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女配手握帝師係統[科舉] 作者:侍女的短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要早起搜身點驗,三更天便得出門排隊。
她先前聽經驗豐富的老童生?從誌義說過,鄉試搜身點驗比童試嚴格許多,先得在外監試點名搜檢,然後還要在內監裏細細檢查一遍。
四更天時,貢院外已經站滿了考生?,還好?這一日是晴天,微風和?煦,大夥兒都很興奮,或是嘰嘰喳喳與?人討論,或是捧著書本臨時抱佛腳。
為了不露餡兒,李時居走出家門前便將「一葉障目」技能喚出來?。
搜身環節如從誌義提醒得那樣仔細,不過李時居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和?物?理準備,厚著臉龐坦然走進去,倒是沒受什麽刁難。
不過她剛進去不久,便有?個?夾帶小抄的被搜檢官發現,從貢院轟了出去。
聽著考生?的哭天怨地連聲哀求,她不由感嘆,一葉障目這個?技能真是太好?了!
巡檢的兵丁不容許她多做停留,立刻示意她往前走。
這還是她頭一迴踏入貢院,氣氛逼仄狹小又莊嚴,每個?興高采烈走進來?的考生?也被嚇壞了,苦著臉心驚膽戰地等待,仿佛要麵?臨大兵過境,完全不復院外的歡樂爽朗。
李時居在號舍圖上找到?了自己對應的位置,很幸運地沒分到?臭號,穿過人群走進號房,身後的矮門已經被巡檢兵丁眼疾手快地扣上。
坐在桌板前,她長長唿吸一口氣,即便離廁所很遠,空氣中也飄著不潔的氣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來?還有?三天鏖戰,李時居迅速打起精神,將書箱裏提前準備好?的潔淨粗布取出,仔仔細細地把桌板和?長凳清掃幹淨,文房四寶請到?桌上,然後將被褥取出,墊在腰後和?屁股下麵?,以防因為坐太長時間而難受。
最後,她又把食籃端正擺好?,確定食用順序和?每日份額——
新鮮瓜果肯定別想吃了,她也不算擅長廚藝,更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按照她的指示,楓葉準備的是作為碳水化合物?的雜糧幹餅和?糕點,提供蛋白質營養的豆腐幹、幹肉和?鹹鴨蛋,補充維生?素的甘蕉、柑橘和?無?花果,還有?一把炒過的花生?。
以上這些都很耐放,足以保證未來?三天不會有?太大的營養流失,腦子能以平常的速度轉動。
另外她還準備了夾襖、油布等物?,目前都還派不上用場,便全都安置在書箱內。
一切準備就緒,李時居閉上眼,一邊磨墨,一邊調整狀態。
為了這場考試,她已經在國子監中準備了這麽久,那「書聲喧兩龐,無?復辯朗朗」、「傳析三更靜,挑燈六館明?」的時光仿佛曆歷在目。
而眼下,就到?了檢驗的時刻了。
全部士子入場,第一聲銅鑼敲響,李時居猛地睜開雙眼,眉目清明?。
-
「……給燭三支,燭盡文不成者,扶出……」
考官口中念著《科舉成式》的規定,舉著題牌走到?她麵?前。
李時居取出一張稿紙,將手頭的考卷放在一邊,不敢沾上半點墨汁,然後才看向題目。
那考卷是鄉試前便印好?了的,為了防止作弊,折縫上已被印卷官用印鈐記,尾部也有?印卷官本人的長印,每人隻得一份,雖然試卷遞交上去,還會被考官重新謄抄,但李時居不敢大意,隻怕卷麵?上小小的汙漬,會讓謄抄的考官心生?不滿。
待考官走過,題目已經抄在了草紙上,她低下頭認真琢磨起來?。
第一道考題是——「道之以德」。
這一句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全章書是「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是引導的意思?,政是法?製禁令,齊是一律,即用刑律來?統一人的行為,使之不犯法?。免於刑罰,而無?所羞愧,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嚐忘。禮是品節禮法?,以道德教育要求,民恥於作惡,格是至的意思?,即能做到?。
李時居思?考了一下,大概是考慮到?參加鄉試的考生?來?自各地,水平參差不齊,走到?這一步不容易,所以題目並不刁鑽艱難,很大眾的路數,意在強調道德教育。
她讀了那麽多的鄉試文章,早就明?白一點——作為選拔官員的考試,不是詩歌大賽。一定不能以花裏胡哨的文辭博勝,須得以明?理為先,文辭簡潔,但蘊意深厚,且能體現士子之風骨為上佳。
思?慮片刻,她開始在草紙上作答,先列出文章的八股和?框架,再順著思?路填充內容。
她記得朱註上曾說過——「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此其相為始終,雖不可以偏廢。」而穿越之前她接受的社會主義思?想中,也有?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闡述。
因此文章的重點,始終圍繞道德律令和?法?製禁令兩個?方麵?來?寫?,重點論在「道之以德」三句。
一篇寫?完,李時居並不急著謄抄,而是先將草紙放在一旁,看向下一道題,待三題全部寫?完初稿,腦中已經轉換了思?路時,再重新取過草紙,以旁人之思?維細細檢查三篇文章的漏洞之處。
等到?全部修改完畢,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監考官點亮燈籠,這就是讓大家停筆的意思?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先前聽經驗豐富的老童生?從誌義說過,鄉試搜身點驗比童試嚴格許多,先得在外監試點名搜檢,然後還要在內監裏細細檢查一遍。
四更天時,貢院外已經站滿了考生?,還好?這一日是晴天,微風和?煦,大夥兒都很興奮,或是嘰嘰喳喳與?人討論,或是捧著書本臨時抱佛腳。
為了不露餡兒,李時居走出家門前便將「一葉障目」技能喚出來?。
搜身環節如從誌義提醒得那樣仔細,不過李時居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和?物?理準備,厚著臉龐坦然走進去,倒是沒受什麽刁難。
不過她剛進去不久,便有?個?夾帶小抄的被搜檢官發現,從貢院轟了出去。
聽著考生?的哭天怨地連聲哀求,她不由感嘆,一葉障目這個?技能真是太好?了!
