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心這會兒都提到了嗓子眼,李時居甚至能看見排在她前麵那人的衣擺微微顫抖,連登上台階都走不穩了。


    無數人心中的聖地就在眼前,官員一揮手,人群便迫不及待往廳內湧。


    好在和現代考場差不多,桌上也貼了姓名,李時居很快找到自己位置坐下,這處靠窗的角落臨著長廊,森森萬竿掩映,清涼舒適,叫人精神一震。


    她將文物匣拿出擺好,餘光正好瞥見了隔了五排的李蒿。


    這位表兄兀自唉聲嘆氣,渾身上下寫滿了不自在,比前幾日來侯爵府時又喪眉耷眼了幾分。


    看來李四要把兒子送進國子監的牛皮已經吹出去了,從侯爵府拿不到錢,就隻能強迫他來白衣試上博個運氣。


    一片嘈雜中,有人敲了敲她的後背。


    李時居一擰頭,又對上霍宜年那張戲謔的臉。


    上迴酒樓一別後,李時居就向趙管家打聽了京中姓霍的章京。


    趙管家苦笑,「姑娘不曉得霍家?那就是霍貴妃的娘家啊!若說姓霍的年輕公子,必是貴妃娘娘的內侄了,隻不過咱們侯爺一直是站在崔皇後和二殿下那邊的,因此和霍家極少往來,姑娘沒見過,也是自然。」


    難怪上迴在酒樓中,他剛說了個「姑母」,便被打斷,看來那姑母就是原書中權勢滔天的霍貴妃。


    隻不過這位錦衣玉食的小公子看上去倒是全無心計,一派純真自然。


    他坐在斜後方,頰上笑出了一個深深的酒窩:「時居兄,咱們座位離得這般近,真有緣分吶!」


    又指了指三列開外,「喏,文柏兄在那裏。」


    「文柏兄不是今年的拔貢嗎?」李時居有點詫異。


    「他是見了題本便走不動道,說什麽也要來考一下,說是正好提前一見國子監的幾位司業,留個好印象。」霍宜年咧嘴苦笑。


    有這麽一位學霸卷王朋友,平日一定很辛苦吧。


    李時居甚至有點同情他了。


    她微微點頭,轉而心念一動,「那日的另一位小公子呢?」


    霍宜年眨巴一下眼睛,「……他家中人不準他來參加白衣試。」


    說得李時居簡直替他惋惜,想不到三皇子那張溫恭爾雅的麵皮底下,竟是個控製欲極強的性子,看來往後再同他相遇,必須要留一百八十個心眼。


    沒再說什麽,她仰麵吹了吹窗外靜謐的竹風,直到一聲鑼響拉迴她的神思。


    七八位國子監官員神情端肅,捧著題牌站在最前,當中那一位身著六品補子,應是司業,講白衣試規則:


    「——今日分上下午兩場,上午考四書製藝題兩道,五經經義題一道,每篇三百字以上,另有算學題一道,下午試策文兩題,考察學子對國計民生的觀點看法,每道八百字以上。」


    題量不算大,但考慮到國子監生多是要進仕途,因此糅合了院試和會試的廣度,不是僅僅考察八股文做得如何。


    尤其涉及到算學,對於李時居來說,簡直是加分題了。


    司業一應交待完畢,又是一聲鑼響,官員們才將紙卷分發到至考生手中。


    李時居接過卷子,迅速瀏覽一遍題目,心落下七分定。


    這段時間的突擊很有成效,對她而言,顯見並不太難。


    四下一片安靜,唯有紙張翻頁聲和筆墨落紙沙沙聲,恍如蠶聲食葉。


    除了對著文具匣猶豫起用羊毫還是狼毫的李蒿外,大部分考生都垂下頭,迅速進入作答狀態。


    這一上午過得極快,李時居先前自己模擬了三遍,早就根據不同的題本安排好了答題時間,是以思路極為流暢,她凝神提筆,四道題下來,右手手腕寫得微微酸麻,距離收卷還有兩柱香的時間,剛好夠一輪檢查。


    到了午時,衙役魚貫而出,往每一張案桌上放下食盒。


    李時居掀開蓋子一看,主食是兩隻蒸得白白胖胖的饅頭,另有豆腐芥菜、紅燒魚塊兩道菜餚。


    這是國子監饌堂出品的夥食,自然不能和昔日侯爵府和天香酒樓比,大概相當於現在大學食堂的菜色,大鍋燒成,顏色也略略發烏,不是很有食慾。


    不過身邊好些儒生正埋首大快朵頤,對於尋常人家來說,能吃上這樣的一餐飯,已是無比饜足了。


    午後的風變得柔軟溫暖,所有人都昏昏欲睡,距離下午場還有大半個時辰,不少人都選擇趴在桌子上閉目小憩。


    但李時居沒有午休的習慣,隻是向衙役要了一碗茶水入喉,然後站在院中的古槐下活動活動筋骨。


    再迴到辟雍殿時,霍宜年和藺文柏正坐在一處說話。


    兩人神情都挺愉悅,似乎答題很順利。


    藺文柏朝她拱了拱手,「時居兄。」


    李時居也拱手,走到自己位置上坐下,「沒想到文柏兄今日也來白衣試了。」


    藺文柏有些不好意思,「聽說下午祭酒大人和幾位司業均會到場,連三殿下也要來看望今日之考生……」


    霍宜年壓低了嗓子,和李時居分享他剛從交好的博士那裏換來的八卦。


    「……三殿下要在廳中設屏風,監督考生答題,我估摸著,若是入不了他法眼的,定然同國子監無緣了。」


    李時居心中警鈴大作,雖說國子監的一把手是祭酒崔墨,但皇帝命三皇子監事,許多事當然由他說了算。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手握帝師係統[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侍女的短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侍女的短刀並收藏女配手握帝師係統[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