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醫學院,常正陽拒絕了馬向國直接將論文發表出去的提議。


    他拿出這篇論文的目的可不是什麽為了提高,促進人類科技的發展的。


    釣魚才是他的真實目的!


    馬向國則有也不理解,在他看來,常正陽這樣遮遮掩掩的做法,既不利於他個人的事業發展,也不利於提振民族的士氣。


    “正陽,科學無國界,隻有將成果公布出來,這樣大家才能一起進步,一起發展不是麽?科學發展到今天,科學理論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十八十,九世紀,單靠個人的智慧,是走不遠的……”


    馬向國的此刻很是語重心長他是衷心祝願常正陽能夠在科學這個殿堂裏走的更遠的。


    常正陽深深地看了一眼馬向國,自己這個便宜導師倒是個相對純粹的科學家。


    科學無國界?


    “老師,科學家是有國家的,如果科學真的無國界,我們何必用幾十萬將士們的鮮血,去換那老大哥的技術援助呢?”


    “這……”


    馬向國沉默了,常正陽輕聲說道:“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老師,向上級匯報吧,將我的建議一起上報吧。”


    馬向國沉默了片刻,剛要起身,卻發現自己肚子餓的咕咕叫,這才想起從早上到現在,粒米未進,再看時間,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常正陽從一旁的椅子上拿過來兩個飯盒,打開後放在了桌上。


    這是他之前出去給馬向國打的飯,隻不過老馬那時候沒心思吃飯,就這麽丟在那了。


    馬向國狼吞虎咽的吃完飯,洗了一把臉後,又休息了一會,這才帶著論文手稿,和常正陽一起找到了院長。


    院長聽完他們的匯報後,當機立斷的帶著他們倆去了紫禁城……


    自從上次將論文交上去後,常正陽的日子就進入了學校和家裏兩點一線的簡單模式。


    他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完成藥學專業的畢業,爭取在七月份之前結束,然後正式進入臨床專業的學習。


    對於他飛一般的學習速度,整個醫學院上下已經麻木了,大家現在唯一的期待就是常正陽這位醫學院神人的盡頭究竟在哪裏。


    常正陽我一次沒有像上學期那樣賣關子,這一次已經和學院提前申請了,藥學這邊一畢業,暑假就會立即轉入臨床專業。


    得知此消息的臨床係的係主任陶弘文十分興奮,直接從醫學院附屬醫院跑迴學院,找到常正陽後直接表態,等常正陽藥學畢業後,他可以直接去附屬醫院上班,跟著陶弘文一起做手術。


    至於常正陽能不能做手術,陶弘文一點也不擔心,常正陽都將生物和藥學兩個專業學完了,理論水平實際上超過了絕大多數的醫生,欠缺的隻是上手罷了。


    對於常正陽有沒有成為一名傑出的外科醫生的天賦,陶弘文同樣也不懷疑,當他看到常正陽的手時,就知道這是一雙天生就該拿手術刀的手。


    傍晚的胡同裏總是熱鬧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大家吃完晚飯後,都在胡同裏乘涼。


    大爺手裏拿著蒲扇,緊緊盯著麵前的棋盤,表情十分凝重,似乎在決定天下大事一般。


    旁邊不時的有性子急躁的大聲指點大爺,大爺對此充耳不聞。


    大媽們納鞋底的納鞋底,縫補衣服的縫補衣服,嘴裏是永不停歇的家長裏短,不時的嗬斥頑皮的孩子一聲。


    常正陽和幾個胡同裏的青年在樹底下吞雲吐霧,一邊吹風,一邊閑聊。


    許大茂感歎道:“今年開春到現在,雨下的比往年少了很多啊,這樣下去的,今年的夏糧怕是要減產啊!”


    賈東旭憂心忡忡道:“是啊,也不知道這樣的天氣會持續多久?”


    他家除了他一個人,老娘和媳婦,孩子都是農村戶口,今年鄉下要是收成不好的話,賈張氏和秦淮茹他們的口糧就要減少,口糧一旦少了,那他就得去買高價商品糧了。


    因為農村戶口沒有糧本,在城裏是買不到糧食的。


    今年夏糧減產已成定局,農民自己都不夠吃,那麽鴿子市裏就不會有幾個農民賣糧食了,如果鴿子市買不到糧食的話……


    賈東旭一想到後麵每個月要多支出十塊錢,他的臉就更苦了。


    賈東旭參加工作才五年,扣除三年學徒工,現在不過是一級鉗工,每個月工資27.5,這日子過得真是緊巴巴的。


    對於賈東旭的愁眉苦臉,大家多少有些感同身受,他們當中不乏有人家裏有人是農村戶口。


    前幾年國家劃分城鄉戶口的時候,很多人舍不得鄉下分到的田,就沒有轉城市戶口。


    今年一看糧食收成不好,有人又有些後悔了。


    “我說東旭哥,你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媽和你媳婦一共有七畝地,旱澇保收,這天不可能一直這樣,挨過今年肯定會好,到時候你們家日子不就又好過了麽?”


    許大茂一番話提醒了幾個家裏沒有農村戶口的人,幾人一想,許大茂說的沒錯啊,他們同情賈東旭幹嘛?


    丫挺的不但有工作,有水靈靈的媳婦兒,還有一個沒兒沒女的師傅……


    再看看他們,沒工作的沒工作,有工作的也都是臨時工,他們當中除了賈東旭,就隻有何雨柱是正式工,還同情賈東旭,誰來同情他們?


    這年頭工作崗位太少了,大家都是削尖了腦袋,到處鑽營。


    沒用,根本找不到!


    要麽考上中專或大學,要麽自家爹娘提前退休,讓他們頂崗,亦或者去當兵。


    主要這三條路子,其他的路子不是沒有,普通人夠不著。


    許大茂瞥了一眼在角落裏不說話的常正陽,。


    “正陽,想什麽呢?”


    常正陽聞言抬頭道:“沒什麽,糧食的事沒什麽好擔心的,要相信國家。”


    眾人一陣沉默,你們老常家有吃有喝的,當然不用擔心了。


    大家不再提這一茬,開始交流各自掌握的情況,看看有什麽好做的靈活。


    常正陽偶爾也會插幾句,告訴他們哪裏有活做,畢竟他接觸的圈子不是這些胡同青年能接觸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8:我家在南鑼鼓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橘要減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橘要減肥並收藏重生1958:我家在南鑼鼓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