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你且看你身後懸著的四個大字。」


    眾臣和昭明帝紛紛抬頭望堂上看去,隻見一塊金漆牌匾掛在上方,上書「公允常在」。


    好一個公允常在。


    昭明帝頓時心清氣明,用眼神示意段書錦繼續往下說。


    「皇上不願罰丞相與左侍郎,要輕拿輕放科考舞弊案,是念在丞相是股肱之臣,左侍郎是有才者。若是罰了他們,恐怕會讓朝中老臣寒心,也怕燕朝動盪。」


    「可皇上若是不罰他們,那就是讓天下寒門子寒心,也是助長朝臣為己謀私之風。」


    「常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卻沒說朝不可一日無丞相。」


    「況且……」段書錦話鋒一轉,「科考舞弊案背後,有多少牽連其中又被丞相默默處理掉的官員,皇上不打算細查嗎?」


    「還是段監國看得通透,有你是我燕朝之幸。成玉,你養了個好兒子啊。」昭明帝撫掌大笑。


    他此舉無疑是表明要秉公處理,不再偏私了。


    見狀,宋翁身形一顫,臉色灰白,仿佛瞬間老了十歲。


    忽然他猛地伸手抓住宋翰林衣襟,一巴掌扇在他臉上。


    宋翁下手的力道很重,巴掌聲清晰可聞,宋翰林臉頰瞬間就紅了。


    「不堪大用!次次被農人之子壓一頭,讓老夫舍下這張老臉為你謀劃。若你有才,老夫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宋翁喊著喊著便抱住宋翰林的頭,語帶哭腔問,「翰林怎不堪大用……」


    宋翁的舉動不過是一位人臣、一位人父,行至陌路的正常舉動,可宋翰林卻像是做了十惡不赦的事情一樣,渾身都在發抖。


    他邊抖邊大聲責罵自己,語帶哭腔,似乎還藏了一絲驚惶:「翰林無用,翰林讓爹費心,翰林萬死難辭……」


    若不是宋翁緊緊抱著他,宋翰林估計會當眾掌摑自己。


    為什麽行事這般過激?段書錦皺眉思索,片刻後他眉頭舒開,看向宋翰林的目光帶上一絲憐憫。


    他曾經聽過一個傳聞,傳聞裏那位做爹的人十分嚴苛,要求兒子事事出頭,他一旦屈居人下,便動輒打罵。


    長久以往後,那位兒子便行事怯懦,泯然眾人了。


    如今想來,宋翰林便同傳聞中那人一樣,他出身高門,父親官居丞相,讀的是太學,私下還有大儒教授,本身又能差到哪去呢?


    日日的責罵之下,宋翰林如何敢毫無顧忌地在科考場上施展拳腳,恐怕隻會手抖著不敢下筆吧。


    好在宋翰林並不如傳聞中那人一般,最後泯然眾人,而是位置第二,僅屈居於程如墨之下。


    即便是這樣,宋翁也認為這個兒子平庸,難堪大用,鋌而走險為宋翰林調換科考卷。


    調換科考卷當日,宋翰林可有苦苦勸阻,最終拗不過宋翁呢?想必是有的吧。


    科考舞弊案說到底,不過是身居高位的丞相受不了兒子敗給一個農人之子,虛榮心作祟罷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人子,孝為首位。


    宋翁和宋翰林卻隻當得上一句——愚愛愚孝愚謀。


    第三十章 流光已改故人顏


    「夠了,吵吵嚷嚷,成何體統。」昭明帝被吵得心煩,用手指按緊額角,忍不住出聲打斷宋翁和宋翰林的哭訴。


    五十載老臣,勞苦功高,即使他犯了錯,昭明帝也不忍心看他如此失態,敗光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即使他身為天子,不得不罰宋翁,也希望他體體麵麵。


    昭明帝一聲嗬斥,大理寺內堂瞬間寂靜無聲,眾人噤若寒蟬。


    「蘇拯,科考舞弊案的隱情,朕就交由你查清了。十日之內,朕要看到你上遞的摺子。」昭明帝眸子轉向蘇拯,聲音威沉地下命令。


    「臣領命。」得罪人的是段書錦,收拾爛攤子的卻是他蘇拯,蘇拯不禁苦笑一聲,感嘆自己命苦。


    但他身為臣子,為君分憂是本分,也隻得接下這樁燙手的苦差事。


    料理完科考舞弊案,昭明帝又把目光投向了程如墨。


    程如墨臉上的血跡已經幹了,隻是額頭磕出的傷還在,一眼看過去有些嚇人。


    十五年的冤屈,十五年的苦心謀劃,終於在今朝成真。但程如墨看上去並不十分高興,反而有種悵然若失之感。


    對於此人,昭明帝情緒複雜。他知曉程如墨有才,所以他尊稱他一聲先生,他也曾動過重用程如墨,好好補償他的心思,但現在他改了主意。


    為官者,不可私慾過重。


    可程如墨為了為了翻案,能隱忍罵名十五年,還能在這身陷泥淖的十五年裏經營出一家上京最大的書坊,最後真的把宋翁和宋翰林從高處拉了下來。


    不能重用,但昭明帝也不想錯失這樣一位賢才。思慮許久,他才道:「程如墨,你學識淵博,才富五車,曾是帝師蔡仲的學生。如今蔡先生在太學任學,你不如去太學協助他吧。」


    「多謝聖上隆恩。」程如墨渾渾噩噩地跪下去,對這個封賞並無太多欣喜。


    他沒反應,在場的朝臣卻不樂意了,紛紛勸阻昭明帝。


    「皇上,程如墨此人心思頗深,弄出不少事端,實在做不得太學之師啊。」


    「請皇上收迴此令。」


    「請皇上收迴此令。」


    ……


    堂上忽然烏壓壓伏倒大片人,妄圖用這種方式逼迫昭明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一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氣吊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氣吊命並收藏千秋一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