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


    也就是在諸葛亮第四伐後的三年,他終於開啟了第五次北伐!


    沒了心頭大患張合,


    諸葛亮對此次北伐,可以說是誌在必得!


    因此,與前幾次不同的是,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沒有和第一、四次一樣直取隴西,


    而是將路線大幅東移,直接將關中做為目標。


    這在諸葛亮的曆次北伐中還是第一次,


    也足以看出他對此次北伐所寄寓的期望。”


    “在這三年中,諸葛亮做足了準備。


    這一次,他不僅有諸葛連弩、木牛、八陣圖,


    而且又發明了流馬,


    修複了斜穀棧道,


    還在斜穀南口建造了儲存糧食的邸閣,


    以減少戰爭爆發後的後勤壓力。


    諸葛亮曆次北伐,


    每次都補足了上次的短板,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一個偉大政治家,


    向偉大軍事家方向成長的過程,


    順便,也見證了一個發明家的誕生。”


    “《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


    諸葛連弩也就是元戎弩,一弩十矢俱發,火力極強。


    木牛、流馬則是一種運輸工具,大大減少了人力運輸的成本。”


    張良看著光幕,喃喃自語道:“同時精通政治、戰略、軍事、發明,這真的是人力所能及的嗎?”


    陳平在一旁,目光複雜地注視著光幕上的影像,感歎道:


    “此人之才,實乃罕見。自比管仲、樂毅,恐怕還是謙虛了……”


    樊噲這時候卻突然嗬嗬笑了起來。


    看到眾人望向他的眼神裏帶著不解,於是他解釋道:“還好諸葛亮他不習武!”


    “……”


    眾人沒理會樊噲這個憨憨,抬頭繼續看直播去了,


    “諸葛亮製造木牛、流馬,並建造邸閣提前屯糧。


    此一係列動作發生在建興十一年的冬季,


    而五丈原之戰,則爆發於次年春季。


    之所以進行的如此緊鑼密鼓,恐怕是出於保密的需要。


    而五丈原之戰期間,


    蜀軍就已經不再受缺乏糧草的困擾,足見諸葛亮解決問題之高效。”


    “和前幾次北伐一樣,


    諸葛亮的襲擊幾乎令曹魏猝不及防,


    而且為了增加第五次北伐的成功率,諸葛亮還叫上了小夥伴孫權,給自己打掩護。


    諸葛亮兵出斜穀,旋即在此地紮根。


    曹叡對此十分擔憂,他調撥步騎兵兩萬人供司馬懿指揮。


    盡管有精兵強將助陣,可鑒於鹵城之戰的教訓,


    曹叡依然製定了極為保守、卻不乏主動性的指導方針,


    即以逸待勞、堅守不出、敵退我追。


    《三國誌·魏書三》有記載曹叡的計劃: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誌,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司馬懿一開始是主張堅守渭南地區,


    以防人口和糧草等重要資源落入諸葛亮之手。


    因此他命令軍隊渡過渭水,背水列陣以應對。


    但曹魏另一個名將郭淮,卻認為應該駐守後方的北原。


    他的策略看起來非常保守,


    因為他擔心魏軍可能壓根兒就守不住渭南,


    且魏軍一旦遭遇正麵被諸葛亮擊敗,


    那麽背水列陣的惡劣後果,


    將會是所有人都無法承受的。


    不是郭淮不信任司馬懿的能力,而是諸葛亮正麵作戰實在太可怕。


    司馬懿仔細想了想,覺得郭淮說的有些道理,於是主動退出了渭南。”


    “魏軍的撤退,為諸葛亮提供了戰略上的契機。


    漢軍趁勢直取五丈原,


    並東渡武功水,在那裏部署了蜀漢的精銳步軍,由虎步監孟琰統領。


    此時的諸葛亮,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為了進一步增強對曹魏的壓力,


    諸葛亮采取了多種策略,製造聲勢,


    以營造出漢軍兵強馬壯、不得不防的姿態。


    他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在軍事上施壓,


    更想在政治和輿論上向曹魏施加壓力,試圖迫使其主動進攻。”


    “後世有人研究過諸葛亮的大概計劃:


    一旦曹魏發起攻擊,他們必將渡過渭水。


    這時,諸葛亮就可以在敵軍半渡之時發動攻擊,重創魏軍。


    在魏軍因主動進損失大量兵力後,


    諸葛亮便可靈活選擇是繼續進攻北原,


    或是揮師西進隴西,


    亦或是繼續東擴以威脅曹魏的核心地區。


    甚至,他還可以繼續誘使敵軍不斷增援,從而‘圍點打援’進一步消耗曹魏的有生力量。”


    “可問題是,


    曹魏君主曹睿也算是小明君,明白諸葛亮隻能拖,不能打的道理。


    而司馬懿、郭淮,那更是謹慎到了極點,


    麵對諸葛亮,他們是打死了主意,絕不主動出擊的。


    對峙開始。


    郭淮率先構築起防線,


    包括挖掘坑道、修築壁壘等,以抵禦漢軍的攻勢。


    在郭淮工事尚未完善之際,漢軍突然渡過渭水發動襲擊。


    但由於魏軍早有準備,


    成功抵擋住了漢軍的進攻,並一度將其擊退。


    數日後,漢軍又嚐試聲東擊西的策略,再次發動攻擊,但依舊未能突破魏軍的防線。


    郭淮憑借北原的地理優勢、渭水的天然屏障,


    以及臨時修築的防禦工事,堪堪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


    “就在諸葛亮試圖調動魏軍的計劃落空時,


    一向以用兵狠辣著稱的司馬懿抓住了機會,並直擊漢軍軟肋。


    關中夏季多雨,


    武功水暴漲,


    導致諸葛亮本部與孟琰部短暫失聯。


    司馬懿敏銳地捕捉到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


    於是迅速派遣萬餘騎兵發動突擊,


    意圖一舉殲滅孟琰部,


    將漢軍逐出武功水以東,從而把諸葛亮困死在五丈原上。


    沒想到諸葛亮臨危不亂。


    他先是搭起竹橋,再用強弓勁弩越過河流射擊敵軍騎兵。


    在密集的箭雨之下,


    司馬懿的騎兵難以支撐,


    最終不得不放棄吃掉孟琰部的計劃,重新迴到了堅守的狀態。


    這一段,在《諸葛亮集》中有記載:


    臣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


    司馬懿因水長,攻琰營,臣作竹橋,趙水射之。橋成馳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