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綠蕪(40)
綜影視:女配她風華絕代 作者:空霧zwz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此時的九阿哥府上,胤禟也是眉頭緊皺。
等伺候的人都退下,隻剩一人時他才拆開那張布條,上麵隻有寥寥幾個名字,但胤禟越看越覺得心驚。
上麵幾個名字有許多是各地的有名商賈,有幾個還是常駐京中的皇商,串起來,是他壟斷商路,與民爭利的關鍵人證。
皇商供宮廷采買,內務府前段時間才被老四檢舉貪婪成性欺上瞞下,皇阿瑪下令宮內外嚴查此事......
此時若是揭發出來,他甚至還會牽連進內務府之事,以皇阿瑪多疑的性子,指不定給他定一個窺伺宮闈的大不敬之罪...
太子威脅他...
更可恨的是他確實被威脅到了。
胤禟不像是老十那樣沒腦子的直性子,他多思多疑,看出了太子的警告之意,也看出了太子在這紫禁城裏手伸得有多長。
太醫院院首是皇阿瑪的禦用太醫...但太子卻能悄無聲息地指使他的徒弟...
太子不封鎖任何消息,是因為他真的能控製真相,能操縱人心。
是以皇阿瑪聽到的都是太子想讓他聽到的,自己麵對李德全時說出的話,也是太子預料之中的,看到字條後做出的選擇,也在太子的期望之中。
他沒的選...
胤禟甚至懷疑,當初太子莫名其妙給他請封貝勒時就開始算計他。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如果他們相安無事,那麽皆大歡喜,如果他們有朝一日對立,胤礽在最開始已經做好了有一天能一擊致命的準備。
胤禟恰好,動了他的逆鱗。
胤禟此刻才深刻地意識到,他的好二哥當了這麽多年的太子,不隻是因為皇阿瑪的偏愛,還是因為他真的能力遠勝其他兄弟,至少遠在他之上......
他最終妥協了。
兩位當事人對此都不曾解釋過半句,就連康熙也隻知兩個兒子刀劍相向,卻不知到底是因為何事。
他是皇帝,本該握有天下,他最喜歡和信任的兒子卻對他有了隱瞞。
無知則憂慮,心生忌憚和猜疑。
康熙隱隱有種迴到了幾年前與太子劍拔弩張時的失控感,心中的探究欲和危險越發濃烈了。
與此同時京中傳出了太子本性暴戾,行事放蕩,表裏不一的流言,話聽在他耳朵裏,卻開始入心。
太子這幾年友愛兄弟,孝順君父,禮賢下士...
難道都是假裝的不成?
若太子真有此心計和城府...
那他這個皇帝,還能安穩多久?
皇帝當得越久就越貪戀權勢,他已經年老了,但皇子們都還年輕……
一個個的心裏隻怕翹首以盼他早日崩逝。
...本以為太子是不同的...
可如今卻告訴他太子所有的好都可能裝出來的...
康熙自覺被愚弄,開始冷落太子,時常召胤禟進宮慰問,隻迫切地想知道背後隱瞞的到底是什麽...
胤禟隻能咬死了不鬆口,第一次麵對皇阿瑪這般硬氣。
對於當日之事不吐露半句,連麵對最親近的老十,也不曾提及過一丁半點,眼睜睜看著太子的名聲越傳越壞。
他心裏知道大概是直郡王胤禔出手了,但思及他的好二哥的陰險程度……
又覺得這些流言可能太子自己也摻了一腳。
那太子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
十三阿哥久別迴京,紫禁城的局麵已經悄然改變,本該向皇帝和太子述職迴稟,但出現在乾清宮的卻隻有康熙一人。
兩人才趕到紫禁城就進宮述職,隻聽了一耳朵太子打傷了老九受了鞭刑,其餘的還沒找到機會探查。
走出乾清宮,察覺到身後李德全的目光,兩人未發一言,兩人步行去德妃宮裏,十三這才開口,語氣間隱隱有些擔憂。
“四哥,你說皇阿瑪這是什麽意思...”
