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他完全不在乎名聲,瘋的時候使勁瘋,隻想拉著侯府給他陪葬。
因此所有人的人都認為宣平侯長子文不成武不就,不學無術,是個草包。段成玉或許也這樣認為,所以任由他在太學瘋了幾年。
直到他突然發現,這樣不僅沒宣洩出他的困頓,還把他從學文這條路越推越遠,他才真正沉靜下來,不再被任何人任何事困住,認認真真給自己謀劃前程,苦心等待機會,終於等來了今天。
「所以蕭大哥,我絕不會放棄這次查案的機會,我一定會把程兄的冤情查得水落石出的。」段書錦認真攥緊拳頭,眼眸中有一種萬分執拗的光芒,看得人跟著正色起來。
蕭韞本以為段書錦把這些說給他聽,是想要訴苦,隨後理所應當求他一個寬慰。
而他把段書錦當成自己人,自然不會吝嗇口舌,一點慰心都話都不肯說。
事實上蕭韞聽著段書錦經歷的那些往事,是動了氣的。
他狹長的眸子微眯,眼中迸射出寒光,何止是動了寬慰人的念頭,而是根本就想替段書錦撐腰,好好跟那些逼迫他的人算帳。
偏偏這時段書錦又給了蕭韞一個驚喜,說出不放棄的話。
他心性堅韌異常,自己就能撐起一片天,哪裏是需要人安慰的樣子。
胸上裏的心髒再次不受控製地跳動,跳得那樣快而響,叫人想忽視都難,明明白白昭示著什麽。
但蕭韞心亂得很,刻意忽視,不想弄清楚弄明白,於是刻意問段書錦:「辦法是想出來了,那你打算何時去見蔡仲夫子?」
「現在。」段書錦斬釘截鐵說著,下一刻便撩開簾子,叫車夫調轉方向去蔡仲府上。
也無怪段書錦這麽著急,在宋翁那裏吃了個虧後,他心頭就始終縈繞著一股不安,覺得背後有人正盯著他,他再不下手快點,就什麽都查不出來了。
蔡仲這些日子確實在府上修養,沒有去太學教習。至於蔡仲為何在府上修養,這就跟段書錦脫不了幹係了。
雖說用林良弼和宋元白開刀,把私賣策論一事鬧大的人是程如墨。讓蔡仲親眼看到兩份一模一樣策論,從而氣病的人也是程如墨。
但細究下來,所有策論都是段書錦寫的,蔡仲被氣得修養的事,他段書錦算半個推手。
況且這些日子,大理寺卿已把私賣策論一事的始末布告出去,朝臣乃至全上京的人都知道他段書錦藏拙,蔡仲又怎麽可能沒聽到風聲呢?
因此段書錦同蕭韞站在蔡仲府前通報的時候,還怕蔡仲不肯見他們。
誰知才等了一會兒,府中小廝已經恭恭敬敬把他領進去,引著去見蔡仲了。
這還是段書錦第一次正正噹噹站在蔡仲身前,沒有故意弄出笑話,也沒有藏拙,而是以學子的身份。
蔡仲年過花甲,身子骨卻還硬朗,一雙眸子清明有神,叫人心生畏懼,不敢與之直視,下意識畏懼他夫子的身份。
段書錦不算蔡仲的學生,本該不怕的,然而不知怎的,他竟被看得身形緊縮了一下。
「手伸出來。」蔡仲看了段書錦一會兒,忽然提出這個不明不白的要求。
段書錦不明所以,但也不敢違抗,就把手掌伸直遞出去了,結果猝不及防挨了蔡仲的板子。
「打你一個學子,卻心思不正,去搞那些算計。」
「打你不尊師重道,有心藏拙,連夫子也不透露一二。」
「打你把求學當做兒戲,想認真求學就求學,想不學就不學。」
三板子下來,段書錦手又紅又腫,但他愣是沒縮一下手,硬生生撐著讓蔡仲打了。
蔡仲一生隻管求學治學,從不多管閑事,如今卻肯打段書錦,想必是真的把段書錦當一個學生來看。
段書錦不是不識好歹的人,他看得懂蔡仲的心意,承這份情,這才乖乖挨了這份打。
蔡仲也不是真的生氣,隻是想敲打敲打段書錦,以免他以後走了歪路。
三板子打完,他氣也消了,板子一丟,就問段書錦找他何事。
見瞞不過為師四十多栽的蔡仲,段書錦索性和盤托出,恭恭敬敬問:「蔡夫子可曾記得十五年前的科考是哪幾位大人主持開考的?」
蔡仲自然是聽說了最近上京那些言論,知道段書錦在查科考舞弊案一事,他欣賞段書錦的才思,自然要鼎力相助一把,更何況他還存有一點私心的。
深受十五年前科考舞弊案其害的人是程如墨,與他有不到半載師生情緣的學生。
他當時除了在太學當夫子,還在外開設學堂,程如墨就是學堂的學子之一。
他十分看中這個學生,然而半年後程如墨就因家中貧困,不再來學堂。
他本想接濟這個學子,免收束脩。但程如墨一身傲骨,斷然拒絕,放言道:「老師,即便不在學堂念學,我也能憑自己高中。」
然而他後來卻再也沒有聽過程如墨這個名諱,他隻當是一個學子說了狂妄的話,最終沒有做到而已,誰曾想十五年之後,竟聽說了他的冤情。
當時他沒有幫助到他,如今隻希望段書錦能還程如墨清白。
因此對於段書錦的請求,蔡仲沒有絲毫推拒,仔細迴想起來。
半響,他把他想起來的東西一五一十道來。
「十五年前的科考,由柳大人、李大人、周大人主持。科考三年後,柳大人辭官歸鄉,五年後李大人不幸染風寒去世,周大人……周大人同年因被人告罪,流放夷洲,暴斃途中。」
