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大家也都這樣想,有人大晚上看到周老賴抱繈褓迴家哩。也有好事的鄰裏問到周老丈跟前的,老丈咬定孩子就是親孫子。大多數人還是不信,但是現在基本都信了。」
「為什麽?」
「因為孩子和周老賴像啊!」
「我瞧剛才廳裏的小童長得眉清目秀的,怕不是你們胡亂說的吧。」
「嘿嘿,你這話說得。周老賴人雖不是個東西,但長得人模人樣的。」老坊民撇撇嘴,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他年輕那會兒風流事也說不完呢。要我說,他這兒子肯定也是鑽了誰家後院生的,肯定見不得光。」
「那等會兒周老賴可要過來領孩子了吧,我看看究竟像不像。」
方才還說得起勁的老坊民抖了抖,雙手摩挲了下手臂,莫名感覺到一陣陰冷:「呸呸呸,你可別瞎說。周老賴去歲冬天喝醉酒跌到溝渠裏,被人發現時身子都邦邦硬的了。所以才說這孩子可憐,生來沒見過阿娘,三歲又沒了爹,跟著老翁過活。」
旁人沒想到故事轉折如此快,大吃一驚,七月十五的晚上談論意外去世的人,心裏都有些發毛。
「誒,我有點怕,我還是家去吧。」
「怕什麽怕,膽小鬼。那什麽,我家娘子肯定擔心我,我也走了。」
「我和你一起,等等。」
剛才還聚佐一團的食客,三兩下結束閑談,全都結伴迴家去了。偌大的空間立馬空置出來,留店內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好嘛,什麽叫做中國速度,見識到了。
第26章 冬瓜盅
被程娘子洗白白的小孩端坐在桌前,麵對熱氣騰騰的韭菜粿不敢動手,隻怯生生地看著大人們。
「你吃、你吃,早就餓了吧。」不忍心再瞧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程娘子毫不猶豫將粿子塞到他手上。
「多謝大娘子。」孩童舔舔嘴角,「哇嗚」來了一大口。
聽到一句奶聲奶氣的道謝,蕭懿總算鬆了口氣,還真怕這孩子是自閉兒童呢。
她心裏也不禁咒罵起周老賴,把幼子、老爹丟下自己一個人走了,算什麽事兒啊。不過話說迴來,好像他活著周家會更受拖累,那還不如死了清靜。
小孩有些著急地吞咽,兩頰一鼓一鼓的像隻鬆鼠,就算被一圈阿姨們圍觀也沒有放緩速度。
「店家在嗎?」門外傳來叩門聲,再接著一句渾濁沙啞的問詢。
「阿翁——」剛還吃得投入的小孩兒坐不住了,手裏還攥著吃剩的粿子就滑溜下了胡凳向外跑。
「欸,是阿翁。」從半掩的門中伸出一隻枯瘦的手。
吳三連忙搬開門板,讓這對祖孫兩見上麵。
「獾兒,總算找到了你了!」老丈今日帶著孫子出門祭拜,沒成想迴家路上和孫子走失。因為宵禁他想找都沒地兒找,一直擔驚受怕到現在。
老丈緊緊摟住孫子,就像溺水的人箍住浮物,飽經風霜的臉垂著兩行清淚。他略擦拭通紅的雙眼,拱手對著眾人道謝:「多謝店家收留吾孫,要不是武侯大人告知,老某還不知要找到什麽時候。唉,沒有他我也活不成了。」
「不要緊,順手的事兒,您要不也進來坐會兒?」
「不了店家,天色晚不擾大家休息。老某這就帶孩子迴家去,謝謝、謝謝!」
「老人家,您今天肯定也沒吃暮食,這幾個粿子您一起帶走吧。」一老一小相依為命,蕭懿心生不忍,讓吳三用油紙把屜裏的韭菜粿都包上送給老人。
「如此大恩已無以為報,怎麽還能拿店家的吃食呢?」老丈雙手推拒,拚命地搖頭。
蕭懿按住老丈幹柴的雙手,用了蠻力硬是把粿子放他掌上,「天氣炎熱,店裏剩下的,放著不吃也壞了。您拿去吧,別餓著孩子。」
「誒,謝謝店家!」沉默片刻,老丈抹去眼角的濕潤,深深地鞠躬。
店裏眾人借著街兩旁的燈光,目送他們離開。佝僂的老丈牽著幼小的孩童,鑽入了無邊的黑暗裏,越走越遠......
