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突逢變故,這期間蘇東明更是經曆了心神上的劇烈動蕩,於是一覺昏睡便沉沉的睡了一整個白天黑夜,還是肚子裏便火辣辣的饑餓感使得蘇銘不得不醒來。醒來的蘇東明慌張的抬頭四下裏尋找了了一番,發現了躺在腳邊的儲物袋和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這才鬆了一口氣。思索著昨晚的事依舊感覺似在夢裏,隻是腳下的寶劍迎著月光散發的凜冽之氣似是在提醒著蘇東明這些並非幻覺。
咕~咕~~聲響起,這才發覺自己又不知幾時不曾進食東西了,隨手拿起儲物袋,希望可以從中找出些可以吃的東西,並不會使用這個東西的蘇東明隻是用蠻力扯開袋口,伸進手去拿物,說來神奇,巴掌大小的袋子竟似一個大麻袋誇張的容下一整條手臂。不一會兒,蘇東明失望了,裏麵的東西倒是不少,可都是些衣物銀錢日常用品,再不濟便是一些礦物草藥,兩本小冊子,是錦帛材質的,然後便是一些貼著標簽的瓶瓶罐罐。
蘇東明也知道那些可能就是所謂的靈丹妙藥,可是誰能保證這些吃不死凡人呢,就算運氣好沒吃到毒藥,可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兒,來個虛不受補啥的可也要命。腹中實在是饑餓難忍,無奈隻得將眼光瞄向一堆草藥,其中有幾朵靈芝菌類,隻是顏色鮮紅,果斷被蘇東明排除了,猶豫了一下,伸手拿過兩塊不知道是什麽的植物根莖,扣下一點投進旁邊的水潭,引得潭中小魚競相爭食,看了一會兒發現並無問題,才拿到嘴邊大口大口咀嚼起來,並不在乎上麵還粘著的塵土。這個不知道什麽植物的的根莖吃起來並不好吃,甚至有點苦澀,單吃完後卻唇齒留香,更是吃的胃暖暖的,這讓蘇東明也大為滿足,這也可算是這些天吃的最好的東西了。
吃完東西略微休息一下,蘇東明便開始細細思索接下來的路。首先,名字是必須改的,這事說大不大,但是原身的名字實在是有夠簡陋的,反正自己是說不出口的。難不成以後見人便喧一聲:“無量天尊,貧道李鐵蛋稽首了!”想想都一身雞皮疙瘩。想了一會兒無果,便不在糾結,實在不行就用迴前世的名字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反正怎麽的也好過現在這個。接下來便是生存問題了,茫然迴顧四周,這才發現自己周遭盡是荒山野嶺,不知道走到了哪裏!有初升的太陽倒不至於認不得方向,可是隻知道方向也沒法確定自己身處何地,反正是遠離村鎮,也沒有個人煙接下來根本就沒有具體要去的目標。發愣了一會兒,猛然低頭看著地上的兩本分明是所謂秘籍的冊子,這才猛拍額頭,既然要修仙,當然便是在山中了,既然不知道要去何方,索性便在這山中安身,自己呆的這個地方有水源也是不錯的。真要說起來,這山中卻是不錯的,這麽多植物總有可以吃的。說到這裏,你問那那些難民為何不進山謀生?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山中可是少有人跡,更談不上什麽生態破壞,尤其是這西南蠻荒之地更是毒蟲猛獸橫行,若是有有大群的人想要隱居於此開山立寨倒是可以,但那也是付出不少血淋淋的代價,更不用說那些手無寸鐵的難民了。這裏就不得不說蘇東明運氣好了,要知道他手中的可是仙家飛劍,即便被廢也是虎死餘威在,凜凜銳氣震懾毒蟲不敢近前,要說猛獸的話,荒山範圍極大也不見得處處都有。總之來說是蘇東明是極其幸運的,但是人不能永遠靠運氣,這點他也是知道的,看了看手中的秘籍,這以後就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了。