因此所有人的人都認為宣平侯長子文不成武不就,不學無術,是個草包。段成玉或許也這樣認為,所以任由他在太學瘋了幾年。
直到他突然發現,這樣不僅沒宣洩出他的困頓,還把他從學文這條路越推越遠,他才真正沉靜下來,不再被任何人任何事困住,認認真真給自己謀劃前程,苦心等待機會,終於等來了今天。
「所以蕭大哥,我絕不會放棄這次查案的機會,我一定會把程兄的冤情查得水落石出的。」段書錦認真攥緊拳頭,眼眸中有一種萬分執拗的光芒,看得人跟著正色起來。
蕭韞本以為段書錦把這些說給他聽,是想要訴苦,隨後理所應當求他一個寬慰。
而他把段書錦當成自己人,自然不會吝嗇口舌,一點慰心都話都不肯說。
事實上蕭韞聽著段書錦經歷的那些往事,是動了氣的。
他狹長的眸子微眯,眼中迸射出寒光,何止是動了寬慰人的念頭,而是根本就想替段書錦撐腰,好好跟那些逼迫他的人算帳。
偏偏這時段書錦又給了蕭韞一個驚喜,說出不放棄的話。
他心性堅韌異常,自己就能撐起一片天,哪裏是需要人安慰的樣子。
胸上裏的心髒再次不受控製地跳動,跳得那樣快而響,叫人想忽視都難,明明白白昭示著什麽。
但蕭韞心亂得很,刻意忽視,不想弄清楚弄明白,於是刻意問段書錦:「辦法是想出來了,那你打算何時去見蔡仲夫子?」
「現在。」段書錦斬釘截鐵說著,下一刻便撩開簾子,叫車夫調轉方向去蔡仲府上。
也無怪段書錦這麽著急,在宋翁那裏吃了個虧後,他心頭就始終縈繞著一股不安,覺得背後有人正盯著他,他再不下手快點,就什麽都查不出來了。
蔡仲這些日子確實在府上修養,沒有去太學教習。至於蔡仲為何在府上修養,這就跟段書錦脫不了幹係了。
雖說用林良弼和宋元白開刀,把私賣策論一事鬧大的人是程如墨。讓蔡仲親眼看到兩份一模一樣策論,從而氣病的人也是程如墨。
但細究下來,所有策論都是段書錦寫的,蔡仲被氣得修養的事,他段書錦算半個推手。
況且這些日子,大理寺卿已把私賣策論一事的始末布告出去,朝臣乃至全上京的人都知道他段書錦藏拙,蔡仲又怎麽可能沒聽到風聲呢?
因此段書錦同蕭韞站在蔡仲府前通報的時候,還怕蔡仲不肯見他們。
誰知才等了一會兒,府中小廝已經恭恭敬敬把他領進去,引著去見蔡仲了。
這還是段書錦第一次正正噹噹站在蔡仲身前,沒有故意弄出笑話,也沒有藏拙,而是以學子的身份。
蔡仲年過花甲,身子骨卻還硬朗,一雙眸子清明有神,叫人心生畏懼,不敢與之直視,下意識畏懼他夫子的身份。
段書錦不算蔡仲的學生,本該不怕的,然而不知怎的,他竟被看得身形緊縮了一下。
「手伸出來。」蔡仲看了段書錦一會兒,忽然提出這個不明不白的要求。
段書錦不明所以,但也不敢違抗,就把手掌伸直遞出去了,結果猝不及防挨了蔡仲的板子。
「打你一個學子,卻心思不正,去搞那些算計。」
「打你不尊師重道,有心藏拙,連夫子也不透露一二。」
「打你把求學當做兒戲,想認真求學就求學,想不學就不學。」
三板子下來,段書錦手又紅又腫,但他愣是沒縮一下手,硬生生撐著讓蔡仲打了。
蔡仲一生隻管求學治學,從不多管閑事,如今卻肯打段書錦,想必是真的把段書錦當一個學生來看。
段書錦不是不識好歹的人,他看得懂蔡仲的心意,承這份情,這才乖乖挨了這份打。
蔡仲也不是真的生氣,隻是想敲打敲打段書錦,以免他以後走了歪路。
三板子打完,他氣也消了,板子一丟,就問段書錦找他何事。
見瞞不過為師四十多栽的蔡仲,段書錦索性和盤托出,恭恭敬敬問:「蔡夫子可曾記得十五年前的科考是哪幾位大人主持開考的?」
蔡仲自然是聽說了最近上京那些言論,知道段書錦在查科考舞弊案一事,他欣賞段書錦的才思,自然要鼎力相助一把,更何況他還存有一點私心的。
深受十五年前科考舞弊案其害的人是程如墨,與他有不到半載師生情緣的學生。
他當時除了在太學當夫子,還在外開設學堂,程如墨就是學堂的學子之一。
他十分看中這個學生,然而半年後程如墨就因家中貧困,不再來學堂。
他本想接濟這個學子,免收束脩。但程如墨一身傲骨,斷然拒絕,放言道:「老師,即便不在學堂念學,我也能憑自己高中。」
然而他後來卻再也沒有聽過程如墨這個名諱,他隻當是一個學子說了狂妄的話,最終沒有做到而已,誰曾想十五年之後,竟聽說了他的冤情。
當時他沒有幫助到他,如今隻希望段書錦能還程如墨清白。
因此對於段書錦的請求,蔡仲沒有絲毫推拒,仔細迴想起來。
半響,他把他想起來的東西一五一十道來。
「十五年前的科考,由柳大人、李大人、周大人主持。科考三年後,柳大人辭官歸鄉,五年後李大人不幸染風寒去世,周大人……周大人同年因被人告罪,流放夷洲,暴斃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