今日碰到的這樁事,讓店肆的人都有些惆悵。
「唉。」
「實在可憐。」
「累了一天了,大夥兒都去休息吧。」蕭懿看這群無精打采的人,不是心軟見不得人受罪的,就是聯想自己而感同身受的,反正每張臉都寫滿相同的「愁」字。
不過再怎麽感同身受,生活仍然還要繼續,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還有一單大生意需要重視。
店裏的包廂利用頻率不算高,畢竟街裏街坊尋常來吃便餐居多,坐在大堂聊天還更熱鬧些。但如果是需隆重招待的客人,就會選擇雅間。當然,這麽一頓下來,價錢也不菲。
這不,店裏的老顧客前幾日和蕭懿打好招唿,想預訂包廂招待親友,而且特意說希望能有美味的湯品。
湯嘛,蕭懿早有準備。她決定做個低配版的佛跳牆——三鮮冬瓜盅。為什麽不做正版?不是不想做,單純因為——海鮮買不起啊,不要忘了大長安可是內陸城市!
佛跳牆是福建名菜,要到清朝才被研製出來。傳說文人們品後即席賦詩「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它就得了「佛跳牆」的雅名。這道菜做得講究點餐廳,會提前十天吊高湯,還用到魚翅、鮑魚、海參、花膠等等名貴材料。
蕭懿聳聳肩,你看我像是土大款嗎?但為了添加湯底的鮮味,她還是去市場挑了些蝦子和瑤柱放進去熬製,誰還買不起平替了!
「為什麽?」
「因為孩子和周老賴像啊!」
「我瞧剛才廳裏的小童長得眉清目秀的,怕不是你們胡亂說的吧。」
「嘿嘿,你這話說得。周老賴人雖不是個東西,但長得人模人樣的。」老坊民撇撇嘴,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他年輕那會兒風流事也說不完呢。要我說,他這兒子肯定也是鑽了誰家後院生的,肯定見不得光。」
「那等會兒周老賴可要過來領孩子了吧,我看看究竟像不像。」
方才還說得起勁的老坊民抖了抖,雙手摩挲了下手臂,莫名感覺到一陣陰冷:「呸呸呸,你可別瞎說。周老賴去歲冬天喝醉酒跌到溝渠裏,被人發現時身子都邦邦硬的了。所以才說這孩子可憐,生來沒見過阿娘,三歲又沒了爹,跟著老翁過活。」
旁人沒想到故事轉折如此快,大吃一驚,七月十五的晚上談論意外去世的人,心裏都有些發毛。
「誒,我有點怕,我還是家去吧。」
「怕什麽怕,膽小鬼。那什麽,我家娘子肯定擔心我,我也走了。」
「我和你一起,等等。」
剛才還聚佐一團的食客,三兩下結束閑談,全都結伴迴家去了。偌大的空間立馬空置出來,留店內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好嘛,什麽叫做中國速度,見識到了。
第26章 冬瓜盅
被程娘子洗白白的小孩端坐在桌前,麵對熱氣騰騰的韭菜粿不敢動手,隻怯生生地看著大人們。
「你吃、你吃,早就餓了吧。」不忍心再瞧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程娘子毫不猶豫將粿子塞到他手上。
「多謝大娘子。」孩童舔舔嘴角,「哇嗚」來了一大口。
聽到一句奶聲奶氣的道謝,蕭懿總算鬆了口氣,還真怕這孩子是自閉兒童呢。