想到就做,蘇東明四下望了望,選定了一處山嶺朝陽麵的一塊岩石露出,沒有太多樹木的地帶,畢竟陰森森的林子讓人生不出一點安全感。清理出一片稍微平緩的地帶,然後用手中寶劍砍下兩支圓木做支撐,依著斜坡作樁子,又用樹枝藤蔓做了一個也不知道能不能遮雨的頂棚,把一些個碎石圍在四周,忙乎了大半天,總算有個勉強能容身的地方。
摸了摸又在唱空城計的肚子,無奈一笑,坐在簡陋的窩棚下拿出剩下的植物莖塊胡亂吃了。又摸出胸口處的書籍,懷著激動的心情慢慢翻開,入眼是一紙手寫小楷,看到這裏,蘇東明不禁鬆了一口氣,雖然有些個繁體字單獨不宜辨認,可放到一篇文章中來讀,也並非什麽特別難以理解,這點還難不倒一個信息時代的高材生。就怕這所謂的秘籍弄個什麽上古蝌蚪文什麽的可就欲哭無淚了,想來是那矮胖道人自己整理過的修行方法,確是便宜了蘇東明。
小心翻開秘籍來,好一會兒功夫,磕磕絆絆總算讀下來這千把來字的煉氣法訣,而另一篇上記載的是一篇三流的煉劍法門,就連這本秘籍的原作者都有些不屑,權當有勝於無,這從他那修煉心得的字裏行間可以看的出來。倒是記載的一個叫做玄黃地母元氣罩的法寶有些門道,據說是練到高深處可以接引地母元氣防禦,玄妙非常,看到這裏,蘇東明不禁想起了林子裏的鬥法,不知道是對手太強,還是他自己修為不夠,法寶一個照麵就被人給破了。不過,那老道臨走時雖不屑於他的儲物袋,可也收走了那法寶,想來是有些門道的。其餘的便是些七七八八的小法術,像淨塵術,水水鏡術,土遁之類的。
坐在窩棚裏的蘇東明平複了下激動的心情,抬頭看了看已然落下的太陽,聽著遠處荒山裏此起彼伏的不知名的獸吼,苦笑了一下,今晚算是別想安心睡下了。索性便盤膝坐起,按照法門修煉起來。
照書上說的,但凡修真練道,皆從吐納煉氣開始,或內修真氣或外引靈氣,不外乎是。從書上得知這名叫做段奎(矮胖道人)的修士在一處先秦修士的洞府得到一篇煉氣殘篇,隨後自己又反複求證,驗修,得到這一篇服氣餐霞,凝神內視的法門。這是走的古仙人煉精化炁,煉炁還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路子,先秦修士與上古仙人一脈相承,故古仙人及先秦修士都又以某某煉氣士自稱。不同於丹道修士凝煉一口先天母氣,以自身為鼎爐萃練大藥,合成金丹。古煉氣士一脈以天地為爐,造化為碳,陰陽為火錘煉自身以求證道。隻是上古時期劫數變化,時局動蕩,仙妖魔佛相互攻伐,致使大量傳承殘缺甚至永絕於世,從秦漢時期黃老道大昌至兩晉時期魏伯陽提出丹道理念,丹道便大肆發現,直至唐宋時期因呂祖完善金丹法門,更有張紫陽,白玉蟾,王重陽等南北丹派翹楚繼往開來,終使此銷彼漲,丹道占據正統,煉氣一脈隻在小範圍傳承延續。其實兩者本也談不上高下之分,各有利弊,殊途同歸罷了!
