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書錦像是完全沒有感受到身側冰冷的氣息,也察覺不出蕭韞不尋常的親近,坦蕩抬頭,沖他一笑:「這方法雖然吃力不討好,卻是最快見效的。說不定明天就能有結果。在這之前,蕭大哥你陪我去找薛塵霜一趟吧。」


    段書錦說的是求人的話,語氣卻並無求人之意,神色也是從容的,好像篤定蕭韞會陪他。


    蕭韞清楚段書錦對東大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懼意和厭惡之感,不放心他一個人獨自出去轉悠。更何況他也不是大度之人,隻想隨時隨地和心上人待在一起。


    兩人到薛塵霜的營帳時,薛塵霜正在練兵。


    瞧見段書錦這個不速之客,他臉色迅速陰沉下來,把長槍丟給將士,轉頭就要避開。


    「薛將軍,我來找你拿東大營的軍給帳本。」段書錦趕緊高聲叫人,鬧出的動靜引得在場所有將士看來。


    討厭段書錦是他自己的事,薛塵霜並不想讓將士們多想,也不想落人口舌。段書錦把動靜鬧大,他騎虎難下,隻好轉身,虎聲虎氣道:「段世子跟我來。」


    說罷也不管段書錦有沒有跟上來,薛塵霜轉身就往帳房走。


    段書錦也不生氣。


    他清楚薛塵霜對他有氣,沒當眾忽視他已是給他麵子,要是他肯好聲好氣引自己去帳房,他反而會懷疑薛塵霜是不是中邪了。


    段書錦心大,蕭韞卻心似針尖,當即就記了仇,心生不快。


    這狗嘴裏吐不出象牙的將領,早晚要狠狠栽個跟頭。


    段書錦和蕭韞走到帳房的時候,薛塵霜已經從一堆堆滿書的架子拿出段書錦要的帳本。


    薛塵霜生得五大三粗,劍眉鷹目,一看就給人一種兇惡之感,他拿著帳本直立在門前的樣子,像極了一尊殺神。


    看到他這個樣子,段書錦當即打起了退堂鼓,頓住了腳步。


    誰知下一刻薛塵霜這個殺神竟沉著臉,步步逼近,像是要取人性命。段書錦因此更加驚疑,微微往後退。


    他退的小步比不上薛塵霜的大步子,不過一瞬,薛塵霜就站到了他身前。


    「段世子,你打算何時離開,我們東大營可容不下大佛。」薛塵霜一邊質問,一邊把帳本狠狠拍在段書錦胸前。


    薛塵霜並沒有收斂力道,段書錦被拍得神色一變,後退兩步。他沒有叫出聲,忍著痛想去接帳本,帳本卻當著他的麵落到地上。


    愣了一下後,段書錦抿緊唇,下意識彎身去撿帳本,手腕卻被身側的蕭韞拽住。


    「他在羞辱你。」蕭韞語氣冰冷,望向薛塵霜的目光陰沉銳利,把人從頭淩遲到腳。


    我知道。我不在意。


    段書錦抬眸,對著蕭韞安撫一笑,強硬掙開了他的手,蹲身把帳本撿了起來。


    從薛塵霜出聲開始,他就聽出了他的不待見之意,後來給帳本,則把那些折辱擺到了明麵上。


    他做不到人人所愛,就力求坦蕩,不被那些滿是惡意的言語和行為打倒。


    「薛將軍說笑了。我奉皇命而來,為君辦事,自然要辦好事才會離開東大營。」段書錦不卑不亢,話音鎮定從容。


    他越是這個樣子,薛塵霜就越心煩意亂。


    貿然來東大營,把東大營攪得一團糟的人是段書錦,如今行事盡顯高尚,宛如君子的人也是段書錦,好像他薛塵霜和林玄泉才是惡人,而段書錦最最清白無辜。


    「皇上若是知道你拿著他的旨意,欺壓軍中將士,不知會不會後悔讓你來軍營視察。」直性子的薛塵霜厲聲質問,眸中威壓逼人。


    聽到這話,段書錦終於明了薛塵霜的刻意針對從何而來,


    原來他撞破趙渠攜他麾下將士賭博,以此為把柄要挾趙渠獻上錢財的事,薛塵霜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僅清楚,他還心生憤慨,抱著為同僚出氣的心思跑來質問刁難他。


    當初當著那麽多人麵撞翻趙渠的人是薛塵霜,如今為趙渠抱不平的也是薛塵霜。


    從這一點來看,薛塵霜根本就不討厭趙渠,而是怒其不爭的痛惜。


    段書錦頓時更加堅定心中那個想法。


    「我從始至終都在奉旨辦事,不知道薛將軍在說什麽。」段書錦急急出聲打斷薛塵霜,「薛將軍,我就不叨擾你了。」


    說罷,段書錦攥緊帳本,沖蕭韞使了個眼色,轉身往他的營帳走。


    迴到營帳還沒喘口氣,喝盞茶解渴,段書錦就撲到桌前坐下,埋頭翻起帳本。


    燕朝自景帝那一朝流亂之後,一直在休養生息,不僅減輕徭役,還對參軍的百姓進行嘉獎,甚至因在戰場受傷而退軍的人,也會進行安撫,朝廷年年給予致仕金。


    安撫一事當然不是亂進行,而是根據將士們傷殘的程度,給予不同的致仕金,同時登藉在冊,存帳本在軍中。


    段書錦手上拿的,正是東大營的致仕金冊子。


    張張泛黃的紙頁被飛速翻過,段書錦目光從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帳目上掃過,終於在不起眼的位置尋到元昭的名字。


    元昭的情況和其他將士不同,他的名字在冊子上記了兩次。第一次登記的是乙級傷殘,朝廷給的致仕金是每月五十兩銀子。三年之後,元昭突然由乙級傷殘變為甲級,致仕金由原來的五十兩變到一百兩。


    每月五十兩,朝廷給了三年。


    每月百兩,朝廷給了七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一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氣吊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氣吊命並收藏千秋一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