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緹縈(8)
綜影視:女配她風華絕代 作者:空霧zwz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文卻還在嘀咕。
“不知哪裏來的怪人。”
距離漸遠,緹縈收迴了視線,“長安來的。”
“姐姐怎麽知道?”
“猜的。”
實際上那人滿是長安口音,腰間還掛著令牌,和那日在路邊“撿”到的那人身上那一塊類似。
但以弟弟的遲鈍程度想來是聽不出來的,也看不出來的。
緹縈憐愛他的智力。
趙文卻還在好奇,“那人說姐姐能做皇妃呢!”
“河間的百姓不也天天叫我花神娘娘?”
其實不過是因為她生於花朝節之日,又擔任了獻舞祭祀的角色,所以口口相傳。
難道都這般叫著就能成真了?
趙文習慣性討巧,“說不定呢,姐姐長這麽好看,也可能真是花神轉世呢?”
花言巧語。
緹縈忍住笑,斜眼覷他,“那當初給你批命的方士也說你文曲星下凡呢。”
結果呢…
若真是“文曲星”,想必不會有一看見書本就頭疼的毛病吧?
趙文識趣閉上了嘴。
再說下去就有些傷自尊了。
……………
收到女兒的家書,趙父趙母就一直翹首以盼,終於盼到了自家的馬車,看到瀲灩的倩影出現在眼前時,難掩激動。
“我的女兒啊,你可終於迴來了——”
剛剛站穩,就差點被洶湧的父愛和母愛撲倒,緹縈無奈,“父親,母親,您二位慢著點。”
趙父喜極而泣,“爹的乖女兒還是這麽孝順。”
一迴來就關心父親的身體。
“是爹教的好。”
趙父滿意了。
趙母把人撇到一邊,拉著女兒上下看了看,麵紗摘下之後,明眸皓齒,說一句人間絕色也不為過。
這麽漂亮的女兒,是她生出來的。
“更漂亮了,不愧是我女兒。”
緹縈輕笑,也順著她的心意,“是母親生得好。”
趙母也滿意了。
但還有人不滿意。
連帶著空蕩蕩的馬車一同被扔在了大門口,趙文深吸一口氣,正要感歎自己和馬兒相依為命。
下一刻馬夫上前,把他唯一的夥伴也牽走了。
“少爺快進去吧,奴才去把這馬喂一喂,連日奔波瘦的喲...”
很好,連馬兒也有人安慰。
而他無人在意。
趙文沉著臉走進了府裏,管家迎麵來了一句,頗為驚奇,“少爺,您迴來了?”
不然呢?
他請問呢?
“前廳都開飯了,您快去吃飯吧。”
說著就轉身忙活去了。
趙文:“……”
很好。
連下人都對他被無視的情況習以為常。
趙文磨了磨牙。
他自己都還沒習慣呢!
“阿文——”
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趙父倒是很給麵子,“快吃飯吧,看著精神了許多,這趟遊學倒不算白走一趟。”
旁的倒是誇不出口了。
趙文嚴重懷疑,誇他精神是因為他胖了還是瘦了父親都看不出來,隻能退而求其次誇他精神。
要是姐姐的話,隻怕是少了一根頭發母親也能數出來。
趙文感覺不公平。
“您二位可看出來了兒子有旁的變化?”
又來了。
趙母瞥了他一眼,“沒看出來。”
趙文臉色垮了下來,頗為傷心的模樣。
“父親母親怎麽隻關心姐姐?”
趙母見怪不怪,給乖女兒夾了一筷子菜,這才開口,順著他的心意關心他。
“阿文這趟長安去的久,應該學到了不少吧,給母親說說如何?”
趙父雖然明知兒子大概率學不到什麽東西,但是萬一呢?
所以也好奇,“長安的先生都教了些什麽?”
對上兩雙專注的,好像期待著他說出什麽收獲的眼睛,趙文得到了想要的關心。
隻是有些沉重。
所以眼神逐漸飄忽。
這...