閑話不多說,隻說盤膝在地的蘇東明,默念法訣,手掐指訣,像模像樣的修煉起來。直坐到月升山頭,無奈的歎了口氣,活動了下發麻的雙腿露出一張苦瓜臉,不用說定是無功而返了。本是照著秘籍修煉,奈何不管如何用功,總也感覺不到半分所謂的靈氣,腦海中的念頭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歇,不是想到前世種種,就是想到自己修煉有成大發神威等等紛亂念頭如同跑馬燈似的……莫說是凝神靜氣了,沒有練出個走火入魔還是拖了他蘇東明毫無功行的福,如若不然,光是靈氣亂竄也能讓這斯落下個半殘。
也不怪蘇東明作難,畢竟萬事開頭難嗎!其實秘籍上也說過煉氣初期配合養元丹修行效果更好,有助於加強感應煉化吸收靈氣的速度。隻是受前世的某些思想影響,總覺得磕藥來的力量不踏實。
皺著眉頭思索半晌,蘇東明隻得放棄執著,即便是麵對眼前要生存的問題,也容不得他在耗費時日了,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天會遇到什麽,多一份實力也能多一份生機,多一份心安。想罷,伸手在袋子裏摸索了一會兒,拿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一粒圓滾滾還帶著不知名芳香的藥丸,咬咬牙直接整個吞了。隻覺得像是喝了一口熱湯,入口即化的藥丸化作一股暖流直衝腹部,不敢怠慢,蘇東明立即按照書中的方法再次修煉起來。
這次倒是有了反應,隻是依舊感應不到什麽靈氣,隻是丹藥的藥力被激發,使得整個身子都暖洋洋的,最後化作一股細微的熱流在丹田位置盤旋不定。舒服的蘇東明不自覺的呻吟了出聲,有了效果便有了前進的動力。於是便也不停,借著藥力兀自修煉著,竟不知何時已經沉沉睡去了,還坐著修煉的姿勢。
月照西天,四周一片寂靜,似是連蟲子都叫累了,隻時不時的鳴了一聲。然而,此時已然睡熟的蘇東明並不知道,他的身邊竟不知何時匯聚起了似有似無的薄霧樣的東西,自天靈而下,源源不斷的進去身體裏……一夜就這麽過去了。
突然,蘇東明被驚醒,原因是在他恍惚間突然一道紫氣射入雙眼之間,隻在泥丸宮旋轉一周,便自消散不見。爬起來的蘇東明揉了揉雙眼,看著已然露出微光的天際。沉思了一下:剛才的莫不是東來紫氣?剛生此念,便似身體自然反應似的,立馬坐正,擺出修煉姿態,閉目凝神,集中注意力到雙眉之間,隻感覺眼前一片紫氣充盈,分明能感覺到東邊天際那乾坤倒懸的紫霞。隻是用盡手段,再也沒有引得一絲。
這也難怪,重生而來的蘇東明,神魂恍惚,身體虛弱,除非深度入定,否則如何引得一絲靈氣。昨夜那種恰巧類似入定的情況卻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早晨的初陽紫氣卻又不同,此乃天地的恩惠,即便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隻日升之初需凝神朝陽,便可納的一絲,日積月累便可驅邪扶正,延年益壽。然而即是天地恩惠,自然眾生雨露均沾,隻得一絲,若要多得,隻是長年累月積累,半點取不得巧。
不一會,徹底蘇醒的蘇東明到水潭邊洗了一洗,隻覺神清氣爽,忍不住長嘯一聲。目中異彩留連,終於找到了一條行得通的修行之路,隻是還需驗證。
於是,一連幾天,蘇東明並不急著修煉,白天找些小蟲,小鳥能吃的野菜充饑,不謹慎不行,誰讓自己不認得植物呢!曾幾何時,堂堂蘇大高材生竟落得和鳥獸搶草吃的地步。閑暇時便反複觀看手中秘籍,隻在日夜交替之際麵東而坐,靜心修煉。
