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上迴說到,寧一子半部天書換取純陽丹方,蘇東明本不欲如此,可是卻乙休說道:萬事皆有因果,如果蘇東明不接受,寧一子卻是要欠下因果,終究是要償還的。蘇東明這才知道,自己的好意也不盡然成就好事,這才欣然接下。


    看到蘇東明接下天書,寧一子這才鬆了口氣,接過蘇東明的丹經,也不待休息,立即就地觀看起來。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乙休兩人自然理解寧一子的作為,也不去打擾,一直等了三天,寧一子才終於從丹經的感悟中醒來。


    “倒叫兩位道友見怪了,老道一時沒有收的住心!”醒來的寧一子道。


    “不怪,不怪,寧一子道友也是真性情,我等理解,怎會怪罪,反倒是我這窮酸小島,沒有什麽招待兩位的,還請莫怪才是!”蘇東明客氣道。


    既然乙休二人來到飛魚礁,便沒有理由再跑一趟,故而打算就在此留些時日,等蘇東明渡過雷劫再說,蘇東明自無不可,於是便讓乙休自行隨便,自己開個小閉關,把狀態體力皆調理到最佳,誰知一過竟是三個多月。直到今日,隱隱感覺到虛空雷劫,蘇東明這才出關,飛魚礁上空此時已經慢慢聚起雷雲,隻待時機一到,便是雷霆傾瀉而下。


    隨著蘇東明的出現,虛空雷劫好像是終於找到了目標,看不見的力量鎖定著蘇東明,全身法力隨著雷鳴之聲起伏動蕩,漸漸頻率一致,一道霹靂直衝而下,蘇東明也不祭起法寶,也不用神通,隻是運轉法力硬接一道天雷,瞬間龐大純正的力量,一遍又一遍的衝刷著筋骨元神,一連承接三道雷劫,蘇東明終於法力潰散,口帶鮮紅,這也是蘇東明的極限了,隻看的神情嚴肅的乙休大“罵胡來”!


    散仙雷劫共三九二十七道,大五行神光不愧頂級神通,甚至都沒動用陣法,就抗下了幾乎全部雷劫,這也是蘇東明自身道基深厚的緣故,一連三個時辰,終於隻剩最後一道,這時三人麵色都提了起來,因為這最後一道雷劫,不僅關係成就,更因為不僅其威力是之前雷劫的總和,主要是其針對元神,一切外力皆是無用,隻鎖定元神,能把元神鍛造成型,隻能憑自身道力定力硬抗。隻見一道金光霹靂,傾力而下,好似費盡最後的力氣,連所有雷雲都聚集在這一道霹靂上,霹靂一下,隨即便是萬裏晴空,隻是乙休等皆是無心欣賞這海上漪麗,直直的看著身上金光亂顫的蘇東明,要知道,似少陽神君這等百年散仙都折在這一步,要不是純陽金丹,怕是後路不通,身為護法的乙休是寧願沒有自己出手的機會,也不願蘇東明在這時出了叉子,好似渡劫的人是自己一般。


    卻說金色霹靂直衝入蘇東明天靈,頓時元神如遭雷擊,元神碎而複合,痛入心扉,好在元神中有月桂枝,散發蒙蒙清輝,加快元神愈合,如此九九八十一次,隻痛的蘇東明意識模糊,可是他知道絕對不能昏過去,這才憑毅力撐住,九九八十一次元神錘煉之後,金色霹靂也終於消耗完畢,一道青光裹協著元神直衝破天靈而起,直上百丈,化作青玉色的人形,周圍赤黃白黑青五色光華閃爍,卻是蘇東明借雷劫之力,把五行神光都煉至小成,乙木神光更是大成,不借助月桂枝也能施展隨心的那種。看到此處,乙休兩人也都鬆了口氣,這說明蘇東明已安穩渡過雷劫,隻待元神化形迴歸本體,從此此間又多一散仙。


    繼而五色光華盡皆散去,方圓百裏雲氣翻騰不已,化作千隻仙鶴,扶雲直上,最後皆斂聚在蘇東明元神之中,卻是成就散仙道果的天地異象。隻見在雲氣光華的流瑩之中走出一位青年道人,身著素袍鶴紋水合服,頭戴九品紫金蓮花冠,手執一柄小樹,如同玉鑄,分明有道真修,緩緩向著盤坐在地的肉身走來,步步生蓮,直到與身相合,也許實力並未增長很多,可整個人看著多了一種莫名神韻,讓人不敢輕侮。


    “恭喜道友得證道果,天仙可期!”