他其實就是在長安的書院各處都打了幾個盹,體會了一下各處書院的睡眠環境,順帶代表本地書院去長安刺探了一下敵情。
“吃飯,吃飯。”
他果然還是不習慣備受矚目。
趙文識趣收起了剛剛的做作勁兒,“父親母親多吃,姐姐也吃,不用在意我,我沒關係。”
每迴都得作一次,緹縈習以為常,給他盛了碗湯。
趙文感動萬分。
還是姐姐好。
他要給姐姐當一輩子小弟。
就知道他說不出什麽有用的話,趙母收迴視線。
未免話題再引到自己身上,趙文禍水東引。
“花朝節怎麽了,我看大家都著急了。”
花朝節也稱為女兒節,是屬於未出閣女子的節日,當地風氣開放,花朝節這日適齡男女同遊踏春,山水定情,每年總要成就幾對佳話,久而久之花朝節也成了口口相傳的定情日。
當地有開設祭壇祭百花的傳統,往往獻舞祭神,她姐姐生辰就在花朝節當日,也因一舞踏歌得了個花神娘娘的美名。
可當地及笄日還有宗族儀式要參加呢,前前後後那麽多要準備的事,趙母便與女兒商議推掉此事。
隻是找太守迴稟時有了難題。
“太守大人怕是不樂意。”
那日她女兒及笄,女子一生中除了成婚之外幾乎是最重要的日子,一切都該和和樂樂順順利利地才好。
跳什麽舞。
趙文嘀咕,“太守大人每年借這花朝節填政績呢,哪裏能樂意。”
趙父瞪了口無遮攔的兒子一眼,卻也明白話糙理不糙。
河間太平富庶,政績寫不了驚豔的功勞,記些特色的風土人情也算討巧。
主打一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趙母正為此事發愁呢。
“今年我們緹縈及笄,一輩子隻有一次的好日子,哪裏還能再去獻舞。”
本來說好隻要把祭祀的舞蹈教授給旁人就好,如今卻非要她女兒上場…
“這是真把咱緹縈當舞姬使喚了不成?”
趙母氣惱,不免瞪了丈夫一眼。
不爭氣的玩意兒。
官職比不上人家就隻能聽使喚,郡文學大人說出去好聽,實際上隻管得著郡學那一畝三分地。
還有這不成器的兒子,連個官職都撈不到。
被遷怒的父子倆隻能沉默,畢竟做男人難,做趙家的男人更難了。
緹縈倒是勸,“母親別擔心,也不是不能跳。”
那舞蹈她都跳了三年了,爛熟於心,其實也不怎麽麻煩。
勸慰父母放下心,卻還在好奇。
她其實離開河間時便拜見過太守大人,與對方提及過此事,太守官威深重卻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所以間接應了她的請求。
如今何以突然變卦?
......……
“不知哪裏來的怪人。”
距離漸遠,緹縈收迴了視線,“長安來的。”
“姐姐怎麽知道?”
“猜的。”
實際上那人滿是長安口音,腰間還掛著令牌,和那日在路邊“撿”到的那人身上那一塊類似。
但以弟弟的遲鈍程度想來是聽不出來的,也看不出來的。
緹縈憐愛他的智力。
趙文卻還在好奇,“那人說姐姐能做皇妃呢!”
“河間的百姓不也天天叫我花神娘娘?”
其實不過是因為她生於花朝節之日,又擔任了獻舞祭祀的角色,所以口口相傳。
難道都這般叫著就能成真了?
趙文習慣性討巧,“說不定呢,姐姐長這麽好看,也可能真是花神轉世呢?”
花言巧語。
緹縈忍住笑,斜眼覷他,“那當初給你批命的方士也說你文曲星下凡呢。”
結果呢…
若真是“文曲星”,想必不會有一看見書本就頭疼的毛病吧?
趙文識趣閉上了嘴。
再說下去就有些傷自尊了。
……………
收到女兒的家書,趙父趙母就一直翹首以盼,終於盼到了自家的馬車,看到瀲灩的倩影出現在眼前時,難掩激動。
“我的女兒啊,你可終於迴來了——”
剛剛站穩,就差點被洶湧的父愛和母愛撲倒,緹縈無奈,“父親,母親,您二位慢著點。”
趙父喜極而泣,“爹的乖女兒還是這麽孝順。”
一迴來就關心父親的身體。
“是爹教的好。”
趙父滿意了。
趙母把人撇到一邊,拉著女兒上下看了看,麵紗摘下之後,明眸皓齒,說一句人間絕色也不為過。
這麽漂亮的女兒,是她生出來的。
“更漂亮了,不愧是我女兒。”
緹縈輕笑,也順著她的心意,“是母親生得好。”
趙母也滿意了。
但還有人不滿意。
連帶著空蕩蕩的馬車一同被扔在了大門口,趙文深吸一口氣,正要感歎自己和馬兒相依為命。
下一刻馬夫上前,把他唯一的夥伴也牽走了。
“少爺快進去吧,奴才去把這馬喂一喂,連日奔波瘦的喲...”
