子,不置可否。
皇帝可不是換了個人嘛...
極有可能換成了允禮,和菀嬪明目張膽在皇宮‘通奸’的允禮,那她兒子莫非真的代替果郡王死在了黃河裏?
太後一瞬間心髒緊縮,險些握不住佛珠。
“額娘?您想什麽呢?”
想她的兒子或許在她沒注意的角落裏死去了,而她還讓冒牌貨逍遙法外,甚至輕易不敢聲張......
但這樣的話如何能對十四說?
對上兒子清澈有餘智慧不足的眼神,太後勉強忍住異樣轉開話題,“沒什麽,就是想到了十七,那孩子死得冤枉......”
十四眼神輕撇。
有什麽好冤枉的,人活得好好的呢。
整日在自己府裏作威作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
一應衣食住行比自己這個正牌主子還要奢靡和講究,還仗著自己看得懂那些折子裏的彎彎繞繞把自己使喚的團團轉,還時時用眼神鄙夷自己,好似自己問的問題有多麽愚蠢似的......
不知道還以為他才是哥哥呢。
十四憋了一股子怨氣,不知為何對上那雙冷淡的眼睛莫名不敢發泄。
十七弟沉著臉色看人的時候嚇人的很,比年輕時候得老四還可怕幾分。
隻能老老實實聽從指揮配合計劃,十四覺得自己好歹也算是混出了幾分,皇帝不管事兒,那些老臣也不敢忽視了自己去...
想起待會還要迴去匯報工作和接受無聲的,對自己智商的質疑,十四就極不想動。
但是這些日子聽話慣了實在不敢,所以扭扭捏捏半天還是起身告辭,離開了慈寧宮這個福窩,迴府受罪去了。
竹息近來,見主子神情有異,免不得說兩句寬心的話,“十四爺對正事兒倒是傷心,聽說交到手裏的差事辦得極好,饒是那些日常吹胡子瞪眼的老臣也挑不出錯兒來......”
太後自然也聽說了,說是十四處理得極好,幾乎不像是被排斥在圈裏邊緣多年,倒像是在權力中心斡旋了不知多久才養出來的老練......
她以為自己的兒子長大了。
但剛剛言語間卻和以前看不出分別。
依舊喜歡說老四的壞話,依舊說話不過腦子,依舊急躁和風風火火,哪裏有外人說的那麽沉穩和出色?
太後敏銳地覺得不對勁...
“竹息,你幫哀家去十四府裏送些東西...”
究竟是誰在背後幫著十四?
還有這後宮裏的爛攤子。
那冒牌貨害了自己的兒子,難道還能心安理得地順遂後半輩子?
太後平心靜氣養了多年的胸懷忽然狹窄起來,“聽說惠妃身子不舒服,你多派些人照料著...”
暫時不能把那冒牌貨如何,但好歹能給那對奸夫淫婦添添堵...
十四捧著剛整理好預備匯報的折子趕來,未曾來得及開口請示就隻能看得見皇帝明黃色的背影,步履匆匆而不管不顧。
心下詫異之際,也越發篤定了一件事。
老四中邪了,而且程度頗深。
連腦子都沒有了。
又捧著一堆折子原路返迴,對上剛剛一同議事的幾位同僚,對上了他們疑惑的視線。
畢竟這麽多事情堆著,皇帝總不能不管吧?
但皇帝的確沒管。
新仇舊恨加一起十四沒什麽遮掩的心思,半真半假地說著諒解和恭敬的話,比如什麽‘皇上在忙,無暇顧及政務’、又比如什麽‘聽說永壽宮的菀嬪又病了,皇上放心不下’
操了一副好兄弟好臣子的忠心表達了對君主操勞的擔憂,然後歉意地把一眾大臣送出了宮去,滿意地看著這些人臉色各異,各有各的心思。
群龍無首地忙了這麽久,卻連聲辛苦都聽不到,甚至皇帝連理會的心思都沒有,反而是第一時間去後宮看望後妃去了,整一個色令智昏的模樣,再忠心的人都難免泛一些小心思。
能被選來代替皇帝處理緊急事務的大臣哪一個不是德高望重,甚至幾朝老臣,有膽大的連他皇阿瑪都蛐蛐過,如今隻怕背地裏能把老四罵個狗血淋頭。
說不定哪天還能指著老四的鼻子當眾罵出來呢。
想想那一天十四就覺得日子有盼頭,一路到慈寧宮都樂嗬嗬的,引了太後幾分側眼,“想什麽呢,說出來讓額娘也高興高興?”