    “恭喜道友得證道果,天仙可期!”


    乙休與寧一子同來道賀。


    “謝過兩位道友,同喜,同喜。”乙休跨入地仙境界已是時機問題,而寧一子經過研究丹經,也已經隱隱窺得地仙境界,故而蘇東明才有此一說。


    初證散仙果位,蘇東明自己也是要閉關潛修一番,以適應這新的境界,可也總不好扔下客人不管,反正散仙果位已是穩固,適應境界早晚都行,而且麵前這兩位都是浸淫散仙境界多年,初窺下個境界的高人,與他們多多交流,對於蘇東明來說好處自然不小。


    眼見著蘇東明修證散仙,竟功圓滿,不待他自己開口,熱心的乙休就是一陣鼓搗,愣是要說說自己的感悟和這個境界的玄妙,寧一子最近頗有領悟,所幸也是就借地閉關起來,這一說一聽竟是大半個月,蘇東明受益匪淺,尤其是神通法術方麵,兩者同出一源,乙休在五行道法的造詣上更是當世屈指,蘇東明觸類旁通,五行神光更是感悟頗多,雖然威力上不顯,可是卻更得其中意境,與將來有好處,於是大歎修行路上,良師益友必不可缺。


    乙休其是從心裏把蘇東明當成自己人,因為自己那幾個師兄弟,除了自己沒有一個成氣候的,不是乙休自誇,乙休自修行近三百百年,卻已是半個地仙,可是同門五位師兄弟,除了他,剩下的卻是隻有一個修成散仙,其餘四位不是急工冒進,就是時運不濟,早早的屍解重修去了,剩下的那個是個軟性子,終年自己潛修在南麓山,修行路上不能明火執仗,終究難有成就,乙休性子才偏偏耿直,因此也頗為不喜那個師弟為人,甚至整個蜀山中都沒有此人名聲,可見真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兒的。倒是三師叔鐵鼓仙門下終南三煞頗有成就,就是跟乙休老不對眼這也沒辦法,二師叔合沙道長不少提攜後輩,可真能得到一點真傳的少之又少,有的乙休也不知曉,好不容易遇到個破對脾氣的半個同門,也好教乙休不是那麽孤立,這才是對著蘇東明頗好感有加。


    乙休自己也曾收過兩個弟子,隻是不成氣候也就罷了,偏偏心性不定,受不住邪道誘惑,氣的乙休直接清理門戶,一個好好的五行一脈,竟是一代不如一代,教人沒來由的火大,乙休都不好意思跟人提起此事,這也是乙休後來就不收弟子的根源所在,畢竟教出孽徒還不如從來沒有來的省心,因此遇上這麽一位前途光明,心性良質的,自然多加關心,其就像是前輩對有前途的晚輩的關心,又是一個師兄對於入門小師弟的愛護之情吧!


    總之乙休不僅講著散仙功果的穩固,還略微提及下個境界的修行,對蘇東明來說,最有價值的莫過於乙休幾百年的修道經驗,這才是蘇東明最缺乏的底蘊,本來照這個趨勢,怕是能講上五月半年的,可是新近修煉的天遁心法隱隱跳動,隻讓蘇東明坐立不安,隱隱指向中原之地,有晚輩遭劫,能有幾個晚輩跟自己有關?現在在中原之地的,也就外出行道的晟洋了,就算不會數術,也知道是晟洋不好了。


    這邊蘇東明有了不對,那邊乙休自然感覺到了,“賢弟,可是哪裏不對?”


    “剛才心血來潮,怕是你那便宜師侄出事了,感應直至西北,怕是禍事不小,我得親去一趟才行!”


