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胭脂所需量最多,其利潤也是最為豐厚的。
慕念白一麵看,一麵測算利潤,五千兩的胭脂,除去房租人工、物料成本和好處費,每月還能賺兩千兩,這一個月的收成都能抵得上之前一年。
她按下心頭的雀躍,“我還有一問,不知這府上原先供胭脂的是哪一家?”
“原先府裏的胭脂雖是從‘官’字號胭脂店出的,其實也是另找人供的貨,昭仁公主有個表外甥,在京城開著好幾家脂粉行。”
一聽這人來路不簡單,慕念白心下便有了計較。
她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自己憑白搶了人家生意,對方身份地位又都高出她一大截,隻怕將來要給她使絆子,那也是一屁股的麻煩。
所以她主動退讓一步,“我這鋪子新開張才不久,隻怕供不上這麽多的貨,撐死也就隻能供二千兩銀子的貨,餘下三千兩,恐怕還得勞煩原來的商家。”
花內監這迴可真是對她另眼相看,她沒有恃寵而驕,還能說出這番話,足見其胸有溝壑,格局遠大。
這樣的退讓,給他省去了許多麻煩,他起身頷首:“姑娘大義,將來必定有所成。”
“內監大人過獎。”見他站起身,慕念白也跟著起身,“內監大人再坐坐?”
“咱家出來許久,還要趕著去給世子妃娘娘迴話,就不耽誤姑娘發財了。”
將人客客氣氣送走,近些日子的陰霾就被一掃而空。
迴身一看,方才打架用的金釵還留在櫃台上,她哼著歡快的曲調,將金釵插迴發間。
**
擱置了兩個月之久的叛國案,終於被皇帝重啟親審。
七名嫌犯,足足審了三天三夜。
沒人知道皇帝是怎麽審的,也沒人知道那七個人說了些什麽,隻知道皇帝審完之後,又將太子叫過去臭罵一頓。
太子被罵後,竟將監國之權奉還皇上。
父子間的隔閡有愈演愈烈之勢,朝野上下一派肅殺之氣。
上層鬥法,遭殃的卻是下麵的人。
皇帝親理朝政之後,便有星星點點的貪墨案被揭露,但也僅僅隻是一小部分人被波及,上頭並沒有要大肆查辦的意思。
朝臣私底下的解讀,便是皇帝在有意敲打太子。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被彈劾查處的這些人,都和太子有或近或遠的關係。
於是朝中風聲漸起,說叛國案事涉太子,而太子之所以弄出這麽大個案子,為的就是把持朝政,架空皇帝,逼他退位。
太子對此一笑置之,隻叮囑世子和小殿下低調行事,他還政於皇帝後,每日在府裏讀起了聖賢書,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意思。
晏之初在六部輪值,對人心浮動的感知愈加明顯。
而皇帝的消息必然比他更加靈通。
即便如此,皇帝也始終沒有站出來說句話,放任謠言肆虐便是個耐人尋味的態度。
皇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另一個是榮親王,兩人相差也不過隻有兩歲。
且兄弟二人是一母所生,關係極好。
為了避免兄弟相爭,皇帝早早立了太子的嫡子為世子,又親自將世子的兒子接到宮中撫養。
這便是表明了,將來王朝的繼承人隻能從太子這一脈出。
可皇帝久不退位,又接連訓斥太子,有些劍走偏鋒的人便開始巴結榮親王。
相較於太子府的冷清,榮親王府每到夜裏可就熱鬧得多。
榮親王不勝其煩,幹脆帶著家人躲到西山避風頭去了。
皇帝這頭兒也不順心,繁雜的國事令他心煩意亂,動不動就朝大臣發脾氣。
