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卻說那飛龍真人,本是南海一小漁村的漁民,那一日出去遠海打魚,遇上大風暴,同行之人無一幸免,自己被海浪衝走不知幾千裏,所幸大難不死,反而於一荒島得了一部殘缺道書,自此踏上修行之路。


    因道書殘缺,故而修的一定境界後,便再也難有寸進,恰逢四十七島妖人四處拉人入夥,橫行無忌,自己不能抵擋,隻得加入,這才修了些邪法,近百年苦修,才算摸到散仙門檻,隻是如今盡要化作飛灰了。


    一道青光當頭罩來,正要閉目等死,卻發現青光衝破經脈,隻把身體打的七零八落,卻並不取人性命,隻把自己打出十裏海域。哪裏還不知道對方手下留情,來不及管傷勢,急忙逃生而去。


    再說飛魚礁上,青光飆轉,好不威風。隻是石室內的蘇東明可一點也威風不起來,甚至狼狽不堪。不完整的陣法運轉起來,頗耗心神,況且還要時時查缺補漏。若是完好狀態,就算再來幾個,蘇東明也自問能打發了他們,隻是現在這狀態實在無奈,隻得看著他們逃走,不是不想留下這些個妖人,擊退容易,可要滅殺他們實在是力有不怠,況且逼得急了,誰沒個隱藏的壓箱底本事,一旦拚命,可也得不償失。


    看著那最後站出來,替同夥斷後的道人,也算有些擔當,本來也沒什麽,可凡事就怕比較,跟那些貪生怕死,背後陰人的邪道比起來,這道人還算沒有泯滅心性,蘇東明道力不支,反正那幾個逃了,也就不在乎這一麽個充數的了,直接轟出去了事。


    隻是卻也不能讓他好過,臨走送他一記乙木神光,不提傷勢,單單說留在他體內的乙木神光,下次若是遇見他作惡,隻一動念就管叫他屍骨不存,相當於留下個手段,隻要對方修為高不過自己,卻是難以清除。


    卻說蘇東明本意留下個禍患給那妖道,不想妖道自己也察覺到了,因此潛心修行,不敢胡為。乙木神光雖是禦敵神通,可到底改變不了其生機旺盛之屬性,他日反倒讓這左道得了些緣法,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隻說蘇東明強運不全的陣法,隻弄得疲憊不堪,若不是有天府奇珍,說不得還要反噬受傷。因此上隻得靜坐調養數日,方才有時間見一見島上來客。


    而天乾山小男通過這幾日,也知道此島潛修著一位正派散仙,能修到散仙的散修,哪個也不是什麽簡單的角色,哪個沒有自己的傲氣,隻是細觀這些個神通陣法,越參越是神妙,越看越是心驚,就是天乾山小男也不得不自愧不如。


    石室之內,蘇東明與小男真人隔壁而坐,晟洋在旁沏茶侍候,“道友莫怪,這次本是閉關煉法,不曾想被妖人打斷,虧了精氣,因此留在石室調養,不能麵見道友,實在失禮了!”


    “不怪,不怪,說起來卻是我連累了道友,卻是小男的過失,不敢勞煩道友。”雖是這麽說著,可小男卻發現,一間石室之內,自己的神念根本就伸展不開,一股威壓雖是若隱若現,可來自心底的直覺告訴自己,這飛魚礁的主人絕對是不同尋常的高人。卻是小男真人想錯了,蘇東明雖是要略勝一籌,可到底還是這個境界,原來是因為天府奇珍的奧妙了,李英瓊憑借兜率紫火跟牟尼定光珠修成的第二元神,散仙時期就能壓著打亓南公這等快要飛升的老怪,雖是主角光環有些誇張,可也足以說明天府奇珍的威能,況且自己這月桂枝還是成長型的,沒錯就是潛力無窮的成長型,要知木屬寶物本以生機出名,更何況月桂這等天地靈根,哪怕隻有一芽一葉,條件合適下也能長成一株靈木,天乾山小男正是感應到這股天府秘寶的威能,故才認為蘇東明道力深厚。


    莫說蘇東明不知道他的心思,就是知道也懶得解釋,以自己目前的狀態,還是保持點神秘的好,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則修行之路再小心也不為過。


    “道友遠到而來,本來該出島相迎才是,隻是委實難以脫身,還請勿怪。”蘇東明張口說到,“好教道友知曉,貧道一介散修,本家姓蘇,賤名上東下明,忝為這飛魚礁的半個主人,道友若是不嫌棄,盡可在此靜修恢複,隻要不出的島去,想來我這區區小陣還是能起些護法之用的!”