沒錯了,就是那每天一絲的東來紫氣。經過三天的驗證,蘇東明終於確定了下來修行思路,既然暫時不能感應靈氣,便以每天的紫氣修行,隻是這麽一來修行自然不快,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剩下的時間便練練劍決,術法之類……
就這樣,山中的日子倒也頗有幾分怡然自得的意味!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突逢變故,這期間蘇東明更是經曆了心神上的劇烈動蕩,於是一覺昏睡便沉沉的睡了一整個白天黑夜,還是肚子裏便火辣辣的饑餓感使得蘇銘不得不醒來。醒來的蘇東明慌張的抬頭四下裏尋找了了一番,發現了躺在腳邊的儲物袋和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這才鬆了一口氣。思索著昨晚的事依舊感覺似在夢裏,隻是腳下的寶劍迎著月光散發的凜冽之氣似是在提醒著蘇東明這些並非幻覺。
咕~咕~~聲響起,這才發覺自己又不知幾時不曾進食東西了,隨手拿起儲物袋,希望可以從中找出些可以吃的東西,並不會使用這個東西的蘇東明隻是用蠻力扯開袋口,伸進手去拿物,說來神奇,巴掌大小的袋子竟似一個大麻袋誇張的容下一整條手臂。不一會兒,蘇東明失望了,裏麵的東西倒是不少,可都是些衣物銀錢日常用品,再不濟便是一些礦物草藥,兩本小冊子,是錦帛材質的,然後便是一些貼著標簽的瓶瓶罐罐。
蘇東明也知道那些可能就是所謂的靈丹妙藥,可是誰能保證這些吃不死凡人呢,就算運氣好沒吃到毒藥,可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兒,來個虛不受補啥的可也要命。腹中實在是饑餓難忍,無奈隻得將眼光瞄向一堆草藥,其中有幾朵靈芝菌類,隻是顏色鮮紅,果斷被蘇東明排除了,猶豫了一下,伸手拿過兩塊不知道是什麽的植物根莖,扣下一點投進旁邊的水潭,引得潭中小魚競相爭食,看了一會兒發現並無問題,才拿到嘴邊大口大口咀嚼起來,並不在乎上麵還粘著的塵土。這個不知道什麽植物的的根莖吃起來並不好吃,甚至有點苦澀,單吃完後卻唇齒留香,更是吃的胃暖暖的,這讓蘇東明也大為滿足,這也可算是這些天吃的最好的東西了。
吃完東西略微休息一下,蘇東明便開始細細思索接下來的路。首先,名字是必須改的,這事說大不大,但是原身的名字實在是有夠簡陋的,反正自己是說不出口的。難不成以後見人便喧一聲:“無量天尊,貧道李鐵蛋稽首了!”想想都一身雞皮疙瘩。想了一會兒無果,便不在糾結,實在不行就用迴前世的名字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反正怎麽的也好過現在這個。接下來便是生存問題了,茫然迴顧四周,這才發現自己周遭盡是荒山野嶺,不知道走到了哪裏!有初升的太陽倒不至於認不得方向,可是隻知道方向也沒法確定自己身處何地,反正是遠離村鎮,也沒有個人煙接下來根本就沒有具體要去的目標。發愣了一會兒,猛然低頭看著地上的兩本分明是所謂秘籍的冊子,這才猛拍額頭,既然要修仙,當然便是在山中了,既然不知道要去何方,索性便在這山中安身,自己呆的這個地方有水源也是不錯的。真要說起來,這山中卻是不錯的,這麽多植物總有可以吃的。說到這裏,你問那那些難民為何不進山謀生?