很好,連馬兒也有人安慰。
而他無人在意。
趙文沉著臉走進了府裏,管家迎麵來了一句,頗為驚奇,“少爺,您迴來了?”
不然呢?
他請問呢?
“前廳都開飯了,您快去吃飯吧。”
說著就轉身忙活去了。
趙文:“……”
很好。
連下人都對他被無視的情況習以為常。
趙文磨了磨牙。
他自己都還沒習慣呢!
“阿文——”
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趙父倒是很給麵子,“快吃飯吧,看著精神了許多,這趟遊學倒不算白走一趟。”
旁的倒是誇不出口了。
趙文嚴重懷疑,誇他精神是因為他胖了還是瘦了父親都看不出來,隻能退而求其次誇他精神。
要是姐姐的話,隻怕是少了一根頭發母親也能數出來。
趙文感覺不公平。
“您二位可看出來了兒子有旁的變化?”
又來了。
趙母瞥了他一眼,“沒看出來。”
趙文臉色垮了下來,頗為傷心的模樣。
“父親母親怎麽隻關心姐姐?”
趙母見怪不怪,給乖女兒夾了一筷子菜,這才開口,順著他的心意關心他。
“阿文這趟長安去的久,應該學到了不少吧,給母親說說如何?”
趙父雖然明知兒子大概率學不到什麽東西,但是萬一呢?
所以也好奇,“長安的先生都教了些什麽?”
對上兩雙專注的,好像期待著他說出什麽收獲的眼睛,趙文得到了想要的關心。
隻是有些沉重。
所以眼神逐漸飄忽。
這...
他其實就是在長安的書院各處都打了幾個盹,體會了一下各處書院的睡眠環境,順帶代表本地書院去長安刺探了一下敵情。
“吃飯,吃飯。”
他果然還是不習慣備受矚目。
趙文識趣收起了剛剛的做作勁兒,“父親母親多吃,姐姐也吃,不用在意我,我沒關係。”
每迴都得作一次,緹縈習以為常,給他盛了碗湯。
趙文感動萬分。
還是姐姐好。
他要給姐姐當一輩子小弟。
就知道他說不出什麽有用的話,趙母收迴視線。
未免話題再引到自己身上,趙文禍水東引。
“花朝節怎麽了,我看大家都著急了。”
花朝節也稱為女兒節,是屬於未出閣女子的節日,當地風氣開放,花朝節這日適齡男女同遊踏春,山水定情,每年總要成就幾對佳話,久而久之花朝節也成了口口相傳的定情日。
當地有開設祭壇祭百花的傳統,往往獻舞祭神,她姐姐生辰就在花朝節當日,也因一舞踏歌得了個花神娘娘的美名。
可當地及笄日還有宗族儀式要參加呢,前前後後那麽多要準備的事,趙母便與女兒商議推掉此事。
隻是找太守迴稟時有了難題。
“太守大人怕是不樂意。”
那日她女兒及笄,女子一生中除了成婚之外幾乎是最重要的日子,一切都該和和樂樂順順利利地才好。
跳什麽舞。
趙文嘀咕,“太守大人每年借這花朝節填政績呢,哪裏能樂意。”
趙父瞪了口無遮攔的兒子一眼,卻也明白話糙理不糙。
河間太平富庶,政績寫不了驚豔的功勞,記些特色的風土人情也算討巧。
主打一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趙母正為此事發愁呢。
“今年我們緹縈及笄,一輩子隻有一次的好日子,哪裏還能再去獻舞。”
本來說好隻要把祭祀的舞蹈教授給旁人就好,如今卻非要她女兒上場…
“這是真把咱緹縈當舞姬使喚了不成?”
趙母氣惱,不免瞪了丈夫一眼。
不爭氣的玩意兒。
官職比不上人家就隻能聽使喚,郡文學大人說出去好聽,實際上隻管得著郡學那一畝三分地。
還有這不成器的兒子,連個官職都撈不到。
被遷怒的父子倆隻能沉默,畢竟做男人難,做趙家的男人更難了。
緹縈倒是勸,“母親別擔心,也不是不能跳。”
那舞蹈她都跳了三年了,爛熟於心,其實也不怎麽麻煩。
勸慰父母放下心,卻還在好奇。
她其實離開河間時便拜見過太守大人,與對方提及過此事,太守官威深重卻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所以間接應了她的請求。
如今何以突然變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