    “蘇道友哪裏話,道友相助之恩,小男感激不盡,他日到了有事相請,隻要力所能及必定盡力相幫。”小男隻對方也是正派散仙,道力不淺,一為因果,一為結交,故有此言,卻也是誠心誠意。“隻是小男一事不解,為何道友以半個島主自稱?如不冒犯,還請解惑。”


    “嗬嗬,無妨無妨,此間之事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蓋因此島本是我那徒兒的前師晟玄子道友的道場,隻因數年前,晟玄子道友坐化重修,那童兒轉投我門下,他道力尚淺,故而請我坐鎮於此,待到他修為有成,或是晟玄子道友轉劫迴來,我自當另尋他處。”


    “道友高義!”聽得此話,小男也是佩服,作為長年留連海外的散修,自然知曉甚多,東海因有長眉真人別府,故不似其他海域混亂,在此修行者多是正派,若是有那些窺得散仙境界的修士,自己必是知曉的,這晟玄子名聲不顯,想是籍籍之輩,這島嶼之上的氣機與與這位蘇道友相合,很明顯,這島嶼道場多是蘇道友所建,如此所在,雖不是仙島福地,就憑這一手護島大陣,四海之內也是排在中上的修行之所,散修不宜,為一處修行地大大出手的一點也不奇怪,這都能讓出,卻是真的不是一般氣量。


    非是蘇東明大氣,隻是他有更好的選擇,別人不知,他確實知道一處仙宅福地,比之青城峨眉一流或有遜色,可也是同一級別的,隻是這些小男自然不知罷了。作為穿越者,他還真就看不上這麽個後天改造的小島呢!留給那便宜徒弟就是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天乾山小男就暫居飛魚礁,傷勢早就恢複,隻是兩人頗有緣分,於是便應蘇東明之邀,於此地互相論道印證。蘇東明所修正宗,按部就班,故能指正修行之路途,而天乾山小男則長期混跡海外,更注重神通法術,修煉技巧,兩者相互補益,都是收獲巨大,頗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一聊便是五個多月,最後還是小男因耽擱太久,須得迴去報個平安,才不舍離去,兩者自是相約再會。


    海外氣候不顯,故而春夏秋冬也不是那麽明顯,不過掐著時間,蘇東明倒也知道又過去了一年,因與天乾山小男論道,得到頗多行之有效的修行技巧,法術心得,故而一番潛修之下,神通長進頗為可觀,相繼木行神光小成之後,水行神光也已凝成光華,修得小成,可能是海中水靈較重,也許水木屬性相生,總之蘇東明算是收獲斐淺,怪不得許多修士喜歡坐而論道,即便不能修煉他法,觸類旁通之下卻是好過閉門造車太多。


    這天晟洋照例在海灘上習煉針訣,隻是突然自西邊傳來一陣爆裂,聲勢駭人,晟洋本想出去看看,可轉念一想,又覺得對麵聲勢不小,自己這點法力還不夠靠邊呢,於是便又去請示蘇東明。


    蘇東明也並不是不知道,畢竟聲勢太大,自己老遠就覺察。隻是用神念探查一下,西邊的情況便了然於心,貌似幾夥人鬥法,聲勢浩大,而且都在硬拚,沒有絲毫掩飾,早就驚動了東海修士,蘇東明自然也不是瞎子,隻是大家都不想去多管閑事罷了。照自己的性子,也是懶得管閑事,任你打破天去,隻要不惹了我,誰管你們打死打生的,隻是他雖這麽想,可惜天不隨人願,那戰鬥波及竟是越來越近,竟然直接衝他的島上而來。