當然是想老四倒台的時候。
但這話顯然不能當著額娘的麵說,十四接話很快,“皇兄醒了,兒臣也跟著高興呢。”
話是這樣說,但太後並不會相信,隻是被他提起皇帝而轉移了注意力。
皇帝醒了她自然知道,更知道一醒來他一醒來就往後宮跑,準確來說是往永壽宮跑。
整個意氣用事,簡直像是感情糊住了腦子。
要是她的兒子,太後早就忍不得抄起戒尺狠狠教訓了,但那不是她的兒子。
隻是一個鳩占鵲巢、膽大包天的騙子,這般不管不顧不稱職,沒得侮辱了老四在後世的名聲......
一想起兒子下落不明甚至有可能早就死了,太後這時時提起的憂慮就越發焦灼,所以格外關注著永壽宮和假‘皇帝’的一舉一動,企圖找到些蛛絲馬跡。
起碼弄清楚假冒皇帝的這賊人是誰?
也不是沒有收獲。
比如明裏暗裏查出來,那個太醫溫實初和菀嬪青梅竹馬,菀嬪出宮時還時常上淩雲峰給予照顧。
但溫實初她也召來觀察過了,不像是有什麽異常。
那還剩下另一個人...
果郡王也時常去甘露寺,據說是去清涼台看舒太妃。
但安嬪又說在去淩雲峰的山路上撞見過對方...
允禮死在了黃河裏,也就是那段時日皇帝無緣無故重病一場,醒來就變成了這幅不知輕重緩急的模樣,太後甚至還記得當初皇帝醒來時聽到果郡王死訊的異狀...
難道霸占了皇帝身體的人是果郡王允禮?
太後隱隱覺得抓住了關鍵,激動之下摔破了一套茶盞,十四連忙上前,“額娘?”
正忙著說老四的壞話呢,額娘突然摔了東西,十四指揮著宮女把殘骸收撿下去,以為她生了氣,識趣地閉嘴。
但還是忍不住嘀咕,“兒臣可沒說錯,皇兄簡直被人奪了舍似的,眼看著還不如您兒子我了呢...”
皇阿瑪還在的時候多少人說他衝動魯莽,但如今眼看著老四還比不上他腦子清醒呢。
太後隻是轉著手裏的佛珠子,不置可否。
皇帝可不是換了個人嘛...
極有可能換成了允禮,和菀嬪明目張膽在皇宮‘通奸’的允禮,那她兒子莫非真的代替果郡王死在了黃河裏?
太後一瞬間心髒緊縮,險些握不住佛珠。
“額娘?您想什麽呢?”
想她的兒子或許在她沒注意的角落裏死去了,而她還讓冒牌貨逍遙法外,甚至輕易不敢聲張......
但這樣的話如何能對十四說?
對上兒子清澈有餘智慧不足的眼神,太後勉強忍住異樣轉開話題,“沒什麽,就是想到了十七,那孩子死得冤枉......”
十四眼神輕撇。
有什麽好冤枉的,人活得好好的呢。
整日在自己府裏作威作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
一應衣食住行比自己這個正牌主子還要奢靡和講究,還仗著自己看得懂那些折子裏的彎彎繞繞把自己使喚的團團轉,還時時用眼神鄙夷自己,好似自己問的問題有多麽愚蠢似的......
不知道還以為他才是哥哥呢。
十四憋了一股子怨氣,不知為何對上那雙冷淡的眼睛莫名不敢發泄。
十七弟沉著臉色看人的時候嚇人的很,比年輕時候得老四還可怕幾分。
隻能老老實實聽從指揮配合計劃,十四覺得自己好歹也算是混出了幾分,皇帝不管事兒,那些老臣也不敢忽視了自己去...
想起待會還要迴去匯報工作和接受無聲的,對自己智商的質疑,十四就極不想動。
但是這些日子聽話慣了實在不敢,所以扭扭捏捏半天還是起身告辭,離開了慈寧宮這個福窩,迴府受罪去了。
竹息近來,見主子神情有異,免不得說兩句寬心的話,“十四爺對正事兒倒是傷心,聽說交到手裏的差事辦得極好,饒是那些日常吹胡子瞪眼的老臣也挑不出錯兒來......”
太後自然也聽說了,說是十四處理得極好,幾乎不像是被排斥在圈裏邊緣多年,倒像是在權力中心斡旋了不知多久才養出來的老練......
她以為自己的兒子長大了。
但剛剛言語間卻和以前看不出分別。
依舊喜歡說老四的壞話,依舊說話不過腦子,依舊急躁和風風火火,哪裏有外人說的那麽沉穩和出色?
太後敏銳地覺得不對勁...
“竹息,你幫哀家去十四府裏送些東西...”
究竟是誰在背後幫著十四?
還有這後宮裏的爛攤子。
那冒牌貨害了自己的兒子,難道還能心安理得地順遂後半輩子?
太後平心靜氣養了多年的胸懷忽然狹窄起來,“聽說惠妃身子不舒服,你多派些人照料著...”
暫時不能把那冒牌貨如何,但好歹能給那對奸夫淫婦添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