此番巡視和賑災四阿哥為主,他隻是輔助,是以康熙對四阿哥的嘉獎更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豐厚。
十三卻並不為此感到高興,甚至被嘉獎的四郡王本人也不為此興奮。
“皇阿瑪的心思我們怎麽猜得透。”
左右也不是真的看重他的意思。
皇阿瑪最看重他自己。
要論親情,他心中從來隻有太子一個兒子,哪怕是再猜忌,那也是皇阿瑪最喜歡的兒子。
他們這幾個兄弟,皇阿瑪就算再看重,也從來隻是工具。
胤祥正是也明白這一點,心中才覺得憂慮和不安。
他和四哥從前便是輔佐太子的助手,本來幾年前太子和皇帝關係緊張時,他和四哥就隱隱有和太子分割的意思。
但太子改過自新後和皇帝不再劍拔弩張,對他們兩個也禮遇有加,未曾為難,似乎不計較他們之前的逾矩......
他們也就順理成章相安無事。
說老實話,在胤祥心裏,太子和康熙關係緩和的這幾年是他過的最舒適的幾年。
不用奪嫡,不用兄弟相殘,不用擔心朝不保夕...
且在他看來,太子作為儲君,才能非凡出眾,先前還有些驕傲自大的毛病,可如今悔過之後,倒是當真有了些明君之相...
甚至他四哥心裏也是這般想的,不然也不會悄然間歇了爭奪的心思。
可如今皇阿瑪的猜疑之心眼看著又要起來了...
皇位之爭,腥風血雨。
“四哥,你說太子和九哥之事...”
他話未說完,但胤禛明白,他心中也在思慮此事。
胤禛語氣沒什麽起伏:“靜觀其變。”
太子不像是沒腦子的人,他看的出來太子這幾年全是偽裝。
他裝得光風霽月,清心寡欲的聖賢模樣,做皇阿瑪認可的孝子,做皇室兄弟認可的賢明兄長...
能夠裝得這般不露痕跡,將皇阿瑪的眼睛都蒙蔽了過去,太子怎麽可能會突然落下一個這麽大的話柄?
隻可能是太子蓄意為之...
他們要做的,隻有等。
這紫禁城看似派係林立,皇子、權貴、外戚……
權勢風波紛爭不斷,但真正的執棋者隻有兩人而已。
他早看明白了,這隻是太子和皇帝的戰場。
而他隱隱預感。
太子會贏。
......
等伺候的人都退下,隻剩一人時他才拆開那張布條,上麵隻有寥寥幾個名字,但胤禟越看越覺得心驚。
上麵幾個名字有許多是各地的有名商賈,有幾個還是常駐京中的皇商,串起來,是他壟斷商路,與民爭利的關鍵人證。
皇商供宮廷采買,內務府前段時間才被老四檢舉貪婪成性欺上瞞下,皇阿瑪下令宮內外嚴查此事......
此時若是揭發出來,他甚至還會牽連進內務府之事,以皇阿瑪多疑的性子,指不定給他定一個窺伺宮闈的大不敬之罪...
太子威脅他...
更可恨的是他確實被威脅到了。
胤禟不像是老十那樣沒腦子的直性子,他多思多疑,看出了太子的警告之意,也看出了太子在這紫禁城裏手伸得有多長。
太醫院院首是皇阿瑪的禦用太醫...但太子卻能悄無聲息地指使他的徒弟...
太子不封鎖任何消息,是因為他真的能控製真相,能操縱人心。
是以皇阿瑪聽到的都是太子想讓他聽到的,自己麵對李德全時說出的話,也是太子預料之中的,看到字條後做出的選擇,也在太子的期望之中。
他沒的選...
胤禟甚至懷疑,當初太子莫名其妙給他請封貝勒時就開始算計他。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如果他們相安無事,那麽皆大歡喜,如果他們有朝一日對立,胤礽在最開始已經做好了有一天能一擊致命的準備。
胤禟恰好,動了他的逆鱗。
胤禟此刻才深刻地意識到,他的好二哥當了這麽多年的太子,不隻是因為皇阿瑪的偏愛,還是因為他真的能力遠勝其他兄弟,至少遠在他之上......