    原來此事還要從南海說起,卻說南海深處海溝之中,生著一隻千年的老鼇,要說深山大海多精怪,莫說千年,在四極大荒南蠻之地,萬年古獸,亙古巨獸,也並不見得在少數,這等妖獸難開靈竅,不修大道,但一個個肉身強橫,不亞於積年散仙,因此隻要它們不亂作惡,誰也不想閑的去撩撥它們。


    隻是這老鼇卻非同一般,此鼇乃天生異種,生就九首,而且生來就開了靈智,因屬龜類,天賦最擅避死延生,長年遊走與南海與北極冰洋之間,隻為躲避災禍。卻是因為其天生異種不同凡響,因此上一顆內丹不論煉寶還是服食,皆是不可多得的妙物,這便吸引了各路正邪兩派修士的覬覦,所幸其生的機警,又不曾作惡,頗積善功,故能存活至今。


    隻是這蜀山界裏,異物之類修行實在多災多難,本來老鼇在南海潛修,隻是卻被一散修得知,此人喚作鐵傘道人,因其有一把寶傘,雷火不懼,飛劍難破,故而在南海一帶頗為知名。這次被他發現老鼇蹤跡,自然是窺視其體內黿珠,使手段逼出它,又用法寶困住它,欲要煉化於它。天幸,這時有一鮫人出現,見他可憐便出手相助,老鼇一看機會便立刻逃遁,隻是那鮫人怕是下場淒慘。


    隻是神鼇一出,自有各路仙客異人有了察覺,於是自然便少不了要殺龜取丹者,正道修士忌諱老鼇頗有善功,想奪丹又不便傷了性命,故也不算多壞,大德之士也根本不屑於。壞就壞在一幫邪修肆無忌憚,他們本就所修甚雜,急需老鼇內丹神異,補足自身,一個個都想是聞到了腥的貓,若是落在他們手中,怕是想好死輪迴都難。


    這些個邪道中人不乏狠角色,比之鐵傘道人更厲害,老鼇若是落在他們手中,估計連掙紮的餘地都沒有。其中又以幾人最甚,東海孽龍島的虎頭禪師,這廝與老鼇也是老相識了,覬覦老鼇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此人仗著與西昆侖的老魔有點關係,橫行東海,長眉真人是不屑於跟這麽個小角色計較,普通修士自然避之不及,此人也頗為知機,長眉真人在時,老老實實,半點不敢逾越,隻是最近長眉真人都在中原打理事物,故而才有這幫妖人在東海撒野。


    又有一人生的似人似鳥,生就一雙大翅膀,卻是廣東鐵笛灣的翼道人耿昆,本就是人獸結合,從小受盡歧視,故而痛恨人類,後來機緣巧合得了半部蚩尤三盤經,領著一幫子山精海怪,扯杆大旗自立山頭,稱王作祖,大逞威風。這也是蘇東明唯一一個一眼就認出來的人物,畢竟這貨的造型在蜀山也是獨一份的。


    一個老道,如果不算一身邪氣凜然,倒也是一派仙風道骨,此人名左清虛,是崆峒派的長老之一,原著中的龍套角色,具體情況也不甚明了。


    一位白衣道者,裝束奇怪,似漢似苗,卻是雲南竹山教大長老朱柔,這竹山教在蜀山中已是出名的龍套邪派,其來曆也頗有些神秘,無人知曉其掌教何人,隻知道對外處理教務的就是大長老朱柔,竹山教規模不小,可除了朱柔和另外兩個不知名的長老還算有點看頭,其他完全就是充數的。


    還有一人,渾身火氣大勝,一身兇厲之氣向人展示著,自己不是好惹的,其人是華山三兇之一的楊燒。


    此外還有,無形長老曹枯竹,五雷真人鄧清風,青海西昆侖二惡的金獅神佛赤隆兒爪和麻頭鬼王唿加卓圖,以及獨角靈官樂三官,北嶽恆山三兇之一的丁甲幢,飛叉真人黎半風,虎麵伽藍雷音,以及百魔道長風梧以及蠻僧布魯音加等等十幾位各路散仙,其中又以虎頭和尚,耿昆,布魯音加,風梧氣息最盛,其他的一些許許多多無名角色不在多說。


    隻是這些除了象征顯眼的耿昆,其他人蘇東明都不知道,卻是不知這些人齊聚此處卻是為何?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散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梔子並收藏蜀山散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