她心裏也不禁咒罵起周老賴,把幼子、老爹丟下自己一個人走了,算什麽事兒啊。不過話說迴來,好像他活著周家會更受拖累,那還不如死了清靜。
小孩有些著急地吞咽,兩頰一鼓一鼓的像隻鬆鼠,就算被一圈阿姨們圍觀也沒有放緩速度。
「店家在嗎?」門外傳來叩門聲,再接著一句渾濁沙啞的問詢。
「阿翁——」剛還吃得投入的小孩兒坐不住了,手裏還攥著吃剩的粿子就滑溜下了胡凳向外跑。
「欸,是阿翁。」從半掩的門中伸出一隻枯瘦的手。
吳三連忙搬開門板,讓這對祖孫兩見上麵。
「獾兒,總算找到了你了!」老丈今日帶著孫子出門祭拜,沒成想迴家路上和孫子走失。因為宵禁他想找都沒地兒找,一直擔驚受怕到現在。
老丈緊緊摟住孫子,就像溺水的人箍住浮物,飽經風霜的臉垂著兩行清淚。他略擦拭通紅的雙眼,拱手對著眾人道謝:「多謝店家收留吾孫,要不是武侯大人告知,老某還不知要找到什麽時候。唉,沒有他我也活不成了。」
「不要緊,順手的事兒,您要不也進來坐會兒?」
「不了店家,天色晚不擾大家休息。老某這就帶孩子迴家去,謝謝、謝謝!」
「老人家,您今天肯定也沒吃暮食,這幾個粿子您一起帶走吧。」一老一小相依為命,蕭懿心生不忍,讓吳三用油紙把屜裏的韭菜粿都包上送給老人。
「如此大恩已無以為報,怎麽還能拿店家的吃食呢?」老丈雙手推拒,拚命地搖頭。
蕭懿按住老丈幹柴的雙手,用了蠻力硬是把粿子放他掌上,「天氣炎熱,店裏剩下的,放著不吃也壞了。您拿去吧,別餓著孩子。」
「誒,謝謝店家!」沉默片刻,老丈抹去眼角的濕潤,深深地鞠躬。
店裏眾人借著街兩旁的燈光,目送他們離開。佝僂的老丈牽著幼小的孩童,鑽入了無邊的黑暗裏,越走越遠......
今日碰到的這樁事,讓店肆的人都有些惆悵。
「唉。」
「實在可憐。」
「累了一天了,大夥兒都去休息吧。」蕭懿看這群無精打采的人,不是心軟見不得人受罪的,就是聯想自己而感同身受的,反正每張臉都寫滿相同的「愁」字。
不過再怎麽感同身受,生活仍然還要繼續,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還有一單大生意需要重視。
店裏的包廂利用頻率不算高,畢竟街裏街坊尋常來吃便餐居多,坐在大堂聊天還更熱鬧些。但如果是需隆重招待的客人,就會選擇雅間。當然,這麽一頓下來,價錢也不菲。
這不,店裏的老顧客前幾日和蕭懿打好招唿,想預訂包廂招待親友,而且特意說希望能有美味的湯品。
湯嘛,蕭懿早有準備。她決定做個低配版的佛跳牆——三鮮冬瓜盅。為什麽不做正版?不是不想做,單純因為——海鮮買不起啊,不要忘了大長安可是內陸城市!
佛跳牆是福建名菜,要到清朝才被研製出來。傳說文人們品後即席賦詩「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它就得了「佛跳牆」的雅名。這道菜做得講究點餐廳,會提前十天吊高湯,還用到魚翅、鮑魚、海參、花膠等等名貴材料。
蕭懿聳聳肩,你看我像是土大款嗎?但為了添加湯底的鮮味,她還是去市場挑了些蝦子和瑤柱放進去熬製,誰還買不起平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