    “師侄此行顯然是受了無妄之災,豈有此理,有人算計到了這裏,老道倒要看看是誰?你我同去!”這邊蘇東明說完,那邊乙休立刻默運天機,畢竟根底不凡,一時半會兒就理清來龍去脈,繼而憤憤道。


    蘇東明聞言一驚,遭了人算計?怎麽迴事兒?他自是不用懷疑乙休之言,畢竟修為傳承放在那呢,以自己的道行隻是稍有感應,那麽晟洋遇上的怕是更為嚴重的事。


    “待我留下個口信兒,讓寧老道暫時看護下你這裏,我等同去看看。”


    “有勞道兄,東明多謝了!”


    “婆婆媽媽的,事不宜遲,趕緊走吧……”一道五色霹靂已經飛出百丈,蘇東明也不多言,也趕緊駕遁光跟上。


    此處蒼茫青翠,橫亙南北,宛如臥龍欲騰,這裏是山西地界中條山,因處在太行與山陝西華山之中,故名“中條”,乃是大名鼎鼎的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潛修之地,張果老在此留有仙塚遺跡,以待後世有緣。或許是天數使然,也許是果老本就沒有運算天機,隨意而為,這遺跡卻被一幫左道妖人發掘了去。這些個人得了道書法寶,竟是成了氣候,號稱“中條山六妖仙”,與左近華山妖人臭味相投,更加橫行無忌,鬧得華陰一帶民不聊生,並此惡行還有向外擴散的趨勢。


    隻見中條山一處山穀之中,腥風冽冽,夾雜著無數怨魂哀嚎,映的整個山穀如同修羅場一般,六個修士環山頭而坐,個個手中掐著不同的法訣,細細看來竟是有兩位非是人類修士,六股各不相同的氣機共同匯聚在中央血池之中,色成紫紅的血池,不知聚集多少生命。中間有一法壇,上刻無數米粒大小的符文,其上一張血玉石台,蒙蒙紅光,禁錮著一個年輕修士,白發素衣,看其年紀不大,許是修道之人駐顏有術,然而骨齡做不得假,也還不足三十年,但觀其修為竟是陰神已生,初窺散仙的境界,也算是一代英才了,隻是他此時看來卻頗為狼狽,不僅衣衫襤褸,身上更是被打滿符文禁咒,昏迷在玉石台上,生死不知。


    若是蘇東明在此,定是勃然大怒,這人分明就是自己那便宜弟子,雖然自己這弟子大多是放養式的,了即為人師,自然不會由著自家徒弟受人欺負。隻是此時晟洋緊閉雙眼,麵目猙獰,爆出一條條青筋,顯然是正在經曆著非人的折磨。


    其實不錯,晟洋此時卻是在曆經大劫,此劫可說是人劫,也可說是魔劫,蓋因他是被人擄來此地,作為天魔祭品的,他身下的血池不是別的,正是原始魔教兇名赫赫的“他化自在天魔滅生大陣”,卻說魔教自上任教主不知所蹤之後,門中長老為爭奪權利,四分五裂,化作東西南北四方魔教幾方強大實力,也有秘魔宗,天魔教,血魔阿修羅教等稍次的勢力,更有些積年老魔不服管教,獨依稱霸一方的。值此魔教大變之際,正道諸修士自然痛打落水狗,整個世界肅然一清,終於改變了上千年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麵,佛道正教終於在此界略占上風。隻是直到長眉真人成道之前,魔教依然勢大,不提那些不輕易露臉的魔教上代巨擎,單是四方魔教中,東方無形尊者,南方蠱毒老魔,西方叱唎老魔,北方伏瓜拔老魔,就沒一個好惹的,因此正邪爭鬥不斷,其間各家道統均有不少遺失。


    這“他化自在天魔滅生大陣”正是那個時候遺失,卻不料被那中條山六妖的老大赤霞神君丙融得了去,其也是半步地仙修為,因作惡過多,將來天劫之下斷無生機,這才把主意打到這魔陣之上。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網.zhng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散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梔子並收藏蜀山散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