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段施主和蕭將軍此行收復疆土,讓萬國向燕朝俯首稱臣。」


    「多謝。」段書錦接過這份萬分珍貴的珠串,隨後他想起什麽,忽地開口問:「他有一天會消散嗎?」


    世上大多數人都沒有撞鬼,那就說明鬼魂不能長久留存於世。蕭韞同為鬼身,他難免擔心他有一天會消失。


    「執念不滅,鬼身不死。他先前存世的執念是報仇,如今的執念是你。」


    「多謝。」段書錦又道了一聲謝,這才登上馬車。


    天順三十五年,段書錦和蕭韞率兵押送烏爾木、烏甘孜到夷族邊境處。


    半月後,夷族達那不顧求和之名,親自斬殺烏爾木、烏甘孜於陣前,反誣陷燕朝殺他愛子與愛臣,帶兵繼續親征,攻打燕朝。


    蕭韞為燕朝新將,燕朝大軍理應不服他們,以致軍心不穩,屢戰屢敗。


    而夷族士氣高昂,兵馬強健,最擅騎射之道。


    夷族達那本以為,他打退蕭韞這隻兵,隻攻燕朝都城是遲早的事。


    結果事實大出他所料。


    夷族不僅沒有大獲全勝,反而節節敗退,將前幾月打下的燕朝的城池又吐了迴去,甚至還輸了夷族好些領土。


    打仗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燕朝和夷族的征戰足足持續了一年。


    這一年裏,夷族苦苦鏖戰掙紮,而燕朝軍隊卻在段書錦和蕭韞的帶領下,一路剿滅山匪,招收有心衛國的壯丁,一路擴展兵力,贏得民心。


    一年後。


    燕夷兩軍對壘。


    「達那,如今我夷族勇士氣勢頹靡,此戰恐怕會輸,不如我先掩護你撤退,等迴到部落後再做打算。」夷族大臣神色擔憂,小聲同夷族達那說話。


    「再敢說這話,我便殺了你振軍心。」夷族達那狂傲自負,哪怕先前都輸了那麽多戰,也隻認為燕朝奸詐,次次用奸計勝了他們。


    如今燕夷可是戰場對壘,燕朝休養生息數十年,恐怕早成了廢物,不過是在強撐。而夷族日日策馬馳騁草原,與猛獸相鬥,與鄰國相鬥,豈是燕朝可比的。


    他一把推開大臣,率先騎馬衝到陣前。


    騎馬立在軍前的蕭韞見狀,也策馬帶人殺了出去。


    「殺!」


    燕朝將士吼聲震天,沒一人後退,反而與夷族殺紅了眼。


    戰場一片亂象,夷族軍馬被殺得節節後退的事實終於打破了夷族達那的狂妄,他一把抓過先前說要掩護他撤退的臣子,用他的性命擋了刺過來的劍後,緩緩撤退,想要悄無聲息逃出戰場。


    誰知嘹亮的口哨聲在這時響起,他頭頂上方頓時飛來幾隻雪鷹,不停盤旋鳴叫。


    忽地,所有雪鷹俯衝而下,尖利的爪子抓向他。他慌亂舉劍劈砍,但這些猛禽極通人性,仿佛被人特意訓練過似的,紛紛躲開了劍,一爪抓向他的眼睛。


    「啊!」


    夷族達那捂著流血的眼睛,悽厲慘叫,他已顧不上反擊,舉劍殺了一位夷族將士,騎上馬就要逃。


    殺敵的蕭韞吹哨叫停了雪鷹,鎮定俯身拿過馬背上的箭,拉弓搭弦,猛地殺了出去。


    箭矢穿透凜冽寒風,以萬鈞雷霆之勢射進夷族達那脖頸。方才還策馬狂奔的人,血濺空中,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墜馬死在地上。


    ……


    半月後,燕朝國都上京。


    「半月了,段侯和林老將軍皆已大勝,傳迴捷報,準備不日迴朝,怎麽段大人還沒動靜。」


    「段大人屢戰屢勝,用兵如神,最後一戰也定會大勝。說不定這會兒捷報就在路上了,你著什麽急。」


    「段大人實乃我燕朝武將典範,我看啊,此戰必然大捷。」


    「什麽武將,段大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分明是我文官之首。」


    臣子無意爭辯的話,頓時引起熱議,方才還算安靜的朝堂,如今居然為段書錦究竟是文臣還是武臣鬧得沸沸揚揚。


    正爭吵之際,殿門忽然被人撞開,送捷報的驛使一頭衝進殿中,神色滿眼激動:「捷報!捷報!段將軍勝了,段將軍一箭射殺夷族達那,打到了夷族部落。」


    「好!好好好!」景仁騰地從龍椅上站起,連連稱好,臉上盡是紅潤之色,「書錦不愧為我朝文武兼習之人。文武相融,縱橫天下。賞,朕要大賞!」


    連下數道賞賜的聖旨後,景仁忽地想起別的事,忙問:「書錦可有說何時迴朝?」


    驛使搖頭,如實稟告:「段大人未說要迴朝的事。」


    「豈有此理!」景仁忽地變了臉色,險些忘了遮掩蕭韞的身份,痛罵他不要臉,把段書錦拐去關外後就沒想著送迴來。


    不過此次倒是景仁冤枉蕭韞了,沒有迴朝打算的人是段書錦,蕭韞自然得依他。


    ……


    此時,夷族部落裏,一個膚色被曬得有些黑黝,但在一眾人裏依舊很顯眼的俊秀男子,正在一群夷族百姓的圍觀下,擺弄地上的木質筒車。


    他穿著紅色夷族服飾,額間是墨綠的玉石配飾,衣袖下探出那的雙手骨節分明,修長靈活,十分好看,沒過一會兒,就將沒成型的筒車組到一塊。


    「這便是燕朝的筒車了,可借風力提水。」段書錦抹了抹頭上的汗,開口介紹。


    一旁的夷族百姓自然是發出嘖嘖驚嘆聲。


    如今燕夷兩國已訂盟約,新的夷族達那繼位,向燕朝俯首稱臣,表示忠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一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氣吊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氣吊命並收藏千秋一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