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山中可是少有人跡,更談不上什麽生態破壞,尤其是這西南蠻荒之地更是毒蟲猛獸橫行,若是有有大群的人想要隱居於此開山立寨倒是可以,但那也是付出不少血淋淋的代價,更不用說那些手無寸鐵的難民了。這裏就不得不說蘇東明運氣好了,要知道他手中的可是仙家飛劍,即便被廢也是虎死餘威在,凜凜銳氣震懾毒蟲不敢近前,要說猛獸的話,荒山範圍極大也不見得處處都有。總之來說是蘇東明是極其幸運的,但是人不能永遠靠運氣,這點他也是知道的,看了看手中的秘籍,這以後就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了。
想到就做,蘇東明四下望了望,選定了一處山嶺朝陽麵的一塊岩石露出,沒有太多樹木的地帶,畢竟陰森森的林子讓人生不出一點安全感。清理出一片稍微平緩的地帶,然後用手中寶劍砍下兩支圓木做支撐,依著斜坡作樁子,又用樹枝藤蔓做了一個也不知道能不能遮雨的頂棚,把一些個碎石圍在四周,忙乎了大半天,總算有個勉強能容身的地方。
摸了摸又在唱空城計的肚子,無奈一笑,坐在簡陋的窩棚下拿出剩下的植物莖塊胡亂吃了。又摸出胸口處的書籍,懷著激動的心情慢慢翻開,入眼是一紙手寫小楷,看到這裏,蘇東明不禁鬆了一口氣,雖然有些個繁體字單獨不宜辨認,可放到一篇文章中來讀,也並非什麽特別難以理解,這點還難不倒一個信息時代的高材生。就怕這所謂的秘籍弄個什麽上古蝌蚪文什麽的可就欲哭無淚了,想來是那矮胖道人自己整理過的修行方法,確是便宜了蘇東明。
小心翻開秘籍來,好一會兒功夫,磕磕絆絆總算讀下來這千把來字的煉氣法訣,而另一篇上記載的是一篇三流的煉劍法門,就連這本秘籍的原作者都有些不屑,權當有勝於無,這從他那修煉心得的字裏行間可以看的出來。倒是記載的一個叫做玄黃地母元氣罩的法寶有些門道,據說是練到高深處可以接引地母元氣防禦,玄妙非常,看到這裏,蘇東明不禁想起了林子裏的鬥法,不知道是對手太強,還是他自己修為不夠,法寶一個照麵就被人給破了。不過,那老道臨走時雖不屑於他的儲物袋,可也收走了那法寶,想來是有些門道的。其餘的便是些七七八八的小法術,像淨塵術,水水鏡術,土遁之類的。
坐在窩棚裏的蘇東明平複了下激動的心情,抬頭看了看已然落下的太陽,聽著遠處荒山裏此起彼伏的不知名的獸吼,苦笑了一下,今晚算是別想安心睡下了。索性便盤膝坐起,按照法門修煉起來。
照書上說的,但凡修真練道,皆從吐納煉氣開始,或內修真氣或外引靈氣,不外乎是。從書上得知這名叫做段奎(矮胖道人)的修士在一處先秦修士的洞府得到一篇煉氣殘篇,隨後自己又反複求證,驗修,得到這一篇服氣餐霞,凝神內視的法門。這是走的古仙人煉精化炁,煉炁還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路子,先秦修士與上古仙人一脈相承,故古仙人及先秦修士都又以某某煉氣士自稱。不同於丹道修士凝煉一口先天母氣,以自身為鼎爐萃練大藥,合成金丹。古煉氣士一脈以天地為爐,造化為碳,陰陽為火錘煉自身以求證道。隻是上古時期劫數變化,時局動蕩,仙妖魔佛相互攻伐,致使大量傳承殘缺甚至永絕於世,從秦漢時期黃老道大昌至兩晉時期魏伯陽提出丹道理念,丹道便大肆發現,直至唐宋時期因呂祖完善金丹法門,更有張紫陽,白玉蟾,王重陽等南北丹派翹楚繼往開來,終使此銷彼漲,丹道占據正統,煉氣一脈隻在小範圍傳承延續。其實兩者本也談不上高下之分,各有利弊,殊途同歸罷了!
