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另一場封神之戰,便是與漢王劉邦的彭城之戰。


    項羽率三萬大軍南下時,劉邦在彭城卻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


    項羽的楚軍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彭城西部。


    他們利用清晨薄霧的掩護,發動突襲,一舉擊潰了戒備鬆懈的漢軍。


    十餘萬漢軍士兵遺屍荒野,劉邦率領殘餘部隊逃往南山。


    項羽緊追不舍,漢軍又在睢水邊陷入絕境,先後有十餘萬士兵落入水中,睢水為之斷流。


    項羽將漢軍團團圍住,眼看就要全殲敵軍。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陣狂風席卷而來吹亂了楚軍的陣營。


    劉邦趁機率領數十名騎兵突圍而去。”


    看到這一幕,劉邦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自我解嘲道:“輸給霸王也不算丟人……”


    觀眾們也都議論紛紛,


    “此正所謂天佑大漢!”


    “老天助劉,不助項啊!”


    “此話差矣!此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視頻繼續直播,


    “人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


    項羽的勇猛善戰毋庸置疑,


    其在反抗秦朝暴政的鬥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對推翻秦朝的統治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他在‘楚漢之爭’中,最終還是敗給了漢王劉邦。


    究其原因,除了長期征戰導致軍隊疲憊不堪之外,更為關鍵的是,項羽他沒有贏得民心、軍心。


    他的殘暴和剛愎自用的性格,為他日後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項羽諸多殘暴行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坑殺二十萬秦卒。


    當時,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已經下定決心歸順楚軍,共同反秦。


    項羽本有機會將這支降軍轉化為自己的力量,隻要他稍加善待,這二十萬人便能成為一支強大的助力。


    但在軍事上過於自負的項羽,卻殘忍地將這些秦軍士卒全部處決。


    這一舉動不僅削弱了項羽自身的力量,更激起了三秦地區民眾的強烈憤恨。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漢王劉邦則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安撫政策。


    他善待百姓,因此民心逐漸歸向劉邦一方。


    百姓們也殷切期望劉邦能夠稱王,這為他日後還定三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公元前204年,


    劉邦因多次敗於項羽,糧草匱乏,無奈之下隻能向項羽求和。


    項羽與謀士範增聯手圍攻滎陽,打算一舉殲滅劉邦。


    身陷危局的劉邦,采納了謀士陳平的計策,成功離間了項羽與範增。


    項羽中計,罷免了範增的官職。


    範增十分氣惱和失望,於是告老還鄉,最終不幸於歸途中病逝。


    鴻門宴之後,項羽率兵西進,攻占鹹陽,殺死子嬰,並火燒阿房宮,大火持續三月不熄。


    同時,他還放縱士卒大肆掠奪財寶和婦女,剛剛才擺脫秦二世暴政的秦朝百姓,又目睹了項羽的殘暴行徑,心裏對他的統治自然產生了排斥和厭惡。”


    “項羽的殘忍不僅僅體現在攻城掠地上。


    他對違抗命令、忤逆他的人也常常施以嚴酷的懲罰。


    在火燒阿房宮後,項羽懷思欲東歸,於是對身邊人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然而身邊人卻迴了一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項羽聽後大怒,當即下令將此人烹煮。


    此人原本勸諫項羽在關中建都,也是考慮到關中土地肥沃,四周環山繞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軍事和政治上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成就霸業的理想之地。


    然而,項羽深受‘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的思想影響,一心隻想衣錦還鄉,享受鄉人的敬仰,暴露出他目光的短淺。


    項羽沒有一個長遠的戰略考慮,雖然他胸懷大誌,但缺乏明確的戰略決策也注定了他政治生涯終不會長久。”


    “鴻溝和議後,項羽引兵東歸。


    漢王劉邦在蕭何、陳平的建議下,撕毀盟約,趁機追擊項羽,意圖一舉將其消滅。


    劉邦集結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近六十萬兵力,從四麵合圍楚軍。


    項羽被迫率領十萬楚軍向垓下撤退,卻被劉邦大軍重重包圍。


    經過一場夜戰,項羽隻率領八百騎兵突圍。


    一路逃至烏江時,最終身邊隻剩下二十八騎。


    在烏江,項羽遇到了烏江亭長。


    亭長勸他暫迴江東,以圖東山再起。


    然而,心高氣傲的項羽卻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最終選擇揮刀自刎,結束了自己輝煌而又落寞的一生。


    至此,


    楚亡,


    漢立。”


    【華夏曆史十大猛將排行第一位:霸王項羽,盤點完畢!】


    視頻播放完畢。


    作為項羽最大對手的漢高祖劉邦,忍不住歎息道:“項羽勇則勇矣,但卻貪財戀權,賞罰不明,殘暴嗜殺,不辨忠奸。


    他注定隻能是一個亂世中的霸者,卻無法成為治理國家的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也對身邊的大臣們說道:“項羽雖然令人欽佩,但他的種種行徑注定了他隻會是一個失敗者。


    相比之下,漢高祖雖然沒有項羽那般的驚才絕豔,但他卻有著非常高的覺悟,善於納諫和識人用人,這才是君王應該具備的素質。”


    宋太祖趙匡胤忍不住輕聲自語道:“項羽之勇天下無雙,然其性情暴躁,不能持重。


    為君者,需沉穩大氣,能屈能伸,項羽卻未能做到。


    吾雖起於行伍,但也知權衡之術,用人之道。


    此乃為君之關鍵。”


    宋仁宗趙禎喃喃自語道:“項羽之敗,非戰之罪,實乃失道寡助。


    為君者,應以仁愛為本,體恤百姓,才能贏得民心。


    項羽殘暴不仁,失卻了天下人心,其敗亡也就在所難免了。”


    宋徽宗趙佶則搖頭歎息:“項羽一代英豪,可惜不懂變通。


    為君者,應善於審時度勢,因勢利導。


    項羽拘泥不化,不知與時俱進,終究難以成就大業。


    (朕這段時間認真看了不少兵書,看起來進步還是挺大的啊!)”


    乾隆帝自言自語道:“項羽縱有蓋世之勇,卻缺少了智謀和個人魅力。所以,還得是關二哥才能更得朕心。”


    項羽的世界裏。


    項羽看完了蘇治對自己的盤點視頻。


    對於最後視頻裏,蘇治對自己的評價,項羽心中忍不住湧起了一股怒火。


    他一拳砸在金色光柱上,但卻發現光柱紋絲不動。


    很快,項羽冷靜下來。


    他雙腿盤膝坐在地上,開始迴想起自己過往的一生。


    放走韓信、陳平,趕走範增、殺死韓生……樁樁件件,無不在旁嘲笑諷刺。


    最後的怒火就此消散,


    項羽忍不住苦笑道:“蘇治說得對,我確實做了太多錯事,輸給劉邦,不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