為了安撫他老人家的情緒,懷淑長公主日日進宮相伴。
許是為了給太子留個顏麵,皇帝並未下令處置牽扯叛國案的七個罪臣,隻是單獨召了幾次大理寺卿進宮議事。
皇家父子兄弟隔閡,一鬧就鬧了兩個多月。
在這兩個多月裏,慕念白除了每月十五、三十上道觀當心理諮詢師,其餘時間就全撲在胭脂鋪上。
自上一次店鋪開張,她醉酒去了晏小殿下的家裏,之後兩人就再沒見過麵,也沒說過話。
有時候路過棲遲,她也會想起他曾經說以後可以常到他府中蹭飯的話。
他們之間好像有些隱秘的曖昧,但也僅僅隻是曖昧而已。
這中間隔著千山萬水的身份懸殊,主動權一直握在他手裏,倘若他主動相邀,她也可以和從前一樣,繼續把他當朋友。
可他沒有,一連兩個多月都沒有,這便表明了一種態度——你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對這個結論,她不是沒有失落和難受,但她沒讓自己難過太久。
慕念白看得開,也漸漸接受了這種結果。
值得欣慰的是,道觀裏的香客翻了好幾番,也不知是誰把她這個“得道仙姑”的名聲傳到了京城。
以至於最近一次去道觀,有許多貴婦循聲上門,向她諮詢感情事宜。
她原以為那些貴婦每日參加宴會,四處應酬,瀟灑得很,結果卻並不如此。
她們也會煩惱夫君又娶了第幾房姨娘,家中婆婆時常要立規矩,兒子長大後跟自己不親的種種問題。
說到底,她們除了吃喝穿戴不同於尋常人,其它都和尋常人一樣。
每每看到她們愁眉緊鎖地來,又眉目舒展地離去,慕念白就覺得這個“得道仙姑”當得極有成就感。
人間四月天,她再一次赴師父十五的約。
道觀有了人氣,看著比先前更繁華一些,本靈仙姑還特地找了工匠將神像和房子修葺一番,慕念白坐的那間房舍,此刻正掛著《樂知舍》的小牌匾。
房舍內依舊是一張高腳桌並兩張太師椅,不過並沒有之前那麽寒酸,桌子前方搭了個沉香木的棱窗作隔斷,窗上貼的是雙層紗絹。
樣式看起來有點兒像當鋪,不過紗櫥上的葡萄架下胖娃娃抱瓜果圖卻給這房舍添了幾分溫情。
她如今已經習慣戴麵具,好像戴上麵具,她就不是年方十八的慕念白,而是已經堪破情關的樂知仙姑。
她喜歡邊聽邊寫,也不再好奇地張望來者是什麽長相穿戴什麽衣服。
表象有時候會誤導人,所以她幹脆不看,隻聽。
聽她們說什麽,問她們想要什麽。
慕念白一麵看,一麵測算利潤,五千兩的胭脂,除去房租人工、物料成本和好處費,每月還能賺兩千兩,這一個月的收成都能抵得上之前一年。
她按下心頭的雀躍,“我還有一問,不知這府上原先供胭脂的是哪一家?”
“原先府裏的胭脂雖是從‘官’字號胭脂店出的,其實也是另找人供的貨,昭仁公主有個表外甥,在京城開著好幾家脂粉行。”
一聽這人來路不簡單,慕念白心下便有了計較。
她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自己憑白搶了人家生意,對方身份地位又都高出她一大截,隻怕將來要給她使絆子,那也是一屁股的麻煩。
所以她主動退讓一步,“我這鋪子新開張才不久,隻怕供不上這麽多的貨,撐死也就隻能供二千兩銀子的貨,餘下三千兩,恐怕還得勞煩原來的商家。”
花內監這迴可真是對她另眼相看,她沒有恃寵而驕,還能說出這番話,足見其胸有溝壑,格局遠大。
這樣的退讓,給他省去了許多麻煩,他起身頷首:“姑娘大義,將來必定有所成。”
“內監大人過獎。”見他站起身,慕念白也跟著起身,“內監大人再坐坐?”
