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韓信率軍抵達高密以西時,


    西楚的援軍也已適時到達,由主將項它和裨將龍且率領。


    西楚援軍雖然號稱二十萬,但實際上也就差不多十萬上下。


    因此即便齊王與田廣合軍一處,齊國總兵力也不會超過十五萬。


    但由於韓信此次帶來的軍隊也就隻是十萬上下,


    所以雙方的兵力之間,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雙方的目標都非常明確,


    韓信一方為了軍功誓要以武力滅齊,


    而齊國則為了自保,不得不拚死一戰,


    高密之戰,一觸即發!


    從齊軍的部署來看,


    他們是想讓韓信軍隊再次陷入齊國的戰爭泥潭,


    就像當年的項羽一樣,


    縱然齊國無法正麵與之相抗,也要利用四麵圍攻的戰術來拖垮韓信軍。”


    “大戰開始後,


    韓信利用了楚軍對地理情況不熟悉的情況,


    先在河水上遊築壩蓄水。


    等到下遊勢減弱,易於渡河時,他便派出先頭部隊過河。


    龍且見狀,


    便趁韓信軍半渡之際,展開攻擊。


    韓信於是假裝敗退,以此誘使楚軍全麵出擊。


    沒錯,又是‘示敵以弱,誘敵深入’,


    這招在韓信手上已經被使得出神入化了。


    可偏偏有人不信,還是趕著給韓信去送人頭。”


    “韓信大軍分為了兩路。


    其中一路埋伏於水畔,


    另一路則由韓信率領,渡河展開攻勢。


    龍且在漢軍渡河之際發起攻擊,


    韓信佯裝敗退,誘使龍且深入追擊。


    待大部分楚軍渡河之時,


    韓信一聲令下,


    移除上遊堵塞的沙袋,霎時間積蓄的河水洶湧而下。


    這場人為的洪水衝散了河中的楚軍,


    其餘楚軍也被分隔兩岸,首尾難以相顧。


    見楚軍已被成功分割,韓信立馬揮師進攻楚軍。


    混戰中,


    龍且戰死,


    楚軍全軍覆沒。


    楚軍在高密一役戰敗後,與齊軍一同向南潰敗。


    韓信大軍緊追不舍,


    最終在上假密一帶成功擊殺楚軍裨將周蘭,


    並生擒楚亞將齊王田廣等人。


    據《史記》記載:''樂成侯丁禮:以都尉擊項籍,屬灌嬰,殺龍且,更為樂成侯,千戶。''


    灌嬰當時是以禦史大夫領郎中騎兵,


    擊殺龍且的是灌嬰手下的騎都尉,


    所以這也就變相成為了灌嬰殺龍且。”


    “其實,仔細審視這場戰鬥,我們會發現其中有許多耐人尋味之處。


    楚軍可能對齊地的地貌不太了解,但齊國人自己難道還不清楚嗎?


    但令人疑惑的是,


    既然齊國人心裏很清楚,為何他們事先不提醒龍且呢?


    關於這一點,史書或許已經給出了解釋。


    龍且曾對其麾下將士說過一句話:‘且救齊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半可得,何為而止!’


    這句話無疑已經暴露了龍且的野心,


    他想的不是救援齊國,而是想將半個齊國據為己有!


    這也合理解釋了,為何當時沒有齊人向龍且發出警示。


    實在是因為龍且代表的楚軍前來援助齊國,也並不僅僅隻是援救,更是為了在戰勝漢軍後,從齊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對齊王來說,


    無論是韓信代表的漢軍,


    還是龍且率領的楚軍,他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吞並齊國。


    既然是兩虎相爭的局麵,齊人又有什麽理由去幫助他們中的任何一方呢?


    不如坐山觀虎鬥,


    這樣說不定還能來個漁翁得利呢。


    然而,讓齊王萬萬沒想到的是,楚軍的潰敗來得如此迅速且慘重。


    漢軍幾乎未費太大力氣就徹底擊敗了楚軍。


    在漢軍的追擊下,


    不僅是楚軍的領軍大將龍且被殺,


    就連齊王自己都淪為了漢軍的俘虜。”


    “誌大才疏,說的就是龍且這樣的人吧?”有觀眾不屑的笑著說了一句。


    “龍且還是有點本事的,但是他跟著項羽久了,學了一身傲慢無禮的臭毛病。”


    “範增走後,楚軍就全憑項羽一人撐著。哪怕他真是戰神再世,也雙拳難敵四手啊!”


    “這就是咱陛下的高明之處了。團隊的力量,永遠強過個人!”


    “驕兵必敗呐!更何況麵對的還是兵仙韓信,龍且這不死,才有點兒沒道理了。”


    “……”


    視頻繼續直播,


    “漢軍擊敗楚軍,而齊國已基本上失去了抵抗能力。


    韓信軍在成功擊殺龍且之後,


    立馬集結主力部隊向膠東方向挺進,


    進而一舉斬殺了齊將田既,從而順利平定膠東郡。


    同時,麵對在城陽堅守的齊守相田光部,


    韓信則派出了灌嬰的郎中騎兵前去進攻。


    田光自知無法抵擋灌嬰的攻勢,


    因此向西逃至博陽,意圖與齊相田橫部會合,共同抵禦灌嬰的進攻。”


    “由於齊王田廣已被俘虜,


    所以駐守在博陽地區的齊相田橫,便自立為新的齊王。


    隨後,他與田光部隊匯合,對漢軍的灌嬰部發動了反攻。


    最終,雙方在贏縣一帶展開激戰。


    這場戰鬥最終以漢軍取得壓倒性勝利告終,齊軍大敗,潰散而逃。


    新齊王田橫在無法挽迴敗局的情況下,


    率領殘餘部隊離開齊國,


    投奔了當時在漢楚之間保持中立的彭越。


    至此,


    齊地境內的齊政權主要首腦人物已全部被清除,


    標誌著齊國之戰,徹底結束。”


    “漢軍滅掉齊國之後,


    華夏大地上最後的對手,也就隻剩下了楚與漢。


    楚漢相爭的局麵,就此形成。


    威震八方的西楚霸王項羽,


    曾經是滅亡秦國的主要推手,


    是無數男兒崇拜的偶像,也諸侯王們難忘項背的高山。


    可如今,


    霸王開始日落西山,


    曾經被人看不起的漢王劉邦,卻開始如日中天!”


    “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


    梁地豪傑彭越,不斷騷擾楚軍並切斷其糧草補給線。


    項羽親自率軍迴擊彭越,成功將其擊退。


    彼時,鍾離昧正被漢軍圍困,


    在看到項羽率領的楚軍到來後,


    漢軍懼怕項羽,於是紛紛開始逃竄。


    這時候,齊王韓信抓住時機,率領大軍對楚軍發起進攻。


    至此,項羽終於開始感受到壓力。


    為了暫時緩解壓力,


    項羽與劉邦達成了著名的‘鴻溝和議’,


    雙方以戰國時期魏國開鑿的運河‘鴻溝’為界,


    將天下一分為二,試圖劃溝而治。


    九月,


    和議達成以後,


    項羽率領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