閑話不多說,隻說盤膝在地的蘇東明,默念法訣,手掐指訣,像模像樣的修煉起來。直坐到月升山頭,無奈的歎了口氣,活動了下發麻的雙腿露出一張苦瓜臉,不用說定是無功而返了。本是照著秘籍修煉,奈何不管如何用功,總也感覺不到半分所謂的靈氣,腦海中的念頭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歇,不是想到前世種種,就是想到自己修煉有成大發神威等等紛亂念頭如同跑馬燈似的……莫說是凝神靜氣了,沒有練出個走火入魔還是拖了他蘇東明毫無功行的福,如若不然,光是靈氣亂竄也能讓這斯落下個半殘。
也不怪蘇東明作難,畢竟萬事開頭難嗎!其實秘籍上也說過煉氣初期配合養元丹修行效果更好,有助於加強感應煉化吸收靈氣的速度。隻是受前世的某些思想影響,總覺得磕藥來的力量不踏實。
皺著眉頭思索半晌,蘇東明隻得放棄執著,即便是麵對眼前要生存的問題,也容不得他在耗費時日了,畢竟誰也不知道明天會遇到什麽,多一份實力也能多一份生機,多一份心安。想罷,伸手在袋子裏摸索了一會兒,拿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一粒圓滾滾還帶著不知名芳香的藥丸,咬咬牙直接整個吞了。隻覺得像是喝了一口熱湯,入口即化的藥丸化作一股暖流直衝腹部,不敢怠慢,蘇東明立即按照書中的方法再次修煉起來。
這次倒是有了反應,隻是依舊感應不到什麽靈氣,隻是丹藥的藥力被激發,使得整個身子都暖洋洋的,最後化作一股細微的熱流在丹田位置盤旋不定。舒服的蘇東明不自覺的呻吟了出聲,有了效果便有了前進的動力。於是便也不停,借著藥力兀自修煉著,竟不知何時已經沉沉睡去了,還坐著修煉的姿勢。
月照西天,四周一片寂靜,似是連蟲子都叫累了,隻時不時的鳴了一聲。然而,此時已然睡熟的蘇東明並不知道,他的身邊竟不知何時匯聚起了似有似無的薄霧樣的東西,自天靈而下,源源不斷的進去身體裏……一夜就這麽過去了。
突然,蘇東明被驚醒,原因是在他恍惚間突然一道紫氣射入雙眼之間,隻在泥丸宮旋轉一周,便自消散不見。爬起來的蘇東明揉了揉雙眼,看著已然露出微光的天際。沉思了一下:剛才的莫不是東來紫氣?剛生此念,便似身體自然反應似的,立馬坐正,擺出修煉姿態,閉目凝神,集中注意力到雙眉之間,隻感覺眼前一片紫氣充盈,分明能感覺到東邊天際那乾坤倒懸的紫霞。隻是用盡手段,再也沒有引得一絲。
這也難怪,重生而來的蘇東明,神魂恍惚,身體虛弱,除非深度入定,否則如何引得一絲靈氣。昨夜那種恰巧類似入定的情況卻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早晨的初陽紫氣卻又不同,此乃天地的恩惠,即便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隻日升之初需凝神朝陽,便可納的一絲,日積月累便可驅邪扶正,延年益壽。然而即是天地恩惠,自然眾生雨露均沾,隻得一絲,若要多得,隻是長年累月積累,半點取不得巧。
不一會,徹底蘇醒的蘇東明到水潭邊洗了一洗,隻覺神清氣爽,忍不住長嘯一聲。目中異彩留連,終於找到了一條行得通的修行之路,隻是還需驗證。
於是,一連幾天,蘇東明並不急著修煉,白天找些小蟲,小鳥能吃的野菜充饑,不謹慎不行,誰讓自己不認得植物呢!曾幾何時,堂堂蘇大高材生竟落得和鳥獸搶草吃的地步。閑暇時便反複觀看手中秘籍,隻在日夜交替之際麵東而坐,靜心修煉。
沒錯了,就是那每天一絲的東來紫氣。經過三天的驗證,蘇東明終於確定了下來修行思路,既然暫時不能感應靈氣,便以每天的紫氣修行,隻是這麽一來修行自然不快,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剩下的時間便練練劍決,術法之類……
就這樣,山中的日子倒也頗有幾分怡然自得的意味!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