“咱家出來許久,還要趕著去給世子妃娘娘迴話,就不耽誤姑娘發財了。”
將人客客氣氣送走,近些日子的陰霾就被一掃而空。
迴身一看,方才打架用的金釵還留在櫃台上,她哼著歡快的曲調,將金釵插迴發間。
**
擱置了兩個月之久的叛國案,終於被皇帝重啟親審。
七名嫌犯,足足審了三天三夜。
沒人知道皇帝是怎麽審的,也沒人知道那七個人說了些什麽,隻知道皇帝審完之後,又將太子叫過去臭罵一頓。
太子被罵後,竟將監國之權奉還皇上。
父子間的隔閡有愈演愈烈之勢,朝野上下一派肅殺之氣。
上層鬥法,遭殃的卻是下麵的人。
皇帝親理朝政之後,便有星星點點的貪墨案被揭露,但也僅僅隻是一小部分人被波及,上頭並沒有要大肆查辦的意思。
朝臣私底下的解讀,便是皇帝在有意敲打太子。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被彈劾查處的這些人,都和太子有或近或遠的關係。
於是朝中風聲漸起,說叛國案事涉太子,而太子之所以弄出這麽大個案子,為的就是把持朝政,架空皇帝,逼他退位。
太子對此一笑置之,隻叮囑世子和小殿下低調行事,他還政於皇帝後,每日在府裏讀起了聖賢書,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意思。
晏之初在六部輪值,對人心浮動的感知愈加明顯。
而皇帝的消息必然比他更加靈通。
即便如此,皇帝也始終沒有站出來說句話,放任謠言肆虐便是個耐人尋味的態度。
皇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太子,另一個是榮親王,兩人相差也不過隻有兩歲。
且兄弟二人是一母所生,關係極好。
為了避免兄弟相爭,皇帝早早立了太子的嫡子為世子,又親自將世子的兒子接到宮中撫養。
這便是表明了,將來王朝的繼承人隻能從太子這一脈出。
可皇帝久不退位,又接連訓斥太子,有些劍走偏鋒的人便開始巴結榮親王。
相較於太子府的冷清,榮親王府每到夜裏可就熱鬧得多。
榮親王不勝其煩,幹脆帶著家人躲到西山避風頭去了。
皇帝這頭兒也不順心,繁雜的國事令他心煩意亂,動不動就朝大臣發脾氣。
為了安撫他老人家的情緒,懷淑長公主日日進宮相伴。
許是為了給太子留個顏麵,皇帝並未下令處置牽扯叛國案的七個罪臣,隻是單獨召了幾次大理寺卿進宮議事。
皇家父子兄弟隔閡,一鬧就鬧了兩個多月。
在這兩個多月裏,慕念白除了每月十五、三十上道觀當心理諮詢師,其餘時間就全撲在胭脂鋪上。
自上一次店鋪開張,她醉酒去了晏小殿下的家裏,之後兩人就再沒見過麵,也沒說過話。
有時候路過棲遲,她也會想起他曾經說以後可以常到他府中蹭飯的話。
他們之間好像有些隱秘的曖昧,但也僅僅隻是曖昧而已。
這中間隔著千山萬水的身份懸殊,主動權一直握在他手裏,倘若他主動相邀,她也可以和從前一樣,繼續把他當朋友。
可他沒有,一連兩個多月都沒有,這便表明了一種態度——你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對這個結論,她不是沒有失落和難受,但她沒讓自己難過太久。
慕念白看得開,也漸漸接受了這種結果。
值得欣慰的是,道觀裏的香客翻了好幾番,也不知是誰把她這個“得道仙姑”的名聲傳到了京城。
以至於最近一次去道觀,有許多貴婦循聲上門,向她諮詢感情事宜。
她原以為那些貴婦每日參加宴會,四處應酬,瀟灑得很,結果卻並不如此。
她們也會煩惱夫君又娶了第幾房姨娘,家中婆婆時常要立規矩,兒子長大後跟自己不親的種種問題。
說到底,她們除了吃喝穿戴不同於尋常人,其它都和尋常人一樣。
每每看到她們愁眉緊鎖地來,又眉目舒展地離去,慕念白就覺得這個“得道仙姑”當得極有成就感。
人間四月天,她再一次赴師父十五的約。
道觀有了人氣,看著比先前更繁華一些,本靈仙姑還特地找了工匠將神像和房子修葺一番,慕念白坐的那間房舍,此刻正掛著《樂知舍》的小牌匾。
房舍內依舊是一張高腳桌並兩張太師椅,不過並沒有之前那麽寒酸,桌子前方搭了個沉香木的棱窗作隔斷,窗上貼的是雙層紗絹。
樣式看起來有點兒像當鋪,不過紗櫥上的葡萄架下胖娃娃抱瓜果圖卻給這房舍添了幾分溫情。
她如今已經習慣戴麵具,好像戴上麵具,她就不是年方十八的慕念白,而是已經堪破情關的樂知仙姑。
她喜歡邊聽邊寫,也不再好奇地張望來者是什麽長相穿戴什麽衣服。
表象有時候會誤導人,所以她幹脆不看,隻聽。
聽她們說什麽,問她們想要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