巡檢的兵丁不容許她多做停留,立刻示意她往前走。
這還是她頭一迴踏入貢院,氣氛逼仄狹小又莊嚴,每個?興高采烈走進來?的考生?也被嚇壞了,苦著臉心驚膽戰地等待,仿佛要麵?臨大兵過境,完全不復院外的歡樂爽朗。
李時居在號舍圖上找到?了自己對應的位置,很幸運地沒分到?臭號,穿過人群走進號房,身後的矮門已經被巡檢兵丁眼疾手快地扣上。
坐在桌板前,她長長唿吸一口氣,即便離廁所很遠,空氣中也飄著不潔的氣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來?還有?三天鏖戰,李時居迅速打起精神,將書箱裏提前準備好?的潔淨粗布取出,仔仔細細地把桌板和?長凳清掃幹淨,文房四寶請到?桌上,然後將被褥取出,墊在腰後和?屁股下麵?,以防因為坐太長時間而難受。
最後,她又把食籃端正擺好?,確定食用順序和?每日份額——
新鮮瓜果肯定別想吃了,她也不算擅長廚藝,更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按照她的指示,楓葉準備的是作為碳水化合物?的雜糧幹餅和?糕點,提供蛋白質營養的豆腐幹、幹肉和?鹹鴨蛋,補充維生?素的甘蕉、柑橘和?無?花果,還有?一把炒過的花生?。
以上這些都很耐放,足以保證未來?三天不會有?太大的營養流失,腦子能以平常的速度轉動。
另外她還準備了夾襖、油布等物?,目前都還派不上用場,便全都安置在書箱內。
一切準備就緒,李時居閉上眼,一邊磨墨,一邊調整狀態。
為了這場考試,她已經在國子監中準備了這麽久,那「書聲喧兩龐,無?復辯朗朗」、「傳析三更靜,挑燈六館明?」的時光仿佛曆歷在目。
而眼下,就到?了檢驗的時刻了。
全部士子入場,第一聲銅鑼敲響,李時居猛地睜開雙眼,眉目清明?。
-
「……給燭三支,燭盡文不成者,扶出……」
考官口中念著《科舉成式》的規定,舉著題牌走到?她麵?前。
李時居取出一張稿紙,將手頭的考卷放在一邊,不敢沾上半點墨汁,然後才看向題目。
那考卷是鄉試前便印好?了的,為了防止作弊,折縫上已被印卷官用印鈐記,尾部也有?印卷官本人的長印,每人隻得一份,雖然試卷遞交上去,還會被考官重新謄抄,但李時居不敢大意,隻怕卷麵?上小小的汙漬,會讓謄抄的考官心生?不滿。
待考官走過,題目已經抄在了草紙上,她低下頭認真琢磨起來?。
第一道考題是——「道之以德」。
這一句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全章書是「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是引導的意思?,政是法?製禁令,齊是一律,即用刑律來?統一人的行為,使之不犯法?。免於刑罰,而無?所羞愧,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嚐忘。禮是品節禮法?,以道德教育要求,民恥於作惡,格是至的意思?,即能做到?。
李時居思?考了一下,大概是考慮到?參加鄉試的考生?來?自各地,水平參差不齊,走到?這一步不容易,所以題目並不刁鑽艱難,很大眾的路數,意在強調道德教育。
她讀了那麽多的鄉試文章,早就明?白一點——作為選拔官員的考試,不是詩歌大賽。一定不能以花裏胡哨的文辭博勝,須得以明?理為先,文辭簡潔,但蘊意深厚,且能體現士子之風骨為上佳。
思?慮片刻,她開始在草紙上作答,先列出文章的八股和?框架,再順著思?路填充內容。
她記得朱註上曾說過——「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此其相為始終,雖不可以偏廢。」而穿越之前她接受的社會主義思?想中,也有?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闡述。
因此文章的重點,始終圍繞道德律令和?法?製禁令兩個?方麵?來?寫?,重點論在「道之以德」三句。
一篇寫?完,李時居並不急著謄抄,而是先將草紙放在一旁,看向下一道題,待三題全部寫?完初稿,腦中已經轉換了思?路時,再重新取過草紙,以旁人之思?維細細檢查三篇文章的漏洞之處。
等到?全部修改完畢,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監考官點亮燈籠,這就是讓大家停筆的意思?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