他最終妥協了。
兩位當事人對此都不曾解釋過半句,就連康熙也隻知兩個兒子刀劍相向,卻不知到底是因為何事。
他是皇帝,本該握有天下,他最喜歡和信任的兒子卻對他有了隱瞞。
無知則憂慮,心生忌憚和猜疑。
康熙隱隱有種迴到了幾年前與太子劍拔弩張時的失控感,心中的探究欲和危險越發濃烈了。
與此同時京中傳出了太子本性暴戾,行事放蕩,表裏不一的流言,話聽在他耳朵裏,卻開始入心。
太子這幾年友愛兄弟,孝順君父,禮賢下士...
難道都是假裝的不成?
若太子真有此心計和城府...
那他這個皇帝,還能安穩多久?
皇帝當得越久就越貪戀權勢,他已經年老了,但皇子們都還年輕……
一個個的心裏隻怕翹首以盼他早日崩逝。
...本以為太子是不同的...
可如今卻告訴他太子所有的好都可能裝出來的...
康熙自覺被愚弄,開始冷落太子,時常召胤禟進宮慰問,隻迫切地想知道背後隱瞞的到底是什麽...
胤禟隻能咬死了不鬆口,第一次麵對皇阿瑪這般硬氣。
對於當日之事不吐露半句,連麵對最親近的老十,也不曾提及過一丁半點,眼睜睜看著太子的名聲越傳越壞。
他心裏知道大概是直郡王胤禔出手了,但思及他的好二哥的陰險程度……
又覺得這些流言可能太子自己也摻了一腳。
那太子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
十三阿哥久別迴京,紫禁城的局麵已經悄然改變,本該向皇帝和太子述職迴稟,但出現在乾清宮的卻隻有康熙一人。
兩人才趕到紫禁城就進宮述職,隻聽了一耳朵太子打傷了老九受了鞭刑,其餘的還沒找到機會探查。
走出乾清宮,察覺到身後李德全的目光,兩人未發一言,兩人步行去德妃宮裏,十三這才開口,語氣間隱隱有些擔憂。
“四哥,你說皇阿瑪這是什麽意思...”
此番巡視和賑災四阿哥為主,他隻是輔助,是以康熙對四阿哥的嘉獎更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豐厚。
十三卻並不為此感到高興,甚至被嘉獎的四郡王本人也不為此興奮。
“皇阿瑪的心思我們怎麽猜得透。”
左右也不是真的看重他的意思。
皇阿瑪最看重他自己。
要論親情,他心中從來隻有太子一個兒子,哪怕是再猜忌,那也是皇阿瑪最喜歡的兒子。
他們這幾個兄弟,皇阿瑪就算再看重,也從來隻是工具。
胤祥正是也明白這一點,心中才覺得憂慮和不安。
他和四哥從前便是輔佐太子的助手,本來幾年前太子和皇帝關係緊張時,他和四哥就隱隱有和太子分割的意思。
但太子改過自新後和皇帝不再劍拔弩張,對他們兩個也禮遇有加,未曾為難,似乎不計較他們之前的逾矩......
他們也就順理成章相安無事。
說老實話,在胤祥心裏,太子和康熙關係緩和的這幾年是他過的最舒適的幾年。
不用奪嫡,不用兄弟相殘,不用擔心朝不保夕...
且在他看來,太子作為儲君,才能非凡出眾,先前還有些驕傲自大的毛病,可如今悔過之後,倒是當真有了些明君之相...
甚至他四哥心裏也是這般想的,不然也不會悄然間歇了爭奪的心思。
可如今皇阿瑪的猜疑之心眼看著又要起來了...
皇位之爭,腥風血雨。
“四哥,你說太子和九哥之事...”
他話未說完,但胤禛明白,他心中也在思慮此事。
胤禛語氣沒什麽起伏:“靜觀其變。”
太子不像是沒腦子的人,他看的出來太子這幾年全是偽裝。
他裝得光風霽月,清心寡欲的聖賢模樣,做皇阿瑪認可的孝子,做皇室兄弟認可的賢明兄長...
能夠裝得這般不露痕跡,將皇阿瑪的眼睛都蒙蔽了過去,太子怎麽可能會突然落下一個這麽大的話柄?
隻可能是太子蓄意為之...
他們要做的,隻有等。
這紫禁城看似派係林立,皇子、權貴、外戚……
權勢風波紛爭不斷,但真正的執棋者隻有兩人而已。
他早看明白了,這隻是太子和皇帝的戰場。
而他